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廠天天在叫招工難,還不願意提高員工的工資呢?

Alicewang219641923


很多工廠面臨“用工荒”的困境,即使訂單堆積成山也不敢接,因為不夠工人,開不了工。為什麼現在工廠招不到人呢?原因竟是如此……

工廠上班時間過長

工廠上班時間一般都在10小時以上,基本每天都要求加班,少則三小時,多則通宵趕工;白班夜班兩班倒,沒有固定的作息,基本上是主管說要工作就要工作;一個月頂多有2天或3天假,請假很難,遲到更要倒扣工資;有時還要求一直上夜班,每天12小時的工作制,誰又受得了?

工廠收入過低

一線城市的工人一個月能有3000-4000元,二三線城市的工人工資可能剛達到最低工資標準。而如今物價高漲,既要養活自己,又要養活家人,這點薪水根本杯水車薪。另一方面,不同地方的收入差距大,人們相互比較後難免有落差,那些待遇太差的工廠自然沒人願意去。

工廠條件太苛刻

工廠基本是流水線作業,因此對於工人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個動作都有具體規定,每個部件都有品質要求,每天都是來來回回的重複,每個人一上班就板著臉……一旦出現問題或事故,負責任的領導不常見,倒是工人被推出來,打上“臨時工”的標籤。

工廠環境太壓抑

現在工廠的主力,大部分都是90後。和70後、80後要掙生活的不同,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更高一些,家庭生活環境也好一些,因此對於工作環境的要求也就更高。然而,大部分工廠都是封閉空間,上班無聊,工作枯燥,嚴重地壓抑了90後個性。有一些工人辭職並不是因為待遇問題,只是覺得工作太無聊。

當然,現在很多廠都不好招人,另外一個因素就是:

人口結構的改變,年輕人少了,而且國家鼓勵創業,大部分人都自主創業。

1、任何企業都需要完善自身的制度,提高福利待遇。將心比心,以人為本,這樣才能留住人才。

2、人口結構的改變,以後肯定勞動力越少

3、要改變思維,考慮機器換人。

像富士康原來一條生產線本來要幾十人,用機器後,立刻只要2-3個人了。這節省了多少成本,而且機器人可以全年無休,不生氣,不怠工,不跳樓,好管理,一年也就保養一次,花費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製造業已經不是十幾年前那樣繁榮昌盛,暴利行業,目前利潤已經所剩無幾,再加上用工成本不斷增加,資金週轉困難導致很多工廠倒閉。所以就導致工廠不漲工資招不到人,如果漲工資了老闆就會虧損。


愛樂團雨露


簡單算個賬,理解一下這個問題的基本邏輯。

一件商品賣100塊錢,勞動力成本是20,其他成本是60塊錢,老闆能盈利20。

假如給員工漲10%工資到22,一件商品老闆的盈利18,讓資本家割自己的肉難!

不想自己盈利減損,想實現原來20塊錢盈利需要生產至少20÷18=1.11件商品,同時還要承受其他成本增加帶來的新的利息等財務成本和財務風險的增加。這也是當下生產企業最害怕的模式,出工不出力,收入不增加,老闆只能賺個吆喝,這樣的事當然不會幹。

從人性角度,工廠會天天喊招工

喊招工從側面向員工傳達兩個信號:

一個是我們工廠經營情況蒸蒸日上,我們一直在擴大生產,跟著我一直有飯碗,你們要對工廠有信心;

另外一個是我們一直在招人,不好好幹的,隨時被幹掉,被替換,我們一直在儲備。

所以,員工該叫漲工資漲工資,老闆該招人招人。

博弈之間,看風向和運氣。


老三哈哈哈


現在上海工廠都不願意讓員工成為正式員工,而且只讓員工與勞務中介公司簽訂派遣勞務合同,包括國企。我在上汽集團管轄的下屬工廠上班,天天都是:提高效率,掐秒計算你工作時間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降低成本,福利待遇一扣再扣,底薪定的很低2420,天天都讓加班12小時甚至16小時,每月都是天天上班把員工當成奴隸一樣用。連休息的時間以及學習的時間都沒有。轉移用工風險,把員工都外包給了勞務公司,全線就1個正式員工其餘都是派遣工。用時好用,不用時一腳踢飛了。員工沒保障又如何安心在工廠好好上班?勸大家都別進工廠當派遣工或者小時工,臨時工,外包工。這些都是勞務公司以及工廠人事合夥榨乾老百姓的血汗。時間長了錢沒掙到還得一身病,賺的錢還不夠住院的[捂臉]我已經打算離職了


看淡紅塵是與非


根據這幾年在工廠的情況,目前珠三角地區工廠確實存在招工難的情況;

我之前在的公司,人事小妹天天出去招人,但就是招不到人,即使人招進來後,過幾天就走了,留不住,生產天天叫缺人,做不出貨來;

即使招不到人工廠也不願意提高員工的工資來留住老員工和吸引新員工;

這是為什麼呢?

一、工廠為啥招工難?

1、現在工廠的主力軍基本都是90年後,在工廠工作的朋友都知道,在工廠都是車間,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面對都是流水線;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只有到了星期天才能有點時間出去逛逛街,改善一下伙食,甚至有時候星期天都要上班,一個月就休息2天。這樣的生活對於崇尚自由,多彩的90後年輕人來說,太過於單調。長期下去,會讓自己變成“機器人”式的工作。

2、在工廠上班一天到晚對著最久的就是機器,無聲的產品。每天工作時間長,導致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出去交際,擴展自己的人脈,部分工廠基本都是80年後或者男性,看不到一個年輕的女孩子,90年後想找一個女朋友都難,因此部分90年後進廠看到這種情況根本無法呆下去。

3、在工廠,每條線,每個車間,主管級以上的基本都是做了多年的老員工。年輕人進去基本上都是做普工,漲工資的幅度太小,有的廠一年只漲100到200元。唯一能夠提高工資的方法就是加班,用大量 時間來換取少量的鈔票。

4、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願意出去送快遞,也不進工廠,也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交際對自己的重要性。想要以後自己創業就要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行業經驗和資金。

5、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很多有顏值的90年後都去做互聯網,每天發發視頻,做做直播,每個月賺的錢一點也不比工廠少,時間又自由,賺的錢比工廠還高;

二、工廠為啥不願意提高工資?


