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巅峰,可望不可及,唐太宗对王羲之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一般书法狂人都是以王羲之第二自居,说自己能超越王羲之没几个。当代书法界狂人特别多,邵岩就是其中一个。邵岩创作了一幅《飞来好运》,“我把它的价值看作是当代的《兰亭序》,一点都不次于王羲之的(作品)。有一些书法老师说好,但整个社会不这样看。”

《飞来好运》被邵岩视为自己“射墨”的得意之作,创作结合了用注射器的“射墨”和用毛笔的现代书法两种方式。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邵岩是有点来头的,1962年2月生于山东文登市,先后就读于山东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历届中国国家展现代书法最高奖获得者。1995年,他的作品《桃花乱落红尘雨》获第六届全国中青展一等奖,1997年,他的作品《留得枯荷听雨声》,获第七届全国中青展一等奖,1999年,他的作品《无题》,获第八届全国中青展二等奖。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邵岩与其他书法家的不同在于,他是中国现代书法最早的探索者之一。1985年,邵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看到日本现代书法家手岛右卿的个人书法展,当时感到很震动。邵岩明白了如何表现汉字的意象美以及对汉字造型进行夸张的一些基本手法。

手岛右卿的《崩坏》,在西方展出时引起轰动,不懂汉字的西方观众看后,发表观感说:确实体味到一种物体断裂崩塌的感觉。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经过二十年的创作,邵岩认为自己超越了日本的现代书法创作。超越不超越还不能下结论,但是在国内而言,邵岩的现代书法是比较突出的。现代书法就是以西方的视觉艺术的方法来改良中国的书法艺术,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对传统书法是一种反叛,对大众而言,也是陌生的有距离的。

著名美术批评家、美术理论家刘骁纯评价邵岩作品时说:“就邵岩而言,20余年历经数变,万变所不离者是 线——迅雷闪电的线,瞬间爆发的线,笔断意连、首尾相顾、绵延相续、自在延伸、一挥而就的线。落笔如出拳,射墨如运剑。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草书大进的古老故事在这里释放出了新的乐章。那些书象作品虽然不可识或不可尽识,从而逸出了文意,然而书法的幽灵犹在,书意的某些因素犹在。”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艺术是需要反叛,需要质疑,邵岩的作品是一种对传统书法的反叛和质疑,但不是独创的,是模仿日本的。

邵岩的前期作品还不错,但是后来邵岩在网上拿着注射器乱喷的时候,给人感觉有点走火入魔了。一场大病居然改变了人的风格。

2008年,邵岩住院对注射器有了兴趣。手术后不久,他去了美国,“去看各大博物馆,也受了启发”,“草书尤其是狂草,是传统书法最有表现性的艺术。楷书行书都没有。但再怎么表现,你得拿笔蘸墨再写,写完了还得蘸,蘸墨这段时间气不就断了吗?另外你就蘸这一点墨,起、顿、行、转折,就不断重复这几个动作。你还要不断地蘸墨,里面有好多重复,气还不通畅。要表现人的情感,一泻千里、百般缠绵、激情四射,用注射器就解决了。”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扔掉毛笔,拿起注射器,就这样成了“射墨大师”。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邵岩已经不是现代书法家,而是表演艺术家。

邵岩原来的时候属于小众人物,一夜之间他的注射器“射墨”书法红遍了整个网络,还标新立异玩什么渔网书法。邵岩的蹿红引来了网友们的声讨,“疯子当然不知道自己疯了,还陶醉呢”、“下回改用嘴喷墨,岂不更好?”、“应该送精神病医院”、“搞艺术的留白胡子装逼吓唬人,否认怎么出名?”等等。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对于大众的不满,邵岩表示“带有先锋性的东西,大家怎么骂,我都理解。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艺术是什么,而且一些书法家都不理解。但艺术家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使命——视觉上的一种引领。”

在邵岩看来,老百姓不懂艺术,自己的作品是给五十年以后的人看的。大家搞不清楚,邵岩的射墨表演到底还是不是书法?其实,邵岩自己都说不清楚,他认为射墨的行为艺术与书法有关又无关,它来自书法中草书的线条,但实际不是书法。邵岩一会跟记者说射墨是行为艺术,一会又说是抽象书写。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在大家看来,邵岩的“射墨作品”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是在亵渎中国的传统书法。邵岩的射墨实际和书法已经没有关系,是一种表演,是行为艺术。邵岩头上又多了个“江湖书法家”、“艺术骗子”的称号。

有记者问:有网友说欣赏不了您的射墨表演,这个您是怎么想的?

邵岩答:那这个看怎么说了,毕加索欣赏得了吗?克莱因欣赏得了吗?米罗欣赏得了吗?没一个他欣赏得了的。欣赏需要知识储备,大众嘛,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我也没想让他们欣赏、承认。艺术家是不需要谁来承认的。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这让人想起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的一段话: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突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不用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养吾浩然正气——换言之,保持自己对自己的感动,这就是他总是有理的原因。这种学问家在我们中国挺多的,名气也很大。但不管怎么说吧,比之浩然正气,我还是更相信“共同体验”。

拿着注射器,敢比王羲之,是谁给你的勇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