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單位受氣,一氣之下辭職,失業幾天感覺好無聊,無所適從,該怎麼辦?

暗藏鋒銳


“沈理職談”給你解答,很多人都認為題主太沖動了,責怪題主在這個年紀不應該主動辭職,這個道理雖然看似很正確,但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對於中年職場人來說,多年的工作歷練,自身成熟度肯定是有的,並且生活壓力讓很多人知道工作來之不易,我相信題主肯定明白不能輕易辭職的重要性,但最後還是因為受氣而辭職了,換位思考來說,並不能說明題主太沖動,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情況下他在公司也的確不好待下去了,受到了排擠,辭職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此,在這個場景下,我們的關注點不是如何去告訴題主不應該辭職,關注點是“中年職場人已經辭職的情況下,感覺到無所適從了,到底該怎麼辦”的問題,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作為中年職場人,雖有多年的工作經驗,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如果沒有明確的一技之長,這個年齡的劣勢也非常明顯:精力不如年輕人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有限,人力成本也大了,等等。這個時候辭職,想要再次找到合適的工作並不是易事,加上生活的壓力所致,感到無所適從也情有可原。但要相信一點:任何職場人都會有自己的位置,只要眼光往前看,再次煥發青春也並不困難。針對這個場景,我整體的建議是:第一、先調整自己的心態,正視目前的現實局面,找到再次奮鬥的動力和目標;第二、首先對自己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判斷,認清自己的真實能力;第三、對自己這個年齡段的職場未來做一次深度的規劃;第四、多渠道的去思考再次就業或者創業的途徑,找到新的方向;第五、思考具體的策略來讓自己更快的進入工作狀態中。

中年職場人,失業以後到底該怎麼辦,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迷茫之處,失業只是短暫的休息,如何高效的再次出發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解決你的困惑,幫助有類似難題的職場人,我將針對“中年職場人失業以後,如何進行二次擇業”的話題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此文可以類似場景的標準化教程使用:

第一、擁有一個好的心態才是你能夠理性、快速、高效的去實現再次就業的前提條件,這一點對於中年職場人來說非常的重要

首先作為多年職場打拼過的中年人來說,對工作還是要有一個冷靜的認識:努力工作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暫時的失業並不代表職場人的失敗,相反,更好的休整,才能夠整裝待發,再次高效的投入職場。

從職場環境來說,“職場中年危機”、“35歲魔咒”等理論會讓人的焦慮感倍增,很多人失業以後覺得好像一下子沒有了依靠,會無所適從,失去之前在職時候的那份自信,這些情況都是比較常見的,但是我們要明白:任何負面的情緒都改變不了當前的局面,唯有拋去雜念,眼光向前才有機會。

因此在這個局面下,首先對職場人心態的調整建議如下:

1、過往職場上的煩心事已經翻篇了,不要去糾結

首先,自己已經辭職,既成事實了就不要去糾結對錯的問題。

在公司裡受了氣,也已經是往事了,這些煩心的事情不要再去思考了,不僅影響自己的心情,並且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人這一生總要苦一陣子,有的人前半程苦、有的人後半程苦。想到這,你就該釋然了:中年人其實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多摔幾跟頭不是壞事,從找到內心力量的那一刻起,生活就會好起來!

2、給自己一定的緩衝時間,放鬆自己的身心放鬆

失業以後,找工作雖然是當務之急,但並不能火急火燎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失業這段時間權當給自己放個假,不妨在這個時間段給自己短暫的休息時間,充分的放鬆一下,這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

3、把自己的愛好拾起來,調整一下自己的關注點

中年人失業以後容易焦慮,很大的原因就是一旦沒有工作不知道乾點什麼。

這個時候你可以將自己的興趣愛好拾起來,充實一下自己,一旦你的興趣點被提升上來,你的心情也會變得更開闊。

4、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多和人溝通交流

平時因為工作比較忙,可能很多朋友相聚的時間也比較少,現在有時間了,找個時間點可以趁機多參加社交活動,一方面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和大家多交流,你才能找到更好的機會,這也便於你再次職場出發。

