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是奸臣吗历史上的蔡京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佳冉


说到蔡京这个人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大奸臣,没错他就是,还被写进了《奸臣传》,北宋第一大奸臣,六贼之首。

蔡京是个什么样的人?以现在的角度去了解一个古人,无非是通过史籍去了解。我个人认为我们现代人评价古人,一般是从他的历史作为,为人处世,以及人物性格去看。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称之为北宋“四大书法家”,由于蔡京名声太臭就改为蔡襄,有的说蔡襄就是蔡襄,咱也不知道哪种说法对。说起蔡京就让我们想起北宋有名的书法家,画家宋徽宗。

那么先来说说蔡京的仕途是怎么样的?

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蔡京就高中进士,这点说明蔡京还是有学问的,最后不官至宰相了吗,或许多少有点水分。蔡京先在地方做官,后任中书舍人。相传,蔡京在京城做官的时候,有一次去衙役,有两个下人看到蔡京满头大汗,手持白扇就给蔡京扇上了,每天都这样非常恭敬,时间一长,蔡京就被感动了,于是就在这两把扇子上各题一首杜甫的诗,等到第二天蔡京再到府衙一看,这两个下人全身行头大变,蔡京就问怎么回事,这两个下人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蔡京,他们把蔡京题诗的扇子给卖了,一把扇子两万钱被某位亲王买走了,有人说是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后来等宋徽宗登上帝位,蔡京任宰相的时候。还说到这个事,徽宗说当年这两把扇子至今还藏于府内。这说明蔡京的书法造诣之深。

蔡京又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在宋神宗年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蔡京也是力推。等到新法失势,蔡京五天之内就废除了新法,这说明蔡京是个墙头草。后来神宗死了哲宗继位,哲宗对新发颇感兴趣,就任章惇为宰相,章惇就又力推王安石新法,蔡京又力推新法。说明蔡京的政治操守不是一般。等徽宗继位初年大有一副天下大治的架势,蔡京就被贬到杭州。蔡京就很不甘心,当时的杭州可不比现在的杭州,所以蔡京就一直想回京城。

正在蔡京瞌睡的时候枕头来了,机会来了。我们知道徽宗喜欢字画,古玩,就命宦官童贯在杭州设立供应局。为他搜集古玩字画,奇珍异宝。于是蔡京就去见童贯,他一宦官也没有其他爱好,蔡京就送重金贿赂童贯,蔡京就把自己的字画拿给童贯。童贯也知道蔡京的书法造诣之高。这两个小人,就如同苍蝇和裂缝,蛋一有裂缝那苍蝇就来了。童贯就指导蔡京,告诉他皇帝的喜好。

蔡京又极力贿赂宋徽宗身旁的太监,道士。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那么这些人在皇帝面前就极力为蔡京说好话。我们知道宋徽宗任命大臣都是兴趣相投的,半年之内蔡京连跳三级,官至宰相。

蔡京当上宰相又做了什么事?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到蔡京当上宰相,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他一小人,小人有的他都有,没有的他也有。排斥忠良,政见不同的统统流放,家产纳为己有。蔡京不仅是一个大奸,还是一个人大贪之人。据说北宋《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蔡京喜欢吃蟹黄包子,一顿包子钱是当时北宋50户农名一年的收入,有个读书人的小妾在蔡京府上包子项目里面干,后来可能辞职回家了,家里的人就说我想尝尝蔡师府的蟹黄包子,你来露两手。这小妾说,我是包子组里面负责切葱丝的,包子组好几十人呢,有什么项目经理,组长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蔡京的奢靡程度。


蔡京把中国所有崇尚节俭的皇帝称为土包子,我们知道北宋的皇帝都崇尚节俭。宋徽宗在蔡京这么腐化程度高的辅佐下大兴土木,奢侈之风发挥到极致。

蔡京有没有其他历史贡献?

贡献谈不上,他大兴花石纲,花石纲单说你可能不明白,水浒传都看过,里面就讲过;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相信他作恶可能不止这些,史书也写不了多少,尤过而不及。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子孙流放,充军,杀头的杀头,也算是有了报应,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一代大奸终于死了。


历史的本质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后又官至太师,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

《宋史》干脆直接把他列入到《奸臣传》:蔡京天资凶狠狡诈,舞弄权术,以智慧控制别人,在皇帝面前,专门窥伺人主之意以求固位专宠,始终对皇帝说,不必拘泥流俗,应该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宋徽宗也知道他奸诈,故屡罢屡起,并选与蔡京不合的人为执政来牵制他。蔡京每当要被免职时,就去向皇帝哀求,跪地磕头,毫无廉耻。宋收复燕山时,蔡京送诗给蔡攸,表明此事行不通,希望此事不成以自我解脱。见利忘义,以至于兄弟不合睦,晚年以家为官府,谋求升官的人,聚集在他的门下,只要输钱纳货,就是仆隶也可当上美官,丢弃国家纲纪法度,使它们如同虚设。处处患得患失,培植个人势力,盘根错节,牢不可破。最终导致国家祸乱,虽贬死在道路上,天下人仍以没处死他为恨。

