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項羽如果不是站在世俗的角度誰更偉大,為什麼?

1前1


個人認為應該是劉邦,項羽反秦一方面是因為秦王暴虐更多的是為了報秦亡楚只恨。把剛剛建立起的大統一王朝搞的四分五裂,對中國的後世發展極為不利。在推翻秦王朝以後也沒有及時讓百姓的得以修養生息,後被劉邦戰勝後退至烏江,回頭望去自己從江東帶出來的兒郎竟沒帶回一人,憤爾自殺,這也是他不肯過烏江的原因。劉邦在某種意義是有對不起項羽的地方,但是對中華民族的功績卻是意義非凡,如果當時不能迅速大統一,很有可能在出現第二個春秋戰國,這無疑又是對華夏民族的一場災難。所以不管如何總結劉邦都要比項羽的功勞偉大的多。



二道班一縱


劉邦和項羽我更欽佩項羽,雖然有些自負但能正大光明,仗義執言,不願意也不屑於搞陰謀!

宋代大詞人李清照曾經在《夏日絕句》裡對項羽就做了高度肯定。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的意思是:

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

對於劉邦有人說他是雄才大略,善於用人得天下順理成章,而有人說他和項羽比起來有些卑鄙甚至是小人!這裡有個故事,劉邦開始打天下的時候,信陵君魏無忌向劉邦推薦一個人叫陳平,說這個人能力很強,創立天下必須要有此人!劉邦說,好,那就讓他來!結果第二天有兩個人來對劉邦說,我們聽說,這個陳平在老家和他嫂子有一腿,人品不好,不能用!結果劉邦聽信了這兩個人所說的“聽說”,就把魏無忌叫了來,非常生氣的說,你怎麼能把這麼個人品不好的人介紹給我,魏無忌就說,你讓我找的是能幫你打江山的並不是挑選人品好的,況且只是聽說他人品不好!最後陳平的確是戰績卓著,協助劉邦統一天下!而善於聽信讒言的做法本身就是小人做法,結果最後劉邦因聽信讒言,殺了以韓信為首的很多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上將!這個故事也體現其愛聽信讒言的一個方面!陳平雖人品不好但直到劉邦死還在用,而對於很多忠貞名將利用完之後殺之,由此看出劉邦雖得天下但對其品行的確不敢恭維!





中醫小生力文哥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是以成敗來論英雄。所謂成王敗寇,願賭服輸,秦朝末年,在防抗暴秦的眾多人中,以劉邦與項羽的勢力最為強大。自然,秦朝滅亡以後,劉邦與項羽就天下展開了爭奪。

項羽與劉邦究竟誰厲害呢?我們來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眾所周知,毛主席對中國的經史子集是很有研究的,尤其是對《二十四史》,毛主席可以說讀了很多遍。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比較偉大的著作,上面不只是為皇帝,將相立傳,也記載了很多小人物,比如刺客,商人,學者等。

在《史記》當中,項羽為什麼失敗?劉邦為什麼成功?都有記載。不同的是,項羽失敗的原因,是司馬遷總結的。劉邦成功的原因,是劉邦自己總結出來的。

在《史記》中,司馬遷給出了四點原因:一,項羽心中只有楚地,放棄了關中之地。二,放棄了義帝,自立為王,失去了人心。三,居功自傲,不知道學習古人的經驗與教訓。四,只想著靠武力平定天下,而不知道收買人心,對手下的有功之臣,不知道獎賞。

劉邦在一次談話中說道了自己成功的經驗,劉邦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保障後勤,我不如蕭何,帶兵打仗,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我劉邦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是在於我用了張良,蕭何,韓信三個傑出的人才。

是的,項羽失敗,劉邦成功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毛主席在看過項羽與劉邦的故事以後,說了一句話,道出了劉邦與項羽的偉大與失敗。


毛主席說道:“項羽並不是政治家,而劉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是的,項羽可以說只適合帶兵打仗,是一位傑出的將領,而不是一位偉大的主帥,更不會成長為一名帝王----政治家。另外,相比於劉邦,項羽還是一個特別仁慈的傢伙。

