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即將結束,有的人身體已經開始 “吃不消”了。頭疼腦熱、喉嚨腫痛,這些小症狀都來了。每當發生這種情況,馬上就會有人在身邊提醒:“吃點抗生素吧!很快就好了。”
可是,抗生素真的有那麼神奇嗎?難道我們一直誤會它了?
抗生素服用需謹慎
1 適應證診斷為細菌感染者才使用抗生素
這一方面固然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通過症狀、體徵以及一些專業的實驗室和病原微生物檢查來確定,但另一方面可以明確的幾個基本常識是:病毒性感染的疾病、無條件的預防性用藥、無感染徵象的發熱都不是抗生素的應用指徵。
2 根據藥物敏感情況選擇用藥
有條件的儘量做病原學和藥敏試驗,條件不允許的憑經驗選擇可能對致病菌敏感的藥物,避免長時間大劑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能口服用藥的儘量選擇口服,最後才選擇靜脈用藥。
3 按時服藥、及時停藥
嚴格按照醫囑在規定的時間內足量服用藥物,私自減少用藥次數或用藥量非但不能有效發揮療效,還會使致病菌易產生耐藥性。感染引起的症狀消失後,即可停止使用抗生素。但一些特別嚴重的感染也需在症狀消失後,持續用藥一段時間。
4 嚴格控制預防用抗生素的範圍和方法
一般情況下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如因手術要預防使用,也要嚴格遵循衛生部門頒佈的預防用抗生素的應用指導原則。
5 合理選擇聯用藥物
聯合應用抗菌藥物必須有明確的指徵,如因病情需要必須聯用兩種或以上抗生素以增強抗菌效果時,應該避免聯用毒性反應有疊加、相互間療效產生影響或同一類型的藥物。比如青黴素類G與紅黴素聯用,療效反而會降低。
6 儘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
這是因為抗生素外用易產生耐藥菌,同時還可能導致變態反應。
正確應用抗生素注意事項
詳細瞭解過敏史
詳細瞭解患者既往用藥是否出現過敏情況以及家族中其他人使用抗生素的過敏情況,避免再次使用曾經出現過不良反應的藥品。嚴格執行皮試常規,尤其是現在一些口服的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按照要求用藥。
特殊人群慎用
對兒童、老人、孕婦及肝腎功能不良的這一類特殊患者來說,在服用抗生素時有各自不同的注意事項。例如: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減退,藥物代謝減慢,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延長,因此,用藥劑量和用藥的間隔時間要根據個體情況來調節。
隨著合成功能的減退,老年人體內維生素生成較前減少,此時如果長期應用抗生素會進一步抑制維生素的合成,引發口腔潰瘍、舌炎等,而且老年患者服用藥物種類多,有時會對抗生素的療效、代謝產生影響,這時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尋求專業醫務人員的幫助,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和誘發原有的疾病。
注意特殊藥物用法
頭孢曲松鈉嚴禁與任何含鈣溶液同時使用,因合用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顆粒狀的沉澱物,如通過靜脈輸注進入血管,會因堵住一些細小血管,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紅黴素由於在酸性條件下不易吸收,且在胃腸道中容易被破壞,因此應避免與維生素C、阿司匹林等酸性藥物合用;而與鹼性食物或藥物同服時,需警惕因排出減慢,藥效增強而導致副作用增強。
注意食物和藥物的影響
食物的影響。一些鹼性食物如蘇打餅乾、啤酒會增強紅黴素的療效,同時另一些食物如葡萄柚、柳橙汁因誘導紅黴素在體內代謝加快,也能降低紅黴素的療效。使用含甲硫四氮唑基團的頭孢類抗菌藥物(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唑林等)期間嚴禁飲酒,甚至在使用上述抗菌藥期間及停藥後14天內,均應避免飲酒或進食含酒精製品(黃酒、啤酒、酒芯巧克力等),也應避免用酒精進行皮膚消毒或擦洗降溫,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注意。
藥物的影響。如青黴素有不能與碳酸氫鈉配伍的禁忌;通過抑制或者誘導肝藥酶的功能,影響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如大環內酯類、抗真菌藥物多是肝藥酶的抑制劑,與其聯用的其他抗生素在體內的代謝減慢,可導致藥效增強,也可使副作用增多;苯妥英鈉、苯巴比妥、西咪替丁等則是肝藥酶誘導劑,與其聯用的抗生素代謝增快,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減少,療效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來源 | 國家藥監局、《家庭安全用藥一本通》
閱讀更多 北京藥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