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謹以此文送給當年一起奮鬥在各類流水線,印刷廠,巧克力廠,倉庫,快餐店等各個打工地點的可愛的同學和工友們。

本世紀初,帶著興奮,憧憬與不安飛來德國。出了機場上了大巴,看著高速上跑得全是奔馳,寶馬,奧迪,小夥伴們完全感覺不到長時飛行和時差的疲憊,開心地討論著這個發達國家所見到的一切。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幾天新鮮感過後,大學教學樓,圖書館,商業街,學生宿舍,到處是灰色混凝土不加修飾的建築,就如德國十月陰烏的天,厚重,單調又乏味。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保證金

拿著學生簽證,每隔一兩年都要去外國人管理局延籤。按照規定,每人必須在銀行賬戶上預備保證金,這是為了保證自己在德學習每月的生活支出有保障,每月可取一定的數額。那時一年銀行存款至少要有6000歐元,每個月生活指出按500歐計算。延籤時要出示給簽證官銀行開具的賬戶三個月內的流水證明,保證你有足夠的錢,而且不是臨時問別人借的。如果不到6000歐很可能不給你正式延籤,代而開幾個月的白條。

這6000歐元,成為了那時絕大多數留學生面臨的一個頭疼難題。

留學生們基本都是普通工薪家庭,不好意思每次延籤都伸手向家裡要錢。當時能拿獎學金的同學鳳毛麟角,大學裡的Hiwi(助教零工)也很難申請。所以解決方法只剩下一條路。

打工。

南德的斯圖加特是工業重鎮,自然成為全德留學生打工的匯聚點和天堂。每逢假期,周遭就會一下多了很多從全德各地趕來的中國學生,學生宿舍也頓時人滿為患變得異常搶手。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找工

大家近似瘋狂地聚集在城市裡各個大大小小的臨時工職業介紹所,學生宿舍前公告板上貼的招臨時工小條很難存活超過五分鐘。斯圖周邊的各類工廠:汽車,機械,印刷,餐飲,食品,水果,包裝等等,都是常年招臨時工的,臨時工位從一天到三週不等,最長甚至到八週。臨工每小時6-8歐,有待遇比較好的廠,算上各類補貼可能會超過10歐每小時,大家會擠破頭搶,比如戴姆勒和博世的工廠,還需提前投簡歷申請。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工廠裡都是那種簡單的重複的流水線體力工作,毫無技術含量。一天八小時,機械,機器人般單調乏味。不少工種異常的累,比如十幾公斤的的物件需抱到機床上,一天重複幾百次;或者在冷庫裡搬貨一天,凍到懷疑人生。聽說過有女生在流水線上工作到崩潰痛哭,一時想不通為什麼自己要不遠萬里來德國做這樣的工作。有同學在Ritter Sport巧克力廠工作了一個多月,以至於後來在超市看到巧克力會有反胃的感覺。當時的留學生,誰沒做過五個以上不同的工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打過工。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夜班的工作非常搶手,因為有額外的夜班補助。但是夜晚的時間往往過得特別慢,更加難熬。每天夜班下班後,昏昏沉沉地踏出工廠的大門,又被清晨迎面而來的涼風瞬間撩醒,透過薄霧,抬頭看看星空,常常自然而然地內心三連問: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職業介紹所或勞動局裡,學生們可能會在裡面坐上一天,就為了等著裡面工作人員出來喊一句:“xx廠需要多少人”。得到工作機會的同學,會立刻打電話通知朋友,繼續來這裡等新的機會。也有人直接去工業區,一家一家工廠挨個問碰運氣。還有人打工期間和工頭的關係融洽,每年放假直接和工頭提前打個招呼,就直接有工位了,甚至還能介紹朋友進去,這些人都是當時工友們心中的神。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斯圖當地的學生有本地優勢,不是必須要等節假日才能打工,平時會有多一些的機會。但是這樣的話,很多時候必須中斷課程,比如逃課去打工,影響學業。所以很多學生也會去快餐店,比如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或中餐館打工。這樣週末或平時晚上可以打工,每月能有大概有300-500收入。雖然工作學習銜接緊比較累,但至少不用逃課了。也有學生去做導遊,辛苦,但是回報也大,有些乾脆畢業了就轉行旅遊業。

有時候會遇到比較有意思的零工,比如給博物館打工。一般博物館櫥窗裡展示的只是極小一部分,大部分文物其實都存放在倉庫裡,比如大量的油畫,中世紀的盔甲、武器,宮廷用品等等。甚至還有許多中國的文物。小夥伴們私下討論,看年頭,很有可能是八國聯軍那會從中國搶回來的。