而劉邦呢?雖然帶兵打仗不行,但是,劉邦很有心機,善於收買人心,對於權利鬥爭很有心得,並且鐵石心腸,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我覺得毛主席說的特別的對,項羽就是一個本領高強,但是心智不太成熟的孩子,而劉邦卻是一個武力值不行,但卻是一個老江湖。而亂世,不適合項羽這樣的人,項羽不適合做政治家,只適合做一個名將。


重溫歷史老照片故事


評論劉邦和項羽,相信是個永遠都有爭議的話題。

如果站在世俗的角度,本人其實更欣賞,或者直白地說,更羨慕項羽。出身貴族,身份高貴;力能扛鼎,一表人才;勇武過人,戰功赫赫,幾乎憑一己之勇武推翻暴秦,震動天下,威震四海;分封諸侯,睥睨群雄;即使兵敗自刎,更是豎起本色英雄的豐碑,還有後人添加描摹的專一悽美愛情故事。所以從世俗視角,項羽除了兵敗壽命稍短之外,幾乎就是個讓我們普通人羨慕嫉妒恨的精彩人生。

但是,站在我們普通人的角度,我們又很不願意與項羽生在同一時代。太普通,那在戰亂不斷的當時,或在戰火中輾轉逃難受凍捱餓,或因此死掉;作秦國順民,保不齊被屠城而死;做秦國將士,站在項羽對立面,更不幸,要麼戰而死,要麼降被坑殺。好吧,做項羽的部下,膽小無能,他肯定瞧你沒有起,讓你自已滾蛋;效忠盡命,憑他帶頭衝殺不要命的勁,陣亡的概率也不小;僥倖立功晉級受封,項羽又摳索的拿印把子揉搓的發亮都捨不得給你!唉,普通人真是難。無奈,那就投漢王劉邦吧!

其實,無論站在哪個角度,與項羽相比,劉邦都是更偉大的人物。劉邦不嗜殺,起碼我們能做個順民,即使做過劉邦的敵人,只要真心歸順,也能保命。在劉邦手下幹,只要有本事,他就賞你滿足你,大本事大賞,小本事小賞,沒本事只要忠心老實出力,也能賞。這多好,我們普通人不就這樣的願望麼?至於劉邦的不文明,好罵人,都是可以學習改進的不是。更有人說劉邦出身低,曾經是個無賴等等,都是個屁,自大漢立國以至於今,還有誰認真能說劉姓出身低,兩漢四百年,劉家那可是純純的皇室貴胄,連劉備都要千方百計攀個皇叔才能幹事,諸葛亮也只認劉姓才出山效命,我們今天還自豪宣稱自己是漢族!

這一切,都賴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劉邦不偉大麼???

更世俗點,劉邦從一個有缺點錯誤的年紀不小的普通人,短短十年間成長為一個強大王朝的皇帝,這樣的學習能力、進取能力、應變能力、適應能力、自律能力等構成的人生成長軌跡,更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愛拼就會贏!!!


西領虎虎虎


毛主席評價劉邦:封建皇帝裡面最厲害的一個。

劉邦出身農家,豁達大度,不事生產。他的偉大第一個農民起義,歷經磨難終成事業,成立漢朝。

項羽出身楚國名將後代,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朱元璋:“惟漢高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項羽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遜,濟以寬仁,卒以勝之。”

毛澤東:“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 漢太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約瑟·湯恩比:“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愷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太祖劉邦。愷撒未能目睹羅馬帝國的建立以及文明的興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劉邦卻親手締造了一個昌盛的時期,並以其極富遠見的領導才能,為人類歷史開創了新紀元!”




