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农业的利润去哪儿了?

农业的利润到底高不高,看起来似乎不低,比如大棚蔬菜价格都很高,尤其是一些特色水果和时令水果以及特色养殖等等,价格更是高得吓人。

但是,一旦做起来完全就变了。许多大棚仅仅只使用了一两季就荒弃了,许多特色养殖也根本卖不上预期的价钱。许多投资农业的都赔得一塌糊涂。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农业的利润去哪儿了呢?

一、农产品并不完全是市场定价

和其它产业不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并不是完全市场化,尤其是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根本性问题,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都会强力进行宏观调控,在确保供给的数量的同时,价格还必须比较平稳。

比如粮食,播种、除草、施肥、收割、晾晒……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最终一斤粮食却换不来一瓶矿泉水。纵观国际粮价都是如此,甚至比国内粮价更低,就是这个道理。

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农业的利润去哪儿了?


再比如猪肉,有经济学家曾经开玩笑说:“一头猪就绑架了CPI”。我们中国人在肉食方面主要以猪肉为主,尤其春节家家户户都会买大量猪肉。正因为如此,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一方面是出台更多的生产领域补贴,另一方面投放储备肉,甚至是进口补充,必须把价格稳定住。否则,对其它物价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同时产量一旦上去了,猪价稳定了,补贴也就取消了,许多扩大生产的投资者的预期利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赔钱。

二、人工成本太高

许多农业产业,如果不算人工成本,利润看上去确实很高。

比如花椒,这几年花椒的价格偏高,品种好的一亩地可以卖七八千上万元,普通的也可以卖四五千元。许多农户都大量的种植。但如果除去人工成本,真正的利润并没有多少。

以我们当地去年为例,从树上刚采摘下来的花椒一斤十元左右(这是这几年价格近乎最高的),正常人工费每斤2—3元。但如果是低产量的地亩,人工费就会更高,甚至是一人一半。

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农业的利润去哪儿了?


如果是流转的土地,除去人工费、化肥、浇地、土地成本等等,真正的利润并没有多少。

这还是利润高的花椒,如果是前几年大量推广种植的矮化核桃,雇人就肯定赔钱了。

所以,许多年纪大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民也不敢种植太多,就自家的三四亩地栽上花椒,地是自己的,自己干活也不计人工,行情不好最多赔一点力气。

三、风险不可控制

农业的风险也很高,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算好的利润一次不可控自然灾害就没有了。

比如,一场倒春寒就会导致核桃、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大量减产,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绝收。一次冰雹可以让苹果、梨等一夜之间疤痕累累,本来能卖几块钱一斤最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一次禽流感甚或是传闻就会导致家禽价格下跌销路受阻。

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农业的利润去哪儿了?


虽然现在有一系列的农业保险,但许多农民还没接受。

四、不宜储存、储存成本高、损耗大

和工业品不同,销售遇到问题可以把产品库存在仓库,农产品就不行,别说一年两年,有些几个月都不行。而且,冷库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成本大。

农产品的损耗大,尤其是蔬菜,一颗白菜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可能已经被剥了几层皮。就是乃储存的粮食每年的损耗都在百分之七。

虽然农业的风险大,利润低,但是农民朋友仍然在坚守着,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农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