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区直事业单位副高,如果通过了事业编转公务员考试变成了科员,该如何选择?

噢买噶139843957


任何选择都要经过对比,分析利弊才能得出确切答案。事业单位的副高和公务员的科员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日常大家的感受看,正常公务员的地位比事业单位的高,这可以从事业单位的定义来分析。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这说明事业单位相对主管部门的机关是从属地位,事业单位归其主管部门管理。

而且,从各地平均来说,同职务级别的公务员工资比事业单位的高。

但是,这并不是说明选择公务员就一定比事业人员强,而且是选择比副高低几个级别的科员。

这就需要具体分析未来的成长空间,自己的兴趣爱好、岗位的适合度。

总体来说,如果在事业单位副高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靠自己努力能得到不断提升,比如医生、建筑工程师一类,不建议转公务员科员。

如果只是普通的专业技术,比如人力资源、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可以具体分析再确定,包括所属的城市级别、单位晋升通道情况、单位的职责权限。

而且,从工资来说,现在公务员的管理比较严格,阳光工资后,收入也相对固定,虽然平均工资超过事业单位,但是有的差额、自筹性质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比较灵活,有的可以达到同级别公务员的1.5倍、2倍以上。

所以,抛开狭义的个人利益,事业单位人员重在专业发展,而公务员重在综合管理,你擅长什么样的工作模式,什么样的工作能给你更多成就感,这可能才是选择的重点。


自由职路


我是技术岗事业编的,我对职称工资还是比较了解的。副高工资比科员工资高太多了,我在市直事业单位,我们这边副高工资跟处级工资差不多,单从工资这方面,我是不建议转行政编的。而且就算转过去了,36岁还是科员,如果在区县的话最多也就能混个副科,正科在区县都是县局的局长了,这个年龄基本没希望了,所以就算转过去前途也就那样,还不如事业单位的副高,至少工资还过的去。


寂寞的小太阳


作为一个从人社系统出来的人,看见别人的回答,真捉急了。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问题问得不专业。

事业单位副高职称聘任满两年,是可以直接调任到公务员单位单位副科级领导的,大兄弟(大妹子),长点心吧。多学习政策。不想学政策你也可以关注盟主多问问啊。你说你费劲的考试,变成个科员,还选择,真是服了你了。(下图第六条第三款)

再多说几句吧,就工资待遇来说,差不离,可能副高职称稍微能高点,但是由于是区县,副高级到头了;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呢,副科级工资加上车补也少不了多少,而且,你的职务还有升迁的空间,再升迁工资和车补都会涨,所以完全有可能超过职称工资。

就说这些吧,长点心吧,看你不学不懂整的多费劲,急得我都满口东北话了。


公考面试观


很久不答题了,今天破例,给你答一次。

首先,明确答案,肯定走职称工资!

我身边就有一个同样的例子,他原来是某中学的校长,副高职称,刚评上不久,调入教育系统,任副局长,开始走行政工资。现在正科级待遇,算上车补还比副高职称的工资低。

你现在的情况是,放弃职称,从科员开始,而且你现在所在地区是县区一级,假如你朝中无人,又无惊天动地之本领,你干到退休也就正科级,而且你已经36岁了,即便是考虑职务与职级并行,你能享受副县级待遇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一个角度讲,现在的行政很不好干,责任很重,即便你平步青云当了领导,一身的责任也会压的你喘不过气来,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拿点高工资划算。


九品芝麻吏


我来给你指条明路吧。

还是非常有必要转成公务员身份

现在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差距越来越大,先不说公务员有车补,事业编没有车补。这几百块也就是三瓜俩枣的,没啥意思。

单说你的工作能力,36岁就已经副高,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再说你还年轻,转成公务员后前途更广一些。

怎么转,才最明智?

