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源更重要,还是教师水平更重要?

峰哥球友道


生源重要?还是教师水平更重要?

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



我在重点中学教过书,在普通中学教过书,担任过重点班班主任,也担任过普通班班主任。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师资力量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是越来越多学校不惜以重金招聘博士硕士高材生,不惜以百万年薪招聘顶级师资的原因。教学教学,教在先,教师水平的重要性,谁也不能否认。

但是,我依然要说,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而言,生源更重要。不用说太多道理,现在的绝大部分名校或通过考试或通过所谓面谈的方式,集中了绝大部分优质生源,集中了绝大部分学霸。没有优质生源,就没有顶级名校,这样说并不过份。

而一些普通学校,招不到优质生源,自己老师耗费很多精力培养的为数不多的“学霸”,还随时有被名校挖走的风险。

当然我不否认名校老师的压力,辛劳,其实名校老师的中考压力高考压力也很大,考得好可大张其鼓地宣传,考不好也压力山大,老百姓的眼睛都盯着呢。

名校的升学率远远高于普通中学,这是事实。但若说名校老师的水平高于普通中学老师,真的未必。

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在于学校的学风,教风。我把学风摆在首位,是因为学风对于一所学校是至关重要的。名校之所以为名校,走进校园那刻你就明白了,集中了优质生源,学霸的名校,老师的主要精力能用在教学上,能用在备课,上课,反思,总结上,所谓教学相长,良好的学风能促进老师的教学,推动良好教风的形成。

而普通中学中,老师的的很大一部分精力要用在整顿课堂纪律,追缴学生作业,转化教育后进生,约见学生家长等方面,有时一个学生都可能把老师折腾得够呛,严重消耗了老师的教学精力和热情。

而这就是学风的差别,也是生源的差别。



我有一个朋友,是内地某知名重点中学的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前些年通过绿色通道调入沿海某普通中学,教数学,带班主任。

两年后,孔雀东南飞的他感到疲惫甚至有些后悔,以前在知名重点中学很厉害的他,现在总感到没有成就感,他甚至感叹自己做难题的能力都下降了,为何?因为班上的孩子基础普遍比较差,有的甚至很差,他没有机会也似乎没有必要给学生讲难题,也没有学生问难题,长此下去,自己解题的功夫自然也褪化。

这就是教学相长,我们都认为好老师能带出好学生,其实学霸学生汇集,优质生源汇集,也能倒逼老师更优秀。

生源,真的很重要。



总结一下观点。

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老师都很辛苦,不一样的辛苦,不必对立起来,都在为教育作贡献。普通中学的老师也不必自悲,没有普通中学的绿叶相衬,也就没有名校中考成绩高考成绩的惊艳。普通中学老师从事的是更艰巨的事业。

教师水平很重要,生源更重要。


途虫的百味人生


讲一个真实案例。是2010年前后认识的一位退休的高中数学高级教师讲的,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位教师退休前是当地名师,手里出的清北生几十,一本数不清。年年县高考前十里边,他的学生占到一半属于正常发挥。

但是他过四十时还是当地普通乡镇高中里的普通教师,能力资历都一般。当地县中是初中连高中,基本垄断了当地优质生源,像他们这种乡镇高中,就是一本叫学霸,哪年有个重点恨不得全校敲锣打鼓的水平。

有一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有道数学大题太难,全校只有一个学生作对了。偏偏这个学生是个回回年纪倒数十几名徘徊的大学渣。这让他感兴趣了,就找那个学生谈话摸底,结果自己差点气死。因为那个学生属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啥都疲疲沓沓没劲天天人在课堂脑子不知道在哪的类型。批评压根没用,诱导呢,偶尔回一句能噎到你准备了多久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个老师也来劲了。不信干不过你。就很下了点功夫,又是家访又是咨询这个学生以前的初中和小学的老师,还尽可能找了这个学生以前的考试卷子来分析。最终发现这个学生其实是逻辑思维能力超强,老师讲一点他能琢磨明白三四五点的类型,所以小学阶段就养成了不怎么用功,随便看看书就能考不错的习惯。结果初中进了县中之后,开了英语课,他这套学习方法完全失效,成绩狂跌。

