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妲己、褒姒、楊貴妃、董鄂妃是紅顏禍水嗎?還是背了黑鍋?

珂夢歷史人文


紅顏禍水:

一詞我們經常在各類影視作品及小說文學中聽到看到,正因為長的好看,樣貌出眾才更加重視自己過人之處。

通過自己過人的容貌利用捷徑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在特定的環境下會有不同的意思,並非都是貶義詞,那麼紅顏禍水什麼意思I顏禍水一詞在漢代就存在了,而後的幾千年來人們出於自己的目的或是政治的需要會把些失敗原因歸結於身邊的女人,最典型的就歷代亡國的君王身邊的女人們。

充滿了對女性的偏見與歧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自己的容貌危害到了周邊的人或事

紅顏禍水的意思是漂亮的女人是禍害的根源,古代女子常用的胭脂的顏色常常是紅色,顏

則是臉漂亮的臉蛋,禍為禍害,水也指女人,女人如水。

比喻漂亮女人是鍋害的根源,其實是

女及政治的需要而產生的。

但並不是漂亮的女人就能被稱為紅顏鍋水,還必須成了具大的破壞的女人才可。


西瓜歷史頻道


這不過是給王朝覆滅找了個理由罷了。

一個國家,王朝興衰由很多因素組成,又受很多因素影響,女人只不過眾多因素中的一個罷了。


這些女人都有個共同點是非常受寵愛,君王為了他們一顰一笑不惜置朝政於不顧,不惜傾舉國之力,不惜佔用公共資源(比如千里送荔枝,佔用驛站人力,使得邊防信息無法及時送達)……

有人說都是因為某某女人這個禍水,可是君不知,就算沒有這個禍水,難道就不能是其它禍水,禍水之所以能成禍,難道不是因為君王首先沒有分清輕重,缺乏理性,往大來說是不具備擔負國家重任的能力嗎?



再往深了說,也跟古代君主集權專制有很大關係,君王不論能力如何,也不管是否昏愧,沒有淘汰和約束制,這種制度本身就不穩定,終究是要被一次次推倒重來的!

女人若是能成為禍水,還需要千軍萬馬幹嘛,多培養些美女禍水送到敵國不就完了?

就好像,老公出軌了,咱不能光甩鍋給小三,你說呢?


歷史隨筆


女性就是個“背鍋俠”

魯迅《且介亭雜文·阿金》中寫到: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是呀,既然社會都是男權社會,一個地位卑微的女子,又怎樣承擔社會興亡的責任?

興,我不攬功;亡,我不背鍋。

金庸先生借韋小寶的口,也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不對,不對!‘紅顏禍水’這句話,我倒也曾聽說書先生說過,什麼妲己,什麼楊貴妃,說這些美女害了國家。其實呢,天下倘若沒這些糟男人、糟皇帝,美女再美,也害不了國家。大家說平西王為了陳圓圓,這才投降清朝,依我瞧哪,要是吳三桂當真忠於明朝,便有十八個陳圓圓,他奶奶的吳三桂也不會投降大清啊!

韋小寶的這個話通俗易懂,我就不用多解釋了。

在我們看過的歷史典籍裡,這些貌美的女人都揹著沉重的鍋:

為博佳人褒姒一笑,幽王烽火戲諸侯,致使犬戎攻陷了鎬京,西周變東周;迷戀西施,夫差丟了吳國;為了貂蟬,董卓呂布父子反目;藉著甄宓的絕世風采,崔琰可以使離間計,使得曹家兄弟不和;楊貴妃的出現,盛唐不復;因為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致使滿人入關,後來大清的順治皇帝,因為董鄂妃,皇位都不要了,出家當了和尚。

男權社會男性就是個“甩鍋俠”

人們喜歡編篡這類故事,並一直流傳下去,主要是因為男性的意願在引導著社會的演進。

紅顏是男人慾望的源頭之一,當某些事件產生敗局時,男性需要找一個不傷顏面的理由,紅顏便成為了背鍋者。

而在男權社會女性的聲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每每當歷史進程中,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個人層面,發生任何不利於男人的結果時,紅顏就成為了男性最好的藉口。

那些在君王身邊巧笑嫣然的盛世紅顏,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決定,哪裡還能夠影響天下的心衰?