小結:中年職場人失業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解決焦慮、迷茫的局面。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將會直接影響你下一步的決策。

第二、對自己目前的情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判斷,將會指導你如何更有針對性的去做規劃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後,職場人再次擇業的時候,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目前的情況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判斷,這樣你的選擇才不會盲目,才更有原則性。

為了能夠正確的對自我進行準確認知,我們引進SWORT分析法,雖然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理論指導邏輯,但是大道至簡,我認為很有必要:

SWOT分析法,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

針對你的情況來說:

優勢S:

1、多年職場積累,經驗豐富

2、人到中年,職場穩定性強

3、職場人脈資源相對較多

劣勢W:

1、個人精力、體力不如年輕人

2、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

3、同樣的工作,人力成本更大

機會O:

1、職場某些崗位對工作閱歷有要求

2、企業更需要成熟、穩定的員工

3、企業對員工背後的資源比較看重

威脅T:

1、來自年輕人的競爭增大

2、個人的生活、經濟壓力變大

3、受羈絆的事情較多,不易專注

根據以上理論模型,對自己的認識需要思考如下四點:

1、你目前的經濟條件如何,生活壓力有多大

如果你本來的經濟條件就不錯,即使現在失業一段時間,但是你的生活保障還是有的,那麼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深度思考,認真選擇下一次的就業方向;

如果這次的辭職對你生活影響很大,經濟比較拮据的情況下,那麼整體原則就是先適當放低姿態,講究快速的找到新的就業方向,先解決生存問題,再考慮發展問題。

2、你是否有明確的一技之長,擇業目標是否清晰

另外一點:當你調整好心態後,要對自己過往的工作經歷進行認真覆盤。

認真分析自己過往的從業經歷,找到自己是否擅長做某項工作,這才是你再次找工作的出發點,這一點也是重點思考的地方:

如何找到自己是否擅長做某項工作呢?有幾點思考邏輯:

A、自己的從業經歷是否有行業的框架基礎

行業這個概念對於中年職場人太重要了,可以換工作,但是儘量不要換行,這是中年人應該時刻謹記的真理,即使換行也要換相關或者相近的行業。

為什麼強調行業的概念呢?

行業分類,是指從事國民經濟中同性質的生產或其他經濟社會的經營單位或者個體的組織結構體系的詳細劃分。對於職場人來說,行業就是自己職場整體發展的方向,在行業下邊才會有更多熟悉的細分崗位。

假如你的工作是有明確行業框架的,那這麼多年以來你對行業的認識、行業規律、發展方向、行業客戶、競爭情況等方面的瞭解就會比較深入,這對於你以後的崗位發展指導意義是非常大的,你的職場經歷才能實現“順承”。

因此,要在相關行業內去找機會,這是首要的規劃邏輯。

B、自己從業經歷中從業時間最長的是哪一段

另外一點:你要分析這麼多年的工作中,哪份工作的從業時間是最長的,說明你相關崗位的積累也是最豐富的,這就是你可能擅長也能夠得到新單位認可的地方。

充分的分析這一點,這樣你職業規劃的範圍將會更精確。

C、自己職場中最優成就感的工作成績在哪裡

工作成就感就是你過往中做的最好的的地方,說明你對這樣的工作了解的夠深,也夠擅長,容易出成績,容易快速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也是你未來求職的側重點。

這一點就是崗位細分的方向。

D、自己職場中最失意的工作階段在哪裡

工作失意的地方,這是你以後要避免再次進入的“坑”,這就是趨利避寒的職場規劃邏輯,這也是中年人失業以後要考慮的“規劃點”。

這一點就是避其鋒芒的職業方向。

E、個人的性格特點怎麼樣

作為中年職場人來說,還是要認真的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點,這樣你以後的崗位匹配度將會更高。

以後的工作肯定是奔著穩定的角度出發的,所以性格特點對於是否能夠長期堅持一份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不同的工種對於性格的要求是有區別的,相信你作為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也是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

