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蒲公英怎麼種植,有什麼用途?

阿軍視野


蒲公英在我們這裡也叫婆婆丁,它的全草可以入藥,是一種常用中藥材。每年春季蒲公英幼苗長出的時候,大家習慣把它的幼苗挖出來食用,而且市場價格也很高;很多人在春節採挖後用冰箱貯藏留做冬天食用;也有很多人在秋季挖取蒲公英洗淨後曬乾用來泡茶的。近年來有大規模種植的,秋後收穫曬成幹品就是中藥材。可以說,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下面來說說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生長習性

蒲公英適應性廣,抗病性強,抗寒又耐熱,早春地溫1——2℃時即可萌發。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15——25℃,30℃以上發芽緩慢,葉片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2℃,抗旱、抗澇能力較強,可在各種類型的土壤條件生長,但最適宜在肥沃、溼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上栽培。

栽培技術

一、露地栽培

1、播種

(1)選地、整地

以選擇老菜園、多年栽培蔬菜的的地塊種植為宜。播種前每公頃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氫鉀300公斤,然後翻耕土壤,整平地面後做畦,畦寬1.2米,長度隨地塊長度。

(2)播種

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可採收成熟種子,立即播種於溼潤的土壤中,一般播後10——15天即可出苗,從春到秋均可播種,把種子均勻播撒於畦內,然後覆土0.3——0.5釐米,條播可在畦內開小溝,溝距12釐米。溝寬10釐米,將種子播於溝內,然後覆土0.3——0.5釐米,播種量每平方米3——4克。春播最好用地膜覆蓋地膜進行保溼,夏季播種雨水充足,可不用覆蓋。

(3)田間管理

出苗前保持土壤溼潤,如果出苗前土壤乾旱,可在播種畦的畦面撒一些松針或稀疏的稻草,然後輕澆水,等苗出全後,用叉子除去蓋草,如果是少量松針可以不用去除;出苗後要適當控制澆水,以免發生徒長和倒伏。在莖葉迅速生長期,要保持田間溼潤,促進葉片快速生長。入冬前澆一次透水,然後覆蓋一層馬糞或麥秸、稻草,利於越冬。

在生長季節要追肥1——2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氫鉀5公斤。

為促進蒲公英植株營養體的健壯生長,以利來年早春植株萌發出粗壯新葉,得到品質、,產量高的產品,在播種當年一般不採收葉片。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長,根系越大,地上部植株生長也越繁茂,產量高、品質好,所以,在生產上應進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塊要注意多次拔出雜草,並在生長季節加強水肥管理。為了提早上市,早春可採用小拱棚覆蓋。

二、保護地栽培技術

保護地栽培的蒲公英,多數用於做為蔬菜供應市場。

1、整地施肥

進行大棚或溫室栽培,應先將土壤深翻30釐米,然後每公頃均勻施入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200公斤作為基肥,把土壤耙細、摟平後做成寬1.2米寬的苗床定植使用。

2、挖苗和移栽定植

一般在7月下旬——9月上旬,到野外挖採根株。採挖時選擇葉片肥大、根系粗壯的野生蒲公英主根作為母根,先把挖出的根株進行整理,摘掉老葉只保留主根和枯頂芽,並把主根剪成長5——8釐米的小段作為母株栽植用。採挖整理後,應立即在畦內開溝定植,溝深7釐米,株距10釐米,行距20釐米,每畦定植母根6行,先把蒲公英母根小段在溝內沿溝壁向前傾斜擺放,或稍用力向定植溝底摁下,然後覆土能埋住跟頭1.5——2釐米厚為好,覆土時先覆溝深的4/5,然後澆足定根水,等水滲入後再覆蓋剩餘的1/5厚的土,覆土時要注意保持畦面的平整。

3、 田間管理

定植後一週左右澆緩苗水,發現缺苗應及時進行補苗,蒲公英需水量不大,新葉長出以後,可是土壤墒情進行澆水。

(1)大棚栽培

入冬前澆透水,地表最好用馬糞或麥秸稻草等覆蓋,以利保溫保溼,第二年早春四月上旬中旬扣棚,春季見新芽,萌發應及時去除地面覆蓋物,並進行澆水,鬆土可不追肥,確保鹹菜質量,通常四月中下旬即可採收上市。

