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12處最美古村落,佛宗道源地,山水神秀居

浙江台州,天台。

這裡是濟公故里,寒山拾得舊跡處。

這裡不只有國清寺,也有曾經燦爛多年時光的村落居所。

一起來尋找最美12處滿帶歷史時光痕跡的古村落,你可曾去過幾處?

1 張思村

張思村位於平橋鎮西南部,是一個崇文重教之風吹拂了700多年的靜美古村落。

張思村有13處集中成片、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群,包括三座祠堂、十多幢明清風格的院落,還有數幢民國年間的民居,清晰地展現了古村歷史發展脈絡。臨水而築,依巷伸展,整個村落基本保持原生態風貌。

老宅深巷,雨露滋潤下的藤蔓,爬滿了整片牆垣,如跳動的音符。天空在這裡被壓成了一條線,抬頭便遇見氣宇軒昂的門樓,重簷翼角,斗拱重昂,還有妙趣橫生的石窗。

張思村南面入口處,便是宗風遠鬯牌坊。牌坊上的四個行書題字收放自如,頗有古意,提醒著我們這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古村落。宗風遠鬯四個字,一般人對其意義不甚瞭解,甚至對於“宗風遠鬯”的“鬯”字有點陌生。這個字與通暢的“暢”字相通,發音也一樣,讀做“暢”字。明白了這一點,四個字的意義從字面上也就容易理解,就是說“祖宗遺風到了遠方也要發揚光大”。

歷史上張思村民出外經商做藥材生意的特別多,可以想見,無論他們走到哪裡,無論身在何處,他們都不會忘記張思是自己的故土,張思是自己的根基,四個字也表達著故鄉張思對在外遊子文化傳承的期許。

村落三座祠堂,即上陳大宗祠、陳氏下祠堂和龍光陳公耑祠,同時還有數幢古民居,下新屋裡古民居、上新屋裡古民居、後新屋裡古民居、益華樓古民居、下園明善樓古民居、繼善樓古民居、迎紫樓古民居、新明樓古民居、陳炎古民居和陳錦林古民居。

明成化三年(1467)早春,居天台城內四方塘聖旨門的陳廣清做了個夢,夢中有一位高人告訴他,往西四十里,有一處風水寶地,遇一土墩可止,在那兒安家,必人丁興旺。次日,陳廣清與侄子陳嘉贈沿始豐溪西上,至四十里處,果然遇一土墩,周圍的景緻與夢中一樣。四周坦蕩廣平,前有始豐溪如眠弓,後有玉帶湖環繞,於是,陳廣清與陳嘉贈在此安家,從此陳氏族人遷居於張思村,伯侄倆人分別被尊稱為與高祖。

張思村前後有二條溪流環繞,南有榨樹砩,北有泉湖砩,這二條溪流也成為了村民日常洗滌與灌溉用水,至今還在使用,進出村莊必要過這二條溪流,於是溪上就有了數座石橋,最有名的是石矴橋,舊時村中有“無橋別進村,進村必過橋”的說法。二水相擁,使得張思村成為一隻船的形狀,如同一隻停泊於始豐溪的帆船,所以此村也有“船地”之稱。

2 跡溪村

位於天台縣石樑鎮。一個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山中古村。溪水穿村西流,因漢代隱士高察到此,留下足跡而得名。跡溪源自華頂山,穿村而過,村居溪之兩岸,自東向西匯入慈聖大坑,跡溪村四周山青竹翠,碧水環繞。

跡溪村全村海拔在600—90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高,是真正的大自然氧吧,平均氣溫較城區低3-6度,清涼可堪比莫干山,因此被稱為“浙東避暑勝地”。

村東為華頂國家森林公園浙東剡溪之源頭,獅子巖峽谷