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到现在,病毒传到第几代了?传染性与毒害性是强了还是弱了?

浪遏飞舟389999


疫情到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根据重庆卫健委2月13日发布的新闻,新冠肺炎已经发现第四代的传染患者,从第一代感染患者到第四代,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感染的占线延长 ,给人们的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



那新冠肺炎四代的传染患者主要是指什么?

第一代感染患者主要是指在武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第二代则是被第一代武汉新冠肺炎感染的武汉患者,部分患者已经在武汉封城之前离开武汉。

第三代则是被离开武汉的患者感染的当地人。

第四代则是被第三代感染的患者,也就是被从武汉出来感染患者把病毒感染给本地人。

新型冠状病毒从第一代感染患者传播感染到第四代,根据人们对病毒掌握的规律,病毒可以传播到第五代、第六代甚至更多的代数,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而且病毒在复制繁殖下一代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生变异,大多数病毒的毒力是越传越弱的。



看到这里朋友们似乎松了一口气,从新冠肺炎发生的患者来看,八成以上是是在家庭密切生活接触发生传播感染的,所以新型冠状病毒主主要发生在聚集的人群当中,这样可以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提供最好的条件。

其实不管病毒传播感染到几代,到目前为止,疫情的拐点也似乎没有到来,目前谈疫情结束也为时尚早,现在最重要依然是戴好防护口罩、尽量不聚集等做好防护措施,相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疫情甚至新型冠状病毒总有消失的一天。


佳园道


有五个病毒发源地:中国武汉,意大利波河平原,夏威夷,美国华盛顿州,阿根廷及乌拉圭某地。这五地的原发病毒在遗传树族谱上的地位同属于始祖级别没有隔代之差。按理其威力都不会比武汉弱。病毒有逆转录迹象如果测序感染细胞核DNA有其RNA其感染力就不可能因为迭代而衰减。



oppa易


疫情从实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个多月了,而从加强防控到现在,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很多朋友关心病毒的“代次”问题,关心是不是不同的代次,其传染性和毒性就发生了变化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目前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一下。

关于病毒的“代次”,从人传人来讲,很多新闻都谈到传到了第四代,主要是指以武汉为发源地来定义的一种病毒传播的“代次”,通常在武汉以外地区被传染的感染者,如果在传染给其他人,被感染的患者就属于“第四代”感染者,但是我们应该弄清的一个概念是,第四代感染者,与第四代病毒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谈到病毒的“代次”问题,首先应该确认病毒发生了变异,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能够感染人类,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病毒发生了变异,使其具有以人体细胞作为宿主细胞,与人体细胞结合的能力,但如果在病毒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过程中,病毒进一步出现变异,则可以称为“新一代”的病毒产生了。就目前能够获取到的官方信息来看,病毒已经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前几日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调查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指出:通过对不同地点分离的104株新冠病毒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结果证实同源性达到99.9%,考察组根据这个结果认为,该结果提示病毒尚未发现明显的变异。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有效控制,而在国外很多国家却出现了加速传播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对国内外提取到的病毒毒株进行确认和测定,进一步追踪病毒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毒性研究和疫情控制非常重要的。

病毒如果没有明显的变异,其传播性和毒性就不会有明显的改变,从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传播途径已经确认,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平均可以传染2~3人,其传染性是高于当年的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从病毒的毒性上来看,目前国内的统计数据显示累积确诊病例将近7.9万,死亡人数2791,通过这个数据粗略计算,病死率在3.5%左右,而2003年非典SARS的死亡率约为10%,MERS感染的死亡率高于12%,从病毒的毒性和致死率来说,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要低于SARS和MERS,但高于普通流感。

对于病毒是否会发生变异,什么时候发生变异,真的不好预测,毕竟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单链的RNA结构决定了其稳定性较差,相较于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变异,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会不会出现毒性、传播性都增强,导致疫情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呢?实际上从病毒的进化研究来看,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曾经有国外的研究机构对病毒的进化和变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病毒的毒性和传播性,在病毒进化的过程中,通常是呈反比的,如果病毒的变异后,传播性变强,其毒性往往就会变弱,毕竟如果病毒把宿主都杀死,病毒也将无处容身,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如果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变异,最可能的方向就是病毒发生变异,其传播性变强,毒性进一步减弱。这只是一种基于相关研究结果的推测,仅供大家探讨。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就好,不必过分纠结病毒是否会不会发生变异,引起更大的疫情风险这样的问题,我们个人需要做的,还是要继续做好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人为的加强防控,来阻断和减少病毒的传播几率,继续坚持一段时间,待到疫情真正得到全面控制的越早,我们的工作、生活才能更早的全面恢复。


