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2019年,一部《都挺好》撕开了每个"幸福"之家的一切阴暗,都说"幸福的家是相似的,不幸的各有各的不幸。"

但于大部分东方家庭来说,面对"外界"的样子,都是一个幸福的模板刻出来的。

就连如此现实化的剧,最后的结局居然还是为"外界"妥协了,粉饰的不仅是在东方社会看来的"总归是一家人"的美好愿景,和道德约束,更重要的是,从骨子里传统"家"观念,所带来的所谓"体面"与"都挺好"。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现实吗?

曾经,在看过原著小说后,再看剧,是意难平的,就连最后那一幕,似被抽去一切"回忆"后,徒留一具不知今夕是何年躯壳的苏大强,终于紧握着了女儿的手的催泪画面,在真实的现实看来,都显得无比讽刺。


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其实应该称作脑退化症,比较形象,因为这是一种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的记忆,以及人"正常状态"的绝症。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你知道吗?

"全球每3秒钟就可能有1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产生。"

每一个人,不分所谓"贫、富、贵、贱",都有可能被缠上,一旦患病,"终身"纠缠,病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死去",而更可怕的是,他本人并不知晓......

无论多么或伟大,或叱咤风云,或普通,或卑微的人,都是如此,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如此,美国总统里根如此,苏大强如此,还有你我的父母、长辈都可能如此。

以此病症为题材的电影很多,有撒切尔的《铁娘子》的"英雄末路"的悲壮,有《依然爱丽丝》的无奈、绝望的"病耻感"。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以西方社会的角度去投射,去演绎,去剖开一个真实而现实,从患病的那一刻,其实"人"已慢慢死亡的,冰冷的记录,好以让人们去正视,去理智地面对"病魔"的侵蚀。

但这部《漫长的告别》不一样,是枝裕和用他最擅长的"日式温馨",用最美丽,最温暖的一幕幕镜头,去演绎了一个最美好,也是最残酷的,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体面老师"的漫长的告别。



是标签,也是社会认同感

被分"阶层"的职业,还要持续多久?

故事围绕着一名退休的中学老校长东升平,长达七年患阿兹海默症的最后家庭人生展开。

一如导演是枝裕和一贯温吞,而充满细小矛盾的"对抗"处理手法,主角东升平,一位迟暮之年的退休老人,本该享受着家庭安乐,儿孙绕膝的幸福人生尾声,但似"突如其来"患上的阿兹海默症,彻底打破了"外界"看来十分幸福美满的家庭。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什么样的家庭,是东方社会看起来"最"美好的家庭模板?

本片给了一个日式的"家庭"设计——一家之长有着最"体面"的职业老师,(校长是从老师升上去的。)妻子是贤惠持家,完美的"贤内助",儿子有"出息",女儿"乖巧"。

这看似充满东方传统意味,对"幸福家庭"最好展现的"家",却是一个带着"反讽"意味的现实思考——职业该分"阶层"?该分"体面"?

和《步履不停》里的一家之主,退休医生的父亲一样,本片的一家之主,退休老师父亲,他们都带着上个世纪,整个东方社会对于"职业"和"阶层"对等的传统价值观的理解。

且直到今日,这种把各种职业作为区分"阶级"的做法,依然没有消失,反而越演越烈,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诸如老师、医生、律师、公务员等等职业,都被看做高人一等的,较高"阶层"的体面。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和谐一层?

而其他,诸如商人、白领、工人等等职业,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老一辈人的眼中看来,都是不"体面"的,都是"下层"的。

尤其东方社会更为严重,在这个一辈子体面地以老师作为职业,兢兢业业奉献大半身的东升平看来,当老师才是"最好"的,所以折射到家中时,二女儿芙美只敢偷偷摸摸地,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餐馆做饭,就是不敢告诉父亲"真相"。

即使影片以温暖作为全片的基本基调,但任然挡不住这种"职业"价值观所反映的残忍,是的,即使在现代社会,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学校教育,亦或"娱乐"渠道的宣传等等,都像是在传递一个"人人平等,不分职业"的价值观


但实际上,潜在社会"阶层"的存在,就把所有职业的"高、低、贵、贱"全部划分地清清楚楚:

谁不想当医生、律师和老师?

谁想当服务员、清洁工和门卫?

你以为,医闹的危险,舆论的压力,以及"熊孩子"的烦恼,就能为这些职业蒙上一层"劝退"的纱;

你以为,为你服务时多说句谢谢,多走两步把垃圾放入垃圾箱,进出点头微笑打招呼,就能给这些职业带来满足感。

不,即使不是歧视,但所谓的"阶层"优越感,社会认同感,还是把这些职业区分得明明白白,嘴上会宣传"都一样",实际上在选择职业时,却挤破头地想"去",这就是现实。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本片的温暖,是"桃李满天下"的优越感,永远伴随着东升平的一生,即使病了,也如此。



夫妻到底是什么?——走下去才知道。

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标准"去评判"夫妻"的好、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们,走过最艰难的战时,好不容易熬到现在,总是有着这样、那样对传统的倔强。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尤其是生活在这个充满矛盾环境和历史的日本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狠狠地撕裂,所谓对"天皇"尽忠的民族精神,与本性排斥战争的厌恶交织,不管是认同还是反对,他们到最后还是会被不由分说地裹挟着前进。

战败的活该带来的是又一次失去"自己",从前他们"中化",后来他们"西化",直到现在,还是披着"日化"的东、西方文化交织的撕扯。

所以,一方面东升平一生都在,以西方社会的标准,去永不停歇,尽职尽责地工作,谋求社会的认同和自我的满足,而另一方面却依旧按照传统东方式的观念去要求"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相处模式。

所以在我们看来,与其看影片中老夫老妻的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到老的温馨,不如透过此,看到一种被异化的"家庭责任感",传统社会道德观投射出来的"模范夫妻"的最好表现。

一生奉献给家庭的妻子,连做手术都不忘丈夫的妻子,七年卧榻服侍依然甘之若素的妻子,都是"应该"的,都是"爱"的表现。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可是现实呢?真是如此?

