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髓颂sBeB4553


和很多人凭空想象的相反相比蒙古人统治时期的残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不但没有系统的报复蒙古人,反而对蒙古人极为优待。蒙古女子自然也受到朱元璋的善待。

朱元璋怎么对待蒙古女子,我们看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历史原型的。

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是察罕铁木儿的女儿,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历史上也的确有一位这样身份的女子,嫁给了朱元璋的第二子秦王朱樉为王妃。

察罕帖木儿父子是元末农民战争中元朝最杰出的将领。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察罕帖木儿组织了一只强大的地方武装。在元朝政府军纷纷败退之际,察罕帖木儿的地方武装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北方红巾军势力基本为察罕帖木儿所镇压。

察罕帖木儿的角色,类似于大家更熟悉的曾国藩,只不过察罕帖木儿是蒙古人。察罕帖木儿的军事才能,也远胜曾国藩百倍不止。

察罕帖木儿,可以说是元末各路农民军最狡猾凶恶的敌人。察罕帖木儿不意外被杀的话,朱元璋一统天下的难度会加大很多。察罕帖木儿死后,义子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继承了察罕帖木儿的势力,继续成为明军的大敌。王保保虽然屡次被明军击败,但跟随元朝残余势力逃亡草原后,也数次大败明军,给明军造成很大麻烦。

王保保跟随元顺帝逃往草原时,察罕帖木儿之女王氏没来得及跟随逃亡。朱元璋对这位王氏非常善待,让第二子秦王朱樉娶其为王妃。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嫡子,在朱元璋儿子中地位仅次于太子朱标。朱元璋儿子们娶的正妻,大多是地位崇高的开国功臣之女,如太子朱标娶常遇春之女,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娶徐达之女。

朱元璋让秦王朱樉娶察罕帖木儿之女王氏为正妻,即是显示招降王保保的诚意,也是向蒙古人表示朱元璋甚至可以让蒙古人进入明朝的核心统治集团。王氏在当时全天下女人之中,地位可以说仅次于皇后和太子妃,是排名第三尊贵的女人。


仁勇校尉


在元朝灭亡之后,提到蒙古女子的下场,相信很多人都以为朱元璋把她们全部诛杀了。毕竟朱元璋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夺走其他人生命的刽子手。


事实上,蒙古女子并没有被杀,但有人却说他们的生活要比死亡还痛苦。这个观点是否是真的呢?她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这篇文章会告诉你全部的答案。

对于异族人,镇压是最简单的办法,但这也是最笨的办法。因为很多的时候,镇压带来的不是服从,而是更激烈的反抗。朱元璋非常的聪明,所以他总体的方针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同化。

朱元璋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废除继婚制。这看似是对蒙古规矩的一种践踏,但这并不是什么优良的习俗,而是一种陋习。其实很多女子对这条习俗都是非常厌恶的,因为这是一种有违人伦的行为。但因为当时女子当时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规矩一直没有被打破。这次朱元璋废除继婚制,蒙古的女子不但没有生气,可能还会格外感谢他。


其次,凡是在国境之内的蒙古人,都必须要穿汉服还有学习汉语。而且蒙古女子是必须要嫁给汉族男子的。或许蒙古女生内心是不服气的,但是迫于皇帝的压力,她们只能选择服从。毕竟这个规定对她们有影响,但还在能接收的范围当中。 这正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

朱元璋做的就是在用钝刀子割肉。可能刚刚颁布这条规定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诞生的孩子对汉族的归属感明显是更高的。可能他们身上流淌着蒙古族的血脉,但是他们心理支持的确实汉族。这就是朱元璋的最终目的。

为了保证这些规矩不会被破坏,朱元璋将惩罚定得非常狠。面对恐怖的刑罚,很多蒙古女子都会选择乖乖遵守规矩,毕竟这些规矩对她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她们不敢冒险,因为收益和风险是不成比例的。


有人为此谴责朱元璋,说他实在是太不人道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她们作为前朝的遗民,朱元璋没有杀她们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朱元璋颁布的那些政策,在某种层次上来看也是对她们的一种保护。