可道筆記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劉邦開創漢朝,已是不世之功。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這是為何?這是因為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劉邦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其成功在於“能鬥智時決不鬥力”且情商高的劉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漢皇千古一英雄,休笑當年馬上功。試問後來為帝者,誰人曾出範圍中。楚強漢弱,可是戰爭的結局是楚敗漢勝。



赤峰天樂


項羽出身軍事貴族,是楚國將軍項燕的後人。那是尚武的時代。在我們看來,項羽身上質樸、剛健、勇武的品質,非常有魅力。

旁觀秦始皇巡遊的排場,他張口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嚇得老父親項梁慌忙捂住他的嘴巴;敵人的部將樊噲闖入鴻門宴,項羽賜酒賜肉,大有賞識之意。

滅亡秦朝的戰場上,他攻城拔寨,大殺四方。在鉅鹿,作為援兵的各路諸侯不敢出戰,看著項羽麾下的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兵鋒極盛。章邯這樣的名將也難逃連連兵敗,不得不投降的命運。

到了走下坡路的後期,諸侯聯合造反,乘著項羽率軍出戰,攻入其首都彭城時,霸王依舊勇猛無敵,回師擊敗漢兵,追殺得劉邦的大軍湧入大河,屍體堵塞導致河水不流,並捉住劉邦的老父親。

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和虞姬之間的奇情浪漫。還有到了最後關頭,項羽“殺漢軍數百人,身被十餘創”,終究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身亡,似乎真的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天妒英才,不給他機會一樣。

但是,項羽的嗜殺、暴虐、多疑、剛愎自用、善於破壞而少建設等缺陷也非常突出。

滅秦的戰火中,項羽攻下襄城,全部坑殺了守城軍民;攻下城陽,屠戮一空;章邯投降後,又怕人數眾多的秦兵作亂,在新安活埋了二十多萬降卒。

在咸陽,殺掉投降的秦朝王子,火燒皇宮,擄掠一空後,要回老家。說是富貴不還鄉,如衣繡夜行。有人說項羽這搞法太兒戲了,項羽就把這人煮死。覺得傀儡楚懷王沒有價值了,一殺了事。

陳平、韓信等英才,都是在項羽身邊有志難伸,才投奔的劉邦。范增被懷疑。倒是吃裡扒外的項伯很受信任。

到了天下初定,項羽分封諸侯。這恐怕參考的是周朝的辦法,也是周朝王室越來越弱的重要原因。分天下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公平道理可言,搞的人心渙散。果然,自己做了西楚霸王,在彭城還沒坐安穩,外面又動盪起來了。

劉邦的年齡比項羽大很多,同樣是旁觀秦始皇東巡,他只是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沒有項羽的粗豪。後來,劉邦的父親被項羽俘獲,威脅要殺掉,劉邦的回覆是也要分一杯羹,足見其無賴習氣。項羽頗有英雄氣概的死後,劉邦的五個部將一人割走一塊屍首,以此得以瓜分項羽的故土,實在不體面的很。但劉邦在惡劣的方面則遠遠沒有項羽的無底線。

劉邦最重要的功業積聚了一代文臣武將,是開創了漢代四百年基業。項羽明顯沒有如此的格局。

站在黎民百姓、項羽麾下的謀士武將、漢王劉邦一派的角度來看,明顯是劉邦更值得託付身家。很多時候,豪氣勇武和仁義道德並不能共存於一個人身上。


扯葫蘆瓢


古有以史為鏡,今有小Q觀史

楚漢相爭距今已有倆千多年,

西楚霸王項羽

自古江東出才俊,項羽隨叔父在秦末起義,發跡楚地,帶領8千江東子弟,項羽在推翻暴秦起著決定性作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一戰成名,牽扯秦末大將章邯的主要兵力,全國各地隨勢而起,迅速擊敗了大秦帝國,西楚霸王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但是自古以來優秀的人都很獨裁,不願採取別人意見,也為最後自己西楚霸王落得個四面楚歌殺了好多降病,具《史記》記載攻入咸陽一把大火燒了三個月,燒掉了我們中華的多少歷史瑰寶。功過相抵,西楚霸王推動了時代發展,順應了歷史潮流。被後世永久流傳歌頌。

