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而要给地主打工?

一诚不染


在影视剧中以及史书中,我们都能看到古代穷人的不幸和贫苦,相信很多现代人都有个疑问,古代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干嘛非要给地主打工,自己受剥削,还吃不饱饭呢?

曾经的我也这么想过,可是仔细分析后,发现古代穷人自己开荒的这种想法不可能实现,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开荒需要得到官府批准

虽然一大块荒地摆在那里,不论你开不开,都在那里,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荒地,但不代表官府允许去开垦。

一般只有战乱饥荒或者民生凋零的年代,政府会动员穷人们开垦荒地,可是到了社会稳定的时候,就会出现土地兼并,穷人手中的土地也会丢失,变成给地主打工的,因此在没有得到官府的批准前,穷人们是不敢去开荒的,否则会面临牢狱之灾。

第二:可开垦的荒地并不多

我们想象中的古代可能荒地很多,确实荒地不少,然而在古代,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也没有灌溉的器械,也没有拖拉机,收割机等,穷人没有自己的劳动器材,依靠双手去开荒显然做不到。

况且古代的耕地一般都是临近水源,方便灌溉,一般都是集体挖井或者修建沟渠来保证对谷物的浇灌,因此靠近水源的耕地基本已经被开发完,剩下的没有开荒的荒地大部分都是和水源很远的地方,没办法种植谷物,穷人们可开垦的荒地自然不多了。

第三:穷人没有保护土地的资本

一片荒地看着不错,即使穷人们把它开垦出来,可是那也不意味着这块地就属于开垦土地的穷人了,在封建社会,一些地主大部分都是拥有大量财富的粮商、盐商、丝绸商,甚至一些黑帮帮主都是大地主,有财力和势力。

因此一些乡绅恶霸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穷人自己开垦土地的,那样子就没人给他们打工了,因此地主和恶绅们肯定百般阻挠,甚至横加破坏,与其这样到头来一场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费力气去开荒。

第四:开荒了不一定就有粮食吃

开荒虽然意味着有粮食吃,可是在古代却是很遥远的概念,因为古代种地是靠天吃饭,不下雨可能就旱死,下雨天就涝死,倒霉的时候还会遇到蝗虫,天灾人祸随时会毁掉辛苦开荒劳作一年的收成。

除此之外,穷人自己开荒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如果赋税很重,再加上那年天灾,反而成了农民最大的负担,因此穷人们都是保守派,不愿意如此冒险,还不如给地主耕种,混个饭吃。

综上所述,古代穷人即使想自己开荒也因为客观条件导致实现不了,因此只能注定给地主打工,受地主使唤和剥削,穷苦一生。


小聪历史客栈


若干年后,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二十一世纪初,开公司没什么成本,穷人怎么不去开呢?”

这和“古代穷人为什么自己不去开荒呢?”完全是一个性质的问题。

古代穷人不开荒,一般是这么几个原因。

穷人钱少,没有实力开荒

有人说了,开荒需要钱吗?当然。在古代,你要开荒,意味着要用各种生产资源,那时没有拖拉机,只有耕牛,但耕牛要钱吗?那时必须要的,而且价格不低。

有了耕牛,还要犁头,有了犁头还要其它农耕用具。

说实话,很多穷人,置办不起一套像样的农具,总不能用手刨地吧!

所以说,要开荒,不是每个人都能开的。

但是,有些穷人,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开荒呢?

