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說起白崇禧其人,為人陰險狡詐,作為新桂系的代表,初建功於北伐,用兵於湘,滇,粵,連年戰禍,征伐不斷,和李宗仁一起三次促蔣下臺,三次又被蔣挫敗,傾其一生可以說大部分時間經歷都在於內鬥,抗戰時期身居高位,嫡系將領自李白李以下竟無一獲得“青天白日”之功。近年來以其子白先勇為代表的一部分人開始為其“歌功頌德”,這實在是和歷史開了個玩笑!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頗有幾分神似

白崇禧第一功:湘江戰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員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餘人。

湘江戰役過程看,紅軍的損失主要是桂軍突破紅三軍團的陣地後造成的。第一次損失發生桂軍突破紅三軍團在新圩的陣地,在石塘一帶半路截擊了紅五、紅八、紅九軍團等部隊,並使留在新圩的紅18團和紅34師被全殲。第二次損失是在桂軍佔領了界首渡口後北上鳳凰嘴渡口,在那裡再次對正在渡河的紅五、紅八、紅九軍團和少共國際師進行了截擊。

很多人說白崇禧所謂放了紅軍一條生路,事實上如果不是蔣介石派了嫡系抄了桂軍後路,惹得白崇禧大罵差點上了老蔣的當,隨後撤軍。可以說是蔣介石自以為聰明的“一石二鳥”之計救了紅軍。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李宗仁

白崇禧第二功:“四一二政變”

1927年4月2日蔣介石從九江乘坐軍艦到達上海召見白崇禧,面示“清黨”決心,蔣介石問白崇禧需要多少軍隊,白說:“只要調出薛嶽的第一師,留下劉峙的第二師和周鳳歧的第二十六軍就夠了”,蔣介石又問需要多久,白說:“三天差不多,不會超過一個星期”。
以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就這樣幫助了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13日上海十萬工人發動情願,第二師用機槍掃射當場打死一百多人,天降大雨血水橫流,蘇聯的莫斯科發動百萬工人抗議大遊行,打出的標語是“反對白色恐怖政策”,這個白下面的標註是“白崇禧”!

如果說李宗仁為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出謀劃策,那麼白崇禧就是這場血洗風暴的具體執行者,幫助蔣介石將國共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合作開出的碩果據為己有,無數優秀的志士仁人慘遭殺害,也由此逼迫中國共產黨人發動武裝起義,拉開了22武裝鬥爭的序幕。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殘片如生

白崇禧第三功:勾結日本,策動石友三叛亂,成為“九一八事變”的幫兇

1931年5月28日汪精衛拉攏反蔣失敗後不服氣的李宗仁,白崇禧,陳濟棠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為了拉攏軍事力量,派人籠絡手握重兵的軍閥石友三,7月18日石友三在順德宣誓就任廣州國民政府第五集團軍總司令,以桂系和粵係為首的廣東國民政府任命石友三為國府委員,同時匯款50萬元用作反張軍費,意圖使石友三牽制北方的軍事力量。隨即石友三在日本關東軍的支持下發出討伐張學良通電。


此時中原大戰後下野寓居大連的閻錫山,由關東軍大佐麥田平雄護送閻錫山回晉執掌軍權,目的是策動晉軍投靠張學良的商震從背後夾擊東北軍,牽制東北軍主力於關內——以便於關東軍從關外策動“九一八事變”。

為了平定石友三叛亂,張學良再調東北軍國防軍主力三個旅入關平叛,加上之前中原調停入關的部隊,此時東北軍主力在關內的部隊分別為獨立11.13.14.18.30.8.15.17.20國防旅,獨立第六第七炮兵旅,和獨立第五第六騎兵旅。共計十一萬餘人,此時張學良嫡系東北軍主力可以說大部分都被調入了關內。用東北軍將領的話說:“為了平叛,東北軍不但槍炮棍子都調入了關內,就連笤帚都拿出去了”。

