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西关-----郁南

郁南县,隶属云浮市,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岸,南与罗定市相邻,北与德庆、封开两县对望。南宁-广州高速铁路、广州-昆明高速公路、云浮-罗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郁南县矿产资源丰富,名优特产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郁南是粤西重要的农林产区,材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县之一。

国家地理标志有郁南无核黄皮、郁南无核砂糖桔、东坝蚕茧等。

广东大西关-----郁南

名称由来

“郁南”的粤语读音应为“屈南”,原因是郁南位于西江的主干流“鬱江”以南。自从中国大陆推行汉字简化政策后,鬱字被同化为普通话读音相同的郁字,而“鬱南”这地名亦同时被简化成为郁南。所以,繁体的正确写法应是“郁南”。在繁体字系统中,“郁”字没有“屈”音。

历史沿革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人侵犯楚国,败后散逃南方各地,成为“百越”族人。其中一部分越人越过五岭,在今广东、广西境内建立了许多大小不等的部落或奴隶制小国。

秦始皇赵政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该地分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三大行政新区。

公元前206年,秦亡汉兴。原南海郡尉赵佗乘机在岭南地方建立南越国,他也接受了汉朝的封号。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国,在其疆域内分设9郡。其中一郡名苍梧郡,该郡设10县,10县中有一县名端溪县。今郁南县是那时端溪县域之部。

西晋太康年间(280一289年),在端溪县域中增设都罗县(县治在今郁南都城镇)和武城县。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分出晋康郡,端溪县和今天的郁南、德庆两县都是该郡的辖地。

东晋末期,又在晋康郡设晋化县(县治在今郁南南江口镇)。

南朝宋元嘉年问(424--453年), 都罗、武城两县合并,易名为都城县(都城之名,由此而来),又从端溪县分出安遂县(县治是令郁南连滩镇)。南朝南齐年间(479--502年),从端溪县分出威城县(县治是今郁南建城镇)。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古罗水(即文昌水)流域内设罗阳郡,今郁南县域有部分被划人该郡。隋初,罗阳郡改为罗阳县。

开皇九年(589年)都城县因晋康郡废,改隶苍梧郡。

开皇十二年(592年),晋化、威城两县并入都城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罗阳县改名正义县。

大业三年(607年),正义县并入永熙郡的泷水县。安遂县也同时转隶永熙郡。

唐朝推行州县制。都城县改隶康州,安遂县则从永熙郡改隶康州,并改名晋康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都城、晋康两县并入端溪县,隶属广南东路德庆府。

元朝沿用宋制。只是德庆府改名德庆路。今郁南县仍是德庆路的辖地之一。

明朝,德庆路复名德庆府,不久德庆府降为德庆州,隶属肇庆府。

万历四年(1576年),明朝政府在该地区设罗定直隶州,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该直隶州除了以泷水县为州治外,还统辖新设的东安县(今云浮县)和西宁县(今郁南县)。翌年,西宁县在今郁南建城镇开始筑城以作县治,这就是建城之名的由来。

清朝沿袭明朝建制,只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把西宁县的部分域地划回原属的信宜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西宁县与青海省西宁市同名,且鉴于该县位于古郁江(今西江)南岸,于是改名为郁南县。

1950年春,郁南县治改在都城镇。1958年11月,郁南县、罗定县合并;取名罗南县。1961年4月,罗南县撤消了.恢复郁南县和罗定县的建制。

自然环境

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西部,是山区县、沿江县份。县境东接云安县,南邻罗定,西界广西苍梧县、岑溪,北与封开、德庆两县隔江相望。地处北纬22°48′~23°19′′,东经111°21′~111°54′之间,辖区面积1966.2平方公里(1998年勘定),居云浮地区五县市次位。县城都城镇沿西江而建,东距省城广州290多公里。截至2006年,全县辖15个镇,总人口48.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4万人,人口密度为246人/平方千米。

气候

郁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6℃,年均降雨量1433㎜,节气明显,无霜期长。春季冷暖多变,阳光偏少,多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多雨,初夏温暖,盛夏炎热,是台风的出发季节,雨量集中;立秋之后,气候逐渐干燥,且为台风持续频繁时段;冬季低温少雨,冷空气活动频繁,有霜冻出现。县境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比较多,光照资源丰富,强度大。

河流

县内雨量丰富,河流众多。西江循县东北部边境流过,流经郁南河段长64公里。西江一级支流--南江下游河段穿过县南部,流经郁南河段长112公里,集雨面积960平方公里。县内还有属于两江的大小支流12条,县境内共长555.4公里,集雨面积3461平方公里。12条支流中,最长的为建城(罗旁)河,长64公里,集雨面积606平方公里。长度31~40公里的有千官河、大方河、桂河,长度20~30公里的有平台河、宝珠河、连滩河、黑河,长度20公里以下的有宋桂河、逍遥河、深步河(郁南段)、白石河(郁南段);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桂河、千官河、连滩河、宝珠河、大方河,其中7条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全县有水域面积(含河流、塘、水库)47.82平方公里(折合71730亩),占全县总面积2.44%。

自然资源

郁南县矿产资源丰富,名优特产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郁南是粤西重要的农林产区。盛产木材、松脂、肉桂、木薯、蚕茧、水果、竹笋、以巴戟为主的南药、茶叶等,建城无核黄皮、都城蜜枣、庞寨荔枝、河口吕宋芒和板栗、竹笋、南江口绛柚等名优特产更是闻名遐迩。木材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县之一。郁南县已形成了食品、医药、电池、电线、电缆、塑料制品、林产化工、机械、服装等颇具优势的工业行业,并成为全国干电池生产第一大县和国内液力产品两大生产基地之一。


天池庵

天池庵位于连滩镇上桥村,距县城72公里。天池庵景区布局以奇山灵庵和农业生态游为主题,注重野趣、奇趣、清幽。有天池古庵、龙跃天池、银窿探秘、观音坐莲、百鸟投林、龙脊挨天、天池玉泉、望君夕照等景点。

张公庙

郁南连滩张公庙位于镇区,距县城65公里。张公庙是云浮市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祭祀明代万历年间广东总兵张元勋。庙内诗词、彩绘、图画、飞檐龙脊等装饰,无不凝聚明清时代的民族文化。主要建筑有前殿、正殿、四户秤亭、配殿、回廊、东西辕门;前后院有戏台、炮台、六角亭、花园等附属建筑。现存前殿、正殿、配殿和四角亭,屋廊、月门、厢房、东西辕门等建筑,正殿设有六根格木圆柱,柱础为石质鼓形。柱纵横成行,形成三进深,二开间。整座建筑物墙壁上刻画各种人物鸟彩画及诗词,石柱上刻凿有多首对联。整座建筑体的驮峰、斗拱、檐板等构件形制是具有浓厚粤西地方特色和风格,对研究民族文化(特别对研究瑶族史)和当地民间习俗有重要科学价值。庙前为旅游广场,设亿年活化石"沙椤"树区,亿年活化石"笔石"林,艺术碑林,民间艺术"禾楼舞"、"西江婚俗"表演区,与张公庙联成一体,展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风韵。

广东大西关-----郁南

特产

都城蜜枣

广东大西关-----郁南

庞寨荔枝

广东大西关-----郁南

河口吕宋芒

广东大西关-----郁南

西江边鱼

广东大西关-----郁南

郁南沙糖桔

广东大西关-----郁南

郁南无核黄皮

广东大西关-----郁南

等等美食 ,还有纯石磨肠粉等等,特美味,滑溜溜的,入口即化,只需要加花生油和普通酱油就可以开吃了,想想就流口水了,很久没吃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