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今天講講武則天成功背後的那些事,從女婢到尼姑,從昭儀到皇后,從二聖問朝到女帝獨權,她究竟經歷了什麼。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zhào),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母親是隋朝的貴族。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貞觀十一年,十一月,武則天十四歲時,唐太宗聽聞她姿色豔美將其納入宮中,據《資治通鑑》所載,她在入宮後,被封五品才人,但是在唐太宗期間,她並未得到寵愛。她的性格也從小時候的家庭暴力以及兄長的不良影響逐漸塑成。這也和她未來極大的野心,狠辣的手段埋下伏筆。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女皇武曌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且各方面一點都不能缺失,這就好比一個人走迷宮,迷宮深邃悠長,這一走就要十幾年,而武媚在這裡面每一步都走的準確且恰到好處。從出入宮廷,封為才人,到在含風殿侍寢太宗與李治暗生情愫,再到太宗駕崩按例出家感業寺,落髮為尼。



病榻,佛寺旁的禁忌愛戀

李治年幼喪母,這讓他對年長女性有種天生的依戀。長年的母發缺失,更使這種戀母情結越來越嚴重。武則天是個在後宮摸爬激打多年的成熟女性,一個美豔動人的成熟女性、完全能夠滿足李治對女性的全部幻想。從後世留下的文物看,武則天的字也寫得不錯,年齡相當,性格互補,有共同語言,再加上他們在老爹眼皮子底下偷情,刺激性太大了。偷來的感情,總是比遇到的感情更吸引人。所以,對李治來說,武則天同樣是李治的理想情人。感業寺別後, 兩個人同時害起了相思病。武則天開始給李治寫情書,思緒紛亂,淚眼模糊,將紅的看成綠的,容顏消瘦,心神恍惚,這都是因為思念你。此種肉麻情詩不計其數。詩歌如果沒有真誠的感情,很難打動人心。可見當年的武則天對李治的確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既有情愛,又有思念,當然少不了投機成分可以想到,感性的李治拿到這情書後,想著武則天默默流淚思念自己的場景,怎麼能不感動?李治徹底被套牢了。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如意娘》武曌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後來又入宮被高宗李治拜為昭儀,隨著一步步的接觸皇權,武則天的野心慢慢被放大,對於權術的使用也越發的爐火純青,她開始幫助高宗打擊元老,因為獻計和陰謀成功,武則天走上皇后之位,此時她已經得到了一個傳統封建女性的最高地位。

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戕,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鑑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詔》



因為低估而走向低谷,長孫系元老被剷除

我們雖然無法明白這個女人對政治的興趣從何而來,隨著權力的增加,她與生俱來的政治嗅覺和敏銳的判斷慢慢暴露。自古皇后是無權問政前朝的,而武則天的種種手段讓高宗坐不住了。在高宗心裡,誰是皇帝,過去李治認為天下不是他的,是長孫無忌等元老的,他深刻明白自己為何上位(太子李承乾造反被革,魏王李泰天生聰慧,敏銳,元老害怕不好控制,在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中只有李治身份正,性格懦弱,便推為皇帝,但是沒想的是,武曌手段狠辣聯合許敬宗指正長孫無忌謀反,藉此革職當朝元老幫李治鞏固了中央集權)。

皇后以無忌先受重賞而不助己,心甚銜之"-----《舊唐書》


昭儀有子,必欲立之者.無忌已數諫,即曰:"先帝付託遂良,願陛下訪之."遂良極道不可,帝不聽.

後既立,以無忌受賜而不助己,銜之.敬宗揣後指,陰使洛陽人李奉節上無忌變事,與侍中辛茂將臨按,傅致反狀.-----------《新唐書》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廢后事件敲響的警鐘

以前呢江山是太宗的,他不敢想,後來江山是元老的,一群老妖精,他也鬥不過,現在呢,元老死了想著怎麼也輪到高宗了吧,然而成了武則天的,李治越想越氣,越想越不舒坦,後來就萌生了個想法,廢后!這時一個比較戲劇的宰相登場了,上官儀。在長孫無忌元老系被打擊後的五年,李治命宰相上官儀修廢后詔書,但是此時的武后已經不是那個手無寸鐵的小女子了,起草的廢后詔書字跡未乾,就被武后接到了消息,她立馬到李治旁邊又哭又鬧,可能是往日的情愫,高宗就作罷了此事,上官儀就這樣被高宗賣了,從此被武后記恨。

在擬廢后事件之後,武則天深愔光靠哭不能解決問題,槍桿子出政權,她必須殺人,後來一樁陽謀誕生了,廢太子李忠,再上官儀被許敬宗指謀反,此時朝堂上的大事已經是武后一個人說的算了,李治還想抗爭已經沒有辦法。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執掌重權,排除異己

從此李治的江山就成了武則天的,再到後來二聖臨朝,並稱天皇天后,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十二月,武則天上建言十二事,被李治悉數採納,下詔頒佈施行。武則天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闢,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她所編農書《兆人本業》,頒行天下,影響很大。而武則天執政期間,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為主。

李治所患的風眩症愈加嚴重,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則天攝政,因宰相郝處俊勸諫,這才暫時停議。武則天得知後,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且密令這批學者參決朝廷奏議,以分割宰相的權力,被當時的人稱作"北門學士"。同年,太子李弘病逝,李治改立自己與武則天所生的第二子李賢為太子。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李治又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為太子。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駕到奉天宮,當時武則天從封泰山以後,勸李治封禪中嶽。李治因患病而終止。不久,李治命李顯代理國政,宰相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協助理政。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病得很厲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晉見。同年十二月,李治駕崩於貞觀殿,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隨著太子李弘病逝,李賢被廢,武則天真正的掌握了主要的集權,後來再廢唐中宗,除皇室。

武則天下詔殺南安王李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已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唐朝的宗室被殺戮殆盡,其中幼弱倖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嶺南。武則天謀奪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引起諸王不安,欲起兵對抗。後全數被鎮壓。

一個封建時代的女子,武則天哪裡來稱帝的勇氣?

最後武則天稱帝遷都洛陽,一代女皇踩著屍骨悄然而立,輕揮雙袖,改號武周,迎接萬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