现在公务员只有省考和国考,为事业编专门设置的“转编”考试是没有的。如果参加公务员考试,年纪要在35周岁以下。所以,咱是没啥指望了。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调任。

你先提副科,这样符合“副科满两年,年龄40岁以下”的条件。

符合以后,通过编委会研究同意,调任到行政机关,进党组。这样就能身份变成公务员了。

这可是公务员法里明文规定的。不信你去搜一搜。

这样一来,你不仅身份变了,还能当实职领导。

路已经在这里了,我认识的人也有这样操作成功的。要不,你也试一试?


时小慢


必须选择事业副高,原因如下。

一、事业副高相当于副处级,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调研员,副高在专业技术里又对应五六七级三档,即评了副高后最低专业技术七级,最高五级,只要单位有空余岗位,七级升五级随便升,五级就相当于一级调研员,比科员高七个档次!

二、36岁若还是科员年龄偏大,已经无上升空间,而副高还可以升正高,前景大着呢!从现实情况看,即便科员升迁有机会,也就是顶多升科级干部,与副高也相差甚远!

三、副高职称待遇远高于科员,即便是评的七级档,待遇至少也相当于四调的档位,比科员待遇高很多。同时,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机会转管理岗,如果能够转管理岗,对应的就是副处级!

四、副高职称哪怕不是领导,也是单位资深人员,所有人都会给一定面子。而科员处于最低级,而且36岁还是科员,发展前景受限,别人不一定看得起你!

以上供你参考,祝顺利!更多资讯关注我账号!


看透说破职场文化


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事业单位副高毫无疑问是更好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公务员确实会比事业编制更好,编制更加稳定,收入更高补贴比较多,提拔晋升也相对更容易,工作满30年后就可以退休。

所以如果是同等条件,肯定是公务员会比事业编制更好。但是,对于题主而言,目前两个选择并不是同等条件下。

第一、题主的年龄已经36岁了,如果是公务员考试,36岁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这个年龄对于公务员而言起步已经太晚了,而且还是在区直单位,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上升空间,一辈子可能都只是普通科员。

第二、事业单位副高相对应的工资待遇和公务员副处级差不多,所以转为公务员科员的话收入下降得非常多。

大多数人工作一辈子就是为了金钱和权力,副高转公务员后既没钱也没权,那还不如在事业单位里,虽然没有权力,但是舒舒服服地拿着高收入呢。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看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建议,副高职称相当于副处收入,没有必要转公务科员职位,这是水往低处流呀。作为过来人,我有不同意见。我不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要看你追求什么?学而优则仕,与,学而优走技术,完全是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奔着当官去的,能够造福一方水土;一个奔着搞业务搞技术去的,能够当一个领域的专家。哪一条好呢?绝对是因人而异的,不是一味药治所有人的。

第一,大家眼光只盯在了现有待遇上,副高大于科员,只是表面现象。

事业单位的副高职称,在事业体系里,甚至在一些国企体系里,相当于副处水平的。工资的岗级工资与副处至少是一样的,其他诸如节日福利、分福利房等等待遇,也是享受副处待遇。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副高与副处,含义可不一回事。一个副处,可以管几百个副高啊。副处的官职地位、社会地位、掌握的办事资源、结交的人脉资源、办事能力、运作私事的能力,那是副总望尘莫及的。我们不能只讲大道理,不讲内部运行规律。

第二,考虑这个问题,一定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能局限于“工资收入”这个点上。

事业编,尤其是技术岗,自有它的发展规律,比如,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走的是技术专家的成长之路。这条路,如果走的好,成为顶尖专家,收入是很高的。比如,一个朋友是环境监测专家,到处当评委、当专家、当顾问,写文章、写书、写成果,到处给乙方讲课、做报告、做咨询,年入百万都叫事儿。

公务员是走当官之路,视野更开阔,发展面更宽,上,可到部委;下,可去乡镇。主政一方,造福一片,成就感爆棚。但是,公务员要求的素质与技术编不一样,要求更全面,说话办事、为人处世、写作发言、总结提炼、胸怀眼光、决策拍板,等等。一个副处级,与一个副高级,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有的人,就想主政一方,有的人,只想安安静静搞技术。有的人,想当官,但没有那个素质,有的人想搞技术,但没有那个水平。有的人,想当官,不屑于拍马溜须,有的人,性格浮躁,不适合搞技术,等等。怎么能一样呢?

