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吃苦",長大後容易成才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正因為對自己的嚴以律己,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對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同樣的例子,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當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罷免了他的差使職位。李密並沒有抱怨,回家後,就開始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後人傳成了佳話。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這些歷史上的名人沒有一個不是吃苦過來的,他們通過吃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對比一下現在的社會人群,只要吃一點苦就會上躥下跳,求爹爹告奶奶的。人的受挫能力低往往會讓別人瞧不起,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長大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就一定要讓他"吃苦"。

什麼樣的"吃苦"才真正能夠讓孩子有所成就呢?小編帶家長朋友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畢竟"吃苦"也是一門學問呀~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吃苦",長大後容易成才

1、 "掙錢"的苦

飽漢不知餓漢飢,孩子不知爹孃掙錢苦。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需求也從物質開始往其他方面轉移。花費也就比80年代多了不少,小編小的時候一直很體諒自己的父母,因為小編小時候看電視總是看《變形記》,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互換身份,為的就是讓不知道父母有多辛苦的富二代孩子能夠有所改變。雖然農村的孩子沒有得到任何改變,但是從城市的孩子從叛逆到體諒的過程看,小編就覺得當父母確實很辛苦。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還記得有一期節目講的是一個男孩,不愛上學,問父母拿了錢就是泡酒吧,泡網吧。父母一勸阻立馬對父母拳打腳踢,父母本著素質教育的原則並沒有上手打他,不過看到這樣的孩子心裡難免難過。交換後,

窮人家庭一年都掙不到多少錢,因為男孩的到來,本來並不富裕的家還要為這個人性的男孩想吃雞來買單。男孩心裡頓時過意不去,同時在幫助窮人父母幹農活的時候,才明白的掙錢是如此的不易。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親身體會才會真正的有所感同身受,這樣的教育絕對不虧!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2、 自律的"苦"

我記得郎朗剛出名的時候,報紙上就刊登過一則報道。郎朗並不是一夜成名,而是千錘百煉。他出身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小的時候父親就對他管教很嚴,每天要留足八個小時的時間彈鋼琴。但同樣這也是郎朗自願的。自律讓郎朗在學業和鋼琴中來回切換,他沒有時間看電視,沒有時間玩耍,他知道他放棄眼前的快樂就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孩子愛玩耍是天性,但是自律的"苦"吃起來也會習慣。家長如果能夠堅持和孩子一起鍛鍊自律的"苦",孩子會更能成才哦~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3、吃學習的"苦"

現代社會大學生遍地都是,連研究生都開始層出不窮,而並沒有對孩子高要求的你就變成了社會的底層。家長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在社會上踏足。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那麼讓孩子吃學習的"苦"就是必須要經歷的,家長如果現在對孩子學習不聞不問,孩子以後也只有做鹹魚的份咯~

家長只有狠心讓孩子吃“學習”的苦,才能讓孩子慢慢的喜歡上讀書,良好的閱讀習慣,終究是孩子學習路上的一把利器。

最後我為大家推薦一套書

《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裡面包含《我為我自己讀書》、《我要當學霸》、《學習其實很快樂》等故事。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從小這幾個方面

“吃苦教育”其實能夠鍛鍊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的挫折力更加強悍,不怕失敗,性格也會更加堅強。這些書會讓孩子能夠學會更好的面對失敗,戰勝自我。

一套書10冊才89元錢,每冊還不到9元錢,就是你一杯奶茶的錢,就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