朱元璋在对抗敌人的时候非常狠辣,但是在面对这些蒙古女子的时候,朱元璋其实没有太过为难,朱元璋可能觉得她们是无辜的,对她们不但不怨恨,反倒还有点同情。

不过同情不等于放纵。朱元璋出台的那些规定,并不是无的放矢。虽然在当时那个社会女子地位和身份普遍不是很高,可要是哪个蒙古女子成为了大官的侍妾,之后各种蛊惑他,那么事情将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着。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是朱元璋不希望冒任何的风险。朱元璋的性格就是这样,他的选择从来就不是直面风险,而是把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夏目历史君


元朝灭亡后,留在中原的蒙古女子大概有十万之众,朱元璋是如何对待她们的呢?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跟大家说说朱元璋自己对蒙古美女的态度。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朱元璋的后宫里,是有蒙古女子的,还不止一个。

不止你会觉得诧异,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印象中朱元璋是个异常残酷的人,因为小时候生活受尽了压迫和苦难。

朱元璋对于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甚至用扒皮填草这样冷酷的刑罚来惩罚这些中饱私囊的腐败分子。

开国后,对待过去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们,朱元璋也是残忍至极,动不动就灭族,一次告密动辄杀掉几万人,朱元璋是眼睛眨都不眨。


这样的人,对造成他悲惨身世的蒙古人会心慈手软吗?

结果出乎意料。

朱元璋最早纳娶蒙古人,是在朱元璋刚刚占据应天的时候。

当时有一支蒙古军民投降了朱元璋,蒙古人从中选出了一个美女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就欣然接受了。



分析朱元璋当时这么做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一、当时的朱元璋力量还很薄弱,需要争取投降的蒙古军队为自己效力,纳娶蒙古女人可以拉拢蒙古军队,并且为自己留条后路。

二、纳娶蒙古女人,本身就是一种征服,汉人可以享受蒙古的女人,这个世道变了。

三、蒙古入主中原已超百年,中原的汉人和蒙古人之间也没那么多的隔阂,蒙古人甚至已经被很大程度的汉化,朱元璋娶蒙古女人并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


自这以后,在朱元璋的南征北战中,又陆续纳了好几个蒙古女子,可见,朱元璋还是蛮喜欢蒙古女性的。

朱元璋的后宫除了蒙古女人,还有朝鲜女人,其实朱元璋的口味还是比较丰富的。


而朱元璋坐上皇帝宝座之后,面对留在中原的蒙古女子,也并没有大开杀戒。

当时的朱元璋,主要目的是分化留在中原的蒙古人,使他们分散失去凝聚力。

因此,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

蒙古女人必须嫁给汉族男子。

好了,既安抚了汉人,也分化了蒙古人,虽然有点武断,但总好过惩罚。

难得朱元璋这次慈悲为怀。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大明的创始人朱元璋,打败了元朝,同时也接受了一大批元朝的俘虏,这些俘虏当中女性的数量几乎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么大的人口,不经过处理,很容易产生动荡。哪么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这些蒙古女子的呢,虽然不动刀动枪,但是却更加的残忍?

要说元朝身为一个马上游牧民族,人口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可是却在短短的时间内直接占领了如此庞大的地盘。

说实话如果不是元朝的人口数量不达标,很有可能把当时的欧洲全部给打下来了。

可以说元朝从创立到灭亡,几乎一直在打仗,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一件事,打仗一定会死人的,哪怕当时的元朝战斗力强。

但是兵源总是要慢慢补充的吧,从某个方面来讲,元朝打到后期几乎已经没有多少男丁可用了,基本上都死在了战场上面。

所以当朱元境推翻元朝创立了大明之时,接受了无数的女性俘虏,因为所有的男性都已经战死在沙场上面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斩草除根才是消灭对方的最好方法,毕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以元朝曾经的辉煌,将来某一天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真要是出现这样的后果,朱元璋打下来的江山岌岌可危。

不过这种方法有伤天和,再说了在古代女性其实跟男性是不一样的。

在古代家中有男性的存在,才会有传承,假如家中所有的男性都死光了,这个家也就断了根,不论家中的女性如何奋发图强,传承总是会断掉的。

因为没有人给他们传宗接代了,所以说看似当时的俘虏足足有数十万,但是真正能传承下去的却是少之又少。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婚,直接让汉族的百姓把这些蒙古女人全部娶回家里当老婆。