生产力落后,开荒成本太高

如果这是一家不算特别穷的人家,有一套农具,还有耕牛,这是不是可以多开荒一些?其实,也不容易。


在古代,生产力是很落后的,耕种全靠畜力,一头牛一天犁地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要开荒,相当于增加了很多的成本,无论是人也好,还是畜生也好,都得付出以前两三倍的力气。

就算如此,增加的面积还是非常有限,最关键的是,人和牛都费了很大的劲,一年下来,发现收成不行,真是“白辛苦”一场。

而地主开荒就会占点优势,因为牛多,农具多,钱也多,雇佣一些人,一切都解决。而穷人,扛不住开荒的成本。

开荒的风险比较高

开荒了,如果土地当年能见效益,那就太好了。但是,大多数开荒的土地,前一两年的收成低得吓人,这不是古代穷人能抗住的,关键是,春秋战国时期起,“初税亩”等制度,都是根据种地多少上税的,这就导致,很有可能没有收成,而且还要倒吐钱出去,这事谁干呢?

面对看得见的风险,穷人只好放弃开荒的念头,还是租用地主现成的土地好,只要老天爷稍给点面子,土地就会产出粮食。或者,穷人直接变为地主的雇农,管它收成好不好,只要出力气,地主老财,就得给一口吃的,以便于养活全家。

穷人思维决定了,穷人不愿意开荒

古代也好,现代也好,大多数穷人都有着典型的穷人思维,什么是穷人思维呢?

做事谨小慎微,不愿冒任何风险,投资寺庙和信仰较多,投资个人能力增长很少,相信命运,甘于认命,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发展,做人自卑,做事缺乏自信。

穷人的命运,是有他的性格造成的,他的性格是有生活习惯造成的,而生活习惯则是有他的行为造成的,他的行为则是有思想造就的。改变穷的命运,首先就是要改变穷的思想。

地主开荒,考虑的是三年内如何增加财富,而穷人开荒则考虑的是当年能不能盈利的问题。可是,哪里有当年盈利的荒地让你开?

穷人希望能一夜暴富,所以古代穷人喜欢去寺庙求神拜佛,出香火钱。而如今的穷人,喜欢去买彩票。实际上,求佛求不来富贵,买彩票也很难成为富人。

其实,穷人如果能一点点改变,先开小片地,积少成多,开个二三十年,可能家族命运就改变了,但这谁能耗得起?谁又愿意耗下去?

古代穷人开荒不容易,主要还是这么几个原因造就的:一是穷人实力不够,二是古代生产力低,三是开荒风险大,四是穷人的思维限制了发展。


蓝风破晓


你去柬埔寨、老挝这些国家看看,大片的土地荒置没人种,还是比较肥沃那种,一年收两三季很正常,但偏偏就是荒着,后来才知道,一块地要能成为真正的农田耕地,是需要很多硬件条件的,最基本的要解决水利问题,那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然雨季农作物分分钟被淹死,旱季分分钟枯死,但打造一个基本的水利灌溉系统是需要时间精力和财力体力的,新开垦的土地只能依附于原来的水利设施作为基础,就注定了不能离的太远。

再就是一块地能有稳定的粮食生长,是要养几年地的,一开始再肥沃也不一定适合粮食生长,需要灌溉施肥改变土地的养分配比,要不然可能产量很低,费力不讨好。养了几年的地,终于能稳定种植了,但你能保住吗?没有了地主势力和官方的保护,分分钟被人抢走,农作物还没成熟可能就被糟蹋。

总结下来,新开垦土地是一件很复杂成本极高的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就算躲到高山密林里开荒,就注定跟社会文明脱节,交通极为不便,子女无法接受教育和社交,最后慢慢退化为野人一样。但你租了地主的地,至少能基本解决温饱和子女的基本教育,在古代那是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就算在最强盛的唐朝时期,中国依然有70%的人口活在极端贫困当中,更何况其它不太强大的朝代。


大爱无姜小爱有葱


这个问题问的不对,荒地可以开,还有剥削吗?还有压迫?还有吃不饱穿不暖吗?


