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54:一石三鸟

一艘潜艇的一次攻击,击沉一航母一驱逐舰重伤一战列舰,这样的战绩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1942年9月15日,南太平洋,日潜艇I-19一次鱼雷齐射将6枚鱼雷呈扇形攻向美舰,6发5中击沉美军航母胡蜂号(CV-7)跟驱逐舰奥布莱恩号(DD-415),重创战列舰北卡罗莱纳号(BB-55)。不论英美日德,这好像是效率最高的一击吧?

前一节忘了说,胡蜂号在8月24日离队加油去了,没赶上东所罗门海战。25日下午加完油回到战场,胡蜂号放了34架战机搜索/攻击田中赖三的登陆舰队,但为时已晚,田中的神通号巡洋舰当天上午被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重伤之后,整个舰队撤了。

胡蜂号于是就在所罗门群岛南部晃荡,跟以前一样,保护美澳航线兼顾瓜岛。

太平洋海战之54:一石三鸟


9月15日,胡蜂号跟大黄蜂、北卡号战列舰正护送陆战7团前往瓜岛增援。当天清晨,胡蜂号是一级战备状态,时间1000之后降至二级,只关键岗位人员值班。整个舰队上午都没遭遇敌情,只在中午击落一架笨重的水上飞机。

时间1420,胡蜂号放出24架战机进行护卫/搜索/攻击,然后收了11架战机回来加油。效率挺高,一切井然有序,就在这时候,日军潜艇来了。

I-19跟前一节的I-26一样,都是带飞机的B1级,水下排水量3600吨航程11000海里/26000公里,6鱼雷发射管备弹17发。

1444,胡蜂号航行在瓜岛东南500公里附近,瞭望员突然大叫“右舷前方,三枚鱼雷”

但实际上,不是仅仅是三枚而已,I-19这时刚巧也在这晃荡,而且是晃到了胡蜂号大约1000米的地方。机会难得,I-19一气射出6枚鱼雷。

1445,急转的胡蜂号躲避不及,被三枚鱼雷击中,而且中弹部位相当危险:航空燃油的油库跟弹药仓附近。中弹之后,胡蜂号船体内连续发生爆炸。

1452,估计是一枚鱼雷定深过大,穿过了吃水6米的胡蜂号,击中吃水10米的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北卡的中弹处位于左舷前部水下6米,舰体被撕开一个6X11米的大口子,这战列舰随后在珍珠港的干船坞里呆了一个月。

1454,看到胡蜂号的浓烟之后,护卫大黄蜂的奥布莱恩号驱逐舰相当警惕,惊险之中躲过了船尾的一枚鱼雷,但可能是注意力都集中到船尾去了,结果是舰艏突然被鱼雷击中。不过还好,没有人员伤亡,看起来只轻伤而已没什么大碍。

嗯,只是看起来,其实,她是中了天下第一阴毒功夫-------绝迹江湖逾三百年的化骨绵掌。

太平洋海战之54:一石三鸟


胡蜂号的情况非常严重,汽油引起的大火将右舷前部各炮塔的弹药一一烧爆。爆炸之猛烈,甲板上一些战机被抛起落下之后,起落架都断了;一座1.1寸的炮塔被直接炸出舰外。

中弹之后半小时,胡蜂号上就发生了三次大爆炸,消防水管破裂无法使用,通信系统故障指挥失灵。中弹后不到一小时,舰长谢尔曼(Forrest Sherman)下令弃船,时间是1520。

虽然伤情严重,但胡蜂号上的弃船过程秩序还是很好,伤者先行,40分钟后,谢尔曼最后一个下船。

然后,美军的鱼雷又出问题了,射向胡蜂号的两枚鱼雷角度完美却没爆,后三枚鱼雷特地关闭了磁引信,爆了(其实也是侥幸而已,见第24节。)。最终,胡蜂号上两千余名官兵,阵亡193人。

北卡号战列舰上,虽然船体被撕开的裂口很大,但位置并非要害。毕竟是艘4万吨的大船而且损管得力,几分钟内就将6度的左倾调正,问题不大,阵亡人数也不多,5人。

随后,北卡前往珍珠港维修,在干船坞里呆了一个多月。

太平洋海战之54:一石三鸟


奥布莱恩号驱逐舰比较有意思,当时没事,但就是浑身不对劲。中弹次日,9月16日她抵达瓦努阿图维修,一周之后到努美阿再修,都是漏水的问题。10月10日出发,准备越洋前往旧金山。

10月12日抵达苏瓦,16日出发。18日,航行中的奥布莱恩号漏水情况加重,决定前往帕果帕果紧急停靠,但一路上将船内能扔的东西都扔了还不行,终于在19日早上弃船后沉没。

这时,距离中弹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幸好,无人伤亡。

这其实是蛮奇怪的,一般来说,1500吨的小船被鱼雷击中的话,不沉也是只剩半条命。事后推测,是舰艏中弹部位非常靠前,所以无人伤亡--------那地方没人,但巨大的冲击力通过龙骨传递到船身,整个船体的结构已经被破坏。实际上,船在当时就已经废了。

不论潜伏时间还是致死机理,真的很像化骨绵掌啊。哈哈

至于I-19,1943年11月25日在中太平洋的马金岛被拉福德号驱逐舰(DD-446)击沉,跟二战中的很多潜艇一样,无人生还。马金岛的具体位置,可见47节《永不言弃》。

这个时候,企业号跟萨拉托加号先后受伤回港维修,现在胡蜂号又沉掉,南太平洋上就只剩了大黄蜂号(CV-8)一艘航母。不过冥冥之中,大黄蜂号也已时日无多,距离自己的终点不过一月之遥。

太平洋海战确实很残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