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人類真的已經掌控自己的命運了嗎?

這個問題始終是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幾大終極問題之一。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身體由數十萬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中都有相同的DNA分子,也就是我們的基因。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一直以來人們都把基因當做是我們身體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把自己的基因通過結婚生子的方式繁衍流傳下去,也就是所謂的傳宗接代。

這樣看來,好似基因應該是受我們控制的,我們是基因的主宰,基因也代表著我們自身。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是我們通過生孩子,然後將基因傳遞下去來繁衍自身嗎?

這就是筆者要為大家分享的一本書——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理論顛覆了這一看法,它另闢蹊徑,將視角轉換。

為什麼不能是基因才是主體呢?

而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都只不過是基因製造出來的種種形態不一的生存機器而已。

我們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基因複製繁衍生存下去!

1976年這部生物學理論鉅作由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理查德·道金斯著就,一經發表就震撼了整個世界。

它為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和其他生物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也成為了當今生物學領域的主流理論。

生命的演化史

在原始地球的海洋中,經過漫長的化學反應之後,出現了複雜的有機大分子,類似蛋白質、糖類、核苷酸等。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這是經過實驗證明的(米勒原始湯實驗)。

又經過漫長的演化,這些大分子組合而成的複雜結構開始出現。

有一種分子非常特殊,它就是由脫氧核苷酸組成的DNA或者RNA分子。

脫氧核苷酸攜帶了一個重要的官能團叫做鹼基。DNA中鹼基有4種,特定的鹼基之間因為包含特定的氫鍵數量,所以出現了核苷酸互補配對的現象。

也就是說一條RNA分子或者DNA單鏈,會因為氫鍵的作用,吸收周圍環境中的核苷酸,從而形成另一條含有對應信息的長鏈分子。

這就是生命的源頭,一個能複製自己的分子。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生命,這個會自發的通過加速周圍環境熵增來維持自己低熵態的個體從此誕生。

這一過程沒有任何生命形式的參與,完全是自發的有機化學反應。

但是由於周圍環境中供這些DNA或RNA複製自身的核苷酸、蛋白質等有機大分子數量有限,不是所有鹼基序列都有機會複製自己。

可是複製自身又是每一個DNA或者RNA分子的本能,因此自然選擇必然會使一些在演化過程中出現競爭優勢的生命,從整個生命群體中脫穎而出。

這一過程是通過這樣的路徑實現的,由於DNA或RNA在複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錯誤。

因此從複製伊始就有變異過的新序列誕生,這其中有些序列變異出了能夠和氨基酸配對,從而產生特定蛋白質的能力。

雖然是無意識的自發過程,但總有那麼些蛋白質,成為了DNA序列的保護殼或者成為其有效掠奪資源的工具。

這個保護殼或者說這個工具就是最初的細胞,這個工具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不斷升級,成為保護DNA或RNA分子,並使其穩定複製的生物機器。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而DNA或RNA分子自然也就成為了操縱生物機器的宿主。

不同的基因也會相互組合,很多基因形成同一條DNA序列,不同的功能一起發揮作用,保護宿主DNA。

於是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生命朝著更適應環境的形態演化,更復雜的生命形式出現。

接下來藻類、多細胞生物、植物、動物、人,形成了現在豐富的生命世界。

這一理論相較於傳統的進化理論更具邏輯性。

研究發現,我們人類的DNA中只有百分之十的基因參與到了製造我們身體的過程中,進行了表達。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其餘的絕大部分基因都是不參與表達的,也就是說,這些基因對我們個人來說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傳統的理論很難解釋這一現象,而用自私的基因理論就能很好的解釋。

之所以會有那麼多基因根本沒什麼用,卻還一直被我們攜帶著並且複製傳遞下去,是因為它們本來就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主人。

生命才是工具。

其實有性繁殖的生命體從來都不善於複製自己,他的孩子只有他的一半特徵,而孫子輩只有他的1/4特徵,再往下傳遞下去幾代,它的生命體特徵幾乎徹底消失。

反而是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對自己的複製更為徹底。

所以如果生命才是主體,那他想要讓自己的特徵長久的存在下去,就必然不會向諸如動植物等有性生殖的更高級生命形態進化。

而是應該維持低級原始的細胞形態,但結果我們也看到了,生命還是朝著高級的形態進化了。

這就是因為有性生殖以及更高級的生命形態,更有利於生命體內的基因宿主的複製繁衍。

有性生殖會讓你體內的那一段的基因信息有了隨機組合的機會,就有機會組合出最具競爭優勢的個體,從而使基因可以更好的永續複製下去。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就像雜交水稻的基因互補優勢得到充分雜交,然後在子代中選出集合所有優勢的水稻。

所以遺傳複製的主體不是一個生物種群,也不是一個生命個體,甚至不是細胞中的染色體,而是可以任意組合的基因信息。

當生命的存在與基因的複製發生衝突時會怎樣?

當然是基因複製自身的意志普遍勝出。

比如大多數生物在失去生育能力後就會死掉,還有為了保護後代犧牲自己生命的行為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

這些現象的道理都一樣,都是以基因穩定複製為目的的演化結果。

甚至連我們生活中的利他現象,這種表面上看無私的行為其實在內在中同樣是基因為了更好的複製自身所帶來的結果。

這種現象在之前普遍被我們以愛來定義,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因為基因影響下演化出的結果。

說到這裡,你也許又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想法本身。

沒錯,我指的就是我們有意識會思考,甚至會去思考我們體內遺傳信息的自私性。

難道這一切都是基因在操控嗎?

可以肯定的說,並不是這樣的。

基因就是個分子,不會有任何想法,有想法的是生物機器,當然想法的實施也是由蛋白質組成的腦內上億個神經元之間的電脈衝。

如果完全被基因控制,那意識為什麼會出現呢?

這就要從控制的分類說起了,控制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強約束。

比如人開車,車的所有動作均由人來操控。

一種是弱約束,比如火星上的機遇號火星車,由於宇宙中的光速上限,加之距離太遠的原因,控制火星車的信號大約有8分鐘延遲。

人類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機器?生物學泰斗,理查德·道金斯的解答


人類的遠程控制無法應對火星上可能突發的情況,所以就需要機遇號有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

生命和基因的關係也一樣,難道都要基因轉錄成蛋白質再來告訴你,因為我要複製自己,在某時某刻某個確定的地點去和某個人交配嗎?這樣容易出各種紕漏。

所以讓生命擁有自主意識去決策,通過思考和決定行為,同時會利用激素蛋白對你的意識進行引導,引起你的生理衝動,比如看到美女,基因就會讓你就想到愛情是個很美好的事情,你儘量想辦法去試試。

不過隨著競爭的不斷髮展,控制也會變得越來越弱,發展到人類這個程度頗有些反客為主的意思。

類似基因改造這種高端的技術先不說,各種五花八門的避孕措施就是反客為主的最直接體現。

性衝動本來是基因為了讓人們更積極的複製自己,釋放出來的激素。

人類卻可以通過主觀意識反抗基因的控制,單純享受快感。

這些生理本能都是基因控制我們的種種手段,而人類也在不斷通過提升自我約束力,以及通過科學的手段來提高對自身的認識,逐漸擺脫這些基因的控制。

人類真的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嗎?

筆者認為雖然現在還不能,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每天都在朝著這一目標大步邁進!

我是不當一默。

一個致力於為那些因為沉迷網絡世界,導致獲取的知識全都碎片化的人們,提供完整知識體系的分享者。

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提醒各位,關注我要果斷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