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為什麼曾經稱霸海洋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中國有DF100,DF21D,DF26,全是高超音速反艦彈,另外,YJ-12,YJ-18末端也有三馬赫速度,而俄羅斯有9倍音速1千公里射程的鋯石,不用中繼,但美國好像只有亞音速的戰斧和魚叉,是否美國反艦彈已落後中俄很多?

僅僅是設計路線不同嗎?

北約、美國反艦導彈走的路現在看,是隱形反艦導彈,速度不快但是射程遠,隱身能力突出,而中俄,反艦導彈,走的是高速加機動低空突防,走的路不一樣。但是,中國必然也要走隱身反艦導彈的路子,不過可能要結合自身導彈的高速優勢,也就是隱身加高速突防,兩項結合,這麼一搞,美國還是落後一大截。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很重要俄是美國海軍對反艦導彈的要求不同。蘇聯解體,中國崛起之前美帝幾乎沒有反艦需求,而且美帝反艦往往是艦載機航空兵丟魚叉。這之前美國海軍的戰術是,第一波打擊摧毀敵方防空能力,然後第二波攻擊機+炸彈收割(sdb反艦模式),當年怎麼算都是行之有效的。

冷戰時期的美國海軍在海上有航母戰鬥群組織的制空權,防空網。

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俄當年的反艦導彈射程遠不及美國艦載機+反艦巡航導彈作戰半徑遠,像蘇聯射程最遠的P-500/SS-N-12"玄武岩"重型遠程反艦導彈,最大射程500公里,而美國航母F14重型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就有1230公里,是P-500/SS-N-12"玄武岩"重型遠程反艦導彈作戰半徑的2倍以上。而中國的反艦巡航導彈,鷹擊也好,上游也好,都沒有超過100公里的。

說白了,那個時候蘇(俄)、中的反艦導彈根本挨不著美國的航母。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美國按照傳統的武器裝備思路,海軍航空兵更多地執行反艦任務,自然也就不會像中俄搞各種反艦導彈。說白了還是中俄兩國航母不行,而美國海軍很長時間一直保持著艦載機加巡航導彈的海上優勢,等這些行之有效的優勢一點點被後來的中俄腐蝕掉,感覺有問題了,又碰上船大難調頭的困難。一代優勢裝備是億萬金錢堆積起來的,要換裝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單論反艦作戰,美國落後的不僅是武器,也包括作戰思想。

美軍認為自己的海戰有不對稱優勢,過渡迷信用飛機反艦,因此發展反艦武器的思路總是侷限於隱身亞音速巡航型。

而中俄因為艦載機比較弱,反而因禍得福,反艦武器思路則要廣得多。

特別是中國痛定思痛,又遵循“超限戰”策略,反過來也搞不對稱戰略,下大本錢發展了彈道導彈打航母的反艦彈道導彈技術,顛覆性質的改變了美國艦載機+巡航導彈的優勢地位,美國雖然看著中國逐步腐蝕掉美國的海上優勢,仍然始料未及。

未來隨著5代機上艦,反艦武器的發展註定要擺脫艦載機機艙尺寸的限制,像更快更遠發展,但帶來的代價必然是更大。而更大的反艦導彈,只能由軍艦發射。

比如,055萬噸大驅裝上反艦彈道導彈,只是個時間問題。

需求決定投入,因為美國反艦的迫切性較次之,所以在這方面投入不太積極,也沒見什麼顯著的成果。同時,投入決定產出,也正因為美國長期以來不注重反艦領域的投入和研發,自然與中俄比在產品和運用上差上了一截,這個部分也是美國的短板,想要追上領先者不是靠嘴吹吹那麼容易的。

說白了,單就反艦導彈而言,美國的反艦導彈技術真有點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感覺。

另外一個“誤區”是美國的反導投入耽誤了反艦導彈的投入,地主家也沒有餘浪啊

美國近十年來,反導(反彈道導彈)投入佔據了軍費的極大份額。比如,美國2020年的軍費撥款,研發和生產三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通用的F-35戰鬥機投入佔比第一,第二就是反導,反艦導彈的投入根本排不上號。

美軍痴迷反導的後果是,中俄怕再次落後又發展了高超音速飛行器反艦導彈。

中俄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反艦導彈,先後採用了“錢學森彈道”和“桑格爾彈道”,速度不但是高超音速的,彈道的軌跡飄忽不定,目前的反導技術根本無法攔截。而美國天文數字的反導撥款花出去了,只有硬著頭皮繼續搞。

我們前面說過,反導投入那麼大,反艦導彈的投入必然很少,美國的軍費再多也不可能用反導投入的相同額度再投反艦導彈,錢就那麼多,反導佔了大頭,反艦隻能是小頭了。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曲線救“彈”

美國海軍的做法是少花錢多辦事

美國海軍靶彈,從超音速到高亞音速靶彈,種類很齊全,基本能模擬世界上所有的現役反艦導彈。哪怕是彈道導彈的靶彈,美國也是在積極研究,中國俄國這麼多反艦導彈,美帝海軍是不可能無視的。

美國的做法是,這些靶彈稍微改進一下就是很成熟的反艦導彈。

冷戰以後的歷史上,美國還沒有一件武器是仿製別國的,美國的自豪蕩然無存。

下圖,美國通過特殊渠道買的47枚Kh-31超音速導彈,擦!偷師啊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模擬超音速目標的GQM-163A靶彈,是美軍從俄羅斯獲得47枚Kh-31超音速導彈(去掉彈頭和其他敏感部件的版本)並測試後,還覺得不過癮自己再模仿的版本,屬於SSST項目,用於模擬各種衝壓發動機的2-3馬赫超音速反艦導彈,其掠海飛行高度5米,掠海速度2.5馬赫,射程110千米,07年開始批量採購,平均每年常規訓練打靶考核用6-7枚。

美國現在也不怕丟人了,這其實等於變相的“偷師”中俄反艦導彈技術。

美國進行的針對反艦導彈演習都很貼近實戰,2012年的一次演習甚至用BQM-74靶彈給自家巡洋艦戳個窟窿,美帝海軍一點都沒有放鬆相關研究,都是玩真的。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下圖,這就是給提康德羅嘉巡洋艦戳個窟窿的BQM-74靶彈,這種速度的彈都能有效突防,美國軍艦反巡航導彈的能力可見一斑。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另外,美國還有LRSAM,隱身、射程一千公里,轟炸機和艦載機都可以攜帶。LRSAM是一種遠程隱身反艦巡航導彈,說到底美國還是喜愛隱身巡航導彈,但是不知道美國想過沒有,LRSAM再隱身,進入目視可見的範圍仍然沒有隱身可言,正好給紅旗10和1130送菜。

因為這種彈,末端飛的速度太慢,面對每分鐘10000發的1130和光電\\紅外製導的紅旗10突防的成功率極差。

中俄研究彈道導彈打航母和高超音速飛行器反艦不是沒有道理,慢速目標基本沒有成活率,這也是讓美國逼得。

為什麼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反而落後中俄?

中俄喜愛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和彈道導彈打航母,但是中美俄現在都在往對方的路線上補短板(各有優勢),美國也開始研究中程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中俄也研究隱身巡航導彈,新一輪博弈方興未艾,好戲還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