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本文内容来自将门产品经理社群

本文为将门好声音第32期

这次要跟大家分享有关产品规划的两篇文章,作者是来自产品经理社群、零一裂变的产品负责人John,将分别介绍产品萌芽阶段时应如何搭建底层系统,以及如何设计产品架构。

如果你也想与广大群友分享自己的研究工作、文章观点、出坑经验,点击“阅读原文”或联系将门小姐姐!只要内容合适,我"门"送你头条出道!

关于作者

John,零一裂变产品负责人,原学而思、万科梅沙科技产品经理,专注于教育、电商产品和微信生态产品。对用户研究、产品分析、需求把控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法论。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产品规划的底层系统

最近和一些小伙伴沟通,发现在做产品规划和项目的管理的过程中,向上和领导以及投资人反馈的时候总会发现“无言以对”,在做产品的萌芽阶段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产品的发展周期,而是手中的资源。

尤其是在创业公司中,产品、业务定的OKR是为了保证公司能够活下去。制定的OKR如果不达成,会对之后公司的成长有影响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只需要达成这个目标,而不需要从产品规划的一系列套路、方法论入手,否则我们就又会被市面上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书籍中所写的那些传统或新造的各种套路和工具所限制思维。比如过去我在规划产品时也常用到PEST、SWOT、痛点分析等等很多的工具,我后来发现,其实这些工具大多数时候都不管用,更多只是辅助思维的一种工具。从底层考虑的产品规划更多的需要从商业目标和路径的系统两个维度去做。

可以从内核层、支撑层和表现层这三层去考虑。其中:

  • 内核层是商业目标和路径系统,也是最内核的部分。当这一层系统确定了之后,我们才需要考虑支撑层;

  • 支撑层最重要的是资源和人才。所有的事情的成功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其次是人之外的资源,这里还包括人脉资源、资金、物质资源等;

  • 表现层,它更多表现的是品牌、企业或产品的结构、已经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表现。

支撑层和表现层都需要反哺到底层。当底层系统出现问题时,支撑和表现层都将会失去他们的价值根基。用一张图来表示: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同时,制定三层策略后,可以通过一张带有目标和路径的路线图,我把它归纳为以下这样一张产品多角度路径图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这张图并不是标准的,它更是一种表现和思维模式,通过多角度表达。我优先推荐要具备的5个维度:

  • 客户:客户(或用户)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做产品的根基,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人有需求才有了产品。
  • 财务:所有的产品离不开商业化,企业最终目的是盈利,财务目标始终是产品永恒的话题,只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财务有可能变成了用户量、变成了估值而已。
  • 产品:产品也需要拆出不同结构,像我所在的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领域,就不得不多考虑其云端产品等能力构建,以及系统和应用的更新和发布的协同问题。
  • 生态:由于当前时代产品很难独一发展,最终很多商业的成功离不开生态的加持,没有生态的商业非常不牢靠,很容易被一些拥有生态的资本玩家打败。
  • 团队:团队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合理的组织和搭建团队是产品很重要的任务。

在这样一个底层系统的表达中,我想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把产品的目标和发展描绘得非常清楚。但是,在核心的支撑层和表现层方面,还有3件重要的事情可以补充,帮助对底层系统进行更好的有效的解释,主要包括:

客户细分、痛点地图和产品服务体系

无论做TOB的产品还是TOC的产品,其实都是客户(用户)细分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晰的了解客户在哪?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分别有什么价值?我把TOB产品和TOC产品的客户(用户)细分的方式分别做了一张图,是不是几乎一样?方法论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角度换了而已。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所有的产品真正要找的是自己的价值用户,但是价值用户离不开对他们的深入分析和定位,用户群还会随着时间、地点等等因素发展而迁移,因此这里面不可忽视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用户)群体,不定期更新他们的分类。

其次是痛点地图。B端客户有客户的痛点,C端用户有用户的痛点,有很多方式都可以把他们的痛点剖析出来,之前和做汽车工程师的朋友聊他们客户的痛点,试着进行了大维度的结构分类,然后剥离需要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如果是c端用户,我们常用的就是用户体验链路图去分析用户痛点会更合适一些,基于用户的整个体验链路,可以把听闻-接触-体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用户痛点找到,找到产品的目标痛点。

最后说的是产品服务体系。我们很多产品仅关心产品功能,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把痛点分析做好,我们就会发现仅有几个体验还不错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综合考虑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提供的用户使用工具、额外的服务,甚至相应的礼品,这里所说的礼品不一定是实物或虚拟的礼品,有可能是一种心理安慰、虚荣心满足等等这种从精神角度而来的礼物。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总之,产品规划的底层系统其实就是商业目标和路径的系统

