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都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考中者的称呼,秀才是读书人的第一道门槛,只要通过县、府、院组织的考试,考中即为秀才,也称进学;秀才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也叫孝廉,我们熟悉的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考中者叫贡士;贡士随即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多人,赐同进士出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贡士参加殿试都能成为进士,殿试只是排一下名次,不存在落第的情况。

秀才一般没有担任朝廷命官的机会,可以做乡村教师,办个私塾,给孩子们开蒙。举人可以做教谕之类的教育官员,也有做知县等基层官员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中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访,书中这样写道:“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晚清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左宗棠也是举人出身,后来封侯拜相入阁,但他靠军功上去的,这属于特例。进士出身的都能担任朝廷命官,名次高、学问好的可以进翰林院,干上几年十几年可以当侍郎、尚书,也可以外放封疆,前程光明;名次和学问差点的进士也能分配到各省担任知县,运气好的可以干到督抚大员,一般当个知府没问题。

至于古代科举的难度,应该比今天的高考难。举一个例子,明清两代共录取进士51624名,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905年废除科举,一共537年,平均每年录取不足百人,比今天的博士研究生少多了——难怪范进中个举人都高兴疯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古代能考中秀才、举人、贡生、进士的难度多大?想想范进就知道了,考了大半辈子,最后还疯了。古代的官职很多,具体秀才、举人这些能当什么官,无法全列出来,我对比现在的职位大家会更明白。

  • 秀才,相当于基层的公务员,属于特权阶层。

  • 举人,正宗基层的国家干部,县局级别。

  • 进士,起步就已经是县局级别,以后发展看自己能力。如曾国藩、李鸿章就是普通的进士,后来都成了正国级。

对于考中进士这些的难度,我也拿现代的难度对比:

  • 秀才,考中难度等于考上现在比较优秀的一本大学,对应普通211/985院校。

  • 举人,考中难度等于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国家级TOP2。

  • 进士,考中难度等于获得牛津剑桥这样的博士学位,世界级TOP10.


古代考试制度由来已久,每个朝代考试的难度和考中后分配的职位都不一样,所以我就拿比较近的朝代来表述。因清朝的科举制度发展比较完善,那就定义为“晚清”。

古代的莘莘学子们悬梁刺股,呕心沥血就为了博得几个头衔,秀才、举人、贡生、进士。但也有不知道真相的人把现在的学历跟以前对比成了,秀才对应小学;举人对应大学、进士对应名牌大学。中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范进中举》,他坚持科考到54岁,一朝中举,直接疯了,如果举人只能对应大学,那么以古代死读书的那股劲,范进肯定不会疯。


都说科举难,却不知道难在哪,可以说科举就是难在录取率,下面分析科举录取率。

科举难度第一步:秀才=985/211本科

秀才考试每三年举办两次,人口大的县录取名额在三四十个,中级县二三十个,小县只有十来个。如果放在今天来算,等于是全县统一考试,要进前三四十名。

举个例子:

曾麟书,也就是曾国藩的父亲,也是非常用功读书之人,但屡次不中,一直考到了43岁,连续考了17次才终于考上秀才。

所以,秀才只是小学水平?如果是这样,古代秀才应该烂大街才对。

科举难度二:举人=清华北大

秀才考完后就开始考举人,秀才已经如此难了,那要举人不是难上天?那是肯定的,不然范进也不会考到54岁才中举人,也不会一激动就疯了。

选拔举人的考试叫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举行,因时逢秋季,又称“秋闱”。此时各省的秀才集中在省会的贡院考试,但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资格参加考试,他们必须是各州、县学政举办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者方有资格参加。

跟我们现在的高考不一样,今年考不过,明年还可以接着考,但这样复读一年,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可是在古代,今年考不上,就得再等三年,这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并且举人的录取率可是低得吓人,清朝规定,各省举人录取名额参考各省人口、教育水平高低、每年给中央缴纳税收的金额。缴纳金额高、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就多录取些,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为什么说相对而言,再来个数据:

  • 天子脚下的河北省,录取人数为120人

  • 江苏安徽两省合起来,各录取120人

  • 广东、河南、山东、山西、四川这些中等省份,各录取六七十人

  • 浙江、江西、福建算考试大省,各录取八九十人

  • 云南、两湖、广西,各录取四五十人

  • 远的地方,如贵州、陕西、甘肃这些考试小省只能录取三四十人

请注意,以上说的数字不是“每年”,而是“每科”,因为三年才开一科,所以上面是三年每省的录取人数。也就是说平均1年大概只录取40人,小省一年也就是录取15到20人,这个录取率比国内TOP2的清华北大还要低吧。

这样的录取率、这样的科考难度,让考生们压力大到崩溃,以至于经常有考试出现自虐现象。

“场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于蛇,一以烛签自刺,一自碎其睾丸”

这可不是我信口胡说,这事就发生在1903年的浙江乡试的考场。

科举难度三:进士=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学位

考上了举人后,这时统治阶层的最高殿堂向你打开,“会试”在向你招手,在这里你可以放手施展自身才华,进入最高统治阶层的阵容。会试在乡试过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由礼部主持,称为“春闱”。这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场,但录取率低到令人发指,为什么?因为几年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都会一同应试。

也就是说,你要面对的不光是“应届生”,也不光是“复读生”,你要面对的是“历届复读生”。这个历届是多少届,大家都不清楚,可能是三五年前落榜的,也可能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甚至还有六七十年前落榜的。试想下,你要面对的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复读生,五十年,半个世纪,他们还一直在考试,这样的人战斗力得有多强?

从时间线上来说,你17岁参加高考,有一批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和你一起考试,争取你的名额,你觉得你考中的几率多大,你的信心剩下多少?

进士的难度有多大,上面写了应该多少了解了,再来个数据看下进士的录取率:

  • 会试的录取人数没有规定,但一般也就是百余名到二三百名

  • 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也就是录取了406人

  • 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一共就录取96人

  • 清朝267年开科112科,总录取的进士人物为26849人,按清朝统治时期267年算,平均每年录取100人,平均每科录取240人。

这样的考试难度,这样的录取率,已经等于世界TOP10的大学博士学位难度了。世界排名十的大学,每年合计产出的博士生应该多于进士的十倍不止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当你走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走过了童生-秀才-举人-贡生后,你现在就是庞大帝国统治阶级的一员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放声大笑了。现在的你可以在这个国度横行无阻,吃喝不愁,在全国各地都有人买你的账,所以你真的可以笑了。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看一下,为什么成为进士可以大声欢笑

按60年为一代人来算,清末咸丰11年、同治13年、光绪34年,三朝一共58年,录取的进士人数分别为:

咸丰1046人、同治1588人、光绪4088人,合计6688人。再看这一时期的全国人口,大概为4亿人左右,4亿人里录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万分之0.17,十万分之1.7,百万分之17,100万里录取17人,是不是可以放声大笑,如此低的录取率,其难度大到难怪那些考生捏爆一个蛋。

科举制度的难,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别说范进会疯,换我,我也疯。


大国布衣


说的太复杂了。我给你这么说吧: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是学历,是功名,但不是官阶。进士不等于当大官,举人不见得官阶低。

考试的程序是这样的:

生员们在县里考试,考中的就是秀才,优秀人才的意思。参加这一关考试,称之为童子试。考上的称为秀才。童子试也不见得就是童子,有的人屡试不中,考到五六十岁,还没考上,他在科考序列里,依然是童子试。

秀才参加省里面的考试叫乡试,考中了就是举人,就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意思。乡试在秋天举行,故称为秋闱,就是秋天的考场的意思。

贡士就学历和功名地位而言,略高于举人,低于进士。举人、贡士参加会试,就是全国统考,考上的就是进士,意思就是可以晋级为“士”了。但是,贡士与举人在考上进士之前,一般不会进入国家吏部安排,也就是说不属国家组织部备用人才,但可以进入私人幕府。