偏偏县中还特别重视英语成绩,所以老师家长对他各种施压各种督促,没有切实找原因解决问题的单纯高压之下恶性循环,越督促越不行。最后不但英语厌学情绪严重还蔓延到其他课程,到了初二就完全学渣化,老师家长也都对他放弃了,被县中清退到一所乡镇初中。

找到原因后就好办了。这个老师先和英语老师打招呼暂时别对这个学生太多要求,然后数理化老师联手给这个学生出了一堆难度够高有挑战性的习题和竞赛题。告诉他只要这些题做好了上不上课不学习都没关系。结果是允许他不学习不上课了他反倒没那么多幺蛾子了,每天钻研题目玩的不亦乐乎,一批题目做完自己就跑去找老师要下一批题目,最后把老师的参考书抱回去自己翻了。

只花了两个月功夫,到了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这个学生成绩直接跨过中游,在年纪理科200多学生里,直接从倒数十几名冲到了正数十几名,而且是全面飙升,除了英语还是只有二三十分之外,其余科目全部冲到年纪前列。

到了高三更加了不得。他们县当时有六次统一排名的高考模拟考试,本来县第一和主课的单科第一从来都是被县中垄断的,结果那年除了第一次之外,总分第一被这个学生拿了五次,最多一次总分落下县中最高分近五十分。号称英语一旦能及格,和县中最好学生之间就是一门总分七十的生物课的差距。

这位老师最遗憾的是这个学生的英语始终没什么起色。最终高考也是以县第一的成绩,清北的分数,只走了一所差一线的重点大学。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积累的问题特别严重,到了看到英语书就犯恶心的地步,二来他们学校本身在英语方面也确实没什么很有办法的老师。虽然也曾经和县中协商能不能提供一些帮助,可那时县中已经被这个学生虐到只有英语还能保持县单科成绩第一了,而且这个学生的事轰动全县,到处传说县中是如何把学霸整成学渣的,乡镇中学的老师又是如何更负责任更努力,把学渣又拯救回来的故事。

所以县中表示英语方面提供师资帮助甚至更进一步合作都没问题,但他们学校必须把这个学生转到县中,还要公开承认这个学生以前的成绩下降是自身原因,后来的回升也是基于县中打下的良好基础。

最后当然是不欢而散,两边校长互相指着鼻子骂娘骂姥姥。

这个老师经过这一年多也是脱胎换骨。不但数学水平在全县教师里边进入第一流,很多以前完全没感觉的教学方法,也突然就理解了原来是这回事那回事,该这么用那么用。以前只能半无意识的推动一个两个学生成绩进步,成长到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抓重点学生,打造学习核心,带动班级整体进步的水平。后来连年带的班级在升学率本科率上都能和县中重点班级抗衡,在县高考前十前二十人数上,更经常一个班级对抗县中整个学校。堪称一个班级把整个学校带到了年年能和县中叫板媲美的地步。

要讲生源和老师哪个重要,我觉得没有比这个事更能说明问题的了。

对一些顶级名校,大家教学水平教学环境都没什么明显问题,要做顶级争夺的情况下,生源的确有他的作用。

但对国内绝大部分学校来说,教师的认真负责,用心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比教师自身的水平更加重要。

再好的学霸,碰上不像样的老师,一样可以变成学渣。原本的学渣,遇到一个认真负责,走心的老师,未必就不是学霸。


仁者乐山亦乐水


是生源更重要,还是教师水平更重要?我们都知道好的生源加上高水平的教师那么就是锦上添花,完美的组合了,如果二选一着实为难了很多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如果让我选择的话,那么我认为好的生源更重要。