3、你是否有創業的想法和基礎條件

中年人有創業想法的是非常多的,不過要根據自己目前的資金實力、行業研究深度、團隊情況、技術積累等方面的全盤考慮以後的分析,這是當期需要整體去思考的。對於一般職場人來說,想要創業千萬不能好高騖遠,從小做到大才是步步為營的做法。

4、你的人脈資源分佈情況怎麼樣

此時的職場人,一定要去考慮“人脈資源”的重要性,這一點甚至超過了中年職場人目前個人的工作能力的因素。

中年人跟剛畢業的職場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不可能從頭做起,精力體力也比不過人家了,有時候甚至那點微薄的經驗積累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手,因此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看看自己的人脈積累在哪裡,這是需要時間沉澱的,也是中年人人得天獨厚的優勢。

小結:中年職場人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識,實際上也是一種職業規劃的體現,以上幾點詳細想明白,你就會知道自己該如何去行動了。

第四、面對這個場景,具體該怎麼做呢?

在這個場景下,當你調整完自己的心態,認真分析了自己目前的情況,找到規劃的重點和方向,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行動的問題了。

該如何去做呢?有幾點建議:

1、明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的行業、崗位方向,確定擇業目標

第一步就是按照上邊的方法論去分析自己的擇業目標。

先把自己下一步準備選擇什麼行業類型、工作類型、崗位傾向確定好,不要看到能幹的工作就去投簡歷,這樣太盲目,並且以後跳槽的成本非常的大,不打無準備之仗。

2、充分做好“職業覆盤和總結”工作,包裝自己

任何單位招聘一個有相關經驗的人,要求都不會很低,雖然你有從業經驗,但是仍然要多自己目前的知識結構做樹立,查漏補缺,做好自己的覆盤和總結工作。

這個時候要去提升一下自己專業領域內的理論修養,從我多年的招聘經驗來看,這也是很重公司看重社招人員重要的能力。

3、在相同或者相近的行業內去尋找“內推”的機會

選擇工作的時候第一步不是去投簡歷,而是先考慮“內推”這個途徑。內推可以省去篩選簡歷這一環,並且有熟人的背書,求職的成功幾率會更大。

都已經工作這麼多年了,職場中多少會有些熟人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充分挖掘相關和相近行業內的熟人了,看他們那裡有沒有空缺,介紹你進去,這是最優的選擇。

4、於此同時自己也要主動的選擇目標去出擊

在挖掘自己人脈資源的同時,也不能放棄自己主動尋找機會的途徑:多渠道的去再就業,東邊不亮西邊亮。

5、適當降低姿態,放平心態,擺正心裡預期

因為你現在已經裸辭,沒有回頭的餘地,只能往前走了,所以嚴格的來說,你現在處於“買方市場”的局勢下。

現在職場競爭這麼殘酷,對待工作,要懂得先解決“有”,再解決“精”的問題,適當放低姿態,擺正內心裡預期。

6、如果沒有一技之長,那麼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品格

有很多人說自己沒什麼特長,常年都是基礎的體力勞動,失業以後再就業太困難了。

那麼我的建議是:沒有一技之長不打緊,只要你肯吃苦,並不缺機會。

關鍵邏輯:只要你肯幹,養家餬口肯定不是問題,主要是願不願意沉下心來去做罷了。

7、謹慎創業,切勿單打獨鬥,從小開始做起

如果你要創業的話,一定要非常的謹慎關鍵點:

1、不要單打獨鬥,最好有人引你入門;2、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先從小生意的邏輯開始努力;3、做好比上班更加辛苦的準備吧。

以上是我對你最真誠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後話:

中年職場人,裸辭以後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很有討論的價值。

以上整體邏輯是我在給很多職場人做職業規劃時候常常探討的思路,也確實幫助了一大批的人,讓他們更快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規劃。

作為一個資深的職場人,同時也是一名職業規劃師,我更注重的是用通俗易懂的邏輯來讓更多“職場大眾”能夠理解這些實操策略。鑑於篇幅有限,我用了將近5000字來做整體的方法論建議,希望能夠給有需要的人帶來幫助。

如果我的回答幫助到了你,可以關注我!沈理職談將會持續給你的職場進行答疑解惑;創作不易,請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得到!