考中进士也不意味着就一定飞黄腾达,这只是一个门槛,考上的只是跨入了官僚队伍,也可能给补缺一个县官或者朝廷里的一个小官职,比如校书郎,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图书馆员。

进士是科考的最后也是最高一级,即便是进士中的状元郎,全国统考第一名,也可能安排到地方做一个州府的辅助官。官阶并非由学历完全决定。

我们不能把科考看得那么神圣,这只是朝廷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措施之一,事实上,真正有学问的,可能因为家庭出身不显赫,没有背景,即使实际学问很好,可能也会“被”名落孙山。

举个例子,大唐盛世,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是进士出身,李林甫没有文化照当宰相,走过场弄个学历,古今类同。有一次,唐玄宗叫李林甫举荐人才,他说,天下无才,读书人何用?于是推荐他的屠户侄子直接进入朝廷掌握禁军。

这说明科考只是一道程序,一个说法,做给人看的。隋朝杨坚是从他老岳父那里夺来的江山,怎么充实自己的人员到中央和地方?直接换人会引起冲突,于是科举制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唐代一样,李渊夺取了他姨夫的江山,同样要安排自己的人员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于是走隋朝的老路:科考。武则天改朝换代为何要亲自主持考试(殿试),因为她不放心,所以她要通过私下操作,做好人事安排。

后来的历代科考无不是权力平衡的工具,参加科考的举子们实际上充当了朝廷选拔人才的陪练。何况能参加科考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家。朝里有人好做官,用在科考再合适不过了。举子们在考试之前是要做足考前功夫的,比如登堂拜师。所谓拜师就是经乡党引荐,带着考生拜见考官或吏部权威人士,结识大批乡党或同党,结成势力圈子,所以科考的背后是权力的角逐,并不单单凭一纸试卷就能通过的。


问道黄老


这问题问得挺好,好就好在这几个级别区分得很清楚,很有必要普及一下。

先说秀才。考秀才也就是俗称的“童子试”,这是科举考试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但说是最低,其实也是非常难的。

首先,童子试要考三次,一次在本县,由县令主考,即所谓县试,通过者接着考府试,最后由各省学政主考,称院试。必须要三次都通过,才能取得秀才功名。

从学识上说,能考中秀才基本就相当于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硕士研究生水平,而且还得书法相当好才有可能(因为童子试是不糊名的)。



而从淘汰率来说,秀才的录取率有多高呢?通常说,录取名额一般在15名左右,大县小县稍有增减(8名到20名不等),这个是根据粮赋来决定的,粮赋高的,比例就高一点。

还有一点要注意,古达科考除了恩科之外,通常是三年一试,这样的录取名额换算成现在的高考的话,最起码要全县前十名而且有文科特长,才可能考中秀才。

不过很遗憾的是,秀才是最低的功名,是没有资格做官的。只能说,考中秀才就可以去当塾师了,而且收费会比其他没有功名的塾师高不少。就这点好处。

接下来,是乡试这一关。乡试必须取得秀才功名之后才能考,表面上看,秀才已经很难考中,但如果一个省的所有秀才(不分往届应届都可以考)全部集中起来,那就十分惊人了。



像江浙这种人文大省,每次乡试时都有八九千人甚至上万秀才来赶考,而录取仅二三百人,而一些人口少的省份,录取仅百余人,参考者起码也有两三千。

因此,三年一次的乡试又被称为大比之年,是整个科举考试中最难的,因为其录取比例仅百分之二、三,难度可想而知。

举人考中了,也不是所有人可都可以做官。按清朝规定,只有连续两次会试落榜者可以大挑,选中者可以做县令(这种地方都是比较差的)或教谕(教育局长)之类的低级官职。

或者,一些举人也会选择充当幕僚为业,这也是一条出路。此外,就只能靠继续参加会试、考中进士,走正途出身了。

举人的学识,大概和目前的古典文史哲博士水平相当。



之后,举人要赴京参加会试,这是每年春天在礼部主持的考试,每次各省举人有个三五千人吧,然后从中选出三百来人,这就是所谓贡士。之后,这批人再参加殿试,就是所谓进士了。

