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妲己、褒姒、杨贵妃、董鄂妃是红颜祸水吗?还是背了黑锅?

珂梦历史人文


红颜祸水:

一词我们经常在各类影视作品及小说文学中听到看到,正因为长的好看,样貌出众才更加重视自己过人之处。

通过自己过人的容貌利用捷径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在特定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意思,并非都是贬义词,那么红颜祸水什么意思I颜祸水一词在汉代就存在了,而后的几千年来人们出于自己的目的或是政治的需要会把些失败原因归结于身边的女人,最典型的就历代亡国的君王身边的女人们。

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自己的容貌危害到了周边的人或事

红颜祸水的意思是漂亮的女人是祸害的根源,古代女子常用的胭脂的颜色常常是红色,颜

则是脸漂亮的脸蛋,祸为祸害,水也指女人,女人如水。

比喻漂亮女人是锅害的根源,其实是

女及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

但并不是漂亮的女人就能被称为红颜锅水,还必须成了具大的破坏的女人才可。


西瓜历史频道


这不过是给王朝覆灭找了个理由罢了。

一个国家,王朝兴衰由很多因素组成,又受很多因素影响,女人只不过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罢了。


这些女人都有个共同点是非常受宠爱,君王为了他们一颦一笑不惜置朝政于不顾,不惜倾举国之力,不惜占用公共资源(比如千里送荔枝,占用驿站人力,使得边防信息无法及时送达)……

有人说都是因为某某女人这个祸水,可是君不知,就算没有这个祸水,难道就不能是其它祸水,祸水之所以能成祸,难道不是因为君王首先没有分清轻重,缺乏理性,往大来说是不具备担负国家重任的能力吗?



再往深了说,也跟古代君主集权专制有很大关系,君王不论能力如何,也不管是否昏愧,没有淘汰和约束制,这种制度本身就不稳定,终究是要被一次次推倒重来的!

女人若是能成为祸水,还需要千军万马干嘛,多培养些美女祸水送到敌国不就完了?

就好像,老公出轨了,咱不能光甩锅给小三,你说呢?


历史随笔


女性就是个“背锅侠”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中写到: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是呀,既然社会都是男权社会,一个地位卑微的女子,又怎样承担社会兴亡的责任?

兴,我不揽功;亡,我不背锅。

金庸先生借韦小宝的口,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不对,不对!‘红颜祸水’这句话,我倒也曾听说书先生说过,什么妲己,什么杨贵妃,说这些美女害了国家。其实呢,天下倘若没这些糟男人、糟皇帝,美女再美,也害不了国家。大家说平西王为了陈圆圆,这才投降清朝,依我瞧哪,要是吴三桂当真忠于明朝,便有十八个陈圆圆,他奶奶的吴三桂也不会投降大清啊!

韦小宝的这个话通俗易懂,我就不用多解释了。

在我们看过的历史典籍里,这些貌美的女人都背着沉重的锅:

为博佳人褒姒一笑,幽王烽火戏诸侯,致使犬戎攻陷了镐京,西周变东周;迷恋西施,夫差丢了吴国;为了貂蝉,董卓吕布父子反目;借着甄宓的绝世风采,崔琰可以使离间计,使得曹家兄弟不和;杨贵妃的出现,盛唐不复;因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致使满人入关,后来大清的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皇位都不要了,出家当了和尚。

男权社会男性就是个“甩锅侠”

人们喜欢编篡这类故事,并一直流传下去,主要是因为男性的意愿在引导着社会的演进。

红颜是男人欲望的源头之一,当某些事件产生败局时,男性需要找一个不伤颜面的理由,红颜便成为了背锅者。

而在男权社会女性的声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每每当历史进程中,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发生任何不利于男人的结果时,红颜就成为了男性最好的借口。

那些在君王身边巧笑嫣然的盛世红颜,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决定,哪里还能够影响天下的心衰?

