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腳走路到坐勞斯萊斯,經歷過貧窮的他,後卻要捐出70%的財富

現如今很多企業家都熱衷於慈善事業,不過,每個企業家對於慈善的見解也有所不同。巴菲特不僅自己進行了“裸捐”,還呼籲其他億萬富豪進行“裸捐”。為了弘揚慈善事業,巴菲特曾經特地前往中國,誠邀各位富豪參與這項事業。不過,很多富豪願意做慈善,卻不認同“裸捐”的觀點。

作為知名企業家,馬雲就被巴菲特力勸裸捐。那時候馬雲犀利的回覆,得到了很多人的讚揚。馬雲問巴菲特是什麼時候裸捐的,在知道是80多歲的時候,馬雲說自己要是80多歲也會進行裸捐。雖然馬雲機智的進行了答覆,但是,馬雲並不崇尚“裸捐”。因為此馬雲曾經說過“一個不考慮自己和孩子的人,不能相信他會去考慮社會。”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家,願意為慈善事業貢獻出一份力量。在巴菲特發起的“捐贈誓言”中,也有中國企業家的身影。其中,美好集團董事長劉道明,就是宣誓人之一。他宣佈將自己的70% 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從赤腳走路到坐勞斯萊斯,經歷過貧窮的他,後卻要捐出70%的財富

劉道明是經歷過貧窮的人,他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小時候生活頗為艱苦。劉道明在演講中,回憶自己的過去,是這樣說的:“從洪湖新溝村到人民大會堂,從飢寒交迫到幾百億資產,從赤腳走路到坐勞斯萊斯,從初中生到哈佛講堂。”從言辭對比中,足以證明,劉道明的成功,算是飛躍式發展。

縱觀劉道明的創業史,更能顯著的看出傳奇色彩。劉道明退伍後,回到家鄉成為了司機。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他積攢了一些財富,做起了貿易和餐飲等業務。後來,他陪朋友前往北京看舊改業務。朋友看完項目後,因地段過於偏僻。並不看好。然而,劉道明卻很看好。於是,劉道明投資這裡,將其開發成名流花園。

從赤腳走路到坐勞斯萊斯,經歷過貧窮的他,後卻要捐出70%的財富

在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很多人都不看好。就連劉道明旗下的經理,也不看好市場前景,三次提出離職。然而,事實卻證明。劉道明的投資眼光很敏銳。他完善了周邊措施,讓樓盤成為了香餑餑。名流花園尚未開工,預售就賣出了2個億。

由於投資有道,劉道明的事業規模越來越大。後來,他又果斷的完成了借殼上市計劃。企業上市後,劉道明將其更名為“美好置業”。在數年的發展下,劉道明的賺到了2百餘億。事業有成的劉道明,經過市場的洗禮後,對於財富有了新的理解。

從赤腳走路到坐勞斯萊斯,經歷過貧窮的他,後卻要捐出70%的財富

一般來說,經濟有限的人擁有財富後,要麼選擇揮霍人生,要麼變成“葛朗臺”。然而。劉道明卻認為“做事即做人,如果做企業只是為了賺錢,我們一定會迷失方向。”因此,劉道明開始做慈善。不僅用集團的名義進行捐款,還會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捐贈。對於劉道明這樣的企業家,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將你的觀點,分享在下方的評論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