核心一句话,想当官的人,还在乎那个几百元工资差距吗?你们想一想,就知道了。

第三,副处级的分量,远高于副高职称,36岁,机会少,但只要有机会,还可以搏一搏。

按道理说,36岁在事业单位评上副高,是一个基本动作,既不算优秀,也不算落后。中等偏上的水平。那么,到公务员体系,不会从一般科员干起的。作为上司,一般也不会这么用人。但是,按照副处级安排,几乎不可能的。有可能安排一个科级非领导职位。以后根据表现,还会进步的。

从职业发展规律来看,你这14年工作经历,不可能一笔勾销啊。你不能说,你当公务员,就从零开始?你这14年的工作阅历、工作经验、做人处事水平,不算数吗?这都是宝贵财富。公务与事业,也是有相通的道理。

你36岁换到公务,(至少需要面试吧),说明人家认可你的某些方面优势,否则,也不会让你过去。你要有自信,你不会零起步的,你的阅历和业务水平也不是吃素的。人家看中的也许就是这一点。凭什么说你不能进步了,你厚积薄发,把专业优势与公务优势结合起来,也许提升得更快。


职场火锅


很简单,没那么复杂。

第一现在不同以往,事业编转公务员这种考试基本没有。如果当地出现了这种考试模式,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想把一些事业单位人员以一个合理的说法提拔成领导干部,改编改制。也就说并不会存在考上后还是科员起步这种情况,基本上会是后备。但问题来了,这么好的事,你觉得是你想考就能考上的么?考上了就能有好位子么?如果你心知肚明自己的下一步怎么做,那你就考。副高虽然工资高,但职权比公务员还是差很多,36岁还年轻,混个局长并不是不可能,这个不深说。

第二如果你目前仅仅是想通过考试的渠道改变身份。身边并没有可以直接从事业编转行政编的考试。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年龄都要求在35岁以下,除非你是博士会有适当放宽。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没有机会再考试了,所以也就不用纠结这个问题。

第三如果确实有你说的这种考试,考完还是科员起步,对自己考上后的去处并不明朗。那就建议别考了,劳神伤力,没什么意义。


话匣子红追



36岁的区直事业单位副高,通过事业编转公务员考试变成了科员,如何选择?

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行政级别相当于副县处级,与科员间隔正、副科级,行政级别差距太大,尤其是工资差距,是相当的大,确实是要慎重考虑、选择。

如何选择,你没有报出你所在区的座标,是直辖市辖的区,抑或副省级城市辖的区,还是地级市辖的区。

还有很主要的,也要区别你所在的区直事业单位的类型而定,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有不同的选择。

二、事业单位是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性机构,但不是政府机构,政府财政多予以支持,分为工资福利待遇绝然不同、相差天上地下的四个类型。

(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公益性、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包括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或委托执法职能的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

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全额供养,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几与公务员无差别。

编制管理相当严格。

(二)财政差额拨款(定额)事业单位,多为有生产经营性收入,但不足以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开支的公益性单位。

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予以差额(定额)补助,同样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但视生产经营、经费状况不同,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有的单位时有不达标准、不足额发放、拖欠情况发生。

编制管理相对严格。


(三)自收自支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多为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

自负盈亏,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没有财政支持,特别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意既与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或实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及工资福利制度,拥有较为宽泛的工资福利自主权,但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因生产经营状况不同,少数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可能优于前二种类型;但大多数的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不如前二种优越。

编制管理相对宽松。


(四)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改革完成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分为二类。

1.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2.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明显。


三、根据你所在事业单位类型,可以选择:

(一)如果你所在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有转公务员的大好良机,毫不犹豫的离去,理由还用说吗。

(二)如果你所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抑或改革后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等,与公务员没有什么差别,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行政级别相当于副县处级,不必去作公务员的低三级的科员,则应留下来。

(三)如果你所在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抑或改革后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则需慎重权衡,两相权衡取利益合适者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