宋朝老百姓都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后人更是将他郁秦桧、严嵩同列为史上三大奸相。但蔡京是中国封建社会任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宰相。给胜利者和英雄人物锦上添花,给反面人物和失败者的荒淫贪腐添油加醋,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历史上一提到蔡京就一个“奸”字,似乎就要概括了他的人生。所以蔡京就是《宋史》认证的,极奸极贪的人。我查资料,看到这样一个不一样的蔡京,他不仅仅书法登峰造极,其他有些政绩也很卓著:

1、蔡京执政后对慈善事业很热衷,在他的推动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共包括三方面: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居养院以收养一些老弱病残为主;安济坊专门负责收治没钱治病的病人;漏泽园则专门划出地皮建立墓地,专门安葬那些无钱埋葬的人。当我们现在还在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养老无着,死不起的时候,远在宋朝的蔡京就已经开始极力推行免费医疗和养老以及丧葬制度了。

2、优秀的财政部长。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叶适曾说过:“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变钞法,以后比熙宁又再倍矣。”

3、合格的教育部长。蔡京推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考核措施、奖惩办法等都做了一些具体规定。特别有一项政策是对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偏僻省份的学生去赴京应试,其食宿路费从学钱中给予解决。

4、蔡京在杭州钱塘当县尉的时候,目睹了自己老家莆田木兰溪兴化湾内河连外海,经常海水泛滥,导致这片土地长不出庄稼,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当时还只是一个基层小官的蔡京和弟弟蔡卞向朝廷请示号召大家捐钱兴修水利工程。共筹集到十四个大家族的捐款,共70万缗(mín,古代串钱用的绳子,就是贯的意思),最终修好了木兰陂水利工程。

所以有些口口相传的大奸臣是不是其实像广告里说的呢:男人,不只一面……



Ivan韩


不是 如果你真的了解宋史就不会怎么说了 北宋末年整个官场风气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整个士族阶级都堕落了 蔡京能在怎么糟糕的环境中做出一番事业其实很有能力的 说贪婪这个真没办法 你不贪别人就会把你搞下去 你不拍马屁 皇帝就会把你搞下去 说白了 真正的奸臣是整个精英阶层 而不是某某人 但是北宋覆灭应该找个人来担任吧 皇帝?自古皇帝那会有错?史书尿性 整个精英阶层?这不和儒家唱反调么 我"大儒家"哪能这样?那只能找一个替死鬼来担当责任 谁来 当然是宰相 否者谁承担的起 所以蔡京成了奸臣 人的能力有限 不能苛责兄弟 说白了蔡京只是徽宗的替死鬼 看历史要抛开表皮看本质






日久见人心i


有什么样的帝王,就有什么样的宰相。

蔡京的存在,就是为了宋徽宗的需要而存在的。

一开始,他能满足的,是宋徽宗古玩的需要。

然后,到了宰相位置,他就满足宋徽宗对钱的需要。

再然后,就满足宋徽宗各种欲求的需要。

蔡京的起落,不过是为宋徽宗背锅并承担背锅后的惩罚与奖赏

一个靠投上所好为自己谋利的政治投机者,你说他是不是奸臣呢?



真相很简单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北宋权相、书法家蔡京,历史上对其褒贬不一。《宋史》将蔡京列入《奸臣传》,大加贬斥。但是不少人替他写过翻案文章。蔡京死后,其门人吕川卞醵钱以葬,曾为蔡京写墓志,有“天宝之末,姚、宋何罪”之句,认为金兵入侵不能全归罪于蔡京。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王安石变法,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但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视新法为洪水猛兽,王安石被说成是乱臣贼子。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直到 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也正因此,蔡京与保守派“通天臣”势如水火,

此外,蔡京以贪渎闻名。蔡京是北宋的宰相,曾权倾一时,先后四次任相,长达十七年之久。在任时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岗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他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以致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称“六大贼首”。最后,“皇恩浩荡”,将其发配到岭南韶关。刚走了一半路程,便一命呜呼。

总之,对蔡京的评价应该再客观一些,不能单凭小说家言。但1124年第四次蔡京为相,1127靖康之变,百姓惨遭涂炭,家破人亡,自然要问责高层,而此前的高层蔡京自然是第一责任人,千古骂名就此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