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女医生至今没回家,面对女儿追问默默流泪

春风十里,芳华如你。她们是母亲、是女儿,看似柔弱,实则刚毅。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她们直面危难,用飒爽英姿,侠骨柔肠撑起了监管场所医疗工作的半边天,成为了抗疫前线一抹亮眼的“巾帼蓝”。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们默默坚守,以坚韧细腻谱就医者仁心的赞歌,以忠诚担当展现不让须眉的气概。

“妈妈,你究竟什么时候回来?”

卓慧莹,广州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民警、医生,丈夫黄锐敏是广东省番禺监狱民警。春节前,夫妻俩打算带着女儿到海南探望公婆。突如其来的疫情,乱了这个双警家庭的阵脚。他们把女儿托付给娘家照顾,随即奔赴各自的岗位,直到现在都没回过家。

“妈妈,你究竟什么时候回来?”电话里是6岁女儿稚嫩的声音。14天、28天、战时一个月、直至疫情结束……电话的另一头,卓慧莹只能默默地擦拭掉眼角的泪水,她无法给女儿一个明确的答复。

“‘非典’那年我正准备高考,看着白衣天使们逆行而上,英勇奋战,我备受感动,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十七年后,我也跟他们一样,走上抗击疫情的战场。”卓慧莹说。

戒毒所女医生至今没回家,面对女儿追问默默流泪

作为市潭岗所封闭备勤执勤的唯一女医生,困难在前,她没有向组织提任何条件和要求,重任在肩,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扎实行动。除了问诊、开方、加强对发热病人的管理和处置、采取隔离措施和医学观察等日常工作外,卓慧莹还主动承担起戒毒人员健康档案管理、疫情防控知识宣讲等重要工作。

对于每天到医院就诊的戒毒人员,她要及时把病历、医嘱、病情跟踪等相关材料归类整理,更新到健康档案中;对于即将解戒出所的戒毒人员,她还要加班加点,提前把其健康档案的材料整理好,反复检查,确保无误后,再与相关大队交接。档案室里,忙碌的身影,一干就是一整天,上千份健康档案,专人专管,在她手中“零失误”,一切都井井有条。

疫情防控期间,戒毒人员的课堂化教育无法正常进行,作为该所的健康保健课老师,卓慧莹精心制作课件,通过视频教学,让他们能够时刻掌握新冠肺炎的疾病特点、疫情动态、防控措施、身心保健等全方位信息,为知识匮乏的戒毒人员灌输健康保健知识,为监管场所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戒毒所女医生至今没回家,面对女儿追问默默流泪

“我宣誓过,关键时刻不能退”

日前,市潭岗所二大队戒毒人员黄某,高血压三级,突然四肢抽搐,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血压140/120mmHg,脉搏100次/分。值班护士陈静仪立即通知医生,经过一番抢救,症状逐渐缓解。看着正在输液的黄某,陈静仪略显忐忑,她惦挂着家中79岁高龄的父亲,同样患有高血压,目前只有母亲一人照顾。忙碌后,她拨通父亲的电话,得知家中安好,才放下心。

戒毒所女医生至今没回家,面对女儿追问默默流泪

陈静仪,市潭岗所医院护士,从第一批封闭执勤开始,她一直坚守到现在。尽管家中年迈的父母急需照顾,但她还是坚决留在一线,“我是一名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的护士,关键时刻我不能退,我相信父母也是这样想的。”

29年的医护经验,曾在社会医院的急诊科工作,测体温、量血压、打针、换药、静滴、配药,这些陈静仪都驾轻就熟。2月19日晚,七大队卢某突发呼吸困难,右腹疼痛,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她配合医生紧急进行检查和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室里,陈静仪忙前忙后,时刻留意着患者的身体状况,至零晨二点多,患者体征才恢复正常,待带离医院,她才得以休息。第二天一早,她又准时出现在岗位上,开始繁忙工作。

疫情期间,陈静仪还要兼顾加强做好医院每日早、中、晚消毒;病人分检分诊工作;督促民警做好戒毒人员生活区每日消毒;为全体民警、职工、戒毒人员发放防疫物资,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统计每日用药和消耗品,及时联系药批补足等等,她不敢有半点大意,以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精湛的专业水平,为场所的安全稳定提供着坚实的医疗保障。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魏丽娜 通讯员黄国栋、陈仲熙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魏丽娜 通讯员黄国栋、陈仲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