虽说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也就是一些私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两口子的事,只要不闹出人命,随便你们折腾。

当然了也有一些蒙古女子,为了自己所谓的传承,打死也不跟汉族的百姓进行通婚。

其实这样的女性更好对付,说白了但凡有这种想法的女子,要嘛自命清高,要嘛长相出众。

反正就是与众不同,既然她们与众不同,直接就把这些人拿出来当成反面教材,不强止她们结婚,但是却在无形当中对于一些压力。

毕竟在古代,寡妇门前是非多,而这些没有跟汉族结婚的蒙古女性,在无形当中就会受到一些不太公平的待遇。

家家都有男人撑腰,而她们家里却没有男性,于是就会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开始窥探她们。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机会不用多,只要一次就足够了,于是这些看似忠贞不二的俘虏们,直接变成了人尽可夫的荡妇。

虽然这一切都不是她们意愿,但是结果就是如此,谁让你跟大家不合群呢。

毕竟人类一直以来都是群居生活,当某个人脱离了群体,后果是什么样的,真心不敢想像。

于是大量的俘虏跟汉族相互通婚,也许第一代的孩子们脑子里可能还会产生代沟,但是随着二代、三代之后呢。

等过个三四代之后,大家谁还记得谁是谁吗?尤其是中国的古代实行的还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制度,连自己的儿子都随了人家的姓,还有什么是自己可以传承下去的东西呢?

所以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对这十几万的女性俘虏进行赶尽杀绝,而是用一种不见血的方式,让她们用最快的速度溶入到汉族的大家庭当中。

虽然有一些人独立特行,但是在周围的大趋势之下,这些人哪怕再坚强,也只是撑一代而已,等到了下一代之后,这些顽固份子全部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一切事情还是由我们说了算吗?只能说朱元璋用这个方法太好使了,不见一点血,却将几十万的俘虏,用最温和的方法全部变成了自己人。


虎头山小妖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灭元朝,但是当时多惨烈有谁清楚?打到什么地步,又有谁知道呢?

明朝灭元朝,元朝剩下的基本都是女子

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汉王60万水陆大军,奠定了天下的局势。随后在1367年率领明军北伐蒙元,仅仅用10个月时间便收复了北京,俘虏了一大批的元朝王室成员。


而就在1368年,定年号为洪武元年,明朝宣布建国。难道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其实永远没有。一直到朱棣的时候,依然在为边境问题犯愁。所以说朱元璋在位期间,基本上没有停止过边境作战。

洪武二年的时候明军北伐,追击元朝末代皇帝,最后俘虏了1万多人。洪武三年的时候,明军再次北伐,抓捕元朝残军将近1万人,各种各样的牲口将近2万。

随后一直到洪武20年,明军终于越过长城,偷袭元军大战。此次战役之后,抓捕元朝皇帝的次子,以及嫔妃100多人。另有大小官员3000人,各种大小百姓7000多人。

从此蒙古可谓是一蹶不振,昔日的蒙古帝国也一去不复返。而就在朱元璋在位的几十年时间里面,其实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追击蒙古的步伐。难道看上去如此痛恨蒙古吗?

朱元璋如何对待蒙古女子?将这些女子全部同化。

有人说蒙古族使用种族制度,汉人被排在第三种族。蒙古族人还有初夜权的权力,汉人60岁就要被活埋,三户汉族才能有一把菜刀。有关于这些说法,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非常确切的记载。



但是元朝统治之下,百姓的生活过的确实是黑暗。尤其是到元朝末年,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而这样的一个朝代,朱元璋为何称作是元以宽失天下?

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明太祖宝训》

这里的宽宽在很多方面,宽在经济政策,宽在税赋政策,宽刑罚。这看上去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反?

