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干旱、洪涝、蝗灾、战争、疫病堪称古代农业社会的的五大杀手。在大众印象里,后两者基本属于“人祸”,前三者属于“天灾”。可是,由于中原王朝的特殊性,有时候统治者的莽撞举动也会造成洪涝之灾。

自古以来的传统


由于宋真宗的操作失误,北宋丢掉了西北地区的牧场,导致宋朝的战马质量大幅度降低。为了抵御北方的强邻,宋朝想了许多“小技巧”,其中包括利用水道阻挡辽国骑兵。作为“母亲河”的黄河就是宋朝最为倚重的一条防线。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骑兵的质量一直是北族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创意本非宋人首创用来对付胡人骑兵,而是古老的南方先民总结出来抵抗北方入侵的手段。根据考古显示,6000-7000年前古太湖已经成型,海岸线却在今天的江阴、谢桥、太仓、马桥、金山、玉盘山一线。同时,考古发现当地气候要比今天高出4-6℃,属于亚热带气候。和所有的类似气候、地形区域一样整个古太湖附近遍布沼泽。如果人类想要在这样的地方生存,就必须拥有一定的造船技术乃至航海能力才行。河姆渡出土的船桨证明,大约7000年前的宁绍地区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航行技术,甚至可能拥有一定的航海能力。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河姆渡出土的船桨)

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凭借优越的造船工艺多次北上攻击楚国和齐国。公元前525年,吴王夫差甚至让自己的舰队沿海岸线北上攻入齐国境内,并成功击败齐国舰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出海作战记载。

为了扩大自己的优势,历代吴国国君都致力于修建运河,将各个水系链接起来,方便各地驻军彼此支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运河连同江淮。两年后,夫差又下令开凿新运河,西部连通济水与黄河,东部连通沂水和泗水,沂水和泗水又天然连接着淮河。如此一来黄河、淮河、长江、济水这当时的四条主要河道得以成功贯通,吴国的商船、战船、运粮船都借此通过。太湖附近的百越部族聚落点也借此加强了彼此的联系,进一步从部族联盟转变成封建国度。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吴国通过开凿运河把自己从渔猎国度转变为河道王国)

当北方人试图利用自己的车马优势南下时,南方人也会想办法开凿运河,强化己方的舟船优势,并利用水网削弱北方的优势。这点在三国时代尤其明显,东吴曾夸下海口三千人便可抵御上万北方人。但是,东吴历次北伐失败,让人觉得他们都在吹牛。其实观看三国时代的南北交锋,我们不难发现,吴军的失利地点,大部分都在远离河道之处。这证明“以水克骑”的思路是正确的。


但是,这套想法有个大前提——执行者必须真正地了解水利,也必须知道自然的威力。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黄河北流与生态灾难


1034年,黄河在潭州横陇决口,河水经今河北大名、馆陶和山东聊城、惠民,在山东滨县入海,河道被称为“横陇故道”,这是北宋黄河第一次大改道。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再次决口,河水合入御河(南运河)入海。尚书省正式上疏请求考虑用水利使黄河改道。


1056年,李仲昌、蔡廷受命主持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可是,六塔河本身河道狭窄,根本无法容纳大量水流通过。于是,这次工程自然演变成一场浩劫。溢出的洪水疯狂地咆哮,负责工程的民夫、兵丁,以及六塔河沿岸的居民全都遭了灾,死伤人数和毁损物资都“不可胜计”。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决口,黄河分流入海,北流至天津,东流至山东无棣。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面对这样的局面,宋朝士大夫们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加固河道,使得黄河之水北流,一派主张疏通向东的河道,使得黄河之水东流。这一派担心,随着黄河的入海,宋朝赖以抵御辽国入侵的天险将不复存在。许多文官也出于防范辽国的目的,上疏请求朝廷派人兴修水利工程,使得黄河改道东流,不再向北。


这两派人争执不下,前者认为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宋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战事。况且辽国早就不是那个只有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的部落联合体,而是一个强悍的军事帝国。宋军的精锐也是以北方人,尤其是陕甘人为主,南方人擅长的利用水道作战的方式,并不适合黄河流域。最重要的一点——水利工程耗费巨大,朝廷未必能有这个客观能力。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东流派的理论根基,建立在宋人对契丹骑兵的畏惧上】