人在征途


我已年逾古稀,没研究过历史,就这个问题说说我从经历过的事来想象一下。从我记事起,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之前,我们这里有很多荒地没被开垦过,也没人去开垦,虽然那时的农村的生活水准普遍低下。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没饭吃了才有人开荒种粮了。到现在很多耕地都撂荒了,因为有的地方或有的人光靠种地很难解决生存问题。我想古时候穷人宁可给地主抗活也不去开垦荒地,是因为同样可以生存,和现在有地不种是一个道理。


岁月如歌123512508


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我国现在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那么千百年来,我国人民一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更是忍饥挨饿,那么他们为什么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不知道自己去开荒垦地种粮食,而非要给地主打工呢?

我出生在农村,80年代的时候由于家里人多地少,父母曾经开过荒,下面就说说我所见到开荒的经历。

开荒的地方在我家的山上,相对平坦的一块山,但仍然有些坡度。先是把山上的杂树全部砍掉,然后拿锄头把所有的树根挖掉,顺便刨出里面的石头,最后用牛套上耙(一种平整田地的农具)把地整平,我记得那块不到一亩的地,我们全家大小五口人齐上阵,忙活了一个冬闲季节。

由于是生地,还得施肥,先把清除的杂草杂枝拢在一起烧掉,这是草木灰,然后再用大量的猪粪、牛粪等农用肥,花这么大的力气弄出来的地,开始几年仍然没有什么收成,一般种些豆子、花生,最少三到四年生地才会变成熟地,也就是种农作物正常产量的地。

这是80年代的农村,各种农具齐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荒都这么难,我们可想而知古代开荒要比现在难多少。

难不可怕,农民天生就是靠田地吃饭的。那么我们现在来说说古代农村为什么不能自己开荒田地。

首先是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荒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虽然到处都是荒地,但没有一块是属于你的,你想开荒官府也不允许你去开垦。

官府什么时候允许老百姓开垦田地呢?一般只有战乱饥荒或者民生凋零的年代,政府会动员老百姓们开垦荒地,可是到了社会稳定的时候,就会出现土地兼并,之前开垦的田地又到了官府或者地主手里。

其次是古代生产力非常低,普通老百姓不仅没有耕种田地的牛,可能连常用的农具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依靠双手去开荒显然做不到。前面提到的我家开垦荒地情况,还是在生产力相对较好的80年代,尚且如此困难,你让一个既吃不饱肚子又没有农具的人去开荒简直是天方夜谭。

第三是现有田地一般临近水源,方便灌溉。而荒地大部分都是离水源很远的地方,没水种植农作物无法保证收成,只能是靠天吃饭。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应该知道,水对于庄稼有多么宝贵,每个村都会集体修建水源,更是为了争水源发生群体斗殴乃至流血冲突事件。那么有人肯定在想,没水建个蓄水池不就行了。建蓄水池是比开荒更为困难的事情,想凭一家之力建蓄水泥无疑于痴人说梦,建国之后我们知道国家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那是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第四是开荒了不一定就有粮食吃。像上面所说的我家开荒,最开始历经千辛万苦只是生地,基本产不了什么粮食,要开荒变成正常产粮食的田地,最少要三到四年时间,还有缺水也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没有良好的收成。另外还有天气原因,有时干旱有时雨水,并不是年年风调雨顺,一场灾情可能就会让粮食减产或者颗粒无收。

以上几个原因决定了贫苦老百姓没有勇气迈出开荒这一步,本来就吃不饱肚子,还要把力气用在其它地方,而且付出了力气还不一定得到回报,这种亏本的事情谁会想去干。还不如给地主耕种交租,虽然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就好比现在上班上得好好的,突然叫你辞职去做生意而且风险很高,有几个人有胆量去做?