关键是上行下不效,上面确实是“宽”要求的,但是等到底层的蒙古人去实施的时候,就是像周扒皮一样蹭蹭盘剥。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统治者只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最后当然要反了。

后来蒙古败得实在是太惨,到了明朝初年的时候,基本上只要是一个十几岁的蒙古孩子,都要拿起武器走上战场。所以等到朱元璋打过去的时候,很多地方剩下的只剩女人了。

而这些女人怎么办?朱元璋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将很多关押的王公大臣的家室全部放了,但是也附加了很多条件。而这些条件,虽然不见血,但是很残忍。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蒙古人的婚姻采取的是继承制。比如说父亲死了,作为儿子都可以继承母亲,这不就是儿子娶老母吗?再比如说哥哥死了,作为弟弟的可以娶嫂子。

这在朱元璋看来完全是乱伦,当然我们现在看来也是这样,不过这确实是当时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因此朱元璋下令废除这个习惯,当然这个习惯对于很多蒙古女子来说,影响不大。

另外朱元璋要求所有的蒙古女子,必须换上汉族的服装,然后学习说汉语,生活习惯也必须完全按照汉族来。其实这不就是同化吗?

朱元璋同化这些蒙古女子,直接从日常生活上来,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当然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也能算作是一种保护。


毕竟汉族人可是忍受够了蒙古族的气,如果真的有一个蒙古族女子在中原,说不定早就被打死了。而蒙古族和汉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外貌上的差异,换个衣服之后谁还认得谁。

当然最狠的还是最后一条,朱元璋要求所有的蒙古女子必须听从婚姻安排。怎么个安排法?就是所有的蒙古族女子,必须和汉族人通婚。

这一招完全就是断族之法,要求蒙古人和汉族人通婚一次没什么。关键是作为他们的后人,到时候再和汉族通婚,后人的后人再通婚。其实不需要两三代,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民族认同了。

最后两种办法,其实就是朱元璋为了防止蒙古族人叛乱的高招。我不打你,也不杀你,就让你结婚,结了几次婚之后,就开始有民族认同感了。如果你不愿意怎么办?打个100棍,然后发配到边疆。

至于说俘虏的一些男性,有的被发配为奴隶,有的人则是改成汉姓,然后和汉人生活在一起。由于这些人生活的比较分散,最后基本上也都被汉化了。


史之策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任何时候,一个国家的覆灭,都会有一部分人为之受苦。当元朝气数已尽之时,那些昔日的“一等公民”蒙古人,能跑的跑了,不能跑的就只能听任下一届政府的处置。据说朱元璋对这些人,尤其是蒙古女性做出了很残忍的事情。这是真的吗?想来朱朱粉们要跳起来了,因为事实是这样的。

元朝入主中原,对汉人作出的各项不平待“条约”,其残忍性十足

在看元朝破灭结局时,必须要先了解一下元朝入主中原之时,这样两厢对比,其程度更为明显。当然,也更能说明蒙古人与汉人治理下的中原之间的差距。

当年的宋朝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情均可称悲剧。靖康之耻是何等的耻辱,皇帝被俘,死于异国,皇后还要受到人家的骚扰,甚至生下异族之人的后代。

此时,国亡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显示出皇室成员之苦的。当然,百姓之苦也存在,只不过面对那些大的耻辱,被相对忽略了。

至元朝真正建立起来,南宋的子民才发现,自己不但同样受到压迫,连做人的等级都再次被下调了。因为元朝将南宋子民定位为“四等公民”,属全国最低层。

如果只是等级上的不同,那也就算了。毕竟几级不是过日子呢,但问题是不同的等级就意味着不同的待遇。特别是与一等公民蒙古人之间的差异,那几乎就是主人与奴隶的区别。

打开元朝的法典《元典章》,里面赫然记录着这样的法规:汉人被蒙古人打死者,杖刑,赔偿丧葬费用。但汉人殴打蒙古人者,必须要处以死刑。

这区别明不明显?这规定霸不霸道?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身居人家的领导之下,自然要看人家的脸色生活。

所以,在《通制条格》里有这样的规定:蒙古人对汉人的殴打请随意,但汉人绝对不能还手。这就是游戏规则,你不服也白不服。

当然,这些只是法律明面上的记载,还有更多受欺凌的现实是无法一一赘述的。总之就是一句话:南宋子民在元朝,那是最低级的生物链,连蒙古人的一匹马都不如。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压迫下,汉人才有了起义的动力。朱元璋不就是应此时而起的吗?结果当然就是将元朝取而代之了。