她们是些替罪的羔羊,帝王弄丢了江山,亡了国的后世文人却用文字去找那些女人们问罪,生生地造出了亡国之罪不在朝堂而在宫闱的说法。

这种错误的观念根深蒂固,直到今天,有人还对女性甩锅,让人大跌眼镜,这就是新东方的俞洪敏先生,他曾经说过一个上了热搜的名句:

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俞洪敏先生名牌大学毕业,而且是教育前线的大咖,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中国社会让女人背黑锅的思想有多么的深和广。

还有一些撑女性的微弱声音

很多时候,红颜就跟临时工一样,扮演着背锅侠的角色。

可是也有一些古人,前赴后继地发出了些给红颜平反的声音,虽然有些微弱。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 唐. 胡曾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 唐. 罗隐

不信曲江信禄山,渔阳旗鼓动秦关,

祸端本是君王启,千古何须怨玉环?

--- 唐. 张九龄

谁言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 清. 吴伟业


烟花三月09


你好我是努力的就是最好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自古君王末路,女人都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红颜祸水!然而历史真相真的如我们所听到的一样吗?中国历史分为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这三大类。著史名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曾访遍名山大川市井乡民。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四个历史“名女人”!

  • 商纣王时期的‘妖精苏妲己’。

苏妲己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皆是因为封神榜这部电视剧的出现。

这里的商纣王帝辛是一个残暴不仁的国君,修建鹿台劳民伤财;建造酒池肉林男男女女全然不顾羞耻之心聚在一起;全国各地起义从未间断。

但是你如果的认真的去了解历史,就会知道封神演义中商纣王的种种劣迹居然和夏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桀的行为如出一辙。

周武王平定天下必然要师出有名,而这个时候商纣王身边的宠妃苏妲己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历史历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既然商纣王的劣迹和夏桀的种种行为如此相似,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史书的真是性。更不用说对于苏妲己的说法了。

在奴隶社会女人的地位是非常的低,男权社会主义的帝王又怎么会让一个后宫女人影响自己的国家。

  • 周幽王为爱妃褒姒烽火戏诸侯。

我们所知道的是春秋时期,西周的国王周幽王得了一位美女褒姒,她远离家乡嫁到周边十分思念自己的家,因此常常为此闷闷不乐。国王为了博美女一笑就下令点燃了烽火台。

但是历史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西周末年国家对各诸侯国的威慑力远远不如建国初期。周幽王让人点燃烽火台,与其说是为了博美女一笑,倒不如说是为了试探各诸侯国对西周的态度是否如之前一样。

毕竟全国各地的诸侯国有百家,烽火台着火又如何能够行动一致,不对周朝施以援手。

  • 一女侍二夫的杨贵妃。

唐玄宗后期的安史之乱,动摇大唐根基盛唐从此走向衰落。

杨贵妃先嫁给了玄宗的儿子李瑁为王妃,后嫁于玄宗为宠妃。这是中国历史上明确记载的。

杨贵妃虽然与玄宗感情深厚,玄宗也是为了杨贵妃散了宫中佳丽。但是他们两个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杨贵妃怕自己生了孩子会动摇大唐的国本所以一直不让自己受孕。可见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不为自己私利顾全大局的女子又怎么会是一位红颜祸水呢?

唐朝之所以由盛转衰是因为唐玄宗在位时间长久,年老昏聩没有精力管理国家大事,而自己又不愿意放权。

  • 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旷古奇恋。

顺治帝福临当政时期是非常压抑的。朝堂上多尔衮一手遮天。后宫中又有孝庄太后压制,可谓事事不顺。

长久压抑的顺治帝遇到了董鄂妃这朵解语花。心情得以疏解因此更加宠爱她。

然而这个董鄂妃实在不是一个有福之人,短短几年就香消玉殒了。董鄂妃的离世让顺治帝备受打击。心里唯一的一点安慰也没有了。

意志消沉的顺治帝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出家做了和尚。如果说顺治帝出家和董鄂妃有关那还是有些迁强。到底是顺治帝本人对皇权产生了厌恶之情,才会决心出家。

虽然历史上的事情大多和这些女人有关联,但是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事情的发展还是要看当政者的作为。非要说他们是红颜祸水害了国家那就有点夸大事实本身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讨论。 带娃宝妈喜欢的关注下。


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历史上的妲己、褒姒、杨玉环、董鄂妃都是背了黑锅!

