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梁山108將,形形色色,有將軍,有地主,有山賊,有商賈,幾乎包囊世間所有行業的各種人群,然而,本性斬斷世俗,六根清淨的出家人在這群人裡,顯得多少有些不倫不類。

梁山好漢之中,有三位出家人,一道士,一和尚,一行者。三人均是梁山泊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位列三十六天罡的前十五名,可見武力不俗,聲望尤隆。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縱觀三人結局,雖然都得善終,卻又各有不同。成就最高的是魯智深,在六和寺,聽潮信而圓寂,坐化成佛,成為梁山魔君們的第一檔真神。

公孫勝在徵方臘之前,回去薊州,重回仙長羅真人門下,潛心修煉,遠離塵世紛爭。

武松雖從未正式出家,但自從行者打扮之後,一直以出家人自居,不曾改回俗塵身份。徵方臘後,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八十而終。敕封清忠祖師。

三位出家人,緣法各不同,為何魯智深成佛,公孫勝不行,武松亦不行?

  • 一、俠

魯智深一直忠肝義膽,古道熱腸,行俠仗義。打死鎮關西,是為救金翠蓮;痛打小霸王,是為救劉太公女兒;大鬧野豬林,是為救林沖。將魯智深的一生看罷,他一直都是嫉惡如仇的踐行者。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他的一生都是在鋤強扶弱,扶危救難。他殺的每一個人,除了敵人,皆是大奸大惡之徒。

僧袍之下,是一顆滾燙的熱心

而武松、公孫勝就這一點,較之魯智深可是謬以千里。武松打虎是被逼無奈;殺西門慶、潘金蓮,是報仇;醉打蔣門神,是報恩。若論行俠仗義,只有蜈蚣嶺上殺飛天蜈蚣。

武松殺伐,從來沒有為民除害之心,皆是出自私心。如此境界比之魯智深,實在卑微到塵埃之下。

公孫勝出場不多,除了糊弄人的把戲,就只有劫生辰綱之事。一個出家人,攔路搶劫,這絕對有違天道,有違修道本身。

論俠肝義膽、魯智深第一,武松第二,公孫勝第三。

  • 二、境

魯智深之境界,早已脫離個人的低級趣味,他的行事從來都是家國天下。這與武松是有天壤之別的。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菊花會上,有一次武松與魯智深對宋江招安想法,分別做出諫言。

武松只是說

“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

這話說的毫無力度,寡淡無味。梁山之上,絕大部分頭領都是支持招安的。除了魯智深、武松、林沖、李逵、三阮,還有誰曾明確自己牴觸招安的想法?

武松此言,不僅是出於自己的私心,還將自己放到了眾人的對立面。乏味無力,還得罪人。

武松此舉可見,境界實在不高。

而魯智深是咋說的。

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說的是朝廷多奸邪,招安之後,結局不濟事。以國家角度、長遠打算兩方面,來闡述招安的悲劇。

說的宋江啞口無言,無力反駁。這種鏗鏘有力的反對,才是啪啪打宋江的臉。

而最終結局,果如魯智深所言,宋、盧被毒殺,梁山好漢多數犧牲。得善終者,少之又少。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所以魯智深一直都是有大智慧,高境界之人物。

而公孫勝呢?沒有吱聲。這種需要戰隊的場合,從來都不見公孫勝出頭。公孫勝的心思,重在閒散。對於梁山的各種抉擇,幾乎都是漠不關心,一意成仙。

公孫勝身處亂世,百姓疾苦。他選擇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隻身努力奔向清閒之路。這樣的境界,太冷漠,太無情。不過至少,不是自私的,不是與眾人敵對的。

所以,三位若以境界高低排位應是魯智深、公孫勝、武松。

  • 三、愛

魯智深為人豁達,更有博愛。大鬧野豬林,救得林沖性命,兄弟之愛,初露頭角。

曾暴打周通,後又嫌李忠、周通二人吝嗇,與之有過不愉快。當桃花山遇險,周通來求助,魯智深可曾有過絲毫遲疑、猶豫?話不多說,抄起傢伙,點起人馬就要下山。

三山聚義,魯智深思及史進在少華山,便想邀他共聚大義。不惜以身犯險。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這種博愛重情之人,世上委實難尋。

再看武松,殺了西門慶,可曾想過鄆哥將會受到西門慶家人的報復?血濺鴛鴦樓之後,一心逃跑,可曾想過會連累救助他的金眼彪施恩?不能援手,通知一聲也好,武松都沒有。

在柴大官人莊中,白吃白喝一年有餘,可還是滿腔怨氣,任性胡為,對柴進也多有微詞。

這樣的武松,世俗、懈怠、自我,正是我們普通凡人的模樣。

公孫勝在宋江上山之後,毅然決然撇下兄弟,回家探親。之後更渺無音訊。

而公孫勝的道號,梁山數十位頭領居然不知道。可見公孫勝隱藏之深。他對梁山眾兄弟之心,忒不坦誠,堪稱涼薄。

戴宗等人兩次尋訪,方才找到。找到之後,盡吐梁山攻打高唐州之危機,公孫勝視而不見,若非師父羅真人放話,只怕梁山眾人要隕落在高唐州外了。

公孫勝之愛,薄如紙,淡如水啊!

若論博愛、兼愛,魯智深第一,武松第二,公孫勝第三。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結局

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淨。然徵罷方臘,魯智深聽潮信而頓悟!

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是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頓開金繩,是俗事牽絆;扯斷玉鎖,是情義糾葛。魯智深放下一切,放空自己,由俠、境、愛,三得圓滿,坐化成佛。

武松斷臂,在六和寺出家。

當下宋江看視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宋江見說:“任從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後至八十善終,這是後話。

這些話,看似武松出家,實則是不願為官、不願與宋江再做兄弟的託辭。他心中還記掛著金銀。出家人,哪有記掛這份身外之物的。

至八十歲,武松去世,終身不能成佛。他的俠、境、愛,至死都沒有看清悟透,終究是個普通行者。

梁山3出家人,魯智深能成佛,武松、公孫勝為何不行?1人心太涼薄


普通之人,休慕神仙!

公孫勝在徵完王慶之後,聽從羅真人偈語,便與宋江作別。一直都在山中潛修。

後來徵方臘結束,樊瑞、朱武等皆去投奔,拜公孫勝為師,向道修仙。

公孫勝清閒散人,心無旁騖,理應成聖。可是公孫勝無俠無愛,境界不高,法術再強,心力短板,實在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公孫一清的修仙之路,實在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