沈理職談


你的這段經歷,與我當年的遭遇,頗有相似之處。

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在一建築分公司當安全科長,當時有一個工程,主體施工要拆除挑簷支模用的鋼模板,為了施工安全,頭一天,特意召開安全交底會,當時參加會議的有在現場蹲點的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項目安全員,架子工班長,木工班長,由我主持會議。

會上對拆模工作做了安全交底:

1.拆模前,為了木工拆模安全,由架孑工在大簷下邊支一圈平網。

2.平網沒搭設好時,木工不得上去拆模。

3.拆下的模板不準向地面扔,應傳入室內,用門架統一下運。

4.拆模前,在地面拉好警戒線,並設專人看護,禁止無關人員入內。

安全交底後,架子工班長,木工班長,項目經理,項目安全員分別在安全交底書上籤了自己的名字。

我和項目經理住一個小區,擔心施工的事,第二天早上6點多鐘,就從家裡出發,騎摩托車,很快就到了工地。

就見工地人聲嘈雜,亂成一片,到近前一看,出事了,一個工人滿身是血倒在地上。

我看情況不好,馬上掛120要救護車,乾等不來,這令我很著急,就讓工人去馬路上攔出租車,連著3、4輛車,都怕髒了車,沒有停。

我立刻讓幾名工人手拉手橫在馬路上,終於攔了兩輛車,送往陸軍總院。

經過3個多小時的搶救,受傷的工人轉危為安,搶救醫生說,"幸虧來的及時,再晚來10分鐘,這個人就沒救了。“我問醫生,工人傷勢如何。醫生說“鎖骨骨折,肋骨也有5、6處骨折,另外,脾破裂,腹腔內大量積血。”醫生還讓儘快拿2萬塊錢的住院押金,我立刻給分公司經理打電話,將情況做了彙報,並要立刻送2萬塊錢到醫院。

這是一起重傷事故,事後到現場調查,發現工人為搶進度,架子工、木工均沒按安全交底操作。

在分公司生產會上,我將事故的前因後果,做了詳細彙報。

我剛彙報完、蹲點的支部書記,就說我是黨員不合格,幹部不稱職。

在會上為了照顧他的面子,我沒有爭辯。

書記就因為架子班長是全國勞模,不敢得罪,卻岡顧事實,把責任往我上推。

我嚥不下這口氣,會後,我找書記理論,他卻以去公司開會為由躲了。

我再三合計,心裡不是滋味,會也開了,安全交底也做了,名字也簽了,書記當時也在場。

如果不是我早到現場,積極採取搶救措施,這個工人,能不能活都不好說。

該我做的,我做了,不該我做的,我也做了,就這樣還不合格,不稱職。

想來想去,我就寫了辭職報告,交給經理,告訴他,安全科長我不當了,讓他另外找人,說完,我轉身離開辦公室。

面對領導處事不公,讓我寒心,我連憋氣帶窩火,胃潰瘍發作了,就到公司衛生院住院治療,這一住就是一個月,從此再沒回分公司。

後來我到農村花6000元買塊地,搞生豬養殖。

總公司派人找我,讓我回去繼續當安全科長,被我謝絕了。

我覺得自己幹,雖然苦點累點,勝在自由自在,再也不用受鳥氣。


孤獨漂流客居人


那個單位都有小人,那個單位都有歹人。資格老的欺負新來乍到的,工資低的編排工資高的。要想不受氣,自己先雄起。

人到中年沒炫的,還是一個跑腿的。領導不待見,狗眼看人低,忍氣吞聲改脾氣,有份工資不容易。

我有過短暫失業,也是意氣用事,說辭就離。因我年紀大,做事低效率,自己沒在意,反而有底氣。以為老闆會將就,結果一個電話都沒有。第一天輕鬆無比,第二天怡然自得,第三天懊悔不迭。你是覺得無聊,我是想要逃跑。房租要交,飯要吃飽,積蓄不多,沒有低保。老家不想回,找工無人要,如何是好。整個人都慌了。