后者的理论则要简单许多,契丹人不可信,宋辽战争必然再开。届时,北移的黄河不但无法阻挡契丹骑兵,反而会成为天然的进攻路线,搭载辽军战舰逆流而下。


两派的斗争随着政局的变化不断地变迁。当立志要改革朝纲,收复燕云和西北的宋神宗上位时,东流派取得了全面的上风。辅政的王安石或许能干,却严重缺乏基层经验,对水利工程这种高技术行当更是一窍不通。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昌言再次提出关闭北流渠道,并疏通东流的提案。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一直到北宋灭亡,都没放弃用黄河作为武器】

很多技术官僚纷纷上疏反驳他,并请求当局多做考虑。因为,黄河北流是黄河的水性和下游地势造成的自然现象。北部地势平坦,东部则地势较高,朝廷强行动用大量民力、物力“逆天而行”只能取得苦涩的结局。可惜,满脑子零和思维的改革派此时已经听不见逆耳之言。次年,神宗派张茂主持黄河改道事宜。


为了应付急性子的上级,张茂全力以赴,“只求快不求好”。当年7月上任,8月便上疏宣布河道完工。可是,他主持修筑的河道却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1069年修筑的堤坝于1077年出现决口,导致河北地区哀鸿遍野。第2年4月,黄河再次出现决口,宋廷只好让河水再次北流。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1086年,宋朝当局就黄河的北流、东流问题再次展开辩论。文彦博、吕大防、安熹都坚持再次大兴土木,让黄河向东流。最后,东流派再次获胜,并组织十万民夫疏通东流道路,兴修东部的堤坝。这一次,新的堤坝坚持了6年就崩溃了。1099年6月,黄河再次决口,华北平原又一次生灵涂炭。


灾难的后果


三次改道,三次决堤给宋朝带去巨大的灾难。1055年,欧阳修就上疏反对这么做。虽然,作为传统的士大夫,欧阳修不懂得水利工程这类“奇技淫巧”。可是,兴修大规模工程对于国力的消耗,对百姓的伤害,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声称:往年黄河泛滥,都要动用几十万民夫,扰乱100多路(注:宋朝时的行政区)。现在,黄河要改道东流,至少需要征集30万民夫,花费以往数倍的物资,去修筑1000多里的河道,这种事情劳民伤财,根本不划算。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一直到改开前,许多物资都需要靠人力运输】

1088年,另一位知名士大夫——苏轼也上表请求朝廷三思后行。他声称:朝廷上次试图改道黄河,动用了两万军队,包括石块、木桩等物资3000多万,结果一败涂地,希望当局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当然,作为士大夫,欧阳修也好,日后的苏轼也罢。他们作为官僚阶层,立场更多地偏向朝廷。他们反对黄河改道的本意,也是为了给朝廷节约更多的财富和人力资源。相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宋朝,河北的老百姓才是真的惨。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皇帝失误再大,出门的仪仗队照样华丽】

公元1011年,春夏两季一直下雨,导致黄河再次决堤。洪流冲击着整个华北平原。右正言任伯雨上疏道:永静以北,大概有6、7成的百姓流离失所;沧州以北,这个比例可以提高到8、9成。去年种下去的庄稼根本没有人收割,许多成熟的果实被连日的大雨冲刷白白浪费。


大量的灾民举家迁徙,对社会的冲击及其深远。一些地区的民风本就强悍,又被当局的错误政策逼到走投无路,纷纷干起无本买卖。从北宋开始,很多地区就开始以“多盗”闻名。赫赫有名的“黄泛区”概念,也从这时开始深入人心。


人造的洪水:黄泛区的形成

【梁山的位置正好在鲁西南】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试图让黄河改道的行为,直接导致黄河南流,造成赫赫有名的“夺淮入海”。汹涌的黄河水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和黄水,使鲁南的沂、沐、泅河不能入淮。苏北淮阴以下入海河道被夷为平地,逼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黄河使淮河环境的变迁,成了世界河道史上罕见的变化激烈的河道。


夺淮对遭难地区的影响极其深远,直到今天也能看到其痕迹。在千年前,苏北拥有着东亚一流的平原,坐拥着上好的农耕环境,本是富庶之地,却因黄河夺淮,造成大量的悲剧。原本的鱼米之乡,也成为盛产流民之地。长江以南本是不被看好的“南蛮之地”,却因不挨黄河流域,得以幸免,甚至反超苏北。从这方面说,今天的苏北人都应该成为“宋黑”。


结语


讽刺的是,宋朝苦心经营的水道防御并没有很好地帮助他们抵御北方骑兵。很多官僚明知朝廷执意黄河东流属于“上逆天意,下反地理”,却还是坚持要这么做。这种事情在宋以前不可想象,它能办成本身也说明中国历史从宋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