妻子从来不会抱怨,夫妻从来不会吵架,丈夫不会还不满足等等,其实本片是试图用温馨去包裹那些深藏在"家"中,难以启齿,不愿意为"外界"知道的"真实模样"。

而被观众诟病虚假的背后,是想试图去粉饰,去呈现"人"在患此病后最好的幻想人生,虽然太过美好,但也不失为是一种最好的精神鼓励和安慰。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人生虽然没有办法像叹息一样,唉~~~一下就过去,虽然现实非常残酷,但只要有一点,哪怕是虚假的慰藉,比如一部描绘美好患病旅程的影片,就可能被注入无比强大的力量,凭此念想,或许心里好受一些,就好。


正如影片中的一段对话:

"夫妻到底是什么?

我们一起走下去,就知道了......"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你不是"鱼",怎么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认为"水"好不好喝,"池塘"待着舒不舒服,甚至"身边的鱼"好不好,你们相处地幸不幸福呢?

即使,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中看来,影片中的妻子,是那么地"傻",居然任劳任怨地为了一个人,一个家,把自己完全"丢掉",奉献一生。



父爱如山,父爱如水?

什么样的父亲是"我"最需要的?

什么样的"我"是父亲最想要的?

许是全片的基调太过温馨,许是如此"幸福"的生活太过美好,许是患病的七年生活太过平顺,导演是枝裕和用力的刻意背后,呈现出来的现实更为残酷。

特意设计父亲的"高光时刻"——三把雨伞配上童话式的旋转木马。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本应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父亲对妻子、儿女,如山般,即使患病遗忘,还本能地"送雨伞"的父爱如山,但正是太过美好,太过梦幻,太过理想化,反而被读到,感受到一种所谓"父爱如水"的错位凄凉。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是呀,在每个儿、女的心中,都希望父亲是"山",可靠,稳重,永远可以去依赖,好像这世上,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父亲,所以或许每个小孩在暴雨倾盆时,都会渴望父亲会送一把伞,保护着自己回家。

会在"受伤"、失落时,默默拍拍背,给自己一点安慰,哪怕什么话都不说。

可是,失望的是,从前、小时候,最需要父亲时,等不到那抹身影,偏偏长大了,能自己解决下雨天没伞的窘迫困境时,父亲带着"纯真"的回忆,带着当年没有做到的"山的木讷",出现了,为已经不需要送伞的你,送伞过来。


这种感觉很复杂,正如影片中的最美好处理的场景一般,父亲带着从前没能送伞的"遗憾",重新以这样的方式"弥补"一遍,儿、女开心的接受,相互微笑,这样最好的"结局"。

可是,越是美好,越是悲凉,因为父亲已经记不得了,连"父爱的矜持"都放下了,而或许深埋在那个童年儿、女心中,那件失望的"芥蒂",是否就该无所谓的遗忘?或者被弥补了?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在东方社会,始终存在的关于父母子女的价值观,一直都是"永远是你的父亲(母亲)","都是一家人,不要计较太多","这点小事,还记这么久"等等,所谓"永远一家人"的亲情维系。


所以,"父母永远是爱你的。"——即使做法有所欠缺(忽略);

所以,"我是你爸(妈)!"——即使做"错"了,也是为你好;

所以,"你是我女儿(儿子)。"——即使施加了很多"伤害"。

那么,归根结底,其实大家都很想去知道:

什么样的父亲是"我"最需要的?

什么样的"我"是父亲最想要的?

这部《漫长的告别》给了一个美好的答案,是遗忘那些"不好"性格、回忆的父亲,那个单纯是丈夫,是儿、女身份的父亲,就是"我"最需要,也是最想要一辈子陪伴的父亲;

而于父亲而言,那个记忆中"小小的我",就是父亲曾经没有做到"如山"爱护,"如水"表达爱的最想要的"我"。

"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这七年,我们互相陪伴,我们都很好......


人到中年,最残忍的事不是要和父母“死别”,而是被慢慢遗忘....

写在最后:

其实当初首次观看时,可能是大众情绪的感染,身边都是暗暗的啜泣声,所以看到的是一幅美好的"告别"画卷。

但是这次二刷,许是无人打扰,夜深人静之后的"自己",变得敏感而感情充沛,于是反而更加理性地去解构这部《漫长的告别》。

在梦幻般的"日式温情"下,却是真实而残酷的关于"真相"的反面,越是演绎的美好,越是现实的残酷。

是的,到了最后,不但失去自理,更可怕的是,连自己也被遗忘了,肉体存在,灵魂已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