天無絕人之路。個子高,基礎好,能說會道,能跑能跳,還是有人要,工資比原來還高。

靜下心來找一找,實在不行堵領導。態度誠懇檢個討,好馬也吃回頭草。


何育華


題主描述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情緒管理。衝動是魔鬼,即便自己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經歷,也一定知道這個道理。

人到中年還會因為在單位受氣,一氣之下辭職,雖然題主沒有描述具體的情況,我個人認為這個行為不免有些幼稚。

在公司受氣應該不算很稀有的事,也絕對不會是個例,是不是應該看看別人都是怎麼做的,從中學到些方法,幫助自己管理情緒。

當然,情緒管理的方法網上有很多種,這裡就不贅述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主要想講因為受氣辭職後就失業在家,這樣來看的話,這份工作是唯一的,我推斷也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如果是這樣,衝動辭職更是不能理解。

且不說在工作上要懂得給自己留後路,在收入的來源上也不該只寄希望於工資,這麼說不是要勸你去弄副業增加收入,而是拓寬收入的來源可以分攤風險,像遇到題主描述的這種問題的時候,如果有至少再多一種收入來源,也不會一失業就感覺無所適從和無聊了。

最後,再講一下題主描述的失業後的感覺,用的是無聊和無所適從,而不是焦慮、壓力等等,我不知道怎麼會有這麼不尋常的反應,好像不覺得失業後造成什麼太大負擔,也不會急著找下一份工作。

綜上所述,一方面,情緒管理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必須有意識地去學習管理情緒的方法,否則,你就只能獨自承擔不良情緒造成的後果;另一方面,不管什麼原因,裸辭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關於成長,慢半拍沒關係,但別停!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霖小姐慢半拍


人生事事有氣時時有氣,既然辭職了,呆也家裡無所適從,只有最找工作,找一份對自已特長有關,或者感興趣的活。八月份我也是憤而辭職,心情不好,十分難受,什麼東西都不順眼,後經同學開導總算又找了比較輕鬆的話。


寧波奉化胡雙龍


人生沒有重來的如果。一氣之下的辭職背後,其實是多年的忍辱負重和堅持,只是不想再忍,在堅持了。人到中年,未必要死熬硬抗著生活壓力。辭職,或許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其實,是你的身心的疲憊和勞累促使你”衝動”的辭職。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給你發出信號:再這樣繼續忍,可能身體要崩潰!

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在五十歲檢查出癌症,花費一千多萬到美國治療,一年多後離開我們。

職場三哥對中醫和養生保健之道有所認知:身體是小自然系統,世界是一個大自然系統,自身的平衡和相互之間也需要平衡。

我一直認為:如果李詠在四十五歲時開始調整,不在堅持和忍耐,他堅持的是工作的職責,忍耐的是事業的更上一層樓的期盼。

最終,身體勞累到了崩潰的邊界,失去了保健和調養的好時機!

職場三哥曾經在一傢俬人企業做職業經理,一年下來,儘管工作理順,事業做起來,待遇很好,但是我還是辭職走人了。雖然不是一氣之下,但也是忍無可忍。

1.因為公司的三個董事太較勁,都想做工作狂,事業超人。直覺要求我們效仿,白天忙碌一天,晚上要輪流值班,而起值班還要二小時打卡一次,在車間和公司各個角落巡邏。

2.我被安排每週值二個夜班,體現愛廠敬業的主人翁精神,尤其因為我拿高薪,似乎就更應該當仁不讓,但是,那年我三十六歲,真的身體吃不消啊!只能辭職走人!

3.如今看來,我當時的選擇特別明智,因為 保持了身心健康的平衡。當我看到網上關於很難多中年人猝死在工作崗位上,真的很後怕和欣慰!

