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已入中年無工作、無存款,還有負債的,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

天使40679


中年人是這個社會的主體部分,已經進入社會淘汰區,空有力氣卻無處施展,天災人禍一來,中年人最先倒下,因為上有老下有小,所有人都指望著你,而你卻無處依靠。父母嗎?也已經是6.70了,即將進入需要人照顧的年齡。工作吧,舊有的能力無法適應於當前社會的發展,君不見現在企業招工的年限是上限40歲,這條路也堵上了。自己創業嗎?社會變化太快,再加上積蓄不多,試錯的機會太少代價太大。所以中年人活的那叫一個累字,如我現在很想找個副業卻很迷茫,加上負債的痛苦,感覺到這輩子看不到希望,但日子還得過,大小還得照顧,熬著吧。


深藍如海


現在就跟那情況差不多,沒固定職業,自己出車禍了,醫藥費十幾萬,都是借的,錢都是借親戚朋友的,隨說不要利息,那也是人情啊,現在誰不缺錢,人家也有用的時候,我已經歇了大半年了,身體慢慢好了些,還得藉助柺杖走路,家在農村消費少,看到家裡老人歲數大了,孩子們上學也得花錢,只能先把自己的身體養好了,再看看幹什麼活吧,現在到了中年,準備找個能上保險的地方,先幹著,到老了,不能幹活了,也沒錢,就悲哀了,找個固定的地方,安下心來好好奮鬥幾年,掙錢養家餬口啊。


生活之路一帆風順B


那我就來說說我個人的見解,我是90年的、跨著80後的末尾和90後的前邊。工資不到5000.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在這個城市。肩負著房貸、車貸。

結婚了,感覺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沒有可以奮鬥的事業。每天都是起早貪黑,轉錢、攢錢,未來一眼看不到盡頭。

總想的乾點別的什麼,能擺脫朝九晚五這樣的生活,能讓生活自在點、掙的也多一點。但是感覺房貸、車貸這些現實中的壓力不敢放下現在的工作。

不過有時想想也挺知足的,在我這個年紀,結婚了、工作也穩定,有個幸福的家庭。也不覺得那麼累了。





雲哥觀影


中年人其實是一個很尷尬的群體,到了這個年齡手裡沒有錢和工作能說明什麼呢!自己不夠努力還是懶惰呢!定義一個人本身就是比較困難沒有數學那麼精確。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沒有掙到錢也不至於負債。感覺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賺錢,現在農村也有很多活,都是零工工資一天一結也挺好,沒有付出就沒有很好的回報,只要你身體健全就應該去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只有自己一人生活


人到中年無工作、無存款、還負債,聽起來很可憐,直觀上易誘發人們的同情心,這是人類同情弱者的天性使然。如果理性分析一下,應該分兩種情況對待。

第一種,如果你很努力,很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你現在比較悲慘,或者說上天的機遇,似乎還從未眷顧過你。那麼,堅持下去,只要心不倒,總有好起來的一天。

第二種,如果總是貪圖安逸,學不好好上,事不認真做,光羨慕別人成功的表面,卻不學別人奮鬥過程中的艱辛努力。那麼,正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沒什麼好抱怨的,唯有改變自己才有出路。


道義守望者


別說中年人三無,現在的年輕人也是三光,年輕人有多少能自己買房買車的,都是花光父輩或者爺爺輩的錢給自己稱門面,撐臉面。現在的中年人累,老年人累,因為管完了兒子管孫子,生怕自己沒有用。退了休了,還在掙錢,怕老了沒人管,病了沒人陪。這就是扭曲的現實,壓力的社會。


空山明月


人到中年還是三“無”人員,那就有大問題了。我身邊就有過這樣的人,俗稱懶漢!只要堅持做一份工,再怎麼差也不會差到哪去。就怕那些吃喝嫖賭抽又不做事的寄生蟲人群。什麼都是父母給錢和向別人借錢伸手要,這種人活該究!懶惰是最不好的習慣!所以說人不能懶,人一懶就不想再好好做事,只要勤快就能改變生活!


自然而然69003776


一場疫情讓我們看清了許多問題,證明了絕大多數老百姓的做法是對的,平時存錢難時不難,應了那句話“手有餘糧 心裡不慌”。但還有一部分人平時大手大腳慣了,不知道存錢,往往是“月光族”,我想這一回該是給他(她)們一次深刻的教訓。有一個成語叫“未雨綢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人要學會居安思危,把眼光放的遠一些,不能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即使已步入中年,只要你踏踏實實去做事,以滿懷的激情去工作,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的生活會好起來的。


知足者常樂昊天


——讓每個人老了,都能獲得一份穩定的退休金

1、問題,誰來給我們養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共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中國老年人口比例已經嚴重超標。而更讓人震驚的是:中國不光老齡人口數量超兩億排名世界第一,人口老齡化速度也是第一!

在傳統的框架下,養老金結構性不足,必然長期困擾70後、80後、90後和00後。

“寅吃卯糧”、“養老金虧空”等問題已經有很多人進行多角度探討,在此不再展開。有興趣問度娘。

傳統養老框架的最大問題:養老成本要大家用千辛萬苦賺來的錢買單。

2、公共網絡可以提供一種全新的框架

如上圖,大家可以通過公共網絡發行提貨權,直接注入養老基金。

適齡老人從這個基金領取退休金,用於消費,消費會很自然的轉化為大家的訂單和收入。

這就擺脫了傳統金融框架,未退休人員與退休人員之間的固有矛盾,使退休老人的消費變為未退休勞動者的收入與訂單。

在這個框架下,每個人都會希望適齡老人可以獲得更多退休金。

原因:

I、自己也會老,別人拿的多,意味著自己未來也會拿的多。

II、發行出來的提貨權並不需要自己買單。自己父母獲得越多,自己現在的壓力越輕。

III、自己未來獲得的越多,自己孩子未來的壓力越輕。

IV、老人獲得越多,消費能力越強,自己現在獲得的訂單和收入越多,賺錢越容易。

V、新機制會把每個家庭三代人的壓力全部轉嫁到公共網絡和機器之上。

3、創建公共網絡的路徑

政府取信於民。

金融系統的信譽源自公眾存款。

全民通過分享,創建公共網絡,政府會自然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

金融機構自然會參與創新,分享新金融的蛋糕。


雲飛影


這個現象不是很多,是相當多,步入不惑之年,幾乎70後,那一代人正是計劃生育才開始,改革開放沒開始的時代,計劃生育才開始,農村人不認同,還在想方設法的生兒子,促成了不少超生游擊隊,所以家裡的姐妹多,父母為了和政府打游擊,沒有家業,沒有田地,可以說連個遮風擋雨的窩都沒有,經濟,就是空白,而且還有赤字,改革開放才開始,是八十年代初期,所以農村人思維跟不上,加上讀書少,所以到了零零年左右,這些七零後傳承了父輩的思維,有的繼續生二胎,三胎,所以到了現在,都進入不惑之年了,經濟拮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字面意思,現在社會,只要肯努力,不存在身無分文的,負債的幾乎也甚少,存款,要看一個人的標準,所以步入中年,身無分文,一無所有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原因肯定是出在自己身上,好好找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