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不可不讀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

這是一部科幻迷不得不讀的“太空漫遊”小說,

作者阿瑟·克拉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並稱“二十世紀三大最偉大科幻小說家”。

在阿瑟·克拉克眾多作品中,以“太空漫遊”四部曲最為膾炙人口,

而在“太空漫遊”四部曲(《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中,以《2001太空漫遊》最深入人心。

有生之年不可不讀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

小說分I 太初之夜、II TMA-1、III 行星之間、IV深淵、V 土星的衛星、VI 穿越星之門六個節點,

以人類起源為始,時間跨度從300萬年前的非洲一直到21世紀的現在,

故事從猿人發現一塊神秘的黑色石板講起,這塊黑色石板在史前時代啟蒙了地球人類的文明,它點醒了這些猿人的心智,促使他們學會工具,從而獲得食物並進化成人。

三百萬年後,被這塊黑石促成進化的人類終於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發現了同樣的一塊黑石板,而黑石板在出土瞬間立即朝土星方向發射出電磁信號。

為了尋找答案,追查真相,美國派太空船“發現號”遠征土星。船上有兩名宇航員,3名處於冬眠狀態的科學家,還有一臺名叫哈爾的超級電腦。然而途中 “哈爾”發瘋,害死三名冬眠中的太空人,並犯弗蘭克·普爾變成太空漂流物,只有艦長戴維·鮑曼逃過一劫。

倖存的鮑曼獨自抵達土星,又發現另一塊更大的黑石板。

鮑曼穿越了,最終停落在距離地球兩萬光年之外的一間酒店套房裡。鮑曼在床上睡著後又進行著一場轉化,變成了星童。

一切好像回到了最初的時候,然而人類已經不是之前的人類了,這預示著即將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這本書不僅具有強大的科技情節,而且具有極強的預見性,作者構畫了一個完整的人類演變史,創造出了一個個比現實太空科技更為創新的場景,讓人驚歎又給人啟迪。


關於黑石板,轉自豆瓣@夜帝不熬夜發表的文章《2001:太空漫遊》你看不懂的都在這裡!原著小說對電影的八大補充與揭秘

黑石板的設定脫胎於克拉克早期的短篇小說《崗哨》,講述的是幾百萬年前外星人來到地球,並意識到遙遠的將來這裡必然會有智慧誕生,於是,他們在月球上留下一個崗哨,這是他們散佈在整個宇宙中的千百萬個崗哨之一,這些崗哨守護著所有可能誕下生命的世界。它像一座燈塔,亙古以來一直髮射著信號,只是地球對此一無所知。

在《2001:太空漫遊》裡,300萬年前被這塊黑石促成進化的人類終於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發現了同樣的一塊黑石板。這塊“崗哨”,在出土後朝著土星發射信號,引導人類前往尋找答案,另一方面也是通知當初留下這塊黑石的外星文明,人類走出了自己的搖籃。

同理,木星上的黑石板不僅僅是一種傳輸裝置,引導戴維·鮑曼進入外星世界,同時它也是在守護木星及其衛星上的智慧生命,甚至為了保護這些生命不惜試圖毀滅人類!在《太空漫遊四部曲》的後三部(《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裡,克拉克對此有著更詳細的描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