(2)溫室栽培

入冬後,溫室內溫度保持10℃以上,蒲公英植株即可正常生長,當植株葉片長到適宜大小時即可採收上,也可根據長勢調控溫度和水分,使其在元旦或春節期間都有產品採收,以增加收入,得到較高經濟價值,採收後2——3周不宜澆水,以防爛根。

病蟲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性很強,無論是在露地栽培還是在保護地栽培,一般不發生病害,如果有蚜蟲發生,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1%滅斃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

採收加工

作為蔬菜使用,採收時可用鉤刀或小刀挑挖,沿著地表下1——1.5釐米處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再次長出新芽,先挑大株採收,留下中小株繼續生長。

作為中藥材使用,當達到商品要求時,用機械或人工把蒲公英全株進行採挖,洗淨後進行晾曬,乾燥後保存在通風乾燥處等待出售。


草原話三農


一、種植時間

主要是春秋兩個季節,最好是在春天播種,它主要受溫度的影響。如果冬天能夠達到合適的溫度,也可以種植。

二、種植方法

蒲公英喜歡陰冷潮溼的地方,10~20℃最適宜蒲公英生長,當溫度超過25℃時會對其生長產生不良影響。

1.催芽。

拿到蒲公英種子後,將種子用水浸泡2個小時,並保溼存放在溫度為15~20℃的環境下,5-8天后大部分會發芽。

2.播種。

將發芽的種子均勻的播種在土壤裡,大約每平方米2-4g,並覆蓋上3-5mm的細土,一般7天左右出苗。

3.鬆土

出苗後鬆土來促進苗生根。

4.澆水

注意控制好生長環境的溫度和溼度,適時澆水。

三、蒲公英的用途

蒲公英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作用,常用於乳腺炎及癰腫疔毒,兼能疏鬱通乳。

另外能清利溼熱,利尿通淋,對溼熱引起的淋證、黃疸等有較好的療效。

本品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

可以採摘新鮮葉子製作成蒲公英茶,上火的時候服用。








sweet小生活


(一)採種。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上午8、9點鐘採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採種時選擇葉片肥大、汁多色綠、鋸齒較深、根莖粗壯的蒲公英作為採種株。將花托變黃的花序剪下,放室內後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開,再蔭幹1-2天,用手搓掉冠毛,曬乾備用。蒲公英的留種採種最好有固定的種子圃地。

(二)肉質直根的培育。用作生產體芽菜的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採集,這樣雖然比較經濟,但直根不肥大,建議人工培育。

1、選地與播前準備。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無較大汙染源的地塊種植。秋收後淨園並結合耕翻整地每畝施入4000-5000千克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翌年土壤化凍後按1.2米寬做畦,待播。

2、播種。在土溫達到10℃以上時開始播種。在畦內開淺溝2-3釐米,溝距10釐米、寬10釐米,踏實澆透水,將種

子按細沙,拌均勻,撒播於溝內,覆土2-3釐米,最後在畦的兩邊插上竹弓子,蓋上塑料膜以保持蒲公英萌發的最適溫溼度。

3、苗期管理。播種後9-12天出苗。幼苗出齊後,去掉薄膜並及時澆水、中耕除草。2-3片真葉期及5-6片和7-9片真葉期時,結合中耕除草分別進行3次間苗(間下的苗可上市),最後一次按株距5釐米、行距10釐米選壯苗定苗。間苗、定苗後一般均需及時澆水。定苗後立即隨水追施腐熟消毒的人糞尿。

4、蹲苗與田間管理。蓮座期後一段時間不澆水,直到肉質根進入迅速膨大期。田間管理除清除雜草外,主要是水分管理,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可根據植株生長狀況追施有機肥。播種當年不採葉,以促其肉質根粗大,以利來年早