历史上有许多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比如顺治帝为了董鄂妃而弃江山不顾相随而去,比如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上演烽火戏诸侯的把戏,最后不但江山不保,还因此送了性命,真是把命都给你;看了《封神榜》我们知道商纣王因宠幸妲己最后成了亡国之君。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或者动乱真的只是因为一个女人嘛?拨开历史迷雾,带你分析一下到底美女们该不该为王朝覆灭或者动乱而背锅。

妲己:商朝灭亡更多因为积重难返,纣王也并非传说中的昏聩无能

商朝距离现在已有3600多年,历史年代太过久远,所以留下的史书典籍非常少。这就让我们很难了解商朝真正的历史,如今关于商朝的历史大多是来自于的和民间的封神演义,这两本著作中的苏妲己都是祸国殃民的形象,这也让苏妲己成为了遗臭万年的红颜祸水。

但在本世纪初,考古队在河南发现了一座商朝古墓,经研究发现墓地主人是商纣王,而在墓地旁边分别是苏妲己和姜皇后的墓,这足以说明苏妲己是真实存在的。而墓志铭所记载的内容更是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苏妲己的看法,根据墓志铭记载,纣王原名帝辛,孔武有力嗜好战争。登基之后四处征战,苏妲己就是他最得意的战果,根据墓志铭记载,苏妲己,己姓,,名妲苏国人,现在的河南温县人,公元前1047年帝辛发动大军攻击了苏部落,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投降之间苏部落的首领选择了投降,献出了牛羊马匹以及美女妲己。

那时的商纣王已经五六十岁,但妲己却是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苏妲己长相清秀,能歌善舞,进宫之后受到了纣王的宠爱。在历史记载当中苏妲己并没有那么狠毒,她只是政治手段下的一个牺牲品,而墓志铭所记载的时间也很关键,纣王得到苏妲己的时间是公元前1047年,而商朝灭亡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说苏妲己进宫仅仅一年,商朝就灭亡了。

苏妲己一届女流之辈有何能在一年之内摧毁一个建国几百年的王朝呢,其实商朝的灭亡真相是纣王年轻时四处征战,树敌颇多,纣王早就对有所忌惮,便将姬昌囚禁起来。最后姬昌的大儿子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救下了父亲姬昌,其实商和周之间的矛盾很久,根本不是一个苏妲己可以左右的事情。如果说苏妲己有什么罪过,那可能就是他的长相太过美貌,使纣王难以自持,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王朝的覆灭归咎于红颜祸水,这其实是统治者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试想一下,在立法严苛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一个女人如何能够干预一个庞大的王朝,甚至让其覆灭呢,苏妲己已经被骂了几千年,却不知苏妲己可能才是那个最可怜的人!

褒姒:烽火戏诸侯极可能是虚构,西周灭亡源于王室内乱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史记》,《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写的,但在其前的史书,如《竹书纪年》、《国语》、《晋语》、《郑语》、《诗经》、《吕氏春秋》等只有周幽王宠溺褒姒的记载,而没有烽火戏诸侯的记载。只有周幽王死后600多年的《史记》写了这事儿。隔了600多年经过口口相传,其真实度可想而知。

我们来看看国学大师钱穆在他的著作《国史大纲》里是怎么评价这一段的:

“史公言幽王宠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举烽,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为之数举烽。及犬戎之,举烽,诸侯救不至,遂杀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

翻译一下就是:1.诸侯们带着自己的兵马不可能在看到烽烟就立刻赶到,就算赶到,也不可能是一起来的;2.就算赶到以后没看到敌人,也可能是敌人已经退去,这有什么可笑?3.烽火预警是汉代为了防备匈奴才出现的预警方式,周代不可能有。

