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放苗大PK:肥水放苗PK瘦水放苗,你站哪一派?


水產養殖放苗大PK:肥水放苗PK瘦水放苗,你站哪一派?

何為肥?何為瘦?不同的地域外源水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地區外源水的氨氮量很高比如如東有些地區外源水的氨氮很多時候基本測不出來,外源水在池塘內用不了兩天水就會肥的不得了。因為這時菌相還沒有形成,單純的藻相光合作用佔主導優勢,使得pH值相當高,這時養殖戶們就會努力的將氨氮通過曝氣和微生物降解的方式來把濃度降下來。

水產養殖放苗大PK:肥水放苗PK瘦水放苗,你站哪一派?

其原理是:

1、曝氣把一部分氨氮釋放到空氣中,減少水體中的氨氮含量。

2、由於沒有完全形成菌相,所以藻相也不會穩定,會有大量的死藻在池塘底部,這時菌製劑配合碳源產品一起投入來分解死藻碎屑。這樣就完成了氮元素由水體到藻類再到菌相的物質循環。這個循環建立後菌相又會分解出多種促進藻類新陳代謝的物質,使得藻相中藻的種類增加,並促進不同藻類之間的競爭,其最終走勢就是藻的種類增加而整體數量減少,水色變得好看,水體透明度增加。其實從氮元素的物質循環角度來看,一部分氮源釋放到了空氣中,而另一部分的氮源由開始時在水體和藻類中逐步向菌相中轉移,隨著菌相的不斷增加,水體和藻相中的氮元素逐步減少,最終實現菌藻平衡系統的建立。而表觀現象就是水肥放不進蝦苗,就算通過殺藻加絡合的方式把pH值和透明度都弄好了蝦苗也放進去了,由於沒有菌相的支撐藻相也不穩定,用不了幾天在藻毒素和弧菌等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蝦苗還是要出問題的。而通過曝氣加微生物處理的表觀效果也是水肥然後變瘦,但是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不難發現,其過程和結果都與化學方法完全不同。

水產養殖放苗大PK:肥水放苗PK瘦水放苗,你站哪一派?

以上介紹的就是使水變瘦放苗,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這裡有個特例要向大家說明下,如果池塘裡已經是藍藻為優勢藻相,生物製劑的效果就會很差,如果沒有放苗的話,建議換水。如果實在無水可換,那麼在沒有放苗的前提下建議:通過加倍使用生物製劑來促進藍藻的分裂,在這個過程中藍藻需要大量耗氧,這時減少氧氣的供給,就會出現倒藻現象了,藍藻也就沒有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菌製劑用過之後藍藻就會一夜之間消失的原因。之後再進行徹底的改底和解毒,並重新作水。

市面上的有機酸林林總總,建議大家選擇含量高的,且最好濃縮,使用時一般用量較多,方便攜帶。超濃有機酸,超濃配方,五倍濃縮;解毒排毒,調水淨水;適應於處理農藥殘留、藻毒素中毒、重金屬超標、水質異常等場景:緩解養殖動物中毒及應激反應,加速體內毒素排出,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體pH值


水產養殖放苗大PK:肥水放苗PK瘦水放苗,你站哪一派?

再舉個例子,有些新開的池塘透明度很高,水不容易肥起來。屬於瘦水了,這時就會出現幾個問題:

1、青苔容易滋生,這個問題很頭疼的,處理不好什麼肥水瘦水都是扯淡!

2、外源水屬於生水,藻類的淨化功能不夠各種有害物質就難以得到消除。

3、有經驗的養殖戶都知道藍藻不僅是在所謂的富營養環境中會爆發,在營養貧瘠的環境中也能佔主導優勢。而這時養殖戶朋友們就會想方設法把水肥起來。


有的人會選擇用化肥來肥水,這時就會出現幾個問題:

1、如果水質過清,已經有青苔絲附著於池塘底部(肉眼未必能看得見),只要化肥一下去就會滿池塘的青苔爆發,得不償失(因為青苔對化肥的吸收利用率比藻類要強得多)。

2、還是由於化肥的自身特點,短時間內大量的單一營養物質進入水體會使藻相過於單一, 只要外界環境有所變化就會出現倒藻現象,這時藻毒素和弧菌再加上環境突變的應激同時作用,後果可想而知!有些養殖戶選擇用生物肥加氨基酸產品進行肥水,同時兼顧了菌相和藻相,通過菌相分解出的多樣性和長效的藻類營養,可以使藻相種類豐富而且穩定,使池塘受到青苔和天氣突變的影響相對減小。

通過以上舉例大家可以看出,之所以關於所謂肥水放苗還是瘦水放苗大家爭論的這麼激烈,是因為大家都能拿出很有力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其實大家說的都對!!這就說明這個提法就是有問題的,是個偽命題!

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自己發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來成本低,而且現發酵的的菌液數量多活性好。那麼在選擇EM菌菌中的時候大家要關注菌種的好壞。一般而言,判斷菌種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指標pH值。因為EM菌種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較低說明乳酸菌含量豐富,也就意味著整體的EM菌活性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種,如果可以達到3以下就算是質量特別好的EM菌種了。


水產養殖放苗大PK:肥水放苗PK瘦水放苗,你站哪一派?

其實肥水也好,瘦水也罷只說明瞭藻相,這些都是面上的東西!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它的內核是什麼!?無論是肥水放苗的受益者還是瘦水放苗的受益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菌相構建的好;而肥水放苗和瘦水放苗的受害者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只注意了面兒上的東西而忽略了菌相。沒有構建起穩定的菌相,藻相就不穩定,什麼肥水瘦水都是浮雲,菌相不穩定什麼都不要談!有了穩定的菌相,水體中營養鹽多些水色就肥一點,少一些就瘦一點,我們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做一下調整就好了。這個問題還可以引申到關於肥水養蝦還是瘦水養蝦的討論,在手冊後面將會有詳細介紹。

每個養殖戶都不容易,選好正確的“養殖用品”很關鍵!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瞭解更多水產養殖優選“好物”,祝願大家年年有個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