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從前,

有個村子,

村裡有一位奶奶,

已經九十多歲了,

雖然耳朵有點聾,

眼睛有點花,

但身體還很硬朗。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奶奶一共五個女兒,

一個兒子,兒子是最小的。

平日裡,

兒女們因為工作忙、事情多,

很少來看她,

就孫媳和一個小重孫在家。

孫媳婦兒一邊帶小重孫,

一邊陪著奶奶。

他們有時候去院子門口坐著,

和附近出來的鄰居聊天,

有時就在自家院子裡看小重孫玩耍。

日子平淡而愜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

轉眼到了今年的夏天,

奶奶因為年事高,

漸漸的人有些迷糊了,

孫媳婦兒經常看見,

奶奶自顧自地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

有一天,奶奶對孫媳婦兒說:

“你去把你婆婆找來,

你婆婆她爹來了,

趕著馬車。

趕緊讓你婆婆回來包餃子

孫媳婦兒跟自己婆婆說,

婆婆說:

“沒事,你奶奶老糊塗了,

讓她自己說去”

孫媳婦兒想:

婆婆的爹不是早就去世很多年了嗎?

奶奶真的老糊塗了。

”從那以後,

奶奶依然這樣說著糊塗話,

說實話,

孫媳婦兒是有些害怕的,

於是她每天都是一手抱著孩子,

一手牽著奶奶出門歇著去,

不願意待在家裡了。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有一天,

奶奶不肯出去歇著,

把孫媳婦兒叫到跟前說:

“我這屋裡的櫃子幾十年了,

我一直用著。”

孫媳婦兒說知道,

裡面不都是一些破爛衣服嗎?

奶奶讓孫媳婦兒把

櫃子底層的衣服全部拿出來,

孫媳只好照辦了。

沒想到下面有一個小木盒,

加了一把鎖,鎖子上鏽跡斑斑。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奶奶說:

“這個盒子幾年沒打開了,

鎖子都生鏽了。

你公婆誰也不知道,

我有這麼一個盒子,

就你大姑姑小時候見過。

如今,

就你和我的小重孫,

天天陪著我照顧我,

現在我把這個給了你,

你去抽屜裡找一個

綁著紅線的鑰匙打開它。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孫媳婦兒打開盒子一看,

裡面全是金銀首飾和

一些翡翠、玉鐲什麼的。

以前她也常聽奶奶說起,

奶奶的孃家曾經家境非常富裕。

孫媳不敢要,

說別人是因為忙因為沒時間才不來陪你,

而自己除了帶孩子又沒別的事可做。

奶奶說:

“你拿著就是了,我心裡有數。

你不要告訴你婆婆他們。”

孫媳只好收下了。

翡翠以千般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因為你對它的喜愛和珍惜之情得以與世長傳,

木子從事翡翠行業十年,

聽過很多關於翡翠的故事,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很多翠友也時常和木子分享著,

他們與翡翠之間的故事,

或是一些他們聽來的翡翠故事,

每一次聽這些故事,

木子的心裡都會感觸良多。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記得有一位翠友說,

他第一次認識翡翠,

是在年紀很小的時候,

印象中只是一塊坑坑窪窪很醜的石頭,

大人們拿著手電筒圍著它,

把石頭的全身照了個遍,

似乎裡面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但他的母親告訴他,

他的外婆留給他母親的手鐲,

最初的樣子就是這樣一塊石頭。

”懵懵懂懂的他,

覺得這一切神奇而有趣,

後來,

他漸漸發現翡翠不僅好看,

它經歷了歷史的洗滌,

擁有很多故事,

這位翠友深深的被,

翡翠的這些經歷和故事所吸引。

其實木子也是這樣被深深吸引著,

翡翠的神奇魅力就在於,

越瞭解越喜愛。

她說:

“現在的人對老去都會感到深深地恐懼,

但是在我外婆那一代,

卻總是能從容的面對衰老。

稍大些時候,

看大人們將翡翠作為飾品佩戴,

綠的,紫的,透明的,

各式各樣,覺得很美,

”那時候對翡翠的概念和認識,

還停留在珠寶飾品屬性的階段,

只是覺得翡翠的晶瑩剔透、

翡翠的靈性、翠綠的生機…

讓人無法移開目光。

更深層次地認識到它的文化屬性,

翡翠如水般的溫柔,

是大自然最美的饋贈,

是情感世世代代的傳承。

翡翠,

每一種顏色都是一種性格,

每一塊形狀都是一種存在,

每一道線條都是一種情感,

每一次出現都是一種蛻變,

是一種自然於生命相連的象徵,

你和翡翠,

又有怎樣的故事?

孫媳婦每天照顧婆家奶奶,毫無怨言,奶奶臨走前給她一整箱翡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