从录取比例看,举人到贡士的难度低于考举人,因为举人已经十分金贵,加上有些人屡试不中、年纪过大而改从他业,真正参加会试的人数会有所缩减,因此,录取比例在10%稍多。

而一旦成了贡士,基本就可以和进士划等号了。因为殿试是排名考试,换言之,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被录取为进士。

进士也分三个级别,一甲三名状元榜样探花,这是直接翰林院授官的,二甲、三甲统称进士,这个还需要参加一次朝考,才能最终定去向,考得好、年纪轻的会拨入翰林院深造,其他基本分到各部或下发到各县为县令。

这批人,是俗称的老虎班,是不需要候补、即到即用的。

由此,漫漫科考路,这才告一段落。


坑爹史册


考取了秀才、举人、贡士之后按理来说都不能直接做官(举人、贡士若是国家正处在用人之际也是可以当官的,不过是非正常途径罢了),只有在得到皇帝认可的“殿试”中被录取成为进士才能名正言顺地步入官场。

秀才

本意是指才华灵秀之人。

农人之子常为农,扑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是赖也。—《管子·小匡》

在唐宋时期,“秀才”是用来泛指读书人的,这个称号并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

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善,“秀才”这个名目也变得来之不易了:首先要在“童子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后被录取,然后在能成为府学、县学的生员后,饱览四书五经,大概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才能称之为“学者”,即秀才。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在第一关“童子试”中屡战屡败,读了一辈子的书到死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可悲!

举人

举人本意是“被推举之人”,得名于汉代的察举制,到了明清时代则成了乡试录取者的代名词。

考上了秀才之后要想接着往仕途发展就得接着参加乡试(省级考试),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被录为“举人”。

成为了“举人”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官场,即使在日后的会试中名落孙山也仍然有当县令这一类地方官员的机会。

贡士

别以为考上了举人就万事大吉了,古代读书人要想真正出人头地还得接着考“会试”(国家级考试),会试中的金榜题名者就称为“贡士”。

进士

“贡士”之后便是古代文人心向往之的最高名誉“进士”了。

高中了“贡士”之后,就意味着全国性的考试都不在话下了,才可以参加由皇帝亲自选题的“殿试”,而殿试中的前三名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


难度如何


照这样说,在明清朝考取一个秀才已经是难如登天了(其难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外省学生考清华北大),要是考中了举人、贡士、进士那就更加不得了了,这也难怪古人都把科举高中认为是“光耀门楣”的事!

“科举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真没说错。幸好我们没有生在封建社会,不然也难免不会成为孔乙己、范进那样的人,你们说呢?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


晓史才能明事


首先来看一看这几个的排名,由高及地排名依次是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 。

我国科举制度,大致能够分为6级。依次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 、会试、殿试。但凡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秀才资历之前,都称为童生,只需经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干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历参与院试,只需成果佼佼者才干为秀才。

秀才:获得秀才的入学考试咱们称之为童试,童试包含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选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

举人:乡试中举的人,称之为举人。乡试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俗称孝廉,榜首称号解元,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历做官了。

贡士:会试选取的人咱们称之为贡士,榜首称号为会元。考三场,每场三日,考试经过者成为贡士。

进士: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经过最终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办,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仅仅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选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榜首称号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二甲赐进士身世,三甲赐同进士身世。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别离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其次再来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和考试难度,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阅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榜首称号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展开的。时刻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址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榜首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阅资历。殿试分三甲(三等)选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身世,第三甲赐同进士身世,殿试榜首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如同现在独占鳌头不容易相同,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所以,古代的状元多是名副其实的满腹经纶之士,连皇帝也喜爱把女儿嫁给状元郎。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本等。

乡试多在秋季举办,所以又名“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而实际是九天七夜。

最终分析一下古代的各种身份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秀才吧,是没有入仕的资历的。但是这个身份能够带来一些好处,比方能上当时的机关校园,也就是县、府校园学习,有资历再往上考试。因为国家免了徭役,一辈子能够安心读书,年岁大了办个书院教教学生或许在县衙做个秘书什么的也是好出路。

