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时如何与医生深度沟通?

人类的腰椎,无论是站立还是坐位都承受60%以上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的腰椎不堪重负,慢慢的老化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最常见的脊柱退变性疾病。而不单年长者会发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易患此病。严重的可导致大小便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会做哪些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确诊率呢?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时如何与医生深度沟通?

怀疑自己腰椎间盘突出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

磁共振(MRI)检查是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推荐的的首选辅助检查,它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因此,查腰椎间盘的时候做磁共振检查是性价比最高的。而不适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可以选择CT甚至CTM(脊髓造影CT)。

CT检查也可显示腰椎间盘是否突出,神经根、硬膜囊是否受压;椎管直径是否狭窄、骨质变化等。但它对软性的髓核显示较核磁差,且核磁无放射性,对于无法做核磁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时如何与医生深度沟通?

此外,X线片、CT、MRI检查各有优缺点,更具有互补性。在临床上,仅仅进行X线片、CT检查,不进行核磁检查,常常遗留相邻节段重要的疾病,比如肿瘤。仅仅进行X线片、核磁检查,不进行CT检查,常常遗留钙化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影响手术范围的判断。仅仅进行CT和核磁检查,不进行X线片检查,可能遗漏峡部裂、腰椎不稳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是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者综合分析才能做出诊断。

患者应该怎样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运动损伤性疾病,患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与疾病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在就诊时,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诊治,争取早日康复。当医生询问病史时,尽可能的详细回答医生的提问。比如发病的原因,是搬重物扭伤还是受凉引起的;发病的时间;发病后的发展变化;疼痛或麻木的具体部位及体位变化的影响;疼痛或麻木等症状与天气、运动、冷暖的关系;以前有没有类似的症状,怎样才能缓解;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没有类似的疾病;发病后经过了哪些治疗,效果如何;有没有其他相关的疾病,如泌尿系结石、骨结核、肿瘤、糖尿病等;女患者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等应该详细说明。

而在医生在给你进行体格检查时,应尽量放松身体,查压痛点时应明确告诉医生压痛的部位、程度,如果有多个压痛点可说明它们各自的程度,是否有放射痛,放射的部位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医生做出精准诊断与鉴别。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过程中,医生的诊治固然重要,但患者的配合度也不能忽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遵照医生的医瞩,不懂的地方要仔细询问,弄清治疗的目的。尤其是用药的情况及治疗的副作用,最好能与医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