讲一个事实吧,我县有很多所高中,但优质的生源一直都是集中在一中与二中。一中是老牌高中了,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一直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多年,二中紧跟随其后。高考成绩不管是名牌大学,一本二本等二中从来没有超过一中。

2008年二中来了个新校长,他和与往校长不一样,他特别注重生源。当年的高一招生,他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中考成绩出来了,他承诺全县多少名的同学来二中读了可以减免学费,而且有很高的奖学金。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当年二中的录取分数线与一中的差距变小了很多,第二年加大学费减免及奖学金的力度,当年二中分数线首次超过一中,往后的年份两所学校录取分数都差不多,但二中一直高于一中。

2011年高考也就是二中录取分数首次超过一中的那一届学生高考,高考后二中高考成绩全面超过一中。从2011年后二中分数录取线每年都超过了一中,录取好大学的一直在第一的位置,一中全面失去了反超的机会。



二中的反超是老师比一中教得好吗,老师水平更高吗?我想这绝对不是的,某种程度上讲一中教师的水平要比二中好,但二中为什么能反超,我想主要是二中的生源比一中好的原因。

好的生源,学生的素质较高,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强,接收能力强,他们往往能够考出好的成绩,这就如同好的原料往往能生产出好的产品一样。所以,我认为好的生源更重要。

这几年一中狠抓教学,非常注重教师水平的提升,比如校长随时推门听课,比如送老师出去培训,比如加大对优秀老师的奖励等。几年下来一中老师的素质整体上比二中高了很多;近年来一中也注重管理,强调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管理上也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一中的高考成绩还是差二中很多。所以我认为生源更重要,生源差了即便老师再优秀,要取得好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针对高中而言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好的学生接受能力,爆发能力更强,如果再加上优秀的老师教学,那么就属于锦上添花了。相反,如果生源差了,那么不管老师怎么优秀,管理怎么样,学生的质量会提升这是事实,但要达到质的飞跃那难度非常大的!

优质的生源更重要,这就如同好的原料更能出好的产品一样(虽然也有残品,废品出现,但概率要小很多)。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评论!


爱生活爱地理


没有好老师,学生还到这个学校干什么?

我儿子就在我所在的县城城关一个学校里上学。有一次会,我儿子因为脚上有病需要看医生,经常耽误课,有时候就没有办法上课。我感觉,这一次,儿子的学习肯定要耽误了。怎么办呢?数学我能给他讲一讲,语文不是那么好讲的。这要是因为有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以后可能就会跟不上脚步了。

一天傍晚,儿子的班主任任老师,也是语文老师,来到了我家。进门就非常关心:“孩子的脚怎么样了?好了吗?今天我就是利用这点时间,来给孩子补补落下的课。”

我慌得给倒茶,又不停地感谢着。后来,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来到我家里给孩子补习语文。唉,不错,儿子在他老师的补习下,语文成绩非常理想!

后来,我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了。一位了解内情的学校附近的居民说:“这所学校之所以这样火,就是因为这个学校里面有四、五个像任老师这样的老师。很多的学生就是因为她们俩才跑这个学校来的。”后来,经过了解,还有张老师,郭老师,王老师等几个能够为学校挑起大梁的教师,也是时常做着类似的事情。

说真的,从我上学到参加工作,除了这位任老师,从来就没有见过一个类似于任老师的老师,能够主动积极地来到学生家里,给孩子补课。(有,一定有,但是,我没有碰到过这样的老师。)这种认真负责、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落下来的工作精神品质,确确实实吸引了很多很多的家长和学生。


——这个学校因为有了好教师,学生们便主动地跑来学习。

我还知道某个初级中学,由于学校里连续多年也不能考上一个重点高中,教学质量一直在下滑。老师天天都来上班,也不间断地工作,但是,为什么每年的毕业生就是考不上好的学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有一条是肯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学校里已经没有了能够保证出成绩的老师了。

于是,家长许多都说:“不行了。孩子说什么也不能放心交给他们学校!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没有好老师,的确是问题。”

这个学校到现在,生源一直都是问题。

——学校里没有了能够“把滑”的老师,这个学校的学生就会流失。

以上的例子,并不是个案。农村的好多学校之所以逐渐削弱,学生越来越少,以至于关门,这与学校里面没有好老师,教学质量一直非常低有极大的关系。

好老师就是一个学校的“定海神针”!

