針對“消息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遭遇不可抗力”,你覺得對各行業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環球老虎財經


消息稱,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接收能力,中海油以“不可抗力”通知殼牌與道達爾拒收35批LNG貨物遭拒絕並面臨索賠。


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首批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動用不可抗力條款的案例之一,也是目前已知的首起中國企業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宣佈無法履約的事件。


剖析一下,我們才知道各行業會帶來的影響:


中海油動用“不可抗力”拒收LNG貨物遭拒絕


據外媒消息,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於2月7日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的迅速傳播,已暫停與至少三家供應商的合同。中海油告知供應商,因疫情影響遭遇“不可抗力”原因而無法履行部分LNG進口合同,但這一請求卻被歐洲最大的兩家能源公司拒絕。


由於疫情造成了春節假期延長、復工時間推遲,中海油的部分LNG接收站因工人不足而無法滿負荷運轉,導致LNG進口能力大大降低,原材料市場也陷入混亂


據外媒報道,“不可抗力”可以免除中海油履行合同規定接收LNG貨物的義務,不過,荷蘭殼牌與法國道達爾均拒絕接受中海油“不可抗力”的法律依據。這意味著,雖然中海油仍然有可能會取消近期LNG貨物的交付,但殼牌和道達爾很可能會向中海油索賠。


消息人士稱,中海油已經向至少3家供應商發佈通知,就近期交付的LNG貨物宣佈遭遇不可抗力,通知涵蓋2月及3月間的LNG採購,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船舶經紀公司Poten& Partners表示,多達35批LNG貨物可能受到中海油“不可抗力”通知的約束。


據路透社消息,法國道達爾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部門主管Philippe Sauquet週四表示,“至少有一家中國客戶正試圖利用冠狀病毒來表示遇到了不可抗力。”“我們已經收到了一個不可抗力,但我們已經拒絕了。”


Philippe Sauquet稱“當然,我們必須小心。”“如果中國所有的裝貨港和卸貨港都實行隔離,我們就有真正的不可抗力。就目前而言,情況並非如此。”“當公司由於無法控制的情況而不能履行合同義務時,公司就會援引不可抗力。”


中國海油全球第二大的LNG主力買家,也是道達爾最大的LNG買家之一。2018年10月,道達爾和中海油簽訂了液化天然氣(LNG)長期購銷合同補充協議,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液化然氣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將來自道達爾全球液化天然氣資源組合的合同供貨量由每年100萬噸增加至150萬噸,同時將合同期限延長至20年。此前的長期購銷協議簽署於2008年,當時協議規定每年合同供貨量為100萬噸,合同期限為15年


據瞭解,中國海油也是中國最大的LNG船船東——中國液化天然氣船務(國際)有限公司(CLSICO)的股東,CLSICO由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控股)有限公司(CLNG)和中海油能源發展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投資,於2004年9月成立。CLSICO是一家國際化的專業LNG船舶管理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船舶管理團隊,按照國際LNG行業標準管理船舶,該公司所運營管理的LNG船全部由滬東中華船廠建造。


LNG市場放緩,買家擔憂客戶利用不可抗力條款迴避長約義務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級並且造成經濟衝擊的情況下,這是目前已知的首起中國企業宣佈無法履約的個案,也是首家國際級能源供應商公開反對買家試圖退出合約。


Philippe Sauquet表示,今年冬天的氣溫比往年要高,導致中國今年的需求減少,LNG現貨價格也較低。“一些長期客戶有強烈的誘惑,他們試圖利用不可抗力的概念。說不能按照長期合同提貨,但卻想買現貨這是相互矛盾的。”


行業消息人士表示,這個中國買家的舉動,可能會令人更加擔心中國進口商、甚至是對全球企業出口油品的業者可能利用不可抗力條款來回避長期合約義務。


不過,Poten&Partners稱,與中海油不同,中石油和中石化並沒有發出任何不可抗力通知,而是希望推遲貨物交付。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中海油是中國最大的LNG進口商,佔中國LNG總接收能力的一半左右。


彭博社和數據供應商Kpler彙總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因疫情限制了中國LNG貨物接收能力、LNG需求下降,至少有5艘原本計劃前往中國的LNG船選擇改道或者在海上閒置。


隨著對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的銷售放緩,原油及LNG現貨市場已經感受影響,例如供應增加、能源價格受抑。另外,由於LNG貿易商急於為原定送往中國的LNG貨物尋找別的出路,導致亞洲LNG現貨價格跌至歷史新低。中海油的不可抗力聲明進一步衝擊了LNG市場。由於美國供應增加以及歐洲和亞洲冬季氣候溫和導致需求疲弱,LNG市場本就受到重擊。甚至在中國買家放棄供應合同之前,現貨價格就已經跌至歷史低點,損害了殼牌和埃克森美孚等能源巨頭的盈利能力。