,产品规划分为三层,底层系统之上还有支撑层和表现层,底层系统是所有层存在的基础。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细分矩阵、痛点地图或体验链路图、产品服务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完成一个最小化的产品规划方案。

如何设计产品架构

一、产品架构包含的内容

推荐一本书产品经理必读书《用户体验要素》,主要是针对用户体验步骤将产品构架进行拆解分为五个层面:

  • 战略层:需要明确的长期和短期产品目标以及用户需求

  • 范围层:将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拆分成功能需求、并针对需求进行分析

  • 结构层:针对页面和页面之间的关系做连接,拆分复杂架构并变得简单化

  • 框架层:通过页面进行布局,比如重要的信息展示在显眼位置,这里主要是产品和UI设计师有更多的沟通和串联

  • 表现层:通过设计展示给用户视觉传达的,比如通过形状大小、字体大小、颜色深浅等因素来影响用户感知,已达到产品设计这功能目的。

有些产品架构是比较复杂的,一般针对To B用的业务管理系统、电商网站的管理系统等,虽然说里面的内容很庞大复杂,但是应该从主线去拆分,比如电商管理系统,商家管理后台主线是前端用户生成订单后的操作步骤,比如沟通反馈,物流信息的处理和售后等,同时完善自己店铺的信息。针对于To C产品整体的产品架构越简单越好,不需要教育成本,虽然说看到的有些产品功能很庞大,但是整体的架构分类还是非常清晰的(比如微信和QQ)。

二、具象的产品架构前应该准备什么?

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与市场分析后,现在需要将零散的需求点系统地组合起来的,即开始梳理具象的产品架构,梳理产品架构需要有针对性的做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短期规划就好比我们在树林里去寻找路口,需要找到当前的路口,到达一个指定的点;

长期规划是我们需要最后实现的目标,离这个目标到达的距离是一个个短期规划组成的。

长期规划一定是动态性的,因为依据复杂的环境,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而短期的规划一定是具体的,梳理当前的版本,不断熟络用户,为长期规划打下基调。

三、如何构建产品架构

产品设计中的骨架部分,描述一个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市场分析,需求分析为前提,得出相应的需求点,把零散的需求点系统组织起来,并通过原型或者需求文档表达出来。一般会通过三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来分析:

第一步:针对产品进行定位(明确目标)。明确产品定位——什么用户人群在什么场景下解决什么问题。定位一定是可实现、可量化的,短期规划一定是通过数据反馈获得,而不是盲目去定。然后是可变的(主要是针对长期规划来说),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用户需求也会随着市场发生改变,那么产品的可变性需要去调整。

第二步:搭建框架(展示功能板块)。针对功能板块的搭建,通过这几个步骤来梳理:

1.聚类:首先需要搭建分类框架(系统分类:比如IM产品有通讯系统、好友匹配关系系统等),让产品骨骼树立起来,看到整体产品雏形;2.递归:明确板块的优先级,需要明晰的了解到先着重的搭建哪一块(比如电商系统先会优先去梳理购物流程,社区模块优先整理内容展示和用户关系链)3.因果:依托于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最后完善形成产品需求。这时候需要思考的是版本规划了(某个版本在某个时间段内输出什么内容,目的是什么?最后反馈的数据是怎么样?)。

四、产品架构需要输出什么内容?

下面通过K12项目的例子来解读下:

【K12项目后台管理系统】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产品长期结构规划思考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产品系统大纲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系统应用的价值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产品模块分析&产品功能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产品需求池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产品功能流程图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具体页面呈现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架构设计的重要性前期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很多产品经理总把原型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其实原型是最后实现的产物。重要的是前期整体搭建好,细节问题主要就是逻辑了。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关于我门

将门是一家以专注于

发掘、加速及投资技术驱动型创业公司的新型创投机构,旗下涵盖将门创新服务、将门技术社群以及将门创投基金。将门成立于2015年底,创始团队由微软创投在中国的创始团队原班人马构建而成,曾为微软优选和深度孵化了126家创新的技术型创业公司。

将门创新服务专注于使创新的技术落地于真正的应用场景,激活和实现全新的商业价值,服务于行业领先企业和技术创新型创业公司。

将门技术社群专注于帮助技术创新型的创业公司提供来自产、学、研、创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家的技术分享和学习内容,使创新成为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将门创投基金专注于投资通过技术创新激活商业场景,实现商业价值的初创企业,关注技术领域包括机器智能、物联网、自然人机交互、企业计算。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将门创投基金已经投资了包括量化派、码隆科技、禾赛科技、宽拓科技、杉数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数十家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技术型创业公司。

如果您是技术领域的初创企业,不仅想获得投资,还希望获得一系列持续性、有价值的投后服务,欢迎发送或者推荐项目给我“门”: [email protected]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