漢高祖劉邦

出身貧微,正是這樣的,貧微的出身,磨練了劉邦堅韌的品質,導致後期在與項羽的楚漢相爭當中佔取了一定的優勢,劉在整個一個建立大漢王朝的一個過程當中,它是起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劉邦最大的優勢就是它可以聽取別人的意見,可以知人善用,身邊的能人異士,以及籠絡了天下各地的人才都紛紛為他效力,手下張良,可以幫他謀天下手下有項羽棄將韓信,幫他打天下,以及在它的一個後期所建立的一個大漢王朝,至今我們的漢族的延續已有千年,也千古名帝,名垂千古。





小Q看史


對於這段歷史,無論從書籍還是影視劇我們所瞭解到的基本認識都是劉邦奸詐項羽英武,劉邦得天下項羽烏江自刎。項羽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一個悲情英雄,劉邦卻是一個市井流氓得天下,覺得項羽更值得同情和憐憫劉邦更為人不恥。但是如果你真正去讀歷史得出的結論卻和之前的判斷絕對大相徑庭, 歷史選擇劉邦而拋棄項羽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失敗者註定無法和成功的人去比較偉大。

首先是個人性格。劉邦雖出身市井痞氣十足但是為人豪爽義氣知人善任,所以才有蕭何韓信樊噲等一眾文武志士死心塌地為他效力,形成戰鬥力強勁的創業團隊攻城拔寨無往不利。

項羽楚國貴族出身,祖上貴為上將軍,所以表現出來的氣質也與眾不同,本身能征善戰武力值爆表,也正是由於他出身高貴能力超群,才會形成他剛愎自用我行我素的性格,數次有機會處死政敵劉邦而沒有抓住機會,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 “鴻門宴”,當時劉邦實力絕對處於劣勢,所以明知道項羽設宴有殺他之心但仍然赴會,機會就在項羽的猶豫和感情用事中白白溜走,當然劉邦安全脫身和樊噲捨身救主和項伯全力相助也有關係。范增數次勸說項羽殺劉邦都沒有成功,都跟項羽本身性格有很大關係,由於項羽高傲自大,剛愎自用 不聽進言,最後他身邊最厲害的謀臣范增離他而去,武將英布叛逃龍且戰死,使他失去諸多有力的助手為日後失敗埋下伏筆。

再則就是人心。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推翻秦朝的各路大軍中項羽實力最為強大,從鉅鹿之戰打敗章邯秦國大軍就能看出,但是一夜之間坑殺二十萬秦朝降軍暴露出項羽的殘暴不仁。後攻入咸陽滅殺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無一不是殘暴表現,試問這樣的人如果得到天下和暴秦有何區別?又能如何贏得民心?再加上項羽斬殺楚懷王使得天下民心盡失,註定結局就是失敗。

劉邦卻正好相反善待士兵將領,善待人民,比如在攻入秦朝都城咸陽後在其謀士的建議下秋毫無犯收穫民心,為其贏得了道義上的制高點。

所以劉邦的仁義戰勝項羽的殘暴,成功建立了漢朝,結束了秦末混亂的征戰時代,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發展都是居功至偉,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去比較劉邦都比更項羽偉大。





飛俠小哥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偉大有一個基本的定義。有了標準才好做出判斷。

個人理解,作為逐鹿天下的雄主,偉大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境界高。

關懷天下蒼生,濟世安民謂之大。

謀一己之私,為小圈子服務謂之小。

二是心胸寬廣。

五湖四海,兼容幷蓄謂之大。

搞山頭,拉幫派謂之小。

三是知行合一。

站的高,看的遠,意志堅、重實幹,謂之大。

鼠目寸光,喜空談,愛虛榮,謂之小。

以上標準來看的話,一目瞭然。

項羽:殺降、擾民、焚宮、除義帝、遠范增、吝分封、好面子、獨斷專行,謂之小;

劉邦:寬民、仁慈、大度、剋制、知人善任、利益共享、知錯能改、百折不撓,謂之大。

因此,兩者相比,還是劉邦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