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行》第十四章

《尼山行》

老街坊

(14)

跨過仲尼之門,就到達了“七十二賢廊”。

“七十二賢廊,東西長105米,南北寬17.5米,高16米。”“這是一個故事大廳。通過30組雕塑,展現孔子與七十二賢弟子的生動故事。”大廳裡迴盪著講解員清脆韻雅之聲,餘音繞樑。

大廳氣勢恢宏,這是給我的整體感覺。

裝潢呈金黃金黃的暖色調,燈光明亮而又柔和,極富層次感。

高大的雕像矗立在這莊嚴的大廳兩側。雕像做的非常精美,非常有檔次。有群雕,有情景雕,有個人雕。色彩鮮豔,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瞧一眼,就能感知出自於頂尖工藝大師之手。

有同行的同事說:真像是到了盧浮宮。聽的我一臉愕然。我雖未到過法國,卻知道盧浮宮那是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以收藏和展示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每一組雕像都是一個故事。他們或在聆聽,或在爭論,或若有所思。

“這個雕像塑造的是孔子得意弟子顏回。”顏回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他道德修養好,能夠淨心求學而不旁思別鶩,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安貧樂道。孔子贊其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可惜天不假年,回32歲早逝。子“哭之慟”。

“這位是曾參,曾子。”曾子是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是黃帝的後裔,也是夏禹王的後代。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給了孟子。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

“這是商瞿。”商瞿對《易》極有興趣,得孔子真傳。

“這個是閔子,名損,字子騫。”子騫仁德高尚,為人特別孝順。他淡漠仕途利祿,魯國執政季氏曾使其為費宰,辭而不就。他為人沉穩持重,平時少言寡語,然而一旦講話就講得很中肯。孔子評價他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後代統治者感閔子騫德行高尚,對其屢有追封。唐朝時贈費侯,北宋時封琅琊公,南宋時稱其費公。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在其墓前建祠堂。今歷城洪家樓仍存有所傳閔子騫墓。

我起小就知道,濟南城東有條貫穿南北的路,南起解放路,北接洪樓南路,叫閔子騫路。後來,愛人有一家親戚在省菸草公司工作,宿舍院就在閔子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