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孩似的“去汉化”,历史的过去,立身的现在如何抉择

越南人随着民族意识的加强,一直都想摆脱北方中华的影响,自己建立其一个属于自己的藩属模式。文字、民族构成,只要是和中华名字相关的,越南人都想要去除,更是弄得将汉字变了汉喃字,现在的越南年轻人连自己的历史都看不懂的囧境。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论越南人怎么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都是摆脱不了的,因为中华民族的烙印已经深深的刻印在他们的基因里了。

越南古代王朝中基本上上都是侨居越南地区华夏人建立起来的,比如李朝太祖李公蕴,虽然越南人极力的想要将李公蕴说是越南人,其籍贯也归属于籍贯北江古法州亭榜村(今越南北宁省东岸县)。这这个基础上越南人又在极力避免谈及李公蕴祖上来源,甚至还为此将李公蕴神话,李公蕴的母亲范氏游蕉山时,梦见与神人交合,随后便生下了李公蕴,越南人就是为此来将李公蕴比作是上天赐给越南人的儿子。然而,据一些中国学者的考证,李公蕴是中国泉州人。在北宋沈括写的《梦溪笔谈》就有记载,越南皇帝李公蕴是福建人。 而在泉州晋江市安海镇发现的一本李氏家谱中则记载,李公蕴是李淳安的次子,幼年时随李淳安前往安南做生意。也有人结合《宋史》和《元史》考证后认为,李公蕴和陈朝的开国皇帝陈煚都是来自泉州安海的华人。还有学者甚至认为李公蕴是唐太宗之子曹王李明的后裔。


越南小孩似的“去汉化”,历史的过去,立身的现在如何抉择


李公蕴开创的李朝是越南人最鼎盛的朝代,越南也是在李朝正式开始摆脱中华的控制,开始大肆拓土。李朝大将李常杰攻入宋朝的邕州、廉州、钦州,大肆烧杀抢掠,虽然不久就被宋朝援军击退并攻入越南富春江地区。李常杰在此地和宋朝互有胜负,僵持不下议和。就是在此战之后,越南人在真正认为自己摆脱了宋朝的控制,越南史上第一次“独立宣言”——《南国山河》就是李常杰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带和北宋交战是所作。此战之后,越南统治阶级才真正认为自己已经不在宋朝的阴影下了,可以独立发展。

越南陈朝开国陈煚在“南宋人周密的笔记《齐东野语》中也提到:建立安南国陈氏王朝的陈日照(宋、元史中均作陈日煚),是福建长乐县人谢升卿。陈衍主修的《福建通志》中还为谢升卿正式立传,长乐县民间也长期流传邑人谢升卿到安南做国王的故事。“明王世贞撰《安南传》也谈到此事,但史实又略有不同,……,清初查继佐撰的《罪惟录》也记录了此事,文字大体相同。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五“陈纪一”记载:“太宗皇帝,姓陈,讳煚,初,帝之先世闽人。”其先世包括陈京、陈翕、陈李、陈承一脉宗亲都是福建人,陈承即谢升卿。“根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陈氏王家籍贯福建,其先祖可考者为陈京,不知道何年何月何事而移居到安南的天长府即墨乡。自陈京之后,经陈翕、陈李、陈承,三传而到了太宗陈煚,是为陈承之次子。”这里提到了陈京迁徒安南。陈日煚的父亲陈承、祖父陈李、曾祖父陈翕一脉宗亲。

越南莫朝先祖也为中国广东移民,可以说,一部越南史,尽是中华史。虽然有几个朝代的创立者还不能确定是华侨,但却又摆脱不了和中华的渊源和羁绊。

中华文明已经完整的烙印在越南的历史中了,如果越南想要完整的去汉化,那就要连自己的历史去推翻了,不然就是去不了汉化的,因为他们的存在本就是汉化的结果。如果越南人想要彻底本土化,那么他们就是要毁灭自己的根、自己的过去、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他们的历史是用汉字书写,君王是汉人华侨、礼仪也是汉礼,民族也是汉人和当地土著混血,“去汉化”要不要把这些也去掉呢?越南人的“去汉化”就是个笑话,再怎么去除,自身的基因烙印是去除不了的,到头来还是要回归自身,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

越南人的“去汉化”就如小孩面对大人一般,想要玩笑似的把大人打败。越南真为了所谓的“去汉化”而“去汉化”,否认自己的过去来影响现在越南人的思维吗?过分的“去汉化”只会导致越南人对现在的越南自我否认,造成思维的混乱把现在的一切完全否认。越南的“去汉化”太过可笑,何不如虚心的接受自己的过去,来证明自己的现在,一味的否认有用吗?汉文化只会让他们变强大,而不是带来耻辱,何必这样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