后世有学者认为,《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应该确有其事。但是,史实却并不像司马迁所说的,西周的灭亡,在于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而是周幽王打乱了利益分配格局,才被推翻的。

西周的灭亡是因为立了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废除了原太子宜臼。但是,他们背后的力量却是失衡的,褒姒背后没啥势力,但太子宜臼不同,他母亲申后有着强大的家族势力,太子宜臼已经成年,已当太子多年,所以也培植了大量的利益团体。

因此,废宜臼,等于很大一个集团利益受损。结果就是,宜臼不服,遂联合了外公申侯在内的势力,并勾结犬戎,攻入镐京杀了自己老子周幽王。然后在诸侯们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为周平王。随后迁都洛阳,开启了东周王朝。

所以,西周灭亡的根本因为不是“烽火戏诸侯”,再点狼烟成了狼来了,而是周幽王太宠褒姒,而导致朝堂时局不稳而至。所以,烽火戏诸侯西周灭虽有夸大,但是根本原因不可否认,是因为周幽王宠褒姒,破坏了既有的利益格局。

故而,骊山一战,幽王无需举烽,即便是举了,也没用,因为局势变了。

所以,《竹书纪年》、《国语》、《晋语》、《郑语》、《诗经》、《吕氏春秋》都没有烽火戏诸侯的记载。他们认为这不重要。但是,他们也不好写宜臼造反弑父,只能把所有的账都记在没文化的犬戎身上。

至于司马迁为何这么写,有史学家说,是司马迁映射汉武帝,因为汉武帝也玩废长立幼。但又不好明写,只能曲笔,编出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也有人说汉武帝时期有个强大的外戚集团,卫子夫、卫青、霍去病等都是卫氏外戚的领军人物,对于烽火戏诸侯这个民间故事,司马迁选择收录在《史记》当中,也有提醒之意,避免女人干政。当然,还有人说,烽火戏诸侯正是司马迁总结西周灭亡的点睛之笔,用一个故事让后世全都知道:权力不能乱用,淫乱终会亡国!至于真实意图是什么,只有司马迁自己知道。

综上,仅仅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让褒姒背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和西周亡国的黑锅。但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有人故意编造和传播的,先是申侯为了政治正当性给她扣了祸水的帽子,接着就有人传播。当然,褒姒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杨玉环:安禄山因野心发动“安史之乱”,罪责反由杨贵妃来承担

很多人提起杨玉环,都会把她归结到“红颜祸水”的行列里去,因为她动摇了李唐的根基,唐玄宗英明一世就毁在她手中。请问到底是谁用的杨国忠,在宫廷斗争中长大的李隆基是杨贵妃可以左右的吗,而且安禄山得到重用完全是李隆基自己一手造成的,明明是自己老糊涂了怎么在“马嵬坡之变”后就全成了杨玉环的错了,而且“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地方上“节度使”的权利过大,迟早是要爆发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幸亏大将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不然杨玉环还要背一口更大的锅——亡国红颜。纵然杨玉环多多少少跟“安史之乱”有些许关系,可是她更客观的讲她只是政治牺牲品而已,她没有权利,她只是君王的附属品,有错也在李隆基不务正业吧,“安史之乱”这口锅,对于一个弱女子未免有些重了。

杨玉环是长得美没错,还得了专宠,但是她没有左右唐玄宗的任何一次朝政大事,也没有趁机与外臣有勾结,更没有发展培养外戚势力,否则,也不会在马嵬坡的时候只能孤零零凄凉的死去,而没有任何反抗能力或者筹码了。

她的家人被玄宗是赐了爵位,但并没有实权,这也是唐玄宗出于爱屋及乌赏的,杨玉环也只能接受。而安禄山,不过是因为唐玄宗很宠他,所以杨玉环也是顺势为之。

杨玉环没有错,她像是很多妻子那样,想要“女人负责貌美如花,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只可惜她的丈夫是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所以,注定她过不了这样单纯的生活。

