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忍辱負重,乾隆還是禁了雍正寫的書


雍正忍辱負重,乾隆還是禁了雍正寫的書

雍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君主。他以勤政、剛毅、刻薄、寡恩著稱。歷史上爭議很大。而且他45歲才即皇位,在位時間也只有13年,在康乾盛世過渡期,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既整頓了康熙後期渙散的吏治,用剛猛的手段遏制了官場不良風氣,為後世的乾隆打下了良好的治理基礎。

就是這樣的人,在世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各方的侮辱和譏諷。尤其是即位前後,幾位兄弟的覬覦和非難,使之非常惱火。一些無才而被撤職的官員也誣他刻薄寡恩。作為清朝的皇帝,他也受到漢人的抵制。有人還並捕風捉影的散播他屠殺兄弟,逼死母親,搶佔父妾之類的謠言。這使雍正這位性情皇帝,有苦難言,經過考慮,他親手寫下《大義覺迷錄》為自我辯護,憑此回擊了造謠的人。

雍正降旨不殺造謠的漢人曾靜和張熙,只是把宣傳夷夏之辨的思想根源——呂留良開棺戮屍。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雍正明令曾靜和張熙寫悔過書,而且在全國各地講解《大義覺迷錄》。可是好景不長,乾坤一即位便把該書禁了,而且把雍正明令不殺的曾靜和張熙處以死刑。

雍正忍辱負重,乾隆還是禁了雍正寫的書

應該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可是為什麼雍正要解釋呢?或許這就是雍正的脾氣與個性。他是一個很雙面的人,既有兇狠殘暴的一面,也有善良慈悲的一面,既有忍辱負重的一面,也有刻薄寡恩的一面。對那些真正老實忠厚的人,他是不吝獎賞和優待的。對那些威脅他權位的人,他能打的打,能拉的拉。如果忍無可忍,他就會下狠手。

尤其是曾幫助他登上皇位的年羹堯,就是在忍無可忍之後才殺掉的。在年羹堯得寵的那些年,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王公貴族都要給他下跪拜禮。其他的平級官員更不在話下。年羹堯的儀仗和排場已經有僭越的嫌疑,連他的下人也跟著驕縱不端,不知道收斂,使得朝廷裡有識之士相當憤慨。

可是雍正一直很支持年羹堯,因為年羹堯真的功勞大。雍正感恩之情溢於言表,在與年羹堯來往的密摺上,更是對年羹堯說了一些過分寵愛的話。雍正還想把他們的關係培養成千古君臣相知的典型,讓後世羨慕。

結果年羹堯越發驕橫,逐漸受到雍正的反感。最後牆倒眾人推,不久年羹堯因為九十二條罪名被殺。可以說雍正一手捧起來的人,就這樣一手給消滅了。在這個過程中,雍正過於寵愛,是難辭其咎的。但是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雍正對有恩於自己的人,還是十分講感情的。並非一開始就殘酷無情。

雍正忍辱負重,乾隆還是禁了雍正寫的書

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雍正始終不是那種殘暴的人。他在諸多阿哥中總是保持謙遜和中立。只要兄弟有難,他基本上都會仗義執言。太子幾度被廢,他都站出來為太子講話。在康熙晚年控制力開始下降的時候,在康熙的病榻前總有雍正的影子,其他的幾個兄弟多在培植勢力,彼此爭鬥。所以康熙漸漸對雍正有了好感,而且雍正誰也不得罪,使得眾兄弟對他的防範也不深。

當然不能說雍正不想當皇帝。只是他採用的方式是很隱忍的。在他成為皇帝之後,很多人都覺得他怎麼會繼承皇位,於是編排故事,誣陷和諷刺雍正。很多人認為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正。其實大多都是都是不攻自破的謠言。但是雍正面對天下滔滔的誹謗,有點坐不住了,擼起袖子,開始為自我做辯解和駁斥。

可以說《大義覺迷錄》就是這樣誕生的。雍正的初衷是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但是他萬萬沒想到,事情越描越黑,甚至荒唐走樣。皇家的隱私不斷的大白於天下,使人看笑話,真相也越發解釋不清楚。於是在雍正死後,乾隆剛即位,為了皇家的體面,就下令禁了此書。而且把得到雍正寬恕,但妖言惑眾的曾靜和張熙給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