所以古代穷人即使想自己开荒,客观条件导致他们实现不了。今天我们的耕地比古代减少了,但是粮食产量却增加了,每个人都能吃饱肚子,这是科技发展的进步。

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粮食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国家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的土地红线,这是我们国家永远要守住的底线。


十年读书


古代的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开荒土地,而要给地主打工?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古代的土地制度说起了。

从夏商时期开始,土地制度是井田制,确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皇权制”。这一时期的土地全部归天子所有,不管是皇家贵族还是土豪大款,要想获得土地都需要经过天子的“分封”,在这样的土地制度下是不会出现地主的。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有了重大的变化——“废井田而开阡陌”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开始实施各种变革,其中又以鲁国的土地“初税亩”制度最为典型。

初税亩的意思就是土地也不再是天子所有,而是分给私人,国家只是按照土地面积进行收税,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土地私有制度。

土地私有后,就会出现大量拥有土地的人,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也符合如今所说的“二八法则”。在这一时期,地主就出现了,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样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越高。

举个例子,地主拥有一百亩地,普通人拥有五亩地。按每亩地的产量为280斤算,除去消耗和交税,假设每亩会有50斤的剩余,那么地主每个收成季都会有五千斤的余粮,而普通人只有二百五十斤。如果在耕种过程中遇到灾祸导致粮食减产或者颗粒无收,这时候普通人就有可能直接“破产”了。

这也是古代穷人为什么要给地主打工的原因,很多时候到地主家做长工的人,要么是因为灾荒导致没饭吃,只能去地主家打工;要么就是因为某些原因失去了土地,被迫到地主家打工。比如元朝时期,蒙古兵进入中原后大量掠夺百姓的土地,并将抢来的土地封赐给贵族,那些失去土地的人就只能去地主家打工了。

这些人为什么不去开荒种地呢?其实古代是允许私人开荒的,春秋鲁国的“初税亩”就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私人开荒现象越来越多,开荒出来的土地就变成了“私田”,而井田制是只对“公田”收税的,因此鲁国的“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私有,但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向“私田”收税。

古代穷人也可以去开荒,不过要先有开荒的资本,最起码要在这一季粮食生长期内不被饿死!前面已经说了,去地主家打工的人基本上都已经“破产”了,他们不可能饿着肚子去开荒,而地主给他们的报酬也不会很多,所以那时候的穷人想翻身真的很难。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从农耕出现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期间的历朝历代,都是鼓励垦荒的,而且,还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措施,用来鼓励那些垦荒者。

古时,因为人口相对较少,为了国家(部落)的强大,人口增长,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从史料记载看,至少从汉朝开始,人口增长就成了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固定指标。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而然就会增加粮食需求,就会刺激人们去开垦更多的荒地作为农田。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铁质农具以及耕牛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一个大规模垦荒的高潮。

周朝及之前的夏商都实行井田制,农户自身的垦荒意愿并不强烈。因为土地都是“王田”,是由官吏统一安排耕作的。开垦出一块方形田地,分为九份,八家农户各自耕种其中的一份,收成自己留用,剩下的一份公田八家共耕,收成要上缴。这种情况下,农户没有主动垦荒的动力。

而史上比较著名的商鞅变法,其中一项改革就是奖励耕织,特别是垦荒。农户只要生产的粮食、布帛较多,就可以免除自身的徭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户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后来,干脆实行“开阡陌,废井田”,取消了天下土地皆为“王田”的限制,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开始按照土地面积征收赋税。这时候,农户耕种的土地越多,意味着收入越多,就有了主动垦荒的意愿。地主也随之出现,当然最大的地主就是秦王自己了。

之后的朝代,诸如汉唐元明,一直到清朝,鼓励农垦都是基本的国家制度,而且奖励也是越来越优厚。

史上最著名的“垦荒达人”,就是人尽皆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他归隐之后,因为家中失火,房子都烧没了。为了生活下去,陶渊明不得已迁入了山中居住,自己开垦荒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正所谓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随着辛勤的劳作,“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开垦的荒地也越来越多。陶渊明正是靠开垦出来的大片荒地,养活了一家人。


到了离我们最近的清代,更是明确规定,无主荒田,州县官要给与农民印信执照,鼓励开垦耕种,而且是永远耕种。除此之外,前6年还没有任何赋税差徭,6年之后,经过专人勘察核实,已经确定荒地成为正常耕作的农田之后,才会征收钱粮。即使是那些有主的荒地,如果主人无力垦荒耕作,地方官员也可以招募农户开垦,同无主荒地享受一样的奖励。

根据清朝的相关史料记载,从清初到乾陵年间,耕地面积从550万顷增加到了将近750万顷,而人口也大量增加。可见,开垦荒地的成效有多么的巨大。

既然古代历朝历代都鼓励开垦荒地,那为什么古代的大多数穷人不肯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非要给地主打工,当佃农,受剥削呢?