她們是些替罪的羔羊,帝王弄丟了江山,亡了國的後世文人卻用文字去找那些女人們問罪,生生地造出了亡國之罪不在朝堂而在宮闈的說法。

這種錯誤的觀念根深蒂固,直到今天,有人還對女性甩鍋,讓人大跌眼鏡,這就是新東方的俞洪敏先生,他曾經說過一個上了熱搜的名句:

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

俞洪敏先生名牌大學畢業,而且是教育前線的大咖,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中國社會讓女人背黑鍋的思想有多麼的深和廣。

還有一些撐女性的微弱聲音

很多時候,紅顏就跟臨時工一樣,扮演著背鍋俠的角色。

可是也有一些古人,前赴後繼地發出了些給紅顏平反的聲音,雖然有些微弱。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

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 唐. 胡曾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唐. 羅隱

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旗鼓動秦關,

禍端本是君王啟,千古何須怨玉環?

--- 唐. 張九齡

誰言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 清. 吳偉業


煙花三月09


你好我是努力的就是最好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自古君王末路,女人都會成為千夫所指的紅顏禍水!然而歷史真相真的如我們所聽到的一樣嗎?中國歷史分為正史、野史和民間傳說這三大類。著史名人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也曾訪遍名山大川市井鄉民。

接下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四個歷史“名女人”!

  • 商紂王時期的‘妖精蘇妲己’。

蘇妲己之所以被人們所熟知,皆是因為封神榜這部電視劇的出現。

這裡的商紂王帝辛是一個殘暴不仁的國君,修建鹿臺勞民傷財;建造酒池肉林男男女女全然不顧羞恥之心聚在一起;全國各地起義從未間斷。

但是你如果的認真的去了解歷史,就會知道封神演義中商紂王的種種劣跡居然和夏朝的最後一位帝王桀的行為如出一轍。

周武王平定天下必然要師出有名,而這個時候商紂王身邊的寵妃蘇妲己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歷史歷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既然商紂王的劣跡和夏桀的種種行為如此相似,那麼我們就有理由懷疑史書的真是性。更不用說對於蘇妲己的說法了。

在奴隸社會女人的地位是非常的低,男權社會主義的帝王又怎麼會讓一個後宮女人影響自己的國家。

  • 周幽王為愛妃褒姒烽火戲諸侯。

我們所知道的是春秋時期,西周的國王周幽王得了一位美女褒姒,她遠離家鄉嫁到周邊十分思念自己的家,因此常常為此悶悶不樂。國王為了博美女一笑就下令點燃了烽火臺。

但是歷史真的如此嗎?

其實不然,西周末年國家對各諸侯國的威懾力遠遠不如建國初期。周幽王讓人點燃烽火臺,與其說是為了博美女一笑,倒不如說是為了試探各諸侯國對西周的態度是否如之前一樣。

畢竟全國各地的諸侯國有百家,烽火臺著火又如何能夠行動一致,不對周朝施以援手。

  • 一女侍二夫的楊貴妃。

唐玄宗後期的安史之亂,動搖大唐根基盛唐從此走向衰落。

楊貴妃先嫁給了玄宗的兒子李瑁為王妃,後嫁於玄宗為寵妃。這是中國歷史上明確記載的。

楊貴妃雖然與玄宗感情深厚,玄宗也是為了楊貴妃散了宮中佳麗。但是他們兩個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這是因為楊貴妃怕自己生了孩子會動搖大唐的國本所以一直不讓自己受孕。可見也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女子。不為自己私利顧全大局的女子又怎麼會是一位紅顏禍水呢?

唐朝之所以由盛轉衰是因為唐玄宗在位時間長久,年老昏聵沒有精力管理國家大事,而自己又不願意放權。

  • 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曠古奇戀。

順治帝福臨當政時期是非常壓抑的。朝堂上多爾袞一手遮天。後宮中又有孝莊太后壓制,可謂事事不順。

長久壓抑的順治帝遇到了董鄂妃這朵解語花。心情得以疏解因此更加寵愛她。

然而這個董鄂妃實在不是一個有福之人,短短几年就香消玉殞了。董鄂妃的離世讓順治帝備受打擊。心裡唯一的一點安慰也沒有了。

意志消沉的順治帝從此一蹶不振最終出家做了和尚。如果說順治帝出家和董鄂妃有關那還是有些遷強。到底是順治帝本人對皇權產生了厭惡之情,才會決心出家。

雖然歷史上的事情大多和這些女人有關聯,但是影響還是微乎其微的,事情的發展還是要看當政者的作為。非要說他們是紅顏禍水害了國家那就有點誇大事實本身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正討論。 帶娃寶媽喜歡的關注下。


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歷史上的妲己、褒姒、楊玉環、董鄂妃都是背了黑鍋!

