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曹操至死不稱帝,為何只是挾天子令諸侯?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呢?

一代梟雄曹操至死不稱帝,為何只是挾天子令諸侯?

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曹操雖有此念,但他審時度勢,最終還是決定知難而退,適可而止,把代漢自立的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證據則在《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和《魏氏春秋》。

據兩書,曹操成為沒有皇帝名號的皇帝后,代漢自立的呼聲就開始高漲起來。建安二十四年,以陳群、桓階、夏侯敦為代表的一些人拒絕勸進。陳群、桓階認為,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天底下一尺土地一個子民都不屬於漢(尺土一民,皆非漢有),只剩下一個虛名,取而代之有什麼不可以?夏侯敦則說,什麼是萬民之主?就是能夠為民除害眾望所歸的人。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殿下就是這樣的人,應該儘快"應天順民",有什麼猶豫的?

曹操的回答是:孔子說過,施行的是政事,就是從政。如果天命確實眷顧我,我就做周文王好了,眾所周知,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卻仍然服事殷商的。取代殷商的是他的兒子周武王。所以學術界一般都認為,曹操這話的意思是要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果然,曹操去世才幾個月,曹丕就逼漢禪位了。

一代梟雄曹操至死不稱帝,為何只是挾天子令諸侯?

呂先生的《三國話史》中有一節《替魏武帝辨誣》,全盤否定曹操代漢自立的說法,認為曹操根本就沒有這個念頭。他說,曹操自比周文王,"正見得他不肯篡漢"。至於學術界普遍認為這話的意思是暗示曹丕來做,呂先生的評論是"豈非夢囈"。  

那麼,事情到底是怎樣的?  

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曹操的內心深處其實很矛盾。要說曹操從來就沒想過要代漢自立,怕不是事實。說曹操沒有這個資格和條件,就更不是事實。但他終其一生確實沒有這樣做,確是事實。原因何在呢?有障礙。張作耀先生的《曹操評傳》總結了四條,我歸納為十二個字:不吉利,想報仇,難改口,不合算。

具體說就是:  

一,曹操年輕的時候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詳也"的話。這個觀念,晚年時可能還有。  

二,曹操世受漢恩,報答之心是有的。  

三,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絕無篡漢之意,總不能自食其言。  

四,劉備和孫權一直把曹操看作對手和榜樣,一方面罵他漢賊,另一方面又巴不得他早點稱帝。

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孫權甚至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上表稱臣,說天命就在曹操這裡。對此,曹操的頭腦倒是很清醒。他明白,只要自己稱帝,劉備、孫權他們馬上就會跟著來,"篡漢"的罪名卻得由他曹某來背。他不可能上這個當。再說了,曹操現在雖然不是皇帝,卻是"中央",劉備、孫權也只是"地方"。如果三個人都稱帝,劉備、孫權他們就不是"地方",而是"對方"了。這不划算。

一代梟雄曹操至死不稱帝,為何只是挾天子令諸侯?

 所以,曹操拿著孫權的信對大家說,這小子是要把老夫擱在爐子上烤哇(是兒欲踞吾著爐上火邪)!這才有"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的說法。也就是說,是否代漢自立,令創打魏王朝,聽天由命吧!但是,封公、建國、稱王這些事,該做還得做,而且一往無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