有了好老师,再加上好的管理模式,学校不想好都难!还愁生源吗?



中小学教育者


生源肯定重要,真正优秀的学生估计不用太好的老师就自己走得很好,以前我初中从来没有听过我们数学老师上课,因为讲得太烂啦!但是老师也很重要,比如我的数学老师教数学不好,又教我们物理,最后物理给我们一个火箭班教到年级倒数第一,校长让他管实验室。我的物理当时100分,39分。初三又换了一个物理老师,我物理变成90分以上,但是我的物理高中学的很痛苦,最痛苦的就是和初二关联的物理,我高中数学化学都是班级第一,唯独物理,很难上来!所以理科老师特别重要,尤其是起步阶段!我更相信老师的作用其实很大的,我的学生到我们班明显智商提升了很多!


老唐初中数学


说说我曾带过的几所学校,大家从例子中看看,是生源重要还是教师重要。曾在一所几千人的学校工作过,这是一所小学到高中都有的学校。曾担任过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每个班级人数都在40多人。家长忙着打工,管理孩子的家长极少,大部分孩子智商在线,愿意学习。尽管家长管理不到位,但是老师非常负责任,这所学校无论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成绩还行,在众多学校排名,基本都在中等偏上。

小学阶段成绩还比初中的要好。这还是家长不怎么管的情况下,小学每个班里的孩子有3、4个成绩差的孩子,差的孩子语文数学基本上在四五十分左右。中考前20名,学校基本上能三四个名额。

我曾在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工作。那里没有高中,人数略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生源特别差 ,一年级每班大约有30多名孩子 不写不教作业的占三分之一,考试语文几分,十几分的每班都有5、6个。每个学期都有不断转来的孩子,从不参加分班考试 。有的孩子上四年级,连二年级的知识点都不会。尽管老师都拼命教学,无奈学生不给力,大家想象一下成绩吧。这所学校的生源特别差,成绩好的孩子,有本事的家长都把孩子弄到其他学校去上学。一所学校 ,有好的生源,才成就名师和名校。这就是每所学校都抢优质生源的目的


丸子汤666666


不能一概而论!相比较而言,我更倾向于生源重要!

我拿自己当例子吧!并不是为自己找借口!五年前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上的学生成绩都非常棒,在乡镇所有五年级排名中每次都是第一或者第二,我接手以后呢,成绩并没有下滑,始终保持着第一或者第二,有一个班和我们班非常成绩非常接近!我们两个班每次都是包揽前二!

临毕业真的不舍得,一是感情好,而是真怕再也接不到这么好的班级了!当时很多孩子都在那哭,但是,没办法,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再谈一下三年前,我接的是一个四年级,也就是刚送走上一届后紧接着的一批孩子,这批孩子很听话,但是成绩不理想,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班里没有尖子生,后进生不少,大部分都是中等生,很少有出类拔萃的那种!开始,我信心满满,因为我刚送走的那批孩子是如此优秀,导致我信心膨胀,也可以说我有点儿飘了,我竟然定的目标是杀进年级前三!后果很凄惨,我从接手他们,到今年毕业,最好的一次成绩就是排进年级第六,也就是倒数第三!

毕业最后一次考试,还是成绩不理想!

所以,我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静心教书,认识到孩子学习真的是靠天赋的!

