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实力对比,都藏在朝代的命名中了,史家智慧不得不服

2020-03-01

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这是中国历史八个大一统朝代。

北魏、东魏、西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时几个分裂的朝代。

想当年初中开始学历史(小学时有“社会”这门课,讲屈辱的晚清历史) ,有没有傻傻分不清的感觉?朝代也要分个东西南北的,不是给我们历史考试增加负担吗,真的是添乱,搞事情。

后面才知道,这东西南北的,虽然让人头晕,却是大有文章的。

说“东西南北”之前,先来看看另一个概念。

王朝实力对比,都藏在朝代的命名中了,史家智慧不得不服

“汉唐明清”,常常作为一个历史词组放在一起,是几个实在太重要的朝代。那么为什么会有此朝代组合呢?首先,这几个朝代都是大一统王朝。那么其他大一统王朝呢?不是也还有很多吗?

大一统王朝之秦代、隋代,地位当然重要,但都二世而亡。

大一统王朝之元,异族统治且拒绝汉化,只顾抢夺物资供蒙古贵族享用,劫掠汉人(种姓制度之汉人、南人)以当奴仆,根本无心治理这个庞大疆域。清朝虽也为异族统治,但汉化的态度和程度都很高。

所以,汉唐明清,常常放在一起说,念起来很顺口。

小学生背历史朝代,“唐宋元明清”是最基本的。

“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只有宋朝分南北两宋,实际应当是两个朝代。虽然家天下的社会,两宋统治者都姓赵,但前面的北宋亡了,才有后面的南宋。而且从北到南,是疆域的大大压缩,沦为偏安政权。南宋已经算不上大一统王朝了。

王朝实力对比,都藏在朝代的命名中了,史家智慧不得不服

拿掉两宋,唐、元、明、清放到一起,好像就没有那么顺口了。

说回分清“东西南北”的话题。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周、汉、晋之区分词为“东“”西”,只有两宋之前冠以的区分方位词为“南”“北”。

中学历史课本和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按都城的方位作为区分的。

西周都镐京(宗周),洛邑(成周),东周都雒邑(成周);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西晋都洛阳,东晋都建康(南京)。说去说来都是西边的山西西安、东边的河南洛阳。北宋都汴梁(北宋行四京制: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其中,东京是首都,位于汴梁。)南宋都应天府(商丘)、临安府(杭州)

我们就以二周、两汉、两晋、两宋八个朝代为主线,看看史家在朝代命名中暗藏的智慧。

是的,你没看错,我是写的八个朝代,不是四个。

初中生都知道:西汉亡而有东汉,西晋亡而有东晋,北宋亡而有南宋,但是,初中生未必知道:西周东周曾经并存。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为东周而谓韩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案兵勿出,可以德东周,西周之宝可尽矣”。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战国策》

所以,如此“东西南北”地划分,远不止于都城方位之别这么简单。

先说二周。周代为奴隶社会,分西周,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战国,正是因为战火纷飞,征伐不断,所以得“战国”之称呼。

天下分久必合。

秦朝废分封置郡县,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为了方便叙述与理解,暂且采用此说法。【注】

中国历史经秦统一,短暂统治,二世而亡而入西汉。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是谓西汉。

西汉后期,王莽篡汉而建新朝。汉朝宗室出生的刘秀利用赤眉军起义,一举成为皇帝,开创“光武中兴”。

百姓认为之前的大汉“天命”已失,汉朝已经不是原来的汉朝。所以西汉又称前汉,东汉也称后汉。

天下合久必分。

王朝实力对比,都藏在朝代的命名中了,史家智慧不得不服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曹魏归于司马氏,司马炎篡位灭蜀伐吴,建立晋朝,是谓西晋。

西晋统治腐朽,四世而亡。

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已属偏安政权。

王朝实力对比,都藏在朝代的命名中了,史家智慧不得不服


那么,问题来了。东晋的建康,都城是在东南了,为什么以”东“”西”加以区分,而不似两宋以“南“”北”作为区别呢?

有人说,相比两晋时期,南宋时中国经济和文化已经完成南移。这是构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疆域问题。

东晋时北方为五胡管制,分十六国。南方为偏安之原西晋皇室。

南宋时北方自西向东有西辽、西夏、金,西有吐蕃,西南有大理。

王朝实力对比,都藏在朝代的命名中了,史家智慧不得不服


同为偏安政权,从版图来讲,西晋在地图上起码还是大块头,十六国只是小崽子。南宋就不同了,周围全是强敌。比起东晋,南宋可谓是没有最可怜,只有更可怜了。

东晋后分南北朝,南朝是宋、齐、梁、陈,北朝是元魏、东魏、西魏,至北齐、北周。

东晋末期,刘裕乱世中趁势崛起,代晋建宋,定都建康。承袭了王朝的正统地位。而南宋陆秀夫负帝跳海,直接为外租灭亡。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两晋以”东“”西”加以区分,而两宋以“南“”北”作为区别的缘由。

【注】中学课本说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此处值得商榷。

按钱穆(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的说法,秦以后到清朝,中国历史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大一统下的高效官僚体系管理的农耕为主的社会体系。当然分裂时期和元代除外。

封建,词语源自《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意思是指封邦建国。

蒙古帝国时期分四大汗国,有别于中原王朝的分封制,蒙古统一中国后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