春生產出優質的芽菜。一旦發生病蟲害可選擇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農藥。

5、肉質根的收穫與貯藏。肉質根的收穫最遲應於上凍前完成。將挖出的根株進行整理,摘掉老葉,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頂芽。選擇背蔭地塊挖寬1-1.2米,深1.5米(東西延長)的貯藏窖。將向質根放入窖內,碼好,高不超過50釐米。貯藏前期要防止溫度過高引起肉質根腐爛或發芽,後期要防凍。該技術高產的關鍵是培育粗大、肥壯和充實的肉質根,並且冬季貯藏合理,營養消耗少。

(三)蒲公英肉質根囤栽技術。選用溫度能穩定維持在8-25℃的保護設施。在設施內做床土厚40—50釐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質用潔淨的土壤或河沙等,最後設施內用燻劑消毒。囤栽前應將肉質根提前一天從貯藏窖內取出蔭晾。按長度分級,然後按級別一溝一溝的碼埋,碼埋間距2-3釐米,埋入深度以露出根生長點為度,碼埋要整齊。碼埋完畢後立即澆透水,水後2-3天插小拱棚、覆蓋黑色薄膜。囤栽後一般床內溫度保持在15-20℃,溼度控制在60%-75%為好。當葉片達到10-15釐米時,用手掰或用刀割取葉片,注意保護生長點。收穫一般應在清晨進行。

蒲公英的作用

1、抗真菌:水浸液用試管稀釋法,1:4對奧杜盎小孢子菌許蘭黃癬菌,紅色毛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2、抗腫瘤:蒲公英熱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種後11~20天給藥有抑瘤作用,對接種後的1~10天給藥無效,其抗腫瘤作用類似香菇多糖,是通過免疫機制實現的。 另外,本品還有抗胃潰瘍、利膽、保肝等作用。

3、清熱解毒可用於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4、消癰散結 治療熱毒壅結於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

5、 抗菌:50%鮮草汁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通過了解,大家對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瞭解了吧。蒲公英可以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

6、治急性結膜炎:蒲公英、金銀花。將兩藥分別水煎,製成兩種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選編·五官》)

7、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漢藥、甘草,煎服。(《中醫雜誌》(11):31,1965)

8、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毒:蒲公英搗爛,貼。(《救急方》)

9、治肝炎:蒲公英幹根六錢,茵陳蒿四錢,柴胡、生山梔、鬱金、茯苓各三錢。煎服。或用幹根、天名精各一兩,煎服。

10、治膽囊炎:蒲公英一兩。煎服



小葉子愛生活9620


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及用途,做以下剖析:

第一,\t建議大家可以去商店去買蒲公英的種子,也可以自己去收集種子。收集或買好的種子,先晾曬2天,然後放到水中催芽後種植。在蒲公英長出新葉時就可以載種,定植2-3個星期不宜澆水,以免爛根。

第二,\t蒲公英在種植過程中很少有病蟲害,因為它是一種藥材,味苦,這是較與其他植物的優勢。蒲公英田間管理最重要的是施肥和水管理。蒲公英對水分要求非常高,需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在種植前施足底肥,生長季節追肥一兩次即可,一般對肥的需要不大。

第三,\t用途非常廣泛,比較可以做蒲公英茶,也可以入藥等。

我是綠色北大荒,歡迎大家交流三農領域話題。


綠色北大荒


蒲公英,在我們恩施地區叫苦窩嘛菜。屬於菊科植物,它多年生草本,在田間、路邊、山邊都能發現它的蹤影。春天裡的蒲公英是燦爛的金色,成熟之後是純潔的白色。每一粒種子上面都有一個小小降落傘,跟隨著風的方向在空中飄散。



蒲公英風味獨特,可以藥食兼用,因為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用價值,受到廣泛的關注。



一、首先分享一下蒲公英的醫藥用途:

1、清熱解毒。蒲公英能清解肝熱,對肝熱引起的發紅和腫痛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對於由傷口感染而化膿的病也有很好的消炎作用。

