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不懂对联的人还到处出对联呢?

申不器


为什么一些不懂对联的人还到处出对联呢?

我的观点是:

①今日头条平台本是百姓大众平台,正因为没有准入门槛,没有求全责备,有海量,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所以参与者甚众,热闹非凡。

②真正的文化优秀人才,专注于做自己的作品,而无心对别人的作品指手划脚。而往往是那些半桶水确实是淌得很,用平仄去套别人的作品,以大师的语气指东划西,当你翻开其主页,却看不到象样的作品,既无数量,也无质量,既无粉丝,也无人为之点赞。还美之为"阳春白雪"。

③我们党和国家的文艺工作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清人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谙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搞"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一枝独放不是春,万枝千红总是春。

④对对联好坏的评判标准,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而且在"平仄"的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崇古者认为,平仄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必须尊循,不讲平仄的对联就不是对联。

尚今者则说,平仄制定时,汉字的读音和现在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拿原来的平仄硬套,反而显得不流利而拗口,有违平仄制定者的初衷,平仄制定者是根据汉字的读音而模索总结出来的规则,目的是使对仗的诗句读起来顺畅流利并有节奏的美感。所以说平仄已不合时宜。现代语法修辞中的对偶句就是对联,讲究词性对应,结构一致,意境相符,二联字数相等且不同字。


夕阳红155908541


不懂对联的人还到处出对联让人对,确实很令人厌恶。头条问答里的对联非常多,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意义。虽然对联的数量很大,但是质量确实不高。一些原本不懂对联的人到处出对联,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想附庸风雅,标榜自己是文化人。这些人多半是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又羡慕高雅文化,爱慕虚荣的人。这些人连对联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不懂得格律,也不懂意境,只知道胡乱出对联让大家对,严重污染了人们的眼睛。

第二,感觉写长篇大论的文章太累,还是写对联比较简单,几十个字就能搞定。确实在头条号上写对联比较简单,出一个上联,配上几幅图片,再引用几首唐诗宋词,就非常有吸引力了。对联的最大好处不在于阅读量大,而在于评论量多。一个好的上联甚至能达到四千多评论,显得很有人气,热闹非凡。


第三,头条上出对联的人基本上都是高手,不排除有个别庸俗现象,个别人出对联纯属恶搞。一些人出对联就是恶搞一下,为了博人眼球而已,这和标题党没有什么不同。

本人在头条号上也写几个月对联了,我的感觉是80%的联友都不懂平仄,他们对对联类似于接上下句,或者是对偶句。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要求的太严了,就没有人气了。大家在头条上本来就是寻乐子的,何必打击别人的雅兴呢。我一直在尝试着做正确的引导,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只好作罢。


对于头条上失替,或者是毫无意义的对联,你可以选择不应答,或者是永久屏蔽,省得见到了之后心烦,破坏良好的心情。


层城鵷雏


真正的对联有两大阵线。

一是上层高雅的。

一是低层谓俗的。

实则,高雅者,多有官学士等组成,后形成酸不溜丢的而拗口。谓俗者,却由市井走卒的百姓而形成,通畅明了,干净利落。

对联的真正成就,乃谓俗者。而那些自视高雅者脱离生活的无病呻吟。

其实,一切的真文化,真知的演变形成,十有八九都源于百姓从生活中汲取的养分。

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对联?我俗例举一鲜明的例子,就全部都明白了。

就跟男女找对象配偶一样,彼此看着对眼,得,成了,婚而为家,生儿育女。这等同于对联。

显然,个子高的,许找一矬子,胖的配个瘦的,美的搭上丑的,聪明的娶了傻子,富者乐意嫁个穷人,等等,人家看着这就顺眼,自然结为对子,这更叫匹配。

现在,懂什么叫真对联吧!


宋春來


借此问答,谈谈个人想法。

首先,本人不算是“懂”对联之人,只能说是热爱对联,想在头条凑凑热闹、煅炼思维推延老年痴呆罢了。

的确,在头条上有许多应对没有达到对联的一般标准(词性不对、平仄不符、节奏不同)。作为对联爱好者确是不应该的,应努力提升自已避免常识性的错误。但如果只是热心的读者来凑凑热闹、增加人气、娱乐大家,又有何不可?

有人说,这样会误导大家、糟蹋了对联,我想这是杞人忧天、大惊小怪。首先学习对联知识本应找专门的书籍、网站,何以怪网友的误导。其次,说不懂对联的人不应该在头条上出对、对应,更是大错特错。难道不是画家就不能随便涂鸦、难道一定要是歌唱家才能唱歌、否则就是糟蹋了文化???

说对对联是附庸风雅更是好笑。对联不是“文化”人的专利,八岁小儿、农民樵夫都有可能是对联高手。我们读小学时便学习找同义词、近义词,这便是对对联的基础。对对联是一种大众文化,没有那么高、大、上!

还有人说,为什么有的对联明明不怎么样,为何点赞的那么多?这里也有极大的误会。点赞的意义有很多种,对得好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形。点赞还有可能是礼节上的一种回访;或是精神上的鼓励;或是有趣好笑的肯定……

你可以选择“懂”对联者出的联句应对、你可以在认为对得好的对联中点赞,而且你也应该努力对出符合要求的对联。但是,你无权要求不“懂”对联者出联、应对、点赞。

对联文化的发扬光大也无须你的杞人忧天。





瑰谷清音


那个层城什么的文化达人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头条联对本意是!通过这个平台,让喜欢文字的朋友,在联对中寻找乐趣和学习的平台!而不是你们文化人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地方。而且你也没有权力剥夺别人的喜好。至于你说不懂平仄的人,就不可以在联对中存在,是附庸风雅。狗屁!这是什么混蛋逻辑!手有长短,人有文化高低,就是没有贵贱之分。你人为的造成有文化上贵贱,是古代士大夫情节,让你有一种优越感而已。所以请你收起那份自以为是的优越感罢!我明确的告诉你,我就是不懂平仄的人,因为很多原因只上初中毕业。但我喜欢文化,也喜欢联对上精彩纷呈佳联妙对。也会用心的对上几对联,我不在乎什么关注度,只要高兴娱乐就行!


