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刑部尚书和民国外交总长住过的宅院,现今两种状况


南锣鼓巷地区可谓豪宅居多,这种豪宅有的基本占据半条胡同。今天就说说在该地区两条胡同都有宅院的奎俊。奎俊,历任四川总督、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职。奎俊在南锣鼓巷一带的两处住宅,分别位于沙井胡同15号与黑芝麻胡同13号。 【此为处于沙井胡同的宅院,分别为15、17、19号三个跨度很大的联院,现大门紧闭,只能外观】

据称奎俊为当年京城四大财主之一,看到这些极具规模的宅院,应该家境殷厚,极为富有。今天主要看看位于黑芝麻胡同13号的宅院。宅院原为一座带花园的建筑组群,东西四路,南北五进,东部为花园,西部是住宅。 【此为13号院,建在高台之上,七级台阶上为广亮大门,这在当年京城也是极为少见】

东部院落花园有假山、树木及亭榭、轩室、月牙河等,可惜现已拆除殆尽,作为小学校舍使用。

院门前,两个巨大敦实的上马石,可能也是因为巨大,无法移动得以保留。可以想象当年的威风八面。

门前汉白玉精美敦实的门墩儿,在一般府院当中也是少见,这些显示出当年主人的身份与财力。

门内正对面有一字砖雕影壁,两侧是东西两院屏门,院落分为东西两路,整体规整保护完好。后面的烟囱为后建造的锅炉房。

此为西路一进院,倒座房九间,北有八间过厅房,通过门道进二进院。 整体院落基本为原状,少有私搭乱建。清水脊顶,朱红门窗,一切古意盎然。

此为通向内宅的二门,配有雀替、门簪、抱鼓石。如此高规格的广亮大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院落大门,我是头一次见到。

二门内是个扁长的小院,只有一棵老槐树。老砖漫地、厅房窗棂和斑驳的垂花门,像一幅画。这种结构还是少见,按今天的话说,财大有个性。我感觉,从结构上看,可能在后盖锅炉房位置应该另有院落,在树后有门进入。

垂花门为一殿一卷式,典雅古朴,院内带游廊。垂花门将二、三进院分隔。三进院正房三间,前出廊,两侧各带耳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硬山合瓦过垄脊屋面。抄手游廊将院内各房连接,廊子上带倒挂楣子,下有坐凳。现为一文化公司使用,不便打扰。

一样气派的门墩儿,院内古色古香,没有任何私搭乱建,堪称保护绝佳的院落。

此为东路屏门。一进院倒座房五间,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前有一对抱鼓石。门内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抄手游廊将各房连接。正房东北角廊之东墙处,原有屏门可通往东部的花园。

现在东路院落还是居民住户院,亦有私搭乱建,院内住户较多,不便打扰。但仍然看出昔日的宽阔宏大。 黑芝麻胡同13号院亦被称为顾梦余故居,民国时为外交总长。其居住于该院落,当在1914至1926这十二年间,或为奎俊解职或去世后,其本人或后代将宅院转售与顾孟余。

冬日的阳光正好,这是宅院门对面宽大的一字影壁和大门延伸很远的倒座房。一座院落东西两种状况,一边古朴依旧;一边私搭乱建,期待看到恢复如初。 【我是紫禁城下的胡同,一个北京胡同记录传播者,真拍实感,希望得到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