首先,没有原始的生产资料。

去荒郊野外垦荒,肯定有人做过,比如陶渊明。但是,陶渊明应该还是有点开荒的本钱的,买的起农具,买的起耕牛,甚至雇得起短工。而且,新开垦的荒地,前几年粮食产量低,至少还要准备好足够让人活下去的粮食呀。

那些失地的穷人,可能根本就是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有耕牛的话,还可以用人力代替。可是,如果连铁锹、锄头、犁之类的农具都没有,荒地根本没法开垦。即使用双手刨出了一块地,第一年的种子没有,还是白费力气。有了种子,没有足够挨过第一季的粮食,人还是会被饿死呀。所以,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只能去给地主打工。

其次,是思维问题。

穷苦的失地农户,之所以落到了失地的地步,除了天灾人祸等因素之外,多数应该受思维限制。他们很可能是一把种地好手,可是已经习惯了劳作、收获的日子,根本没有经营、发展、壮大的思维。让他们从零开始,估计根本就没那个想法,倒不如直接给地主打工,更稳。

再有,贪图稳定。

思维的限制,让穷人也缺乏想象力,更缺乏组织、协调能力。

如果说荒郊野外太危险,那么大家可以抱团去么。

缺少农具、耕牛,大家可以先去地主家打工,然后凑钱合作买么。

可是,当他们开始了给地主打工的生活之后,多数会贪图当前相对稳定、安逸的生活,丧失了去垦荒,获得属于自己的耕地的动力。

最后,地方豪强的欺压。

虽然历朝历代的制度都很好,可是,在执行时,难免有走样的时候。地方官吏的欺压盘剥,还有地主豪强们,使用各种手段进行的土地兼并。估计很多穷人早都已经尝过了其中的苦头,开垦了荒地,也不一定保的住。这也让穷人进一步丧失了开垦荒地的信念,还不如直接给地主打工安心。

因此,开垦荒地,更多情况下,是由地方官府来组织失地流民,给与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后,进行实施。或者,是地主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主动开垦。而穷人,则在很多比较现实的问题面前,最终选择了去给地主打工。这也纯属无奈之举。


奕天读历史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纵然有着万般才华,没有充足粮食的供应也注定会灭亡。所以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对于粮食无比看重,甚至将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可仔细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吃饱饭”这种基本需要在当时并不容易满足,很多穷人唯有通过给地主打工才能混上一碗稀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不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地自给自足呢?


在笔者看来,古时候贫苦人家不去荒郊野外另外开辟一个新天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畏惧心理强烈。其实在古代,开垦荒地是十分常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朝代创立的初期或者战争年代,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国家甚至还会积极组织广大农民积极开垦荒地,比如始皇帝嬴政曾派人到珠江流域与河套平原地区垦荒;东汉末年的曹操实行大规模的屯田,许多荒地也因此得到开垦;明清时期人口爆炸性增加,开垦荒地更是国家大力倡导之事。
  •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许多朝代都曾不吝财力地进行开垦事宜,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封建王朝的许可与鼓励,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国家的通行证”,而有句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无人问津的荒地在本质上也是归国家所有,一旦有人未经允许进行开垦就是对国家威严严重的挑衅。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都会用强制手段来规范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尤其是在“人道主义”缺失的古代,惩罚手段之恐怖让无数人望而生畏,比如请君入瓮、玉女登梯、仙人献果这种灭绝人性的刑罚更是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开垦荒地的事情被朝廷的官员知晓,那么垦荒者不仅可能会在无尽折磨中痛苦离世,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会被牵连,在这种强烈畏惧心理的影响下他们放弃了开垦荒地的想法。