法律專家:各國“不可抗力”概念不盡相同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租賃總法律顧問,曾經擔任中國和美國紐約州持證律師的趙申先生近日解析疫情下中國船企涉外合同履行法律問題並提供建議。趙申表示,“不可抗力”的概念和具體內容在不同國家法律項下不盡相同。在法定不可抗力的國家中,不可抗力的法律效果直接由法律做出規定,合同約定的不可抗力後果是否對合同當事方生效取決於合同條款的具體約定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範。另一方面,包括美國、英國等國法律項下不可抗力的效果則由合同條款的具體約定,根據合同履行的受影響程度包括了延長履約時間、在受影響期間暫停履約及部分或全部免除合同義務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已經出具了關於本次疫情的證明和復工時間延遲的證明,因此證明不可抗力條款約定情形已經發生已經初步達成。不過,船企需要注意的是此等事實性證明是否符合相關國家民事訴訟規則以及具體合同條款的要求,同時中國船企還應該在區分合同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暫時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情況的基礎上確定是否已經完成舉證,是否已經證明履行了相關的通知義務、減損義務等。


除了不可抗力以外,還可以考慮使用情勢變更原則維護自身權益。該原則是中國合同法賦予法院根據公平原則在合同訂立後發生合同訂立時無法預見的重大變化情況下變更、解除合同的權力。


還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就貨物運輸合同而言,目前尚沒有封港或者禁止水路貨物運輸的行政規範文件,因此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在沒有因疫情導致運輸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下,仍應該繼續按照合同履行。如果繼續履行合同,可能導致自身嚴重不公平亦可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分攤。針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發的疫情,應充分判斷本次疫情是否足以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各航運企業也應該結合雙方合同目的及自身實際情況,採取合理、合法措施,慎重解除合同,力爭減少法律風險。


真知灼見2019


說簡單點。

假設沒疫情時,用油氣100%的話,疫情來了,全國停罷,油氣只用了30% ,剩下70%。沒地方去了。外面進口的還源源不斷地運進來,放到哪裡去?

現在通過不可抗力,就可拒收進口的油氣而無需賠償。這就是不可抗力的違約行為。沒得說,這也沒辦法。損失最大的肯定是油氣出口國。


自然神力源567


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進口遭遇不可抗力,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從長期來看,對於能源行業和化工行業是利好。

因為隨著疫情逐漸淡去,下游的工廠要開工,需求會迅速恢復,而如果進口受到了影響,那麼將導致這些原材料的庫存不夠。漲價潮在所難免,所以對於能源行業和化工行業基本上是利好。

但是對於能源和化工的消費行業是比較大的利空,比如說運輸行業石油漲價,對於運輸成本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也會導致企業的利潤降低。

去年就有一個例子,巴西的淡水河谷發生礦難,澳大利亞又遭遇了颶風,所以鐵礦石的出口都受到了影響,中國很多港口的鐵礦石的庫存根本不夠,所以導致鐵礦石漲價非常迅猛,那麼對於一些銷售鐵礦石的企業,當然是利好,因為漲價了,但是對於鋼廠的影響就非常的大,因為鋼廠需要大量的鐵礦石,而鐵礦石的漲價,削減了他們的利潤。

那麼你可能會問鋼廠也可以漲價呀,但是去年經濟不景氣,對於鋼材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大,所以漲價反而會導致更加惡劣的後果,就是銷量減少,利潤又會進一步降低,所以很多鋼企不敢漲價。

所以對於運輸行業來說,需求能不能迅速的恢復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運輸行業也不太敢貿然漲價。

還有就是老百姓在冬天很多都用天然氣來取暖,那麼天氣也必將漲價,對我們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另外就是一些消費品,比如說衣服,它們最初的原材料都是原油提取物,那麼如果原油漲價,這些衣服可能也會漲價,總之跟石油相關的整條產業鏈都會把漲價傳導下去,最終導致通貨膨脹的加劇!





一生舒心


不請自來!

新聞越短,事越大:中石油宣佈天然氣進口遭遇不可抗力。

無非以下原因:俄斷氣、外匯枯竭、進口運輸不暢!


pronghua


要看什麼不可抗力,中國進口渠道有多種,單一一個渠道遭受不可抗力,很快會有其他補齊,影響不大,如果全面遭遇了就比較嚴重,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