歷史上有許多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皇帝,比如順治帝為了董鄂妃而棄江山不顧相隨而去,比如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上演烽火戲諸侯的把戲,最後不但江山不保,還因此送了性命,真是把命都給你;看了《封神榜》我們知道商紂王因寵幸妲己最後成了亡國之君。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但是,一個王朝的覆滅或者動亂真的只是因為一個女人嘛?撥開歷史迷霧,帶你分析一下到底美女們該不該為王朝覆滅或者動亂而背鍋。

妲己:商朝滅亡更多因為積重難返,紂王也並非傳說中的昏聵無能

商朝距離現在已有3600多年,歷史年代太過久遠,所以留下的史書典籍非常少。這就讓我們很難了解商朝真正的歷史,如今關於商朝的歷史大多是來自於的和民間的封神演義,這兩本著作中的蘇妲己都是禍國殃民的形象,這也讓蘇妲己成為了遺臭萬年的紅顏禍水。

但在本世紀初,考古隊在河南發現了一座商朝古墓,經研究發現墓地主人是商紂王,而在墓地旁邊分別是蘇妲己和姜皇后的墓,這足以說明蘇妲己是真實存在的。而墓誌銘所記載的內容更是顛覆了幾千年來人們對於蘇妲己的看法,根據墓誌銘記載,紂王原名帝辛,孔武有力嗜好戰爭。登基之後四處征戰,蘇妲己就是他最得意的戰果,根據墓誌銘記載,蘇妲己,己姓,,名妲蘇國人,現在的河南溫縣人,公元前1047年帝辛發動大軍攻擊了蘇部落,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投降之間蘇部落的首領選擇了投降,獻出了牛羊馬匹以及美女妲己。

那時的商紂王已經五六十歲,但妲己卻是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蘇妲己長相清秀,能歌善舞,進宮之後受到了紂王的寵愛。在歷史記載當中蘇妲己並沒有那麼狠毒,她只是政治手段下的一個犧牲品,而墓誌銘所記載的時間也很關鍵,紂王得到蘇妲己的時間是公元前1047年,而商朝滅亡的時間是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說蘇妲己進宮僅僅一年,商朝就滅亡了。

蘇妲己一屆女流之輩有何能在一年之內摧毀一個建國幾百年的王朝呢,其實商朝的滅亡真相是紂王年輕時四處征戰,樹敵頗多,紂王早就對有所忌憚,便將姬昌囚禁起來。最後姬昌的大兒子用犧牲自己的方式救下了父親姬昌,其實商和周之間的矛盾很久,根本不是一個蘇妲己可以左右的事情。如果說蘇妲己有什麼罪過,那可能就是他的長相太過美貌,使紂王難以自持,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於把王朝的覆滅歸咎於紅顏禍水,這其實是統治者為自己推脫責任的做法,試想一下,在立法嚴苛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社會,一個女人如何能夠干預一個龐大的王朝,甚至讓其覆滅呢,蘇妲己已經被罵了幾千年,卻不知蘇妲己可能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褒姒:烽火戲諸侯極可能是虛構,西周滅亡源於王室內亂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出自《史記》,《史記》是西漢司馬遷寫的,但在其前的史書,如《竹書紀年》、《國語》、《晉語》、《鄭語》、《詩經》、《呂氏春秋》等只有周幽王寵溺褒姒的記載,而沒有烽火戲諸侯的記載。只有周幽王死後600多年的《史記》寫了這事兒。隔了600多年經過口口相傳,其真實度可想而知。

我們來看看國學大師錢穆在他的著作《國史大綱》裡是怎麼評價這一段的:

“史公言幽王寵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舉烽,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為之數舉烽。及犬戎之,舉烽,諸侯救不至,遂殺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之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不需舉烽。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