督促君王,王朝兴,她是贤后,王朝败,她背上企图染指朝堂的野心家的骂名。专心爱君王,王朝兴,她是安分守己的贤后,王朝败,她背上只知玩乐的红颜祸水的骂名。

总之,无论她选择哪条路,最终的结果都取决于王朝的兴衰,王朝兴,他怎样做都不会引来骂名,王朝败,即使她呕心沥血,也逃不过祸水的骂名。

如果说,李隆基是因为杨玉环,那唐僖宗再次被逼逃亡到马嵬坡,这脏水有该泼向哪个倒霉的女人?总不能还是泼向杨玉环吧?古人有首七绝甚妙:“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董鄂妃:是清史上十分少见的传奇女子。出身高贵,温柔善良,博学多才,一代君王竟然因为她的香消玉殒而弃江山不顾相随而去。

关于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后世早就传为一段佳话,不过这段美好感情的结局,却不尽人意,让人倍感惋惜。其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就是顺治和母亲孝庄太后,两人意见不合造成的。

顺治宠爱董鄂妃,一心想立她为皇后,可是遭到母亲极力阻止。

顺治对董鄂妃越好,孝庄对其印象就越坏,母子俩感情渐渐疏远。董鄂妃去世后,顺治更是无心理政,没多久也去了。

董鄂妃去世后,史书记载:“殁后,皇太后哀之甚。”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孝庄也并非不喜欢她,顺治立其为贤妃、皇贵妃时,都是经过孝庄同意的。后来她去世,孝庄也十分伤心。

所以说孝庄不喜欢她,只是不喜欢她当皇后,不喜欢顺治因为宠爱她,就强行要立其儿子为太子。没办法,这就是帝王家的无奈,如果他们只是平民,相信孝庄和董鄂妃两人,也能成为婆媳相处的表率。顺治和孝庄之间,也不会有这么多隔阂了。

如上所述,每个王朝的兴衰其实更多源于自身,就算帝王因美色而不顾江山社稷,难道责任不应该在于帝王自身吗?将王朝兴衰怪罪于这些女子,岂不可笑至极。

鲁迅也曾在《且介亭杂文·阿金》中谈到:“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旦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的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诗情画艺生活百科


妲己、褒姒、杨贵妃、董鄂妃,真的是红颜祸水吗,个人认为,这个不全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女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男尊女卑一直存在了几千年,直到近代才被明令废除。在一个没有地位的社会,是怎么能够霍乱朝纲。

在此仅一苏妲己为例,苏妲己本是苏氏部落女子,商王帝辛攻打苏氏部落,眼看城破人亡之时,妲己为城内百姓免受家破人亡之苦,毅然将自己当礼物献于帝辛,以一己之力使苏氏部落免受战乱。

作为战败国俘虏,作为一介女流的妲己在朝歌能如何生存,还要避免后宫其他妃子陷害,只有尽力讨好自己夫君暨帝辛。

况且据考古发现,至今为止,并未找到记载中出现酒池肉林、炮烙之邢的工具。所以也并不能证明帝辛与妲己如何荒淫无度,杀害忠良。

或许这也就是周朝为自己出兵返商的借口呢。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所谓红颜祸水只是男人为自己过错找的借口而已










人生侠客


其实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红颜祸水”论的观点了。他在《且介亭杂文·阿金》篇立对“红颜祸水”论的观点批判得入木三分: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为什么这么说国家兴亡的责任该由男性负责呢?