所以,面對題主的問題,我不想做局外人,說一些衝動是魔鬼,理性看待辭職問題,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誰重要的勵志學說。

現實生活裡,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尤其是工作狀態上沒有可比性,你沒有出於題主的境遇,就不知道他這些年遭遇了什麼。

職場三哥有過切身體會,支持你的辭職跳槽,一切說明就是該走人了。

關於迷茫和一時沒有工作的困擾,不必太過於糾結,一定會有這樣的過程。

如何開始新的求職和就業,或創業,在我主頁裡有很多這方面的回答文章,當然,中年職場危機,再就業話題也是一個大眾熱門話題,你可以在網上或其他渠道多瞭解,分析,給自己做出新的職業規劃和生活目標。

這段時間,先安心靜養修養好身心,學習一些新知識,或培養新愛好興趣等,度過失業焦慮期讓自己心智穩定,再客觀理性的做出更成熟的考慮和決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完)

我是職場三哥,管理工作二十年,願意和朋友一起分享心念,一起向上成長,感受有溫度的文字,歡迎朋友們指點評論加關注。

職場三哥


單位受氣,這在職場不是新鮮事,裸辭也很正常,但中年人一氣之下選擇裸辭,就不夠理性且有點任性,答主不贊同這種方式!

題主現在裸辭在家,感覺無聊,建議採用如下方式調劑無所適從的生活:

  • 1,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
  • 2,棄網劇、網遊,棄刷微博、抖音;
  • 3,總結過往工作經歷、優化簡歷並投遞;
  • 4,出門旅遊、改變生活既有視角;
  • 5,帶著好習慣過完春節,節後立即找工作;

觀此題體面,題主或許不缺錢,因此任性一下也無可厚非,但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上班一族,人到中年請遵循這個建議:您已進入中年,不要衝動的像一個孩子!受氣是一時,能忍則忍,忍不了就花時間、花錢去完善工作技能、優化自身能力,同時完備簡歷,以加速度騎驢找馬的方式儘快換工作!

畢竟不是二十出頭、也不是三十郎當,因為一口鳥氣而選擇裸辭,這不是一箇中年人該有的操作。

人到中年,不僅僅增加的是歲數,與之相應增加的還有相關經歷、閱歷以及能力。否則,年紀大了,但心智不成熟、能力不達標,或者說心智成熟度、技能熟練度並不匹配現實年齡,這種情景很尷尬:類似網絡遊戲裡,玩家的級別高了,但相應的技能點沒有獲得、裝備也爛,高級副本推不動、精英怪打不過,有一種除了混混新手村及初級副本啥也幹不了的憋屈。

決定今天的是昨天,拖垮明天的是今天!不努力的二十歲,就是舉步維艱的三十歲,不努力的三十歲,就是中年危機的四十歲。

有句話: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在年輕時,渾渾噩噩的混日子,除非有強大的經濟、人脈、家庭後盾,否則後半生大多會悲催。

統計學家研究認為:“二十歲的人,依靠青春活力吃飯;三十歲的人,依靠勤奮堅毅吃飯;四十歲的人,依靠智慧經驗吃飯;五十歲的人,依靠人脈系統吃飯;六十歲的人,依靠平臺軸心吃飯。

希望每一個人到中年,都不要面對曾經不努力造成的危機。從現在起,不管是否遭遇了中年危機請參考一下幾條去面對生活:

  • 1,樹立一個健身目標:跑五公里不累;
  • 2,樹立一個閱讀目標:讀完30本書;
  • 3,建立一個長期愛好:琴棋書畫選一樣;
  • 4,常念感恩之心,對待身邊的親友尤是;
  • 5,別跟工作較勁、別跟生活較勁,順其自然;

歲月抗拒不了漸漸老去的節奏,亦抵禦不了蓬勃舒展的情懷。我們從起點跋涉,逐步向終點漫溯,自然而且必然。若苦了,放大命運的甘甜,讓前行有勇氣;若累了,回望來時的旅程,讓拼搏有動因。


