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贫困户的脱贫故事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大唐、感谢凌书记,是你们让我脱贫致富了,今后我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好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当贫困户李得军用颤抖的双手从驻村第一书记凌杰手中接过信阳市平桥区财政局发下的3000元产业奖励补贴时,这个鲜少流泪的汉子双眼湿润了。

李得军是平桥区五里镇岗岭村的村民,由于身患肺结核,虽经治愈,但自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生活一度困顿。2015年,大唐信阳发电有限公司作为对口帮扶单位进驻该村,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了解整个村子的实际情况后,将李得军列入建档立卡贫苦户,着重关注、全力帮扶,他家里的情况才得以逐渐好转。根据致贫原因,驻村工作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措施。2017年,岗岭村脱贫攻坚责任组捐资购买4头山羊给李得军养殖。有了“家业”,他更加勤劳肯干了,每天早出晚归,对待山羊就像是养育孩子,仅一年时间,山羊便由原来的4只繁殖到11只,实现盈利5000多元。尝到创业甜头的李得军,2018年又跟着岗岭村合作社一起进行小龙虾养殖,当年即盈利10000余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深谙这个道理的李得军,在养殖山羊和小龙虾的空闲之余,又种植水稻,凭着一股干劲和巧劲,每年凭借种植水稻收入也在6000元以上。

看着日渐鼓起的腰包,李得军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像李得军一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脱贫致富的还有张庆忠这一户人家。2010年张庆忠被诊断出患有肝结石,在历经2次手术之后,高昂的医药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再加上医院给出的3个月“生命期限”,让张庆忠的心情一度沮丧至极,看不到对未来的希冀。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及时的关心和帮扶下,他逐渐战胜病魔,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并主动投入到脱贫发展中去。天道酬勤,通过养殖小龙虾,种植水稻、西瓜、红薯等经济作物,全年纯收入超过了10000元,极大地增加了他脱贫的信心。“在政府和大唐的帮助下,我的心暖了,身体好了,收入也好了,我要继续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张庆忠信心满满地说道。

现如今的张庆忠,脸上已经没有了当年生活窘迫的神情,反而多了一份自信与淡然。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贫攻坚责任组的帮扶下,经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结对帮扶以及智志双扶,岗岭村的路宽了、灯亮了、自来水通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截至2019年底,岗岭村贫困人口由122户397人减少到3户9人,脱贫率达到99.45%,贫困发生率由24.1%降到0.55%。如今的岗岭村,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村子里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毕秋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