翻譯一下就是:1.諸侯們帶著自己的兵馬不可能在看到烽煙就立刻趕到,就算趕到,也不可能是一起來的;2.就算趕到以後沒看到敵人,也可能是敵人已經退去,這有什麼可笑?3.烽火預警是漢代為了防備匈奴才出現的預警方式,周代不可能有。

後世有學者認為,《史記》記載“烽火戲諸侯”應該確有其事。但是,史實卻並不像司馬遷所說的,西周的滅亡,在於烽火戲諸侯失信於天下,而是周幽王打亂了利益分配格局,才被推翻的。

西周的滅亡是因為立了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廢除了原太子宜臼。但是,他們背後的力量卻是失衡的,褒姒背後沒啥勢力,但太子宜臼不同,他母親申後有著強大的家族勢力,太子宜臼已經成年,已當太子多年,所以也培植了大量的利益團體。

因此,廢宜臼,等於很大一個集團利益受損。結果就是,宜臼不服,遂聯合了外公申侯在內的勢力,並勾結犬戎,攻入鎬京殺了自己老子周幽王。然後在諸侯們的支持下,自立為王,稱為周平王。隨後遷都洛陽,開啟了東周王朝。

所以,西周滅亡的根本因為不是“烽火戲諸侯”,再點狼煙成了狼來了,而是周幽王太寵褒姒,而導致朝堂時局不穩而至。所以,烽火戲諸侯西周滅雖有誇大,但是根本原因不可否認,是因為周幽王寵褒姒,破壞了既有的利益格局。

故而,驪山一戰,幽王無需舉烽,即便是舉了,也沒用,因為局勢變了。

所以,《竹書紀年》、《國語》、《晉語》、《鄭語》、《詩經》、《呂氏春秋》都沒有烽火戲諸侯的記載。他們認為這不重要。但是,他們也不好寫宜臼造反弒父,只能把所有的賬都記在沒文化的犬戎身上。

至於司馬遷為何這麼寫,有史學家說,是司馬遷映射漢武帝,因為漢武帝也玩廢長立幼。但又不好明寫,只能曲筆,編出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也有人說漢武帝時期有個強大的外戚集團,衛子夫、衛青、霍去病等都是衛氏外戚的領軍人物,對於烽火戲諸侯這個民間故事,司馬遷選擇收錄在《史記》當中,也有提醒之意,避免女人干政。當然,還有人說,烽火戲諸侯正是司馬遷總結西周滅亡的點睛之筆,用一個故事讓後世全都知道:權力不能亂用,淫亂終會亡國!至於真實意圖是什麼,只有司馬遷自己知道。

綜上,僅僅一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讓褒姒背上了紅顏禍水的罪名,和西周亡國的黑鍋。但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有人故意編造和傳播的,先是申侯為了政治正當性給她扣了禍水的帽子,接著就有人傳播。當然,褒姒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楊玉環:安祿山因野心發動“安史之亂”,罪責反由楊貴妃來承擔

很多人提起楊玉環,都會把她歸結到“紅顏禍水”的行列裡去,因為她動搖了李唐的根基,唐玄宗英明一世就毀在她手中。請問到底是誰用的楊國忠,在宮廷鬥爭中長大的李隆基是楊貴妃可以左右的嗎,而且安祿山得到重用完全是李隆基自己一手造成的,明明是自己老糊塗了怎麼在“馬嵬坡之變”後就全成了楊玉環的錯了,而且“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地方上“節度使”的權利過大,遲早是要爆發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幸虧大將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不然楊玉環還要背一口更大的鍋——亡國紅顏。縱然楊玉環多多少少跟“安史之亂”有些許關係,可是她更客觀的講她只是政治犧牲品而已,她沒有權利,她只是君王的附屬品,有錯也在李隆基不務正業吧,“安史之亂”這口鍋,對於一個弱女子未免有些重了。

楊玉環是長得美沒錯,還得了專寵,但是她沒有左右唐玄宗的任何一次朝政大事,也沒有趁機與外臣有勾結,更沒有發展培養外戚勢力,否則,也不會在馬嵬坡的時候只能孤零零淒涼的死去,而沒有任何反抗能力或者籌碼了。

她的家人被玄宗是賜了爵位,但並沒有實權,這也是唐玄宗出於愛屋及烏賞的,楊玉環也只能接受。而安祿山,不過是因為唐玄宗很寵他,所以楊玉環也是順勢為之。

楊玉環沒有錯,她像是很多妻子那樣,想要“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只可惜她的丈夫是一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帝,所以,註定她過不了這樣單純的生活。