举人的社会地位就比较高了,所以人范进考上了直接就乐颠了,关于普通人家来说现已光宗耀祖。举人相当于省级机关招考的公务员,现已能够出仕为官,差不多能做到八品、九品的小官吧。

贡士就是举人参与中央政府礼部考试选取的学生,榜首名就是会元。不过贡士不代表能够出任那个档次的官员,仅仅获得了参与殿试的资历,每一个贡士都是准进士。

经过了层层选拔,贡士们终于要一睹天颜参与殿试了。殿试是一个排名次的过程,是不会将人刷掉的,所以只需进入到这一环节的选手们都现已放下心来了。进士都是能够做京官的,相当于经过处级干部遴选考试。

不过进士也是有等级的,除了容颜出众的三鼎甲,还有二甲赐进士及第,就是准进士身世了。三甲同进士身世,这个“同”字一般不要怎样受人待见的,一个字差人一等。





肉食切丁设备


这些"学历"在历史上名称和考取方式并不是始终如一,比如秀才就曾为了避讳改名为茂才。如果很详细一一展开说明,那将会是很大的篇幅,不太现实,估计大家也没耐心看完,在此大概介绍下它们的情况,有错漏的也请指正。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分很多阶段的,有府试、院试、乡试、会试等等。其中府试就是考取秀才的阶段,一般是由各省的学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长)主持考核本省各府的学生,考中者为秀才。考取秀才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乡试一般是各省组织本省秀才参加的考试。然后是会试,由全国的举人进京赶考,考中者为贡士,一般是每三年举行一次。最后是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考核这些贡士,确定最终的名次,一甲,二甲,三甲。

用一个流程图来说明可能更直观:院试(秀才)一一乡试(举人)一一会试(贡士)一一 殿试(进士)。

难度是越到后面越大,感觉秀才应该不算太难考,举人和进士考取难度很大,尤其是进士,那就是全国各省成千上万名优秀的学生(举人)在竞争三百来个进士名额,考中者绝对是国之学习精英。历史上很多名人毕生也没考中进士,比如明朝大才子徐文长,还有海瑞等人。也难怪范进中举后会是那番景象。

考中进士者一般都能直接授予官职,或留京任职翰林院,或外放为县令等基层官员。至于秀才是没有直接授官的,有没特殊情况就不懂了。举人一般情况下也是没有直接授官的,但在有职位空缺又没进士可进补的情况下可授予官职。


历史守望者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走,只有走科举这条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机遇到考场中去拼搏,如果考上了,在科举的道路上可以一直走下去,就会有好的前途,可以当官,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是具体考上了秀才能不能够当官?考上了举人、贡士、进士之后到底可以当什么样的官职呢?很多人就不得而知了,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一起进行探讨。

秀才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清时期用来称呼读书人,当然了,考中秀才之后还是不能够当官的。人们最为熟悉的一句话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秀才的文弱和无能。还有这样的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意思就是到了危急关头,秀才往往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说的意思都是秀才的软弱的一方面,这样说是不全面的。真实的秀才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秀才在封建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呢?秀才,原来指的是才之秀者,从元朝、明朝以后用来指的是读书人和有知识的人,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在明朝、清朝的时候指的就是生员,就是府学、县学的生员,比秀才还低一个层级的是童生,通过了府学、州学考试的就是秀才了,只有成为秀才之后才可以去参加乡试,也就是各省举行的考试,考中之后就成为了举人,成为了举人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在社会上就有存在感了。

考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当一些低层次的官员了。要成为举人需要参加乡试,乡试都是由礼部主持的,主持礼部考试的都是朝廷派遣到各地的学识渊博的官员,都是一些文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很多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等都担任过主考官。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往往都在秋天的时候举行,所以也被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时候要到各省的贡院去考试,这是一个很神圣庄严的地方,是无数学子为之向往的地方,是鲤鱼跳龙门的地方。考中举人之后就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了,可以成为当地的小乡绅了,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如果要去当官的话,可以去当一些县丞之类的品级不高的小官僚了,至少来说也是进入了我国的官员体系了,只不过是一些品级不高的低层次官员。很多人都知道的范进中举的故事,就很形象的说明了举人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待他的态度反差很大,判若两人。中举之前人们对他进行呵斥,地位低下,中举之后,就成了老爷,人们对待他就恭恭敬敬,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现实。