  • 进取心不强。这里的进取心指的不是普通老百姓每天得过且过混吃等死,而是说他们更容易得到满足并沉迷于当下安逸的生存环境。众所周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古代经济制度中长期处于领导地位,在其影响之下,“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男耕女织家庭组织形式”成为绝大数人心目中最完美的生活状态。
  • 于是乎很多人开始朝这个方向拼命努力,一旦他们达到或者基本达到这种程度就会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并且还会想方设法地维护这样安逸的生存环境。或许开垦荒地危险与机遇并存,可寻常百姓会更倾向于选择给地主打工以维持基本生计,虽然赚得不多还经常遭受辱骂,但至少稳定,追其根本还是封建保守思想影响了他们的进取心。
  • 生产力水平的束缚。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样是古人不愿意开垦荒地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古代那些帝王诸侯掌握着最肥沃的土地,次一些的由官僚地主所有,再次一些的则是被部分农民所得,而还有一些土地却是无人问津的荒地。
  • 如果荒地拥有较大的利用价值,那些有权势的人会不懂得开发吗?他们对荒地置之不理是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垦荒将投入巨大的成本或者根本无法做到,对于上位者尚且如此,那些一穷二白的平民百姓要想做到更是难如登天,单单一个土壤肥沃条件与水源问题他们就无法解决,更别提垦荒工具与后续土地维护事宜,如此一看,穷人开垦荒地完全得不偿失。

  • 土地兼并问题。即使一些穷人进取心爆棚并且侥幸避开朝廷的关注,与此同时又能克服开垦的重重阻碍,但最后他们往往也会拜倒在土地兼并的“石榴裙”之下。
  • 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生存的基本法则,而在人类社会它的身影同样随处可见,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土地兼并。在阶级分明的古代,身份尊贵之人做任何事情都能享受特权,甚至还能通过强硬手段非法夺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比如通过土地兼并剥夺平头百姓的一亩三分地,让他们不得不沦为佃农。
  • 对于土地兼并《宋史•食货志上一》有这样一段记载:
“(仁宗时)承平寖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 南宋的殿中侍御史谢方叔也曾说过:
“豪强兼并之患,至今日而极,今百姓膏腴皆归贵势之家,租米有及百万石者。”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土地兼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历朝历代都想方设法地缓和这一现象,但是都无法做到根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土地买卖的合法性使得那些地主官僚能够通过经济压力和权势威胁迫使百姓将土地转让给他们,而只给予他们极少的金钱甚至一毛不拔。因此,即使那些穷人辛辛苦苦开垦荒地也不过是在为上层阶级打工,到头来还得落得一场空,如此吃力不讨好之事又有谁愿意去做呢?

  • 风险承受能力差。纵然百姓们能够征服以上一切既定的困难,可他们仍然无法挣脱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束缚。古代小农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脆弱,“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注定百姓难以拥有稳定的生存环境,如果年年风调雨顺也就罢了,可要是不间断地出现一些如蝗灾这样的自然灾害,那么拥有耕地的普通百姓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死于饥荒的折磨。
  • 对于蝗灾《旧唐书·五行志》这样记载道:
(唐贞元元年,即公元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 《旧五代史·五行志》也有提及:
后梁开平元年(即公元907年)爆发蝗灾,“许、汝、蔡、陈、颍五州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
  • 而且根据《中国救荒史》记载,秦朝平均每8.8年才发生一次蝗灾,可到了明清周期已经缩短成每2.8年一次,同时蝗灾的规模和危害亦是越来越大,由此可见蝗灾是古代老百姓生存下去的一大劲敌。
  • 对于财大气粗的地来说,一次大的蝗灾也许只是意味着部分经济损失,虽然可惜但是并不会伤筋动骨。可这对于以“三分薄田”为生的老百姓却是致命伤害,尤其是题目中假设开垦荒地的情况,每年本来都产量就没多少,倘若再经受自然灾害的摧残,那垦荒者还能拿什么维持生计呢?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差也是他们不愿意开垦荒地的一大原因。