李药师谈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自流行开始,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从最近疫情数据来看,每日新增确诊患者呈持续下降趋势,多地区呈现零增长的现象。此时会有很多人跟题主有一样的疑问,病毒传染性及毒害性有没有变化?
其实,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最初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今晚刚刚结束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卫健委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目前对不同地区分离的104株病毒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其同源性高达99.9%,也就是说,病毒并未发生变异。


病毒没有发生变异,其致病性也就没有变化,依然具有较强传染性,且人群中普遍易感。尤其是昨天清晨,武汉一名29岁女医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去世的消息,还有前几日山东济宁任城监狱疫情暴发事件,都给我们一次次的敲响警钟。
时至今日,已经有77269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2596人死亡,且死亡患者中有168名为医护人员…

虽然从疫情数据上来看,最近全国疫情已经有所缓和,但钟南山院士一再告诫大家,目前并不能认为疫情拐点已经到来,疫情高峰可能在2月底出现,而未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将会是防疫工作的攻坚期,大家一定要继续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切不可松懈!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e医路同行


强了是弱了,现在主要看病人传播的成度发现变异没?通过c七看!对比一下!看症状改变没!如果沒变,证明还是那个病毒,弱指的是病人减少了!控制传染源就是病毒变弱的标志!‘病毒繁殖也会减弱。、目前看减弱了!传染源控制了!病毒无法繁殖了。



幸福的小颖


已经有四代病例了。疫情:风险依旧存在,坚持才能胜利

.

现在全国防疫的情况是:疫情仍在发展,病毒愈发复杂,并且,也依然没有特效药。

一切迹象都表明现在仍不能放松警惕。虽然我们已经觉得熬了很久,但极大可能,目前还在抗疫上半场。

我们当然都坚信,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和努力,完全可以打赢这场仗。但显然,我们距离胜利还有一段时日,短期内,我们还必须得严防死守。

对没错,“死守,熬也要熬死病毒。”不上班的人最好继续宅着,能不出门还是尽量不出门,不见人。

因为目前,重庆发现了65起聚集性疫情,上海聚集性疫情有45起。其中家庭聚集有38起,单位同事有3起。并且,因为聚集而导致互相传染的案例,占比相当高,而且一直在增加。

所以,想聚餐、聚会的,还是要坚定地缓一缓。

不要心怀侥幸,不要不以为然。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坚持才能胜利!



经济信息速递


这种问法就是不了解病毒的传播特性。不存在第几代的,比如一个人可能同时染上第29传和第158传的毒株的。而第158传的,由于筛选的原因,可能传染性强得多,也可能因变异衰退了。病毒一直在人传人,难分代的,例如目前患者身上的毒株,从第139传到3987传都有,你说算第几代?


dstdx72


纵观这个疫情的传播和致病特点,韩一声认为我们讨论疫情到目前传播到第几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个问题只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对于我们预防病毒感染和抵抗病毒感染都没有任何作用。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减少外出,尽量不接触陌生人和来历不明的人,同时认真做好防护,凡是出门就要做好充分的防护,不要去人员聚集的场所。

目前其实还不知道病毒的传染性和毒害性在传播过程中究竟是发生了增强还是减弱,因为各地发生的病例特点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患者传染给其他人显得更加容易,而且被感染者更容易发病;有的患者并没有传染给其他人,或者感染了以后病情并不严重。

如果真的想区别不同传播代次的冠状病毒的感染力和传染性,还需要经过临床和科研证据的进一步验证,需要检测核酸的序列,需要进行感染力的动物实验。


韩一声医学博士


“强弱”对于你自己来说都是浮云,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别跑出门聚会。即使别人告诉你变弱了,你产生错觉,自以为是,掉以轻心,一旦被感染,证明到底是强是弱有意义吗?


大道忘言


病毒传到几代这没法论,致病的毒素强弱取决于人的抗体,或许有的人根本不感染,有的感染自愈,有的死亡。烈性瘟疫都要死人,往后,随着时间推移,致病率可能越来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