考中了进士之后,就取得了科举考试的胜利,可以成为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了。古代就有进士及第的说法,进士身份是一种很光荣的存在。古代的很多杰出人物都是进士出身,取得了进士的身份,在学士方面就具有了很高的造诣,这也就是古代的很多官员为什么也是文学大家的重要原因,比如说大文豪苏轼就是进士出身,他当时是第二名。进士考试是中央一级的考试,需要参加殿试,然后考中的就是进士了,在明清的时候,考中进士后大多当了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在官职的安排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具体能够当什么样的官员需要看机遇和自己的关系了。


诗词中的阳光雨露


以我河北丰南孙氏祖上三位举人进士功名择要回答此问题。

丰南孙氏系天水派别洪洞,《大元天朝之民孙氏谱(山东定州系)》记载始祖孙圣公肇基山后陆州(山西东与河北西长城内外地区),我支祖孙龙是圣公十五世孙,明永乐二年自定州居于丰阳(丰润南部)。明末和清朝分别有长门六世孙 孙玘,十四世 孙鹏越和二门十三世 孙躍中举入士。

孙玘,丰南柳林人,明末解元,乡试第一名。中举是可以做官的,然而家谱上没有玘公为仕的记载。不过,族人传,为旌表玘公寡妇老母育子优秀,朝廷在柳林大街建造木牌楼,并立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玘公家族的确令人欣慕,虽两子友文友武,但拥十三孙辈,人丁异常兴旺。如此,不可不与玘公功名无关。

孙鹏越,字静远,又字鉴塘,曹妃甸十字沽人,清丙午解元,已未进士,原选山西清流,改补山西蒲州荣河县知县,二次同考试官。鹏越公于晋职上有治声,捐修书院,广集生童,厚给薪膏,延名儒掌教,公余集诸名士立文社,唱和赋诗,为晋省贤宰之最。著有论文十六条,《绿萝诗集》行世。

孙鹏越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思路敏捷,口似利箭,写得一手好字,文章妙笔生花。据传,在考场,主考官是个南方人。他见孙鹏越身材矮小,脸上还有小时出天花留下的痘斑,穿着土气,而心生不悦,便在众人面前,冲着孙鹏越说:“乌鸦想与凤凰同飞,北方缺才无能人呵!”

主考官不凭才能而以外貌诬蔑北方人,孙鹏越不能不驳斥他:“主考大人,人人皆知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文武生于西岐,孔孟生于山东,这些华夏精英,都生于北方,您却道北方无人,此言差矣!”孙鹏越用这些人人皆知,有据可查的华夏圣哲,都生在北方的事实,驳得主考官连连点头,钦佩这个其貌不扬的年青举子。

折服了主考官,孙鹏越胸有成竹,在考场上如驾轻舟,结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考中解元,嘉庆四年(1799年)考中进士,曾在两朝为官。

孙鹏越才智突出,很受当时吏部尚书——宰相刘墉的赏识,令同仁刮目相看。有人羡慕地问他,就你的造化而言,你家祖坟一定占了上等风水。孙鹏越心里好笑,可是为了不拂这人的面子,就暗指家乡盐碱滩上的四种情况说:“是呵,我家祖坟可有四种宝物,堪称风水宝地,那就是:‘千年不老松(指柽柳,也叫柽槐树),就地卧盘龙(俗名“虾虱子灌”的匍匐植物),银花到处开(白色盐碱花),千层万卷书(积水干后的泥沙卷儿)’”。经这么一形容,家乡盐碱滩好像成了仙境,人们都为他家有这样的风水宝地而羡慕。