综上所述,在畏惧心理强烈、进取心不强、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兼并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弱这五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古代穷人宁可为地主打工也不愿去开垦荒地。


执笔灬写史


古代穷人,不屈荒郊野外开垦荒地自给自足,而要给地主打工,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实在没有那个能力。

按照现代人很多城里人的理解,开垦荒地,就需要一把锄头即可,拔掉荒草、清理石头、翻一翻似乎就可以立马成为良田播种了,实则不然。由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古代,穷人开垦荒地并不容易。


第一、无地可开

我们总想着看似荒郊野外有很多荒地,但其实真正能够用于农田种植的土地不多。荒地之所以荒,就是因为它有先天性缺陷。

首先,水源问题,古代并没有其他浇灌渠道,除了上天的降雨之外,只能寄托于河流、湖泊、小溪这种自然水源。而这种水资源又是宝贵的,很少的,基本上水资源方圆几十里不会有荒地,因为这样的地方开垦出来作为农田的话,基本上不用再考虑浇灌的问题。

其次,土壤问题,弄作为对土壤的要求其实很高。而有些荒地,之所以荒,那就是上面也基本上不长草、不长树、不长花。这是因为这种土地,里面的土壤要么是酸性土地,要么是有其他重金属或污染物,根本不适合弄作为生长。所以,这种土地也就排除


在了开垦的考虑之外了。

第二、没有工具

大家都知道,开垦荒地需要工具,就拿最基本的来说吧,你肯定需要犁地的犁,锄头,和一头健壮的牛,有了这几个基本工具,你才可能在荒地上进行开坑。而古代,冶金技术不是很发达,所以金属工具属于贵重之物,只有地主才有钱置办的起。很多农名,尤其贫农,解决自己的温饱尚不能保证,哪里有闲钱去置办农具。而且,牛在古代,那就更贵重了,穷人更买不起,租又划不来。


第三、交通不便

我们看一些古代的城池发展就可以知道,百姓白天出城去种植劳作,傍晚时回到家中休息,中午时家里的人还可以出城来送个午饭。这样的距离下,才是正常的农名的作息。可是,越是靠近城池的土地,越是贵重,一般都被有钱有势的贵族瓜分了。稍微远一点的,就被一些富农地主占领了。再远一点的,可能还能留一点给富农去开垦。

所以真正留给贫农的可能就是离城池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土地了。哪怕那里,可以开垦,且政府也允许开垦后属于你自己,但是距离太远,而穷人有没有马车,基本上就是早上天还没量就出门的话,可能中午的时候才到了开垦的地方,而没干几下农活,就马上得走了,要不然在城门关之前回不到家。所以,距离城池近的地方,没有未开垦的地。距离远的,来回交通又划不来。


第四、种子昂贵

哪怕穷人辛辛苦苦开垦出了一块农田,种子也是个问题。在古代,种子的价格也是很高的,基本上只有地主、富农才有钱买种子。也有的穷人,自己开垦了土地后,从富人那里赊一部分种子,到了收成的时候,加上利息,一起还给富人。这样,富人没有干一天农活,却轻松收成了数倍于自己投入的粮食,有点像当今社会上的一些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

第五、总结

总的来说,古代穷人,不是不想开垦荒地去种植,而是从可开垦土地的资源有限、水资源的选择、农具购买的难度、种子的昂贵等等综合原因来看,成本太大,且难以完成,可能折腾下来,一年获得的还不如在富农手里租田来耕种,或者干脆当富农的帮手,打工养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