CiCimaspace


人到中年,在工作上沒必要太委屈自己。

中年職場人,工作上基本已經趨於穩定,或者說變得相對平淡,沒有了剛參加工作時候的憧憬以及衝勁。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該經歷過的或許都已經經歷過,該嘗試過的或許都已經嘗試過,能得到的幾乎已經都得到,而得不到的心裡也明白,幾乎沒什麼希望再得到了。

所以這個時候,更多的應該轉換心態,享受工作,享受工作帶給自己的樂趣,沒必要太過於委曲求全。

都說衝動是魔鬼,但中年人的辭職,絕對不會因為是衝動。

中年職場人,在對待離職上還是相對謹慎的,這種謹慎來源於三個方面:他自身、生活、工作。

自身的年紀,身體狀況,能力等,一到中年,幾乎都會開始走下坡路。生活上的壓力,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尤為突出,上有老下有小,各種開支非常巨大。工作上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已經定型,並且處於上升區間,努把力,或許還能更進一步。

所以,他們對當前的工作相對比較珍惜,在離職上肯定會比較小心謹慎,不會衝動離職,因為一旦離職,不確定性會大大增加,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壓力會接踵而來。

中年人辭職,主要原因就是被逼無奈。

中年職場人,他們在工作上,在職場中,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後面有年輕人再追,隨時會被超越,前面有領導擋著路,他們不騰開,你也上不去。正是因為這樣,他們一方面小心謹慎,另一方面他們又暗自努力。

他們不會輕言離職,而當真正走到離職這種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能是因為被逼無奈。

不是他們想離職,不是他們要離職,是別人強迫他們離職,是別人不允許他們再繼續他們的工作。而這裡所謂的別人,更多來源於他們的領導或者來源於公司,這導致他們沒有任何迴旋餘地,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給你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離職。

公司離了誰都不會倒閉,而你丟掉這份工作,依然也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

其實我們知道,公司離開任何一個人都依然會正常運營,都不會倒閉。同樣的道理,作為中年職場人,丟掉這份工作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就要到來,該生存還是要生存,該工作還是要工作,即使沒有了這份工作,還會有下一份工作。哪怕下一份工作來的比較晚或者並不如你所願,但這沒有關係。

失業後的幾天你感覺無聊,無所適從是因為你暫時丟失了人際圈子。

失業前你處於工作狀態,哪怕你再不喜歡這份工作,你也是充實的。你也有事情要做,你每天必須要把工作完成,而完成工作的同時,你還會接觸到你的圈子,也就是同事,這其實是你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際關係圈子,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要和他們打交道,你都要面對他們。

一旦失業後,你每天都無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沒有了那種急迫感,沒有了那種緊張感,沒有了必須要做的工作,沒有了那種小心謹慎,那麼失落感會隨之而來,所以一旦你突然空閒下來,你會感覺非常的不適應。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你關閉上了你的人際關係圈子,你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你以前工作的時候,你白天面對的是同事,晚上你面對的是家人朋友。現在失業了,你白天面對的只是你自己,白天沒人和你溝通交流,有可能一白天你都說不了一句話。

由以前規律的生活變為現在無規律的生活,你一定會感覺到特別無聊,你一定會感覺到無所適從。

中年人在失業後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中年人失業之後可不可怕,當然很可怕,這種可怕來源於兩個方面:

第一、現實生活所帶來的壓力。

這個很好理解,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各種生活開支。現在,丟了工作,一下子失去了生活來源,家人會給你一定的壓力,自己也會給自己壓力,同時,這個年齡段又不是太好找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第二、自己內心的焦慮感。

失業初期,還在為自己沒有了工作羈絆變得自由而感到興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興奮感會慢慢消失,隨之而來的是焦慮感,每天都在為找什麼樣的工作而愁眉苦臉,每天都在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臉。失業時間越長,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就會越大,而你自己也會更加的焦慮。