据族人回忆,本来孙鹏越按才学是可以中状元的,但是,由于相貌丑陋,终于改为进士,封了个七品县官,先后在福建、山西任职。他为官后一身正气,很受当地百姓爱戴。但是,他错断了一起人命案,使人受了冤枉,他悔之莫及,自以为对不起先哲教诲和当地百姓,也无颜回故乡,再见“江东父老”,以致采取自处:吞金自杀了。

孙躍,字龙门,曹妃甸芦苇庄人,清康熙进士,任安仁知县。在江西影响很大的龙门书院为孙躍所建。康熙五十年(1711)孙躍集资修葺城墙,并废闭云锦门而恢复观澜门,西城另设会川门。

在科举考试中,通过院试的成为秀才。秀才相当于今天的高中生,但知识不如高中生全面,做官无望。有如当今国考,学历大专以上,门槛很高。

举人由乡试选出,乡试同当下省高考,可见乡试第一名解元十分了得。难度不次于今天的省市层次的高考状元。中举即取得入仕为官资格,但真正做官的只是一部分人。范进中举,乐极生悲,疯了!一个县三年只有两人中举啊!

有了举人身份才能参加会试,通过了成为贡生。贡生就有了面圣的资格。到了殿试阶段,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其余通过殿试的叫进士。

贡士不受官,进士大都为官,多为知县、御史等七品官职。发展好的,前途无量。若说当今入仕职位贵为县处级很难很难,古时取得进士功名更难更难!

默言


隋唐时期,虽然说科举制度取代了魏晋时期的察举制,使得许多寒门学子可以更加公平的步入仕途。但是,这个也是相对来说的。实际上,寒门学子想要步入仕途,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如攀蜀道。


我们可以将古代的科举与现代的国家级考试相类比,难易程度一目了然。

秀才的前身是蒙生,都是由地方作保推举到县府参加考试的人。但是秀才并非是好考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会止步于秀才这个等级。按照清朝的人口来说,全国读过书的人差不多有三四百万,但是每两年才产生2.5万的秀才,从这个比例上来说,考中秀才一点都不亚于今日的高考。

而通过县府考试的人,自然与常人不同,不仅见了县官可以不下跪,而且国家还会每年发放一些口粮,供给读书。但是秀才在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士人,因此还不能入朝为官。


在当时的社会,基本上得到秀才称呼的人都会继续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若是通过则是举人。举人的头衔相比来说,就比较有威望了,因为举人可以经由推荐正式步入仕途。但是举人的升迁非常慢,除非运气比较好,可以坐到六品官员的位置上。再稍微高一点的官职,除非你为皇帝做了特大贡献,否则根本碰触不到最高官衔。

中举人的程度堪比中头等奖,千分之五的概率实在是想都不敢想。这般的难度其实很多人都知晓,最为出名的便是《范进中举》从秀才一直应考,临到知天命之年才高中。这还算是幸运的,有很多秀才一辈子都只是个秀才。


一代寒门学子的进阶路是如此艰难,过了前面两关,根本不算什么,因此贡士和进士才是考试过程中的大关。

贡士是由国家每三年举办的一次会试产生的,会试就如同今日的全国性考试——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竞争程度的严酷。但是若是贡士通过,那就相当于国家级别的干部人员了。虽然在唐朝时期,贡士几乎等于明清时期的举人,但是在宋清两朝,因为录取率的增加,所以贡士99.99%为进士。

而这贡士的最后一关,自然是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到了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虽然这三甲,刚开始担任的官职小,一般都是翰林院的职位,为六品或者是七品官职,任期三年。三甲的上升空间非常大,而且三甲一般都是当朝颇有威望的门生,有了权势的倚靠,做到一等大臣并不困难。

而至于前三甲以后的进士,一般都需要参加庶吉士考试,通过者则是七品官员。虽然名次排列在三甲之后,但是由于也是在中央任职三年,其实与三甲一般无二,而且从明清官员的任职情况来看,名次在后面的人都会担任尚书或者宰相一类的要职,丝毫不亚于当年的状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