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朱毛井冈山会师

1929年1月初,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三次“会剿”,同时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根据中共六大的决议,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和红四军32团留守井冈山,朱德、毛泽东、陈毅则率领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地区突围,以粉碎敌人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同时在外线配合红五军内线部队,以解井冈山之围。

朱毛率领红四军主力在饥寒交迫中和追击的敌人打起了游击战,通过打圈子艰险逃生。2月,传来了井冈山失守的消息,朱毛大军决定改变回井冈山的计划,改向福建挺近。3月,红四军主力和当地赤卫队配合,解放了长汀城,这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最大的胜利。红四军经前委会议研究决定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红四军下井冈山


电影《古田军号》从长汀战役开始掀开了帷幕。红四军在长岭寨战役中缴获步枪500多枝,迫击炮3门,机枪和弹药若干。红军通过在汀州城打土豪分田地,并向商人筹借了一大笔军饷,极大地补充了部队给养。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朱毛带领红四军在长汀城隐蔽起来。


不仅国民党找不到红四军的踪迹,上海党中央也与红四军失去联系,朱毛被击毙的消息在报纸上沸沸扬扬。2月,党中央派遣特派员刘安恭去闽西寻找朱毛。刘安恭花了2个月才在长汀城找到红四军,并给红四军前委带去了共产国际的指示,让朱毛去上海党中央工作,红四军主力化整为零躲藏起来。朱毛认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作出了错误的悲观判断,给中央去信分析形势,没有立即执行离开的命令。


《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红四军开支委会


刘安恭在南昌起义失败后,被派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校留学,受苏联人布哈林影响较深。刘安恭和党中央当时坚信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是中国革命的出路,坚信中国革命应该走城市武装暴动的路线,重视工人力量而轻视农民力量,不重视农村根据地的建立,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三个边界区域进行流动游击。


刘安恭认为红四军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指责前委权利太过集中,是书记专政,是家长制的集中表现。他公开宣称红四军有两派,朱是拥护中央的一派,毛是反对中央的一派,强烈建议应该按照苏联的做法在红四军成立临时军委。刘安恭成为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完全推翻了前委对于军队建设的各项决议,限制前委对军队的领导权。


当时红四军大部分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构成,军队内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流寇思想、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盲动主义残余等错误思想非常严重。在以刘安恭为书记的军委领导下,红四军内部一盘散沙,各纵队士兵之间屡屡冲突,士兵欺压当地老百姓和商户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士兵对为谁打仗、依靠谁胜利都没有清醒的认识,根据地革命政权建设陷入停顿。经过前委讨论决定撤销军委,刘安恭的军委书记一职也随之撤销。


然而红四军内部关于军队建设,党对军队的领导,党内民主集中制,建立农村根据地等问题仍然没有统一思想。为了解决这些争议,1929年6月22日,前委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暴露了红四军领导层的重大分歧,从领导层到基层士兵思想充满混乱。经过选举,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落选了。会后,毛离开了红四军,前往上杭蛟洋做地方工作,指导召开闽西特委一大。由于身患疟疾,毛前往闽西特委驻地苏家坡红军医院养病。


《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闽西特委一大


毛走后,红四军内部矛盾继续激化,军队一盘散沙。时逢蒋桂战争平息,蒋介石集结闽、粤、赣三省兵力对闽西根据地发动会剿,红四军前委利用三省军阀之间的矛盾,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这次三省会剿。


8月下旬,陈毅为了解除中央对红四军的误解,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情况。党中央周恩来等人在听取了陈毅的汇报后,同意了毛关于党领导军队的观点,决定要将毛从地方调回红四军,并维护朱毛在四军中的领导地位。


为了解决七大遗留的问题,朱于9月下旬在上杭县组织召开了红四军八大。当时陈毅正在上海汇报工作,毛因为疟疾严重没有出席会议,由于前委机构不健全,红四军内部思想混乱,再加上采用“自下而上”的民主制,事无巨细都拿到会上来讨论,大会开了三天都没有讨论出结果。四军前委委员深感毛离开之后,全军的政治工作失去了领导中心,都盼望毛能回到前委工作。


《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毛委员在写作


10月19日,朱德根据中央指示率领红四军挺进广东东江,给红四军的武装力量带来巨大打击。这次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红四军在政治上没有统一思想,各纵队矛盾重重,军队不够团结。二是由于部队中存在大量俘虏兵和无产者,组织纪律性较差,军事受挫时产生了大量逃兵。三是中央对革命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国民党军阀正在混战,有利于我军开展革命斗争,实际上两广军阀战争即将平息,敌人军力强大,并不利于我方进攻大城市。


红四军东江行动持续了半个月,减员1000多人,其中第二纵队在上杭补充的600多名俘虏兵绝大部分同袍,第一、三纵队在梅县战斗中伤亡200多人,其它减员400多人,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刘安恭壮烈牺牲,同时损失大量现洋、枪支弹药、花名册和文件。连续打了三场败仗,部队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军队中层将领甚至产生了“红旗还能扛多久”的疑问,对革命的前途未来陷入悲观绝望。


11月26日,朱、陈、毛在福建长汀会合,根据陈毅带回的中央九月来信中“思想建军、政治建军”的指示,毛重新担任四军前委书记。随后,红四军移师新泉进为期十天的整训,按照前委分工,毛、陈负责政治整顿,朱负责军事训练。新泉整训是红四军的首次全军政治整训,为四军九大的顺利召开做好了思想准备。

《古田军号》背后的风云往事

古田会议会址

12月28日,红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谷田村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会议纠正了军队里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流寇思想、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盲动主义残余等错误思想,统一了“红军是一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支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的认识,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