2、口腔潰瘍。它能夠減輕潰瘍的痛疼,我們可以咀嚼乾的蒲公英,嚥下去一部分,然後留部分放在口中,弄到潰瘍處。這樣對於潰瘍的治療雙管齊下,可以起到內服和外敷兩種效果。

3、消癰散結。它能夠祛火、消炎。經常吃點蒲公英,能有效地幫助女性疏解肝氣,並對與乳腺相關的疾病的治療產生較好的效果。如果身體水腫有瘡毒或者出現了高熱不退的現象,可以多喝一些它泡的水來進行治療。

4、殺菌。蒲公英的葉子可以能抑制多種細菌。把它煎水後用來泡腳,可以治療足癬。它和敗醬草一起用,能起到殺滅菌類、消腫止癢。

5、保肝利尿。蒲公英的根能有效預防C型肝炎。當我們覺得身體發脹的、出現水腫的時候,可以用蒲公英的根泡水喝。



二、蒲公英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1、含有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可生吃、做湯、做餡,風味獨特。國家衛生部最近已將蒲公英列入藥食兩用品種。

2、蒲公英中至少含有17 種氨基酸,且含量高於大多同類野生植物。

3、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其中K+的含量最高,是Na+含量的數倍,因此,蒲公英是典型高鉀低鈉鹽食品,其Fe2+含量為野菜之冠。

4、蒲公英含有人體中稀缺的抗腫瘤活性物質硒元素,硒含量高,是高富硒植物。

要想成功種植蒲公英,首先了解其生長習性,即其對環境的要求。蒲公英一般生長在水分充足、土質鬆軟的土壤裡,它的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抗寒又耐熱,早春地溫1~2℃時即可萌發,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15~25℃,30℃以上發芽緩慢,葉生長最適溫度為20~22℃。抗旱、抗澇能力較強。



三、如何種植蒲公英?

1、種子準備。

採收種子。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採收,切不要等到花盤開裂時再採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採種時可將蒲公英的花盤摘下,放在室內存放後熟一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乾1-2天至種子半乾時,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然後曬乾種子備用。

2.育苗壯苗。

  • 2.1、將種子用清水浸泡2小時後,撈出,在15-20℃條件下保溼催芽(催芽溫度不行超過25℃),不然發芽困難,甚至不發芽,經5-8天發芽率可達95%以上。
  • 2.2、在蒲公英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挖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於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後集中栽培於大棚中,株行距8釐米×3釐米,栽後澆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發新葉,這時再施一次有機肥,生長到一定程度即可採葉上市。



3、選地整地。

  • 3.1、選地。蒲公英適合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
  • 3.2、翻耕。如果之前的土壤板結,一定要進行深耕,以保證土壤更加疏鬆透氣。 深翻地20-25釐米,整平耙細。
  • 3.3、翻地作畦。在畦內開淺溝,溝距12釐米,溝寬10釐米。

4、定植。

將前面育好的苗載在溝內。也可以不育苗,直接播種,將種子播在溝內,播種後覆土,土厚0.3-0.5釐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溼潤,如土壤乾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蓋。

5、施肥。

種植蒲公英時,每667平方米施2000-3500千克農家肥作底肥,每667平方米還須施17-20千克硝銨作種肥。



6、田間管理。

  • 6.1、澆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溼潤。如果出苗前土壤乾旱,可在播種畦的畦面先稀疏散蓋一些麥秸或茅草;然後輕澆水,待苗出齊後用杈子扒去蓋草;出苗後應適當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壯生長,防止徒長和倒伏;在葉片迅速生長期,要保持田間溼潤,以促進葉片旺盛生長;冬前澆1次透水,然後覆蓋馬糞或麥秸等,利於越冬。
  • 6.2、中耕除草:當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後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壟為止。
  • 6.3、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進行間苗,株距3-5釐米,經20-30天即可進行定苗,株距8-10釐米,撒播者株距5釐米即可。

7、病蟲害防治。

7.1、葉枯病

  • 發病特點:葉枯病主要為害植株葉片,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蔓延,發病初期葉面產生褐色、圓形小斑,病斑不斷擴大,中心部呈灰褐色。主要危害:使得葉片焦枯,植株死亡。