首先,不管是妲己、褒姒,还是杨贵妃和董鄂妃,她们帝王后宫三千佳丽中的一员,在理论上是无法掌控和涉及到朝廷政治的。她们在名分上并非国家或政权负责人与代表人物,在实质上对国家政权没有掌控力,她们被隔绝在行政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之外,确实不需要对某一个具体的社会公共决策或者政权担负责任。

虽然包括妲己等在内的部分后妃,可以通过受到帝王宠爱而沾染或者干涉政治,甚至对国家政治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但这种事情发生的前提是作为权力掌控者的帝王自己默许了这种事情的发生。本身就是领导者和负责人自己不负责任开了口子,当然权力掌握者的男性才是第一责任人。

其次,包括妲己、褒姒,尤其是杨贵妃在内的众多宠妃,她们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辜。这些得宠后妃们往往是一人飞升,鸡犬升天。她们的娘家人或者亲信势力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帝王和宠妃的声势、枕边风等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从而对国家和老百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由于他们全靠君主一时的垂爱而获得巨大的利益,所谓德不配位,自然会引发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反感和抵触,尤其是通过自己努力或者其他社会认可的渠道获得地位的那些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皇亲国戚狐假虎威,总的来说还是来自君主的默许和纵容,后妃的态度并非决定性作用。

第三,为什么会有女祸论?女祸论在我国古代影响非常深远,商朝灭亡后,周王朝总结经验教训时就认为妲己魅惑纣王。而周王朝衰微后,后人总结经验教训,又把责任推到褒姒身上,所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其实是为男性统治者推卸责任,把女性的存在看作是败坏人心和局势的不良欲望,应该消灭污名。而且这种观点在宋朝之后特别有市场。从而让女性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历史包袱。


春之九如


传说贤惠的女子必定是贤惠的,传说是祸水的女子却不一定是祸水。

贤惠的女子古代有很多。

齐宣王的钟无艳、李渊的公孙皇后、清朝的孝庄皇后。他们都是贤惠的女子,而我们看到的多数是伴随王朝由盛转衰时女人。

她们为背锅而生,更容易被世人记住。

一,商纣王因为太出色而被灭,酒池肉林纯属虚构。

商朝的灭亡是因为他太过强大,四处征战得罪太多的诸侯。在一次出征时被周武王乘虚而入攻占了老巢,周朝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用替天行道、诛灭暴政来宣传自己摸黑商朝。

昏君的标志为贪图享乐,女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妲己(狐狸精)应运而生。

传说商纣王为了妲己挖了比干的心,天天和妲己在沙丘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不理朝政。

先不说比干的死是不是妲己的主意,即使是妲己的主意商纣王如果精明又怎么会轻易杀了功臣呢。

二,烽火戏诸侯,按当时交通情况无法实现。

传说中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而命令点燃烽火,等到诸侯兵马集结褒姒果然笑了!

从此周幽王失信于诸侯,不久北方的犬戎攻击镐京;诸侯看到预警的烟火却认为是周幽王在耍他们所以没有诸侯派兵来救援,西周因此灭亡。

事实上按照当时的交通情况褒姒不可能一直等到诸侯集结,出兵又不是看戏。

犬戎灭西周时诸侯没有救援,应该是当时诸侯实力越来越强、周王室却逐渐式微;诸侯有独立之心所以才没有派兵援救。

为了在道德上站稳脚跟,将责任推给褒姒最为合适。

三,受害者为了生存取悦皇帝,却成为红颜祸水。

唐玄宗原来宠幸的女人叫武惠妃,武惠妃有一个儿子叫李冒,李冒有一个女人叫杨玉环。

武惠妃不幸早亡,唐玄宗为了能够早日走出爱妃去世的伤痛之中,决定使用精神转移大法。有人推荐了儿媳妇杨玉环,唐玄宗使用了掩耳盗铃的方法终于得到了杨玉环。

杨玉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将自己的姐妹也一起介绍给你李隆基,杨国忠也因此成为了宰相。

唐朝的由盛转衰是李隆基的自我放纵,杨玉环只是为了活的更好的可怜虫。


董鄂妃原来是顺治堂兄弟的女人,顺治看上董鄂妃之后他的兄弟就被气死了,董鄂妃守灵27天以后就被顺治封为贵妃。

顺治后来又加封董鄂妃为皇贵妃,管理皇宫后院的一切事务;没有皇后的职位却有了皇后的权利。

只是好日子不长,几年以后董小姐病逝。顺治为了他寻死觅活了很久,由于伤心过度得了天花而死。

古代女性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之所以能影响某些事主要是通过取悦皇帝来完成。

李世民也是男人,玄武门之变后也抢了弟弟的女人却没有沉迷其中,还开创了贞观之治。

可见王朝的兴衰与女人无关,哪些被称为红颜祸水的女人不是背锅侠罢了!