雨夜里的听蝉人


首先呢!对于你的这个说法,有点偏激,有点太自以为是,无论那个层次什么的文化达人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头条联对本意是!通过这个平台,让喜欢文字的朋友,在联对中寻找乐趣和学习的平台!而不是你们文化人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地方。而且你也没有权力剥夺别人的喜好。至于你说不懂平仄的人,就不可以在联对中存在,是附庸风雅。狗屁!这是什么混蛋逻辑!手有长短,人有文化高低,就是没有贵贱之分。你人为的造成有文化上贵贱,是古代士大夫情节,让你有一种优越感而已。所以请你收起那份自以为是的优越感罢!

凡是不要一概而论,好多人都是对别人刻薄,对自已放松,对联不是什么文人雅士的东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如对弈,如饮茶,老少咸宜,雅俗皆成,并非名人对答都尽如人意,也可能凡夫俗子偶答成趣。目的是集思广益,相映成趣,不同视角,不同观点,可能点石成金,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这就是对联的妙处。还有的自以通晓平仄,自命不凡,对不通平仄者嗤之以鼻,其实根本不了解从古至今,汉字的读法是变化的,食古不化,平仄为器,说三道四,敢问平仄从出现埋汰了多少千古名句?

任何一个文艺形式都是与时俱进的,什么规矩也是在发展中调整的,草根阶层有英雄,只要充满生活气息,是正能量,何必拘泥于形式呢?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如果抱着老套路恐怕早走不下去了!

在我看来,某些人装的自己多有文化似的,好像自己的知识多么渊博,在你贬别人的时候,可见你的素质是多么的低劣。


遗落在凡间的天使


对于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认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平台给我们创造了交流的机会,大家都是为了开心而交流的,并不是你非的要有多深学问才能出联,只要开心也可以随便对。

本身我大中华文字就深奥,只要作对意思相近也就无所大雅,所以不必要拘于小节,要乐观开心而已,如果非要整的那么高雅,那你就失去了头条上的乐趣。

所以你要看开想开,每一个对诗联都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你要灵活应用,不必拘于小节,如果你太拘于小节,是会失去乐趣的。

对诗联现在本身就是追求的一种乐趣,只要押韵而不失本质,也就是一种好联,所以说现在是对以玩,玩以乐。不必挑剔,只要随心以乐就好,不需要太较真。

只要大家对的开心就好,不需要太计较对不对的,每个人都是对的联好的,只不过意不同但相近就好。

个人观点,喜欢的关注点赞,以对诗联广交好友,只要对的开心就好。


智慧人生全


关于出和对对联,毕人从来未出过,但我也没这水平,关于答对联,毕人其实也没这水平,就是出于棒棒场,凑凑热闹,图个开心。

有水平,没水平都是屏见开心,借头条平台闲时玩玩开心已,对社会现象聊聊而已。

答对联的如答不好,希望出对联的友友们不要见怪,都是互相学习,共同而进步。

在这感谢头条给了这个平台,让大家相聚,开心快乐。🙏🙏🙏


张燕妈妈开心每一天


这一题,我决对可以答得出来,一开始是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对联高手,对的联经常在报纸和杂志上出现,看着也奇怪,字也是简而易的,但是上下联一用上,妙不可言,很是羡慕。无意中同事们喜欢说新闻讲了什么什么,我也老问,她们烦了,就说把手,机交出来,我给你下一个《今日头条》,上面什么都有;起初我只看看新闻,再则就喜欢猜成语,猜了好些天,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喜欢猜成语,每隔两三条新闻,就会重复出现,猜了一个多月后,无意中就发现了一个上联:蚕为天下虫,求下联?那中根本不懂,想了好久,对了一句"荷为水中仙",同事说是拆字联,手忙脚乱的,又不知怎么改,居然有三人点赞,这一点赞,就入迷了,每天想着找对联学对,越学联越多,除了工作时间,我都在网中学对,里面高手多,有几位师友也看出我是新手,教我上下要对仗工整,平仄要分,怎么分,就向写公式一样给我写出上下联的平仄,让我照着学;我也有模有样的学起来,师友们经常进空间来指点,我也虚心的求教,慢慢地对着对着就熟悉了,真没有想到一窍不通的我,也会对联了;其实我自己认为,任何事只要肯学肯专,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联友们的年龄段老中青都有,学历不等,我也乐得去向大家学习,请教;喜欢对对联,其中开心最重要,所以我对对联都以向上开心对为主;喜欢的朋友们可以进来试试,大家互相学习。



静遥远的星


凡事有容乃大!

今日头条不是高等学府,也不是诗词书社,更不是什么专业协会等,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凑个热闹、互为娱乐、开开眼界、兼而学之……

一般都没有“诗仙、词圣、名人”等远大理想……

因此,不必太“较真”。因为那是“专业人士、文学大家”们需要争论的事!

“对对联”里有几位楹联专家?可露露脸并自告奋勇办个楹联“培训班”吗?如此,一定能够迅速提高今日头条“不懂”之人们的整体水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