  •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6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藥劑噴霧,間隔10-15天,連續2-3次。

7.2、根腐病

  • 發病特點:根腐病主要危害根莖部和根部。發病初期病部呈褐色至黑褐色,逐漸腐爛,後期外皮脫落,只剩下木質部,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褐變。溼度大時病部長出一層白色至粉紅色菌絲狀物。主要危害:使地上部葉片發黃或枝條萎縮,嚴重的枝條或全株枯死。
  •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挖除,補栽健株,並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必要時可換入新土,發病初期噴淋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澆灌45%代森銨水劑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每間隔7天噴一次,經1個月可治癒。

7.3、蚜蟲

  • 危害症狀:蚜蟲分佈普遍,每年發生十代以上,以卵在樹木枝條縫隙越冬、也在多年生根際越冬。不同年份、不同生長環境發生危害程度差異甚大,通常年份危害期短,多在6月下旬,7月上旬,危害各別植株。
  • 防治方法:菸草石灰水溶液滅蚜。用菸葉0.5千克、生石灰0.5千克、香皂少許,加水30千克,浸泡48小時過濾,取汁噴灑。



8、採收

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供食,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畝地每次收割可產700-800千克。



以上就是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和主要用途,蒲公英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種植起來也不太複雜,按照一定步驟科學種植、科學管理,定能蒲公英大豐收。


醉美雪巖


我是帥鄉小旗,我要回答的問題是蒲公英怎麼種植,有什麼用途?

蒲公英是一種觀賞價值非常高的花卉植物,同時它還是一種功效全面的中草藥與食物,養殖蒲公英的花友非常多。那麼蒲公英怎麼取種和栽培,蒲公英種子在6月成熟,待到種子變成棕色之後即可採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蒲公英怎麼取種和栽培。

蒲公英取種方法

蒲公英怎麼取種和栽培,蒲公英種子在每年的6月中旬成熟,等到種子變成棕色之後就能夠採集了,在採集種子之後將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2天。接下來就能直接進行種植,為了保證種植成功,種植之前比需要做好相應的處理。

蒲公英種植方法

1,準備土壤

對蒲公英進行種植首先要準備好適宜的土壤,要求土壤具備良好的通透性,可以使用腐葉土、田園土、河沙土以及少量有機肥混合。在上盆的時候在花盆地鋪鋪上一層小碎石,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更有利於植株的生長。

2,催芽處理

接下來我們可以對採集好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有利於播種順利進行。選取顆粒飽滿的種子,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在水中滴入幾滴營養液,堅持每天換水,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5天左右種子即可發芽。

3,種植上盆

接下來我們將經過處理過後的種子,均勻的撒在準備好的土壤當中,注意控制好密度,不要過於密集。之後對土壤覆蓋一層薄薄的土壤,然後觀察土壤的乾溼度,可以適當進行噴水,保持土壤處於溼潤的狀態即可。

4,後期養護

完成種植之後一定要加強養護,將其放在半陰通風的環境中養護,一般情況下養護半個月左右即可看到小苗的長出。之後可以適當增加其光照條件,促進小苗的生長,養護一個月之後可少量施一些稀薄的液肥。

功效作用

蒲公英泡水,是使用切細且乾燥的蒲公英根或葉子,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適合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溼熱黃疸,熱淋澀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帥鄉曉旗


種植如下:

1、品種選擇

可選用一些大葉品種,如法國的厚葉品種,其葉片大而肥厚。也可採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或設置固定的留種圃地。

2、地塊選擇

蒲公英適應性強,既耐旱又耐鹼,喜疏鬆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應選擇農業生態環境優良、周圍無汙染源、水質潔淨、空氣清新、土質疏鬆且富含有機質的區域作為蒲公英生產基地。

3、施肥

每1 000 m2施4 000~5000 kg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將農家肥撒施於土壤表面,深耕翻耙,旋耕深度在15 cm左右,使糞肥與土壤充分混勻。