督促君王,王朝興,她是賢后,王朝敗,她背上企圖染指朝堂的野心家的罵名。專心愛君王,王朝興,她是安分守己的賢后,王朝敗,她背上只知玩樂的紅顏禍水的罵名。

總之,無論她選擇哪條路,最終的結果都取決於王朝的興衰,王朝興,他怎樣做都不會引來罵名,王朝敗,即使她嘔心瀝血,也逃不過禍水的罵名。

如果說,李隆基是因為楊玉環,那唐僖宗再次被逼逃亡到馬嵬坡,這髒水有該潑向哪個倒黴的女人?總不能還是潑向楊玉環吧?古人有首七絕甚妙:“馬嵬煙柳正依依,重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

董鄂妃:是清史上十分少見的傳奇女子。出身高貴,溫柔善良,博學多才,一代君王竟然因為她的香消玉殞而棄江山不顧相隨而去。

關於順治和董鄂妃的愛情,後世早就傳為一段佳話,不過這段美好感情的結局,卻不盡人意,讓人倍感惋惜。其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就是順治和母親孝莊太后,兩人意見不合造成的。

順治寵愛董鄂妃,一心想立她為皇后,可是遭到母親極力阻止。

順治對董鄂妃越好,孝莊對其印象就越壞,母子倆感情漸漸疏遠。董鄂妃去世後,順治更是無心理政,沒多久也去了。

董鄂妃去世後,史書記載:“歿後,皇太后哀之甚。”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孝莊也並非不喜歡她,順治立其為賢妃、皇貴妃時,都是經過孝莊同意的。後來她去世,孝莊也十分傷心。

所以說孝莊不喜歡她,只是不喜歡她當皇后,不喜歡順治因為寵愛她,就強行要立其兒子為太子。沒辦法,這就是帝王家的無奈,如果他們只是平民,相信孝莊和董鄂妃兩人,也能成為婆媳相處的表率。順治和孝莊之間,也不會有這麼多隔閡了。

如上所述,每個王朝的興衰其實更多源於自身,就算帝王因美色而不顧江山社稷,難道責任不應該在於帝王自身嗎?將王朝興衰怪罪於這些女子,豈不可笑至極。

魯迅也曾在《且介亭雜文·阿金》中談到:“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旦己亡殷,西施亡吳,楊貴妃亂唐那些古老的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性是絕不會有這麼大的力量,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由男的負。但向來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詩情畫藝生活百科


妲己、褒姒、楊貴妃、董鄂妃,真的是紅顏禍水嗎,個人認為,這個不全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女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男尊女卑一直存在了幾千年,直到近代才被明令廢除。在一個沒有地位的社會,是怎麼能夠霍亂朝綱。

在此僅一蘇妲己為例,蘇妲己本是蘇氏部落女子,商王帝辛攻打蘇氏部落,眼看城破人亡之時,妲己為城內百姓免受家破人亡之苦,毅然將自己當禮物獻於帝辛,以一己之力使蘇氏部落免受戰亂。

作為戰敗國俘虜,作為一介女流的妲己在朝歌能如何生存,還要避免後宮其他妃子陷害,只有盡力討好自己夫君暨帝辛。

況且據考古發現,至今為止,並未找到記載中出現酒池肉林、炮烙之邢的工具。所以也並不能證明帝辛與妲己如何荒淫無度,殺害忠良。

或許這也就是周朝為自己出兵返商的藉口呢。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所謂紅顏禍水只是男人為自己過錯找的藉口而已










人生俠客


其實革命家魯迅先生早就批評過“紅顏禍水”論的觀點了。他在《且介亭雜文·阿金》篇立對“紅顏禍水”論的觀點批判得入木三分: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為什麼這麼說國家興亡的責任該由男性負責呢?