朱元璋订立的新规,各项政策都渗透着“拉笼”,不但不残忍,还感觉优待

好不容易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老朱又会建立哪些踩低元朝蒙古遗民的规则呢?嗯,几乎没有,可以说相当优待蒙古人。对的,这是真的。

特别是当年在徐达和常遇春奏命去横扫北元小朝廷时,老朱就提前嘱咐过了,《明实录》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昔元起沙漠,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其子孙怠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兵戈相加,视如仇……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凡元之宗亲皆善待之。

什么意思?人家老朱视角高度足,认知更理性,两国相杀,实为国主之首罪,老百姓等人都很无辜的。所以,皇帝要受到惩罚,但百姓不能杀戮。连同皇家宗亲,都一并开恩了。

这相比金朝当初的做法如何?那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明显至极了。这里面虽然有拉笼的意味,但又何尝不是手无劲功之百姓的福气?

非但如此,老朱初定大明之时,还对当年“一等公民”身份的人群给出了优待:之前为官的,现在还可以到我大明来当官,享受国家公职。

而那些元朝后宫的女性呢?别担心,一律释放。人家身居后宫也是不得已,现在自由了,因为改朝换代了。

后来,将北元的小朝廷也搞定了,这时老朱再次对那些被俘虏来的蒙古女子进行优待:悉数释放。有愿意留在中原的,则可以去河南、河北等地生活。

对了,种田不比放牧,需要一些农具的。老朱也细心地想到了,让人给这些蒙古人发了农具以方便耕种。这体贴,这周到,哪是对待俘虏呀,完全就是安置难民的节奏。

据说,为了显示大明视元朝人民如一体,老朱还特别将死对头王保保的妹妹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朱樉,特别要求,要给人家正妃的名分。

看看,这就是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大打大杀是不足以成事的,当年元朝总想靠武力来镇压中原百姓,结果马失前蹄了吧?老朱怎么会步这样的后尘呢?

收继婚制度的废除,对元朝女性女性而言,其实是让她们过上了文明的人生

当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老朱优待蒙古人不假,但有些规则也是要上纲上线的。比如这其中就有一条规定:大明境内留守蒙古人与色目人本族群内的人不可通婚,违者仗责80,情节严重还会被杀头。

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江山,毕竟打下来不容易,如果眼看着蒙古人做强做大,那就更难处理了。老朱虽然慈祥,却不是好欺负的主儿,蒙人之间通婚的后患,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另外,老朱还废除了一项蒙古人流行通用的“收继婚制度”。什么叫收继婚?其实这也算是蒙古一个草牧民族的传统,科学不科学咱先不说,只说其规则。当兄弟之间,一个先死去的时候,其留下来的妻子是可以由另外一个人来继承的。更甚者,父亲去世,儿子都可以将后母“继承”过来。

感觉这就是将女性当成了一种物品,一种财产,所谓伦理纲常是没有的。这对女性而言肯定不公平,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女性根本没办法自己选择。

后来在山西发生了一件因为“继嫂”案而产生流血、杀人事件,这让老朱非常震怒,于是当下就宣布:从此废除蒙元留下的收继婚制度。

这实际上并没什么不好,特别是对女性而言,她们终于可以完全走上人类文明之路,不复为男人物品的终极命运了。

还有一条,那就是蒙古人在大明境内不可以穿蒙古人的服装,也不能说蒙语。所谓入乡随俗,到了哪座山就要念哪门经,你走在大明中原的土地上,自顾自的过着自己民族的生活,这不是要煽动谋反吗?