1、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工廠關門的危險;走在珠三角的工業區,從以前的人來人往到現在的荒無人煙,可以看出很多工廠都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倒下了;

2、商品市場也由原來的供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產品的價格基本透明化,要想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必須在價格、質量方面超越競爭對手;

3、產品的材料成本是一定的,剩下的就是加工成本,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必須降低加工成本。如果提高工人的工資,就面臨著產品的加工成本增加,加工成本的增加,自然導致了公司經營利潤的下滑;一旦經營利潤的下滑,將面臨各種問題;如週轉資金不足,沒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新項目,新產品,開拓新的市場;慢慢的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4、因此現在很多工廠寧願在趕貨時請臨時工,也不願意提高工人的工資;工廠貨趕完後就把臨時工解散,這其中還不用為臨時工交各種福利。

因此現在工廠確實臨時招工難的情況,但面臨成本問題又不願意提高工人的工資。


Excel實用技巧大全


並不是什麼招工難,而是很多廠老闆不願為員工著想,明面上,總抱怨招不到人,生意難做,暗地裡卻天天加班,連假都沒得放。

雖然說老闆讓加班給了錢,員工幹活也是應該的,但是大多數招不到人的原因,無非就是“付出與收入不合理”這幾個字,天天加班,到頭來工資一看卻打臉了,一個月三千來塊,當然誰都不願意做。

加上現在工作的選擇也多了,回老家發展,除去開銷,也一樣是掙錢,相比之下,還沒有太大的壓力,這也是許多人顧慮的問題。

事實上,來到大城市裡打工,無非就是“掙錢”二字,作為廠老闆,在抱怨招工難之外,也要懂得去照顧基層員工的問題,真正做到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也就沒有招工難的情況了。


源佳勝途


工廠目前招工難的原因是目前00後的小夥大多都不願意再工廠裡上班,很多都受不了工廠的管理模式再加上上夜班要熬夜現在的年經人很多都沒有吃過苦的,受不了工廠的高強度工作。而90後的小夥年紀也大了差不多都結婚有小孩了靠工廠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所以大多數都轉行了。至於工廠寧願招不到人也不給漲工資原因是因為一旦給員工漲了工資就降不下去的,所以很多工廠在忙著趕出貨的時候寧願花更貴的工價去找中介幫忙招臨時工過來趕出貨,等出貨完成之後就把臨時工全部撤掉。不想走的必須要轉正,轉正之後工資就不是臨時工的工價而是按照正式工的工價付工資的。


阿得


這種情況不算複雜,大家都知道,工廠要壓縮成本,工人要養家餬口,所以對於工作,雖然是互相滿足,但本質上又是矛盾的,因為工人不可能對工資滿意,老闆也不可能對工人全部掏出。這就造成了如今這樣的局面,找不到人,畢竟誰都不想一開始就能拿高工資。

製造業的困境,終究還是人才的困境,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工資給多了怕虧,工資給少了又沒人願意幹,而工資支出確實必須是企業的一部分,在企業,工廠獲得利益的時候,自然也不能忘記員工的工資,在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讓效益提高,但是有時候,提高一點工資,也許工人的積極性就提高了,如果沒有用,自然就不要這樣的工人了。

在工廠,對於工人來說,只需要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而不用去畫大餅,不用去給他們空談一些理想和未來,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不如來點實在的,如果一個工廠。連工人的工資都無法支撐,那麼也就沒有繼續生存下去的道理了。

當然,在更多的時候,工資對於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支出,一個工人5000,十個就是5萬,100個就是50萬,對於老闆來說,真的也許心會滴血,又要人幹活,又要人不拿錢,自然不可能滿足,工人不是傻子,老闆也未必聰明。

要讓工人安心幹活的本質就是,工資,打工的目的就是為了養家餬口,如果工資不足夠養家餬口,那麼再多的都是空談。

招不到工人的老闆,需要反思,是工作太累,還是工資太低,人都是這種的,你要賺錢,我也要養家餬口。





工人小俊


一般來說,企業的工資體系都是老闆最終敲定的。尤其是小企業,老闆們都會自信自己開的工資比同行要高,所以他們會讓HR或用人部門從其他方面找原因:比如加強廣告宣傳、動員全員推介招聘、多搞團建等。即便因招不到人而漲工資,漲幅基本不大,所以對應聘的人來說,多三百和少兩百多沒有太大的區別。


鈴蘭F


中國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 在中國老闆們都吆喝人工貴 那你去用外國人試試 就算泰國 越南 你看著人工費低 但效率也一樣低 你再怎麼管人家還是那個幹法 該休息人家還是休息 你還不敢隨意剋扣工資 在中國你隨便就把工資剋扣了 任意就開除員工 老闆們你們出國就知道中國有多好 中國有五千年的仁義禮智信 和勤勞智慧 任勞任怨 給你的員工發點錢 你就天天瞎吆喝


用戶1539337253282


工人雖然帶個人字,但在老闆心裡工人並不算人,工人只是成本要素裡的一環,在老闆眼裡 是工人求著喊著要少發工資多幹活,工人也沒權利建立任何維護權益的工會組織,並且要在制度設計層面把工人吃的死死的。

所以工人只能拿出最後的王炸,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