首先,不管是妲己、褒姒,還是楊貴妃和董鄂妃,她們帝王后宮三千佳麗中的一員,在理論上是無法掌控和涉及到朝廷政治的。她們在名分上並非國家或政權負責人與代表人物,在實質上對國家政權沒有掌控力,她們被隔絕在行政機構和社會公共事務之外,確實不需要對某一個具體的社會公共決策或者政權擔負責任。

雖然包括妲己等在內的部分后妃,可以通過受到帝王寵愛而沾染或者干涉政治,甚至對國家政治造成了惡劣的後果。但這種事情發生的前提是作為權力掌控者的帝王自己默許了這種事情的發生。本身就是領導者和負責人自己不負責任開了口子,當然權力掌握者的男性才是第一責任人。

其次,包括妲己、褒姒,尤其是楊貴妃在內的眾多寵妃,她們當然也不是完全無辜。這些得寵后妃們往往是一人飛昇,雞犬升天。她們的孃家人或者親信勢力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帝王和寵妃的聲勢、枕邊風等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從而對國家和老百姓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由於他們全靠君主一時的垂愛而獲得巨大的利益,所謂德不配位,自然會引發各種既得利益者的反感和牴觸,尤其是通過自己努力或者其他社會認可的渠道獲得地位的那些人。但我們也要認識到,這些皇親國戚狐假虎威,總的來說還是來自君主的默許和縱容,后妃的態度並非決定性作用。

第三,為什麼會有女禍論?女禍論在我國古代影響非常深遠,商朝滅亡後,周王朝總結經驗教訓時就認為妲己魅惑紂王。而周王朝衰微後,後人總結經驗教訓,又把責任推到褒姒身上,所謂“赫赫宗周,褒姒滅之”。這其實是為男性統治者推卸責任,把女性的存在看作是敗壞人心和局勢的不良慾望,應該消滅汙名。而且這種觀點在宋朝之後特別有市場。從而讓女性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歷史包袱。


春之九如


傳說賢惠的女子必定是賢惠的,傳說是禍水的女子卻不一定是禍水。

賢惠的女子古代有很多。

齊宣王的鐘無豔、李淵的公孫皇后、清朝的孝莊皇后。他們都是賢惠的女子,而我們看到的多數是伴隨王朝由盛轉衰時女人。

她們為背鍋而生,更容易被世人記住。

一,商紂王因為太出色而被滅,酒池肉林純屬虛構。

商朝的滅亡是因為他太過強大,四處征戰得罪太多的諸侯。在一次出征時被周武王乘虛而入攻佔了老巢,周朝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用替天行道、誅滅暴政來宣傳自己摸黑商朝。

昏君的標誌為貪圖享樂,女人就是最好的證明;妲己(狐狸精)應運而生。

傳說商紂王為了妲己挖了比干的心,天天和妲己在沙丘過著沒羞沒臊的生活、不理朝政。

先不說比干的死是不是妲己的主意,即使是妲己的主意商紂王如果精明又怎麼會輕易殺了功臣呢。

二,烽火戲諸侯,按當時交通情況無法實現。

傳說中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一笑而命令點燃烽火,等到諸侯兵馬集結褒姒果然笑了!

從此周幽王失信於諸侯,不久北方的犬戎攻擊鎬京;諸侯看到預警的煙火卻認為是周幽王在耍他們所以沒有諸侯派兵來救援,西周因此滅亡。

事實上按照當時的交通情況褒姒不可能一直等到諸侯集結,出兵又不是看戲。

犬戎滅西周時諸侯沒有救援,應該是當時諸侯實力越來越強、周王室卻逐漸式微;諸侯有獨立之心所以才沒有派兵援救。

為了在道德上站穩腳跟,將責任推給褒姒最為合適。

三,受害者為了生存取悅皇帝,卻成為紅顏禍水。

唐玄宗原來寵幸的女人叫武惠妃,武惠妃有一個兒子叫李冒,李冒有一個女人叫楊玉環。

武惠妃不幸早亡,唐玄宗為了能夠早日走出愛妃去世的傷痛之中,決定使用精神轉移大法。有人推薦了兒媳婦楊玉環,唐玄宗使用了掩耳盜鈴的方法終於得到了楊玉環。

楊玉環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於是將自己的姐妹也一起介紹給你李隆基,楊國忠也因此成為了宰相。

唐朝的由盛轉衰是李隆基的自我放縱,楊玉環只是為了活的更好的可憐蟲。


董鄂妃原來是順治堂兄弟的女人,順治看上董鄂妃之後他的兄弟就被氣死了,董鄂妃守靈27天以後就被順治封為貴妃。

順治後來又加封董鄂妃為皇貴妃,管理皇宮後院的一切事務;沒有皇后的職位卻有了皇后的權利。

只是好日子不長,幾年以後董小姐病逝。順治為了他尋死覓活了很久,由於傷心過度得了天花而死。

古代女性很難掌控自己的命運,他們之所以能影響某些事主要是通過取悅皇帝來完成。

李世民也是男人,玄武門之變後也搶了弟弟的女人卻沒有沉迷其中,還開創了貞觀之治。

可見王朝的興衰與女人無關,哪些被稱為紅顏禍水的女人不是背鍋俠罷了!