東北軍雖然僅用了一個月就平定了石友三叛亂,但是由此導致的惡果是張學良主力調入關內,導致關外兵力空虛,關東軍“調虎離山”之計大獲成功,僅僅兩個月後,九一八事變爆發!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禍國殃民的全家福

白崇禧第四功:桂南潰敗,立煌慘案,桂柳大潰敗

抗戰中,白崇禧指揮下的的桂軍不是沒有功勞,淞滬會戰曾有“六個師全陣亡”的傳說,實際上大場反擊戰,桂軍參戰四個師,陣亡4000餘人,傷,失蹤5000餘人撤離戰場,隨後吳興長興阻擊戰桂軍作為掩護部隊之一,進行了八天且戰且退的阻擊作戰,然後就調去了安徽歸建第五戰區,此後的作戰皆是奉行保存實力之舉。

用桂系少將參謀長陸學藩的話說:夏威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有權使用部隊,儘量使用別的部隊,不動用自己的部隊。夏威集團軍始終在武鳴和邕欽路西側方面,打些風流仗,看著敵人,可打可不打,因而不受到絲毫損失,爭奪激烈,死傷慘重之崑崙關,始終是第五軍和其他部隊,這都是白崇禧保存實力的做法。蔣介石對他這一套,是早有戒心的。陳誠之監軍,原因就在此,但白崇禧竟公開避開陳誠之監軍,跑到賓陽白巖塘前進指揮所去。使陳誠失去監軍之作用。他的目的,只要能保存實力勝敗置之度外,實系民族罪人。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抗戰勝利

臺兒莊作戰桂軍三個軍都不在主戰場,作為第五戰區的主力部隊之一,開始了牽制,側擊,遊擊作戰,其目的不言而喻。徐州會戰之後更是開始佔據大別山,整個二十一集團軍除了84軍隨長官部四處作戰之外,集團軍主力開始了佔地盤,“桂人治皖”的“世外桃源”生活(李宗仁回憶錄形容大別山),直到立煌慘案的發生。此後抗戰勝利前夕的桂柳大潰敗更是直接保存實力到底,使得以美國為代表的盟國對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喪失信心,《雅爾塔會議》的決議令整個中國抗戰蒙羞!

白崇禧第五功:劃江而治

抗戰勝利後,國共和談最終破滅,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南下,國民黨政權岌岌可危,李宗仁當上了“代總統”,此時桂系由於抗戰中得以發展壯大,由最初的七個師發展成了三十萬部隊,成為抗戰中唯一做大做強的地方實力派。

蔣介石扔下這艘四處漏水的破船,搬空了大陸所有的家底,帶著一百萬部隊去了臺灣,擔任華中“剿總”總司令的白崇禧再次感覺到問鼎江山的時刻到來了,哪怕是半壁江山也是夢寐以求的。“官蟲”上腦的李宗仁在白崇禧的鼓動下決定負隅頑抗,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晚年歸國

最終第四野戰軍一戰於“衡寶”,二戰於廣西,四野部隊付出了兩千餘指戰員的代價,橫掃“小諸葛”抗戰八年積攢下的“雜牌中的王牌,精銳中的精銳”,白氏夢想終於徹底灰飛煙滅~~此後由於桂系散兵和腐朽的民團制度,造成廣西境內匪患猖獗,不斷殺害解放軍幹部戰士,人民解放軍歷時三年進行了剿匪作戰,累計殲滅匪頑近五十萬人。

白崇禧——浪得虛名的“小諸葛”

健生,再見

李宗仁終其一生是個“官迷”,白崇禧除了善於保存實力之外,也一直迷戀“行政院長”,“國防部長”的職位,為此不惜李白反目。李宗仁“體面的”去了美國,白崇禧“灰溜溜的”去了臺灣,晚年處於不同境地和立場的二人開始了隔岸對罵,“李白佳話”終成笑柄。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歷史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