当然,事无绝对,我都是从小学中高年级接的两个班,可以说小学阶段基础已经定型了,那么,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我觉得除了天赋以外,老师的引导也是异常重要,他关乎孩子以后得学习习惯养成,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非知名教育工作者


我认为生源是第一位,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水平是第二位,这也是生源大战的主要原因,好的生源尽管重要,学校师资水平的骨干队伍不强,也不能出好成绩,当然还有管理等方面因素,我们身边有一个完全中学,在初中招生会议上给家长承诺办俩个重点班,我的同学的孩子,等100多位家长就留下来,不去泽校了,本来这些家长就不放心这个学校,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俩个重点班,成绩都不理想,主要科目老师水平不行,初一第二学期,开学60多名学生转走了,到初二时重点班基本跑完了,纷纷泽校走了,我同学的孩子还没有走,初二时有个特级教师上物理课,是个副校长,南方口音,学生普遍听不懂,物理基础没掌握,学生意见大,家长闹事,还了另一位物理老师,物理一直不行,这位同学的孩子到高中毕业物理的欠账,没有还完。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有好生源,老师水平不行,照样留不住好学生。


老赵说教育


作为一个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作文老师来说,我的观点是——好生源和好老师互相成就,下面我来讲讲原因:

1、好的生源能够带动老师,越讲越好。

我今年一共在中山开了三个作文班,其中东升丽景小学一个班,东区雍景园小学加水云轩小学一个班,西区铁城小学一个班。东升丽景小学6个学生有两个学生特别的优秀。铁城小学和雍景园小学的也有几个特别优秀的。大约上到第五次了左右,他们就已经能够写出非常美的作文了。而且孩子能够举一反三,我上课的状态也是越讲越好。

2、好的老师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兴趣,表现更好。

每一个班都有特别优秀的孩子,每一个班都有暂时成绩一般但是可塑性很强的孩子。我的这三个班级,也有几个学生,通过学习以后作文水平突飞猛进,因为我用了小朋友喜欢的语言,小学生听得懂吗又很有趣的语言去教他们。培育好了兴趣以后,孩子进步很大,所以对于想学习的学生来说,老师也是非常非常重要。

3、还有20%让老师无能无力的学生。

西区铁城小学没有这样的学生,另外两个班各有一个学生。东升丽景小学的那个女孩非常善良,也很文静,她也很努力在听,她也会努力去学习,但是她反应能力确实会慢一点,所以最后她的作文像她在学校所有课程一样,进步很小。

水云轩小学的那个学生,他午托老师放弃了他,在学校也被投诉。来到我这里,我也非常用心交。但是,这个孩子超级叛逆,看到我这里也是坚决不写字不动了,如果玩游戏,他就很开心,一动笔写他就开始冷暴力对抗。

4、好生源和好学生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都说教学相长,遇到好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孩子会因为好的老师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遇到好的学生,老师之荣幸,能够将此生所学,所有的想法和观点都得到很好落实,能够得到学生的高度理解,能够最快速出成绩。

好的老师,可以改变孩子一生。

好的学生,可以实现老师此生的理想。

两者相辅相成,都非常重要。

最好的方法是时拥有好的老师,匹配到好的学生。





艳艳于飞美乐逗


谢谢大家阅读我的见解。

我作为一线教师,感觉到学校要有一个良性循环,这两点必须得重要,缺一不可。

生源固然重要,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个方面在小学阶段看起来一般,关键点在于教师。水平高的、认真、细心的教师会给小孩子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而在初中和高中必须要有好的生源,才能构建起一个学校的良好成绩。

如在我们学校,是一个一贯制十二年学校(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初中和高中每年都要去相关的学校去做宣传,讲相关政策。以此来吸引游戏的生源。只要有优良的生源,再加上我们努力进取的教师团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遵旨。

再说,教师的团队。这一点,我们烽火中学就做的不错。近几年,全校领导和教师通力配合,老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陕西省教学能手六人,宝鸡市教学能手十二人次,区级能手三十多人次)。这样,不仅造就了我们大烽火,也给个人增加荣誉和声望。也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