當一個人揹負著巨大的壓力,當一個人心裡充滿焦慮的時候,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他都會無比的煎熬,都會變得不太正常,這會導致很多連鎖反應,造成很多不好的結果,比如身體心理出問題,比如家庭關係出問題。

所以一定要及時的調整。

我們不妨放下包袱接受現實。

失業很可怕,我們不僅要正視它,而且還要戰勝它。作為一箇中年人,我們不能破罐子破摔,既然失業不可避免,我們就要積極地面對它,要接受它的挑戰,要從心理上要蔑視它。

我們不妨先就業後擇業。

先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只有讓自己忙起來,那麼你才不會去胡思亂想,而且只有讓自己忙碌起來,那來自於外部的壓力才會隨之而減少。

重新分析自己,認識自己,定位自己。

和以前的工作畫上一個句號,那麼接下來你就應該為你新的工作做準備。你要分析自己的具體情況,包括你的人脈、能力、技能、經驗等。你要重新認識你自己,你要重新定位你自己,你要明確以你現在的情況,你能做什麼,你想做什麼,你要做什麼。

再就業或創業去吧。

不等不靠,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資源,向自己重新設定的最新的目標出發,你可以重新就業找個新工作,也可以自己創業,只要你認準,只要你去做,相信會有好的結果。

失業初期,屬於興奮期。失業中期,屬於迷茫期。失業後期,屬於麻木期。初期為自己自由,為自己不在忙碌而興奮。中期為自己不知道幹什麼,為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迷茫。後期習慣成自然,麻木了,沒激情,沒動力了。所以,失業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努力,從而使得你迷茫和麻木。

陪娃樂趣多


人到了中年應該很成熟了,因為已經歷了很多。

並不是20多歲的才出道的小夥子。

別人給你氣受,你氣不過,

你讓他受氣就好。

用不著辭去工作。

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你工作的權利。

哪怕他是老闆,他都要付出代價。

任何一個老闆,你跟他簽了合同,他都不能輕易地開除你。

你可以到有關部門去投訴。

為什麼要辭工作?

給你氣受,你就要辭工作。

他給你氣受,你給他氣受就是。

你要該牙還牙,以血還血。

這個世界上誰不是,兩個肩膀頂一個腦袋。

我曾經換了49個單位。

幹了幾十年的銷售,沒有一個老闆炒我的魷魚。

都是我炒老闆的魷魚。

不想幹就不幹了。辭職之後與老闆還是朋友。

公司裡從沒有一個人給我氣受。

幾乎我跟每一個同事都能成為朋友。

當然遇到找麻煩的,絕對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絕不留手。有時候人要有性格。


白圭圭


人到中年辭職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我佩服你的勇氣。中年人改變現狀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一氣之下已造成既定後果,更需要你靜下心來,思考自己下一步的方向。

一、調整心態,積極應對。

失業一下子閒下來,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被打破,肯定會感到無聊煩躁,無所適從。但自己的選擇自己必須承擔後果,只能自己整理心情,重新出發。一方面趁現在空閒時間,多陪陪家人,做做家務,學學廚藝,享受一下家的溫暖。千萬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家庭,讓家人為你擔心著急。另一方面應該調整自己的狀態。大多數中年人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加強身體鍛鍊,做做運動,看看書,練練字,找一些事情來打發時間,填補空虛。

二、評估現狀,找出對策。

樂觀評估家庭經濟狀況,起碼要有失業兩年左右家庭全部開銷的積蓄。如果沒有,你就沒有理由長吁短嘆,無所適從了。馬上行動,不管是網絡招聘還是人脈關係、自主創業,都要積極試一試,儘快找到新工作。如果經濟條件還好,那留給你的時間和空間相對多一些,可以多看一看,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哪種情況,都要腳踏實地,從實際出發。

人到中年,有很多的責任是必須要承擔的,似乎沒有資本任性。但中年的你,積累了人生的經驗和教訓,也多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和底氣。相信自己,選擇遠方,風雨兼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