蚁史为谏


不可以一概而论。说妲己是红颜祸水比较恰当;褒姒,杨贵妃历史上并没有祸国殃民得大错,是真正的背锅侠;董鄂妃则是一位贤妃。

妲己

说妲己是红颜祸水一点都不过,史料记载的妲己得罪恶有:

  • 酒池肉林,纣王为讨好妲己,搜罗天下奇珍异宝,存储在鹿台,供两个人淫乐。
  • 严冬腊月,看到有老人赤脚在冰面上行走,认为老人得脚跟别人的不一样,非要砍下来看看。
  • 看到一个孕妇,肚子隆起,特别好奇,抛开孕妇得肚子一看究竟,导致两个人毙命
  • 听说丞相比干有一颗玲珑七窍心,非要刨出来一看。

因此妲己助长了纣王的凶残和贪虐,算得上红颜祸水。

褒姒

历史上有记载的就是褒姒不喜欢笑,而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想出各种办法,都没有办法让褒姒笑,最后宠臣虢石父说可以点燃烽火,诸侯来援救,看到没有敌军,手忙脚乱的样子,褒姒肯定会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其实周幽王失国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任用奸臣,不尊重诸侯,跟褒姒关系并不大。

杨贵妃

杨贵妃是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被玄宗看上后,先让他出家,再选入宫中为妃。杨贵妃本身并没有大的过错,只因为玄宗宠爱他,而她的家人得到重用,他的哥哥杨国忠当了二十年宰相,断送了大唐王朝。当然杨贵妃也没有尽到规劝家人的责任,有一定得错误。红颜祸水还算不上。

董鄂妃

说董鄂妃是红颜祸水,那就太冤枉了,董鄂妃从小就读史书,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他给顺治帝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也估计顺治帝做一个勤勉政事的皇帝。顺治帝因为太宠爱鄂妃,曾经提出要废孝慧章皇后,立鄂妃为后,鄂妃听到后长跪不起,直到皇帝收回成命。所以,董鄂妃是一个贤妃。虽然去世后,顺治帝因为太思念鄂妃,也不久去世。但,鄂妃始终没有什么过错。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点评。


考古论今


肯定背锅的,这是后世的男人为了逃避责任而把过错都推到女人身上。作为皇帝大权在握,而且又是成年人,即使这些女人有过错教唆皇帝变坏,皇帝也应该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行为准则,先来看下这几位女人有没有过错:

①妲己

妲己恐怕是后世红颜祸水最臭名昭著的代表了,但是后人对妲己的印象来源于《封神演义》,这本书只是一部小说,里面的内容基本都不是真实。目前史书上能知道的是妲己属于有苏氏部族。

②褒姒

褒姒更冤枉,她只是不爱笑,并没有妨碍谁,也并没有主动要求周幽王做什么,她有权利主导自己的情绪。只不过是周幽王二百五,为了博美人一笑,而把天下诸侯视为儿戏。

③杨贵妃

杨贵妃本来只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本来和丈夫寿王两个人很般配,是唐玄宗扒灰,不顾伦理纲常把杨玉环抢了过来。杨玉环成为贵妃之后,除了爱吃荔枝之外,没有什么恶行。主要是唐玄宗后期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和杨贵妃没有半毛钱关系。

④董鄂妃

董鄂妃更冤了,她只是和顺治伉俪情深,这样真挚的感情在后宫很难得,而且她比较懂顺治的心,可以帮助顺治排忧解难,更不可能是红颜祸水了。

综上来看,女人不是红颜祸水,她们是为男人背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