这应该也无可厚非吧,当时那种年代,也只能用这样的手段来压制一些人的内在基因。不然,单靠人工治理那样一个偌大江山,还是很难实现面面俱到的。

当然,朱元璋也留下了一些蒙古人的政策,比如给居民划分不同等级、殉葬等。但相比所到之处必然血流成河的管理理念,还是很体现其文明、礼遇之风的。这不但看不出残忍,还上人觉得因为他的规则,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女性过上了文明的生活。这对于一个灭国者来说,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汗青正浩


现在有一种说法: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对蒙古人进行了残酷地屠杀,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真实的情况是,朱元璋没有屠杀蒙古人,他采取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并且效果很好。

朱元璋曾对徐达和常遇春做出了指示,《明实录》中记载;


昔元起沙漠,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其子孙怠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兵戈相加,视如仇敌……,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凡元之宗亲皆善待之。


这也就是说,朱元璋当时下令,虽然元朝国君有罪,老天爷放弃了他,但明朝的军队是为了拯救百姓,所以在克城之后,不能对百姓奸淫掳掠,而且还要善待元朝的皇室宗亲。


朱元璋对待元朝女子政策宽厚


历史上都觉得朱元璋是个暴戾残酷的人,再加上之前元朝将汉族欺压得这么惨,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朱元璋一定会残忍的折磨蒙古族的女人。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北上进攻大都前,朱元璋命令要求自己的军队:攻破大都之后,不允许烧杀掳掠,不允许滥杀无辜百姓,元朝的皇公贵族、宫廷男女,也一律要善待。朱元璋的军队恪守了朱元璋的命令。俘虏之中,原来元朝的官员,能用的继续入朝为官;元朝皇宫的女人则全部释放。

朱元璋对待女子的政策有三个规定


第一条规定:


在大明境内的蒙古人,可以免遭屠戮,但是必须使用汉字,学习汉语说汉语。


第二条规定:


蒙古人严禁再穿蒙古的传统服装,必须穿汉服,否则斩。


第三条规定:


蒙古女子必须与汉人男子结婚,为其生子,违者全家都变为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这三个规定,是朱元璋为了同化她们而强制进行的。


事实也证明,这三项政策非常有效果


很短的时间内,这些被安置的蒙古人在服饰、语言、风俗上完全融入了华夏文明。至于政策的残忍,越关认为根本谈不上,如果没有同化政策,这些被征服的蒙古女子,或许会沦为奴隶,或者是被全部杀掉,最好的结果也是回到大漠风餐露宿。


相比之下,让他们融入华夏文明,是她们最好的结局。


总结:而朱元璋灭亡了元朝之后,派兵收复了丢失四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一统天下。朱元璋虽然后来大杀功臣,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极其了不起的皇帝。


路之意


不见血很残忍?我觉得老朱对他的老部下才叫残忍,他对俘虏非常人道,特别是对蒙古的女人更人道。

蓝玉远征扑鱼儿海,剿灭北元小朝廷后,俘虏公主、王妃59人,私下淫辱,都被朱元璋秋后算账,其被剥皮揎草的其中一个罪状,就是淫辱蒙元公主王妃、私吞战利品。

靖康之耻还记得不,大宋数万王公贵族、女眷沦为奴隶、泄欲工具甚至食物,淫辱完了还被当作食物,称之为两脚羊,那才叫残忍。

蒙元把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中原汉人、四等南方南人。蒙古人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一个庄养一户蒙古人,可以任意打骂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否则死罪。我们老家现在骂人都还有那句话,叫作供鞑子,说的就是供蒙古人。

元朝律法《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只需要杖刑,之后赔偿死者丧葬费用即可。更离谱的是菜刀是管制刀具,十户人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儿女新婚,女子的初夜权要交给蒙古人,所以第一胎一般都故意让他流产,因为那是蒙古人的野种。

反观朱元璋,抓来的俘虏都释放了,只是给在大明领土内生活的蒙古人立了一点规矩:

第一、废除蒙古人的继婚制,也就是当老爹死后,儿子会继承除了生母以外的所有小妈,或者是兄长死后,弟弟会继承所有寡嫂。这在汉文化里就是乱伦,因此朱元璋下令坚决取缔。

第二、大明境内的蒙古族人,禁止再穿着蒙古族服饰,禁止说蒙古语。一律改为汉服和汉语。

第三、蒙古族人不得自相婚配,蒙古女子只能嫁给汉人男子。违者杖责八十,将犯人沦放为奴隶。

仅此而已,这残忍吗?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在解放蒙古妇女。其实朱元璋这个皇帝在历史上确实算是比较残忍的一个皇帝,但是他的残忍主要是针对官僚,他对老百姓还是挺好的,这便是大明立国近三百年的本钱。