4、播種

土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露地栽培通常在4月播種,棚室栽培通常在10月播種。

在畦上開淺溝2~3 cm,溝距10 cm、寬10 cm,踏實澆透水。將種子摻細沙,拌均勻後可撒播於溝內,覆土2~3 cm。或直接平播漫撒,播後用微噴澆透水,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

5、肥水管理

蒲公英出苗後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保持土壤的溼潤狀態,是蒲公英生長的關鍵。

每次間苗、定苗就需澆小水,進入蓮座期不再澆水,直到肉質根膨大期,視土壤墒情而澆水,要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如果條件允許,使用噴滴灌設施進行水分管理更好。

不提倡施用化肥,施用化肥雖然使嫩株及葉片色深、快速生長,但失去了蒲公英的野生風味,品質不佳。

用途:病蟲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很少發生病害。但棚室栽培若管理不善,也會發生根腐病、白鏽病、霜黴病等,可均勻噴施70%甲基託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蝨,可通過懸掛塗有機油的黃板進行誘殺或用煙劑(主要是溫室栽培採用)進行燻蒸,實現綠色或無公害栽培,提高蔬菜品質。



東少帶你看影視


河南南陽地區可以種植蒲公英 栽培季節與栽培方式 1)春節露地栽培。夏秋季可收穫新鮮葉片,也可也冬季移入溫室栽培或軟化栽培,如果稀植,選用栽培種,也可第二年春季培土或覆蓋軟化,收穫其軟化產品。

2)冬季溫室栽培。一般8月播種,冬春季收穫。 栽培技術 1)播種或育苗。 蒲公英可以直播,也可以採取育苗的方式,一般野生種或植株較小的品種可採用直播的方式,而一些栽培種植株較大或種子價格較高、來源不足的可採用育苗的方式。

直播用種量100克,育苗用種量20克左右。育苗時可以平畦育苗,也可以穴盤育苗,因種子較小,多采用平盤或平畦撒播育苗法:先把畦整細、整平,然後澆水,水深5釐米左右,水滲後即可播種,因種子較小,可摻些顆粒相當的細砂或細土進行均勻撒播,播後可少覆土或不覆土,出苗可考慮覆細土1~2次。

溫度控制在20℃左右,約7天左右即可出苗,苗期應注意溫度、光照、水分、雜草的管理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2)整地、施肥、做畦。最好選擇向陽之地塊、肥沃之土壤,以獲得優質之產品。

土壤深耕30釐米,耙碎、整平,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複合肥100千克,充分與土壤混合,然後即可做畦,畦寬1。 33米。 3)定植。當苗具6~7片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天應先洇苗,第二天帶泥定植。

定植株行距應根據選用的品種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行距30~50釐米,株距15~30釐米。直播的可分期間苗,定苗株行距可參考育苗的定植密度。 4)田間管理。蒲公英的抗逆性很強,稍加管理就會生長良好,應根據栽培季節與栽培方式及選用的品種進行具體的溫度、光照、水分、肥料、中耕除草等管理。

軟化法: ①田間軟化。像苦苣一樣在收穫前進行束葉或培土軟化,也可以在秋末割掉地上部葉子,然後培土進行第二年春季的軟化。 ②設施軟化。一般在冬季進行,春季播種,中間不收穫葉片,秋末挖根,像軟化白菊苣一樣進行軟化栽培。


雲飛影視


蒲公英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作用,常用於乳腺炎及癰腫疔毒,兼能疏鬱通乳。

另外能清利溼熱,利尿通淋,對溼熱引起的淋證、黃疸等有較好的療效。

本品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

可以採摘葉子晾乾製作成蒲公英茶,沖水喝


餘葉


蒲公英可以通過飄飛的種子來種植。

功效有平時上火的話可以連根帶葉子的泡水喝來下火,並且不會傷及脾胃。如果哺乳期的話,可以喝來疏通乳腺,並且不會對哺乳期的嬰兒造成影響。尤其是乳腺不通時候,效果很不錯的。

對於我自身的一些經驗感受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