蟻史為諫


不可以一概而論。說妲己是紅顏禍水比較恰當;褒姒,楊貴妃歷史上並沒有禍國殃民得大錯,是真正的背鍋俠;董鄂妃則是一位賢妃。

妲己

說妲己是紅顏禍水一點都不過,史料記載的妲己得罪惡有:

  • 酒池肉林,紂王為討好妲己,蒐羅天下奇珍異寶,存儲在鹿臺,供兩個人淫樂。
  • 嚴冬臘月,看到有老人赤腳在冰面上行走,認為老人得腳跟別人的不一樣,非要砍下來看看。
  • 看到一個孕婦,肚子隆起,特別好奇,拋開孕婦得肚子一看究竟,導致兩個人斃命
  • 聽說丞相比干有一顆玲瓏七竅心,非要刨出來一看。

因此妲己助長了紂王的兇殘和貪虐,算得上紅顏禍水。

褒姒

歷史上有記載的就是褒姒不喜歡笑,而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一笑想出各種辦法,都沒有辦法讓褒姒笑,最後寵臣虢石父說可以點燃烽火,諸侯來援救,看到沒有敵軍,手忙腳亂的樣子,褒姒肯定會笑,這就是烽火戲諸侯。其實周幽王失國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他任用奸臣,不尊重諸侯,跟褒姒關係並不大。

楊貴妃

楊貴妃是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被玄宗看上後,先讓他出家,再選入宮中為妃。楊貴妃本身並沒有大的過錯,只因為玄宗寵愛他,而她的家人得到重用,他的哥哥楊國忠當了二十年宰相,斷送了大唐王朝。當然楊貴妃也沒有盡到規勸家人的責任,有一定得錯誤。紅顏禍水還算不上。

董鄂妃

說董鄂妃是紅顏禍水,那就太冤枉了,董鄂妃從小就讀史書,善解人意,溫柔體貼,他給順治帝提了很多好的建議,而且也估計順治帝做一個勤勉政事的皇帝。順治帝因為太寵愛鄂妃,曾經提出要廢孝慧章皇后,立鄂妃為後,鄂妃聽到後長跪不起,直到皇帝收回成命。所以,董鄂妃是一個賢妃。雖然去世後,順治帝因為太思念鄂妃,也不久去世。但,鄂妃始終沒有什麼過錯。

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點評。


考古論今


肯定背鍋的,這是後世的男人為了逃避責任而把過錯都推到女人身上。作為皇帝大權在握,而且又是成年人,即使這些女人有過錯教唆皇帝變壞,皇帝也應該有著自己的判斷和行為準則,先來看下這幾位女人有沒有過錯:

①妲己

妲己恐怕是後世紅顏禍水最臭名昭著的代表了,但是後人對妲己的印象來源於《封神演義》,這本書只是一部小說,裡面的內容基本都不是真實。目前史書上能知道的是妲己屬於有蘇氏部族。

②褒姒

褒姒更冤枉,她只是不愛笑,並沒有妨礙誰,也並沒有主動要求周幽王做什麼,她有權利主導自己的情緒。只不過是周幽王二百五,為了博美人一笑,而把天下諸侯視為兒戲。

③楊貴妃

楊貴妃本來只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本來和丈夫壽王兩個人很般配,是唐玄宗扒灰,不顧倫理綱常把楊玉環搶了過來。楊玉環成為貴妃之後,除了愛吃荔枝之外,沒有什麼惡行。主要是唐玄宗後期耽於享樂,不理朝政,和楊貴妃沒有半毛錢關係。

④董鄂妃

董鄂妃更冤了,她只是和順治伉儷情深,這樣真摯的感情在後宮很難得,而且她比較懂順治的心,可以幫助順治排憂解難,更不可能是紅顏禍水了。

綜上來看,女人不是紅顏禍水,她們是為男人背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