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A股定个调--真牛行情

进入2020年后迎来了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次影响达到半年经济的重大传染性疫情,在春节后开市前,市场一直担心开市后出现崩盘,进而引发更大的危机,所以那时就有人提议暂停开市,等疫情过后再开。当然如果按正常情况看,也就是没有放水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开市是风险性极大的,所以一开盘就大幅跳空低开8%,大部分个股直接一字跌停,第二天继续低开,上证最低下探到了2685.27点,加上年前的回调,半个月交易日下跌近500点,可以说是非常惨烈。

大家也看到了,第二天两市大幅放量,特别是深市,直接从前一天2625亿剧增到5360亿,特别是到2月25日达到日成交9022亿最高量,也达到了年后最高点11869.41,成交量跟2015年14500点左右的成交量差不多。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放水救市,另外是经过大幅下跌后,大量的资金进来抄底,而且国家的放水在这段时间以来是持续性的,一旦市场有恐慌产生,马上就会有相对的政策出来扶持,这就是要保股市的节奏。

在之前写的文章《旁观者说--股市杂烩谈》里提过这次疫情其实是给中国一次改错的机会,如何改错将影响到今年A股的走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经济弃房子”,二是“保房子弃经济”,也许有人会说,会不会有可能即保经济又保房子,其实这种跟“保房子弃经济”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也算是第二种,只是时间周期问题。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今年的A股将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走出类似2009年的行情,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将是走出A形的走势。

从目前的情况综合分析,走第一种的可能性较大,当然不能忽视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至少半年的经济损失不可避免了。所以即使是第一种,情况也是较为复杂的,一是自救行情之后会有兑现观望期,二是经济复苏后没有预期的好或者说是这次疫情引发的债务问题从而爆发一定的债务危机。所以今年的走势更可能的是走出大W形态的走势。

在2018年10月22日上证2654点时我给当时的A股作出的判断是A股要走牛之前必先经过三部曲:一是制造恐慌(跌破2500点)、二是制造假牛(2500点支撑展开报复性反弹)、三是制造新低(部分板块或是个股的新低),而且确定了券商为人气领涨板块。现在回过头来看,已经全部符合预期,而第三部曲(制造新低)也在2月4日下探到2685.27点后完成,所以接下来就是进入真牛的阶段了。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板块会表现比较好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019年初那波800点行情的情况,当时市场面对的最大危机是质押危机,而且在2700点估值达到4万多亿,并且在2019年有近2万亿到期,总股数在2018年11月2日达到6456.89亿股,占到总股本的10.03%。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5000亿资金纾困,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国资入股和第一步基础上的加码,所以2019年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易主,不过这个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当然解决的最重要客观条件就是A股展开了800点的上涨行情,解决了市场的流动和股权解押的问题。回想当时的情况,其时A股也面临了很严重的崩盘危机,跟这次疫情引发的恐慌情绪有的一比,所以在跌破2500后引发了大盘的割肉盘。

图一:2018年底纾困资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对市场带动作用最大,而且又没有质押问题的板块来作为人气领涨板块,在这种情况下,券商无疑当仁无二了,后期又轮动到了大麻、氢能源电池、5G这些还只是纯概念题材炒作上,为什么?因为那时提业绩驱动是扯淡的,当然也有,那就是茅台引发的白酒行情,而这也不是因为业绩问题,而是市场供需涨价的问题。

那么2020年的行情驱动板块是什么呢?年后这段时间主要是第一梯队:疫情板块、特斯拉板块、5G相关板块,而又到第二梯队:种业、食品、券商,目前又到了第三梯队:“新基 建”。到了这里,就跟2009年的情况相似了,也就是危机过后恢复经济的措施,而且也是今年的经济总基调所在。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操作重心就是“新基建”了,包括七大领域:一:5G基站建设,二:特高压,三: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新能源 汽车充电站,五:大数据中心,六:人工智能 ,七:工业互联网 。简单的说这些就是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从需求端去架构社会经济的蓝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