如果那時有微信,那麼大家的朋友圈八成是這樣的: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苦中作樂

持學生簽證每年可以工作90天全天或180個半天,如果運氣好全部打滿,通常情況下,一年可以賺到五六千歐不等,可以負擔房租和其它生活費用,以及每年回國的機票。更有些人,靠打黑工(超出90天全天的限制),每年可以掙到兩三萬歐,於是乾脆連學業也放棄了,放棄學生簽證,徹底黑下來打黑工只為了賺錢。過幾年申請一個難民簽證留下來,或者黑四五年賺夠幾萬歐元,再徹底回國。

為了爭搶來之不易的臨時工位置,以及便宜的臨時住所,之間發生了多少讓人笑不出來的事,可以說是一地雞毛。

  • 有人從當地學生那裡原價租到學生宿舍,轉手就轉租給多個合租的打工學生,比如原租金300歐,租給4個合租人,一人150歐,淨賺300歐。
  • 有人將自己的宿舍出租給十來個外地來的打工學生,實行三班輪換管理,打夜班的回來睡覺,正好早班的人要出門。
  • 有人把自己的學生交通年票掛失,免費補辦一張年票,手中的年票則可以賣給外地的打工學生。
  • ......

總之,各種拼了命省錢的野路子。那時,才真正讀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背後的涵義:在經濟壓力面前,羞恥心、榮譽感通通變成了奢侈品。

打工的日子苦,但苦中作樂也是少不了的。

累了一天後,工友們聚一起搭夥做飯,就是難得的歡樂時光。大家先聚在學生宿舍公共廚房,把當天的”戰利品“分享了:在水果廠的拿出橘子蘋果;在快餐店的拿出漢堡或雞翅。這些都是食品類工廠裡的不成文規定,只要不是太過分,下班時帶一點走是默許的。所有人再各自分工,洗菜,切菜,炒菜,聚餐,洗碗,聊聊當天的趣事,吐槽遇到的糟心工頭。飯後再聯網打打CS,傳奇,魔獸,上網,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週末,有時為了犒勞自己,朋友們相約去吃6歐元的中餐自助。為了吃到夠本,基本都是扶牆而進,扶牆而出。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變化

漸漸地,也不知從哪天起,學生宿舍前公告板上貼的招臨時工的小條,存活的時間越來越久;職業介紹所裡,中國學生的身影也越來越少。

感覺這個時間線大約是2008-2010年。接觸了很多那個時間線之後過來的朋友,幾乎已經沒有人有去工廠流水線打工的經歷了。現在留學生的主力,已從70後,80後變成90後,00後。和他們聊天,除了極少人有獎學金外,兩年的Master學制,家裡資助生活費已經足夠。當然還有不少勤工儉學的同學,但基本也就在大學裡做做Hiwi,代購點母嬰用品或者化妝品,偶爾去做個臨時工賺點外快。不再有令人焦慮的延籤經濟壓力,正常地學習,娛樂,旅遊。

學生們之中可能還會有中斷學業的情況,但全都是因為考試沒通過,課程太難或身體狀況,再也沒有為了幾萬歐去打黑工而輟學了。

而學生簽證延籤所需的每年保證金,每年會隨著德國物價向上浮動。2019年9月前為8640歐,9月之後調整到10236歐元。

現在

去年幾個老同學週末聚會,我們坐在市中心商業步行街邊喝著咖啡閒聊。

初夏,涼爽舒適的微風拂過,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灑在路上來往的行人身上,留下斑斑駁駁跳動的金色。耳邊傳來歡快的國語,我的目光落在幾個結伴而行的年輕人身上,青春洋溢,步伐輕盈,手裡提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有名牌也有潮牌。

留學,誰的青春不是餵了狗


我回頭問老同學:”你們還記得,我們上學那會,這樣的週末在做什麼?“

老同學們顯然也注意到了那幾個年輕人,相視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應該是在打工吧。“

那一瞬間,忽然覺得,我們的國家,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附記

最早是為了在知乎上回答一個關於《什麼事讓你覺得中國正在復興》的問題,寫著寫著,那些塵封已久的人和事,突然如泉水般湧現出來:

在流水線上夜班,把帶來的雞翅分給啃麵包的我們,那位讀博的老工友,

一起擠在一個WG裡,有什麼打工消息都第一時間互相通知,後來中斷學業回國的工友,

在快餐店,每週末在後臺趁工頭不在,一起放哨偷吃的工友們,

飄雪的大冬天,憋足了勁,合力把十幾臺冰櫃用人力抬上大貨車的工友們,

明明累得不行,做飯時還不忘相互調侃打趣的同學兼工友們

......

那時青春的你們,現在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