谢金澎


1366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元朝遗留的蒙古人采取了怀柔的政策。朱元璋没有像以前的朝代一样对这些遗留的前朝子民大肆屠戮,而是让他们像以前一样生活。但是,蒙古人与元朝和平共处只是一个表象。朱元璋虽然没有对蒙古人大下杀手,却对蒙古女人颁布了一个政策。这是一个不见血的方法,如果一直实施下去,蒙古族可能会面临断子绝孙的境地。那么朱元璋究竟做了什么呢?



朱元璋在明朝初期,为了稳定政治局势,于是颁发了一个诏令:凡是蒙古族的女人,皆不能族内通婚。这个诏令对蒙古族来说相当于慢性毒药。蒙古族的女人不能与族内通婚,那么蒙古族的女人只能外嫁。外嫁的蒙古女人自然会与其他民族生下非蒙古族血统的孩子。而蒙古族的男性娶不了族内的女性,也只能娶外族的女人,或者根本娶不到妻子。长此以往,蒙古族的血统自然会逐渐消失,蒙古族也会消失在历史中。明朝的大敌蒙古族也会这样被消灭掉。


不得不说朱元璋不允许蒙古女人嫁给族中的男性,的确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同时又是一种和平解决蒙古问题的高明手段。明朝在刚建立的时候是非常不稳定的,内有叛乱,外有蒙古的威胁。朱元璋为了保护自己建立的明朝,对蒙古人采取了一系列“恩威并重”的政策。这里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蒙古威胁的便是朱元璋不允许蒙古女人内嫁了。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那些蒙古人被驯服的服服帖帖的。但是朱元璋一死,明朝边境的这些少数民族也纷纷作乱。蒙古族的后代也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击败大明王朝,报了亡国之仇,将明朝从顶峰拉向深渊。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开始统一的步伐,从南京出发北伐元朝。

第一次北伐的主将是徐达和常遇春,共领兵25万。单单在洛水大战,就歼灭元军5万多人。

此后,朱元璋不断命令大军追歼元军残余力量 。

1388年蓝玉领兵15万远征漠北,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大破元军10余万,王公贵族全部被俘。元朝正式宣告灭亡。

20多年的明军大举北伐,总共消灭元军160多万人。

被消灭的元军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蒙古男人,活下来的则大多数是蒙古女子。这些蒙古女子被俘虏后,都是带到了明朝统治区域。

如何安排这些蒙古女人,对于朱元璋来说,确实是一次重大考验。

前车之鉴,能否作为后车之师?

明朝之前的历史上,发生过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权更迭,胜利的统治者如何处理其他民族留下的女人呢?

金国消灭了北宋政权,将皇宫中的几千名女人掳掠到北方,当作奴隶。

有的当成劳动的奴隶;有的当成发泄的奴隶;还有的当成生育的奴隶。

传说金国左丞相完颜宗贤强纳宋高宗赵构的妈妈,两人在金国生育了两个孩子。

朱元璋会不会像金人那样对待蒙古女人呢?

元朝,蒙古人占领全国之后,把全国人口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据地位高低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人口数量最多的汉人和南人基本上被当做奴隶。

元朝法律明确规定,蒙古人打死一个汉人,受一点惩罚,再赔偿死者丧葬费用,问题就解决了;

汉人和南人如果打了蒙古人,就必须被处死;

蒙古人可以任意殴打汉人,汉人只能忍受;

汉人不允许与蒙古人通婚。

朱元璋会不会仿效元朝,把全国人口分成几个等级,并且把蒙古遗留下的女人划入最低等级呢?朱元璋会不会不允许蒙古人与汉人通婚呢?

