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在晋城市沁水县,有一处神秘的柳氏民居。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曾经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处位于深山大宅中用以繁衍生息的古代村落,一直藏着诸多秘密。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后经众多学者研究,发现神秘的柳氏民居竟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裔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人府邸。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柳宗元研究的空白,更使柳氏民居成为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的历史文化景点。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那么柳氏民居中到底藏着柳氏家族什么秘密呢?又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地方?柳氏民居位于历山腹地的沁水县西文兴村,地理位置上由太行、王屋、中条三山环抱,峰峦叠嶂,风景秀丽,风水极佳,难怪会成为柳氏家族选择的府邸选址。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明永乐四年,柳宗元遗族耕读发家,始造河东柳氏府邸一进十三院,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组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如今,这儿依然住着56户人家,220余口人,几乎全为柳姓一族。柳姓人家世守祖训,勿宣门庭,祖祖辈辈生活在祖上遗留下来的深宅大院中,世代繁衍生息。且柳氏族人岁齿清晰,长幼有序,字讳有张,家规不乱,世代传承。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与众多原始古村落不一样,柳氏民居作为柳宗元后人世代生活的地方,建筑风格十分讲究,值得一去。柳氏民居四周青山绿野,风光秀丽,依山而建,西高东低。举目南眺行屋拱翠,挥手东指三台左抱,侧身西关九岗右环,回首北望鹿台挺秀,是谓之“环山居”。平面设计为万字型的皇家图案,整体布局为“福禄双全”。虽然只是一座藏在深山之中的古老民居,但布局讲究之处却细致到让人震惊。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柳氏民居为典型的明清城堡式庄园建筑,整个建筑大体分为三部分,村南端为外府区,包括柳氏祠堂、关帝庙、文庙、柴房和左右过亭等。文庙内又设有圣殿、小学堂、纸帛楼;中部区为东西走向的村内小街和街东端的文昌阁、校场以及两个高大壮观的石牌楼等;村内小街往北,便是柳氏民居的内府区,为全封闭式。其四角有小戏台、观河亭、赏景楼、府门楼。进入内区只有两门可通。一是西南角的府门楼,座北朝南,门临村内小街;另一侧是东北角观河亭下的砖拱门楼,可走出村外。在内府区的北四府与南两府之间,有一条可通遍六府、走出两门的府内环形街。另外,柳氏民居至今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古街道、小巷还有18条之多,总长约1.5公里。这种错落有致,布局严谨的民居建筑风格,在现在也是十分少见的。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如今柳氏民居原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有部分损毁,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7座院落。走进柳氏民居,其中的每一道门楣、窗棂、栏杆、扇、飞檐,每一块裙板、匾额,每一根梁枋,每一级斗拱,无不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千姿百态,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柳氏民居院落功能完整,防备森严,既有后花园、观河亭、赏景亭、小戏台等供娱乐的场所,还有专供成年少女居住的闺绣楼、梳妆台等后院设施。除此之外,柳氏民居防范设施也做的很好,既有当时大型家族都会用的“天罗地网”,还有分布十二道门栓的“河东世泽”宅院门。柳氏民居布局结构之考究,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古代民居之中实属罕见。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柳氏民居中还珍藏着大量的名人珍迹,仅名人书画碑就多达40余通,其中尤其珍贵的为朱熹、王阳明、文征明的书法刻碑,还有画圣吴道子的三通画碑等文物古迹,都犹为珍贵。这儿还保存着元代耳石狮、一品青莲节节高砖雕、明四意暗八仙木雕等堪称海内孤品。

沁水这个神秘的柳氏民居村落,竟和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有大关系

​这座柳宗元后代人居住的柳氏民居,不仅是一座值得一看的古老民居,更是一处可以研究三晋名门的活化石,历史古迹的建筑讲究与柳氏后人现在的生活气息,是一处绝妙的巧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门票价格:60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