不计前嫌,朱元璋善待元朝官员

元朝的不平等政策,引起了汉族百姓的反抗。朱元璋吸取教训,改变政策。

明军北上进攻大都前,朱元璋指示元帅徐达和常遇春: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凡元之宗亲皆善待之。

朱元璋不仅仅要求明军善待百姓,也要求明军善待元朝的皇室宗亲、宫廷男女。

攻克元大都后,徐达俘虏很多蒙古人,大部分都是蒙古女人。

朱元璋针对这些俘虏,下达了一道命令:原来元朝的官员,能用的继续入朝为官;元朝皇宫的女人全部释放。

放眼未来,朱元璋这样处理蒙古女人

至于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女人如何处理,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颁布了重大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所有蒙古女人全部释放。

但是,释放之后的蒙古女人,必须遵守三项规定:

第一、不许乱伦。

蒙古人父亲死后,儿子继承生母以外的所有小妈;兄长死后,弟弟继承所有寡嫂。汉人禁止这种乱伦惯例,所以,朱元璋下令取缔。

第二、蒙古女人,一律禁止穿着蒙古族服饰,禁止说蒙古语。蒙古女人必须改穿汉服、改说汉语。

第三、蒙古女子只能嫁给汉族男子。

如有违反以上三项规定中的任何一项,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杖责八十,并且将犯人收为奴隶。

朱元璋处理蒙古女人的方法,总体来说,利远远大于弊,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给予蒙古女人一条生路

朱元璋对待蒙古女子非常仁慈,可以说就是优待,朱元璋让她们自由生活。

蒙古女子被释放后,朱元璋让她们留在中原生活,将她们安置在河南、河北等地区。朱元璋给她们分配农具,让她们自食其力。

如果政府不扶持,她们基本上无法生活,因为她们蒙古族原先从事畜牧业,男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蒙古贵族统治中国时,这些女子养尊处优、不需要劳动。

明军消灭了大量的蒙古族士兵之后,蒙古女子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如果再让蒙古女人回到大漠,过上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可能。

所以,朱元璋给蒙古女子铺就了一条谋生之路。

第二个好处:淡化蒙古女人对汉人的仇恨

那些被杀死的蒙古将士,遗留下来的母亲、妻子、女儿,肯定会心中藏着对汉族人的仇恨。

当蒙古女子生活越发艰难的时候,她们对汉族人的仇恨就会越发不共戴天。怎么削弱这样的仇恨呢?

朱元璋强迫蒙古女子嫁给汉族男人,就是非常高明的招术。

蒙古女子刚开始与汉族人结婚,也许还有不适应、不愿意、不融洽的地方,但是,长期生活之后,就会变得适应了、愿意了、融洽了。

那时候,中国是男系社会,女人处于附属地位。蒙古女子只能依靠从嫁的男人生活。

蒙古女子与汉族男人结婚后,在日常生活中,从汉族男人身上得到很多帮助,感情自然与日俱增。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情似海。

蒙古女子与汉族男人生活中,感情日益加深,以前的仇恨自然就会逐渐削弱;

再说,原来的仇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对象。

与汉族丈夫感情日深,对整个汉族的仇恨也会随着日子的流淌,而逐渐淡化。

第三个好处:汉化了蒙古女人,促进了汉蒙民族融合

由于政策强制推行,在很短的时间内,蒙古女人在服饰、语言、风俗上完全融入了先进的汉族文明。

几十年之后,蒙古女子就会忘记原来的不成系统的文化,进而喜爱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

蒙古男人死亡太多,即使少数活下来了,没有机会与蒙古女子结婚,所以,在明朝国土上生活的蒙古族人,诞生、繁衍纯正血统的蒙古人根本没有机会。

蒙古女人嫁给汉族男人,生下第一代孩子,也许还能够看出一些蒙古族的外貌;继续繁衍下去,第二代、第三代……,就会完全与汉族人一样了。

本来蒙古族人与汉族人差别不是十分鲜明,所以,朱元璋制定的这项政策,只要执行几十年之后,当年蒙古女子留下的后代,再也看不到蒙古族人的影子了。

朱元璋的这项政策,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将蒙古人彻底汉化了,而且看不见一丝血迹、闻不到一点血腥。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有人认为朱元璋对待蒙古女子,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实际上,朱元璋的这项政策相比之前所有朝代的民族政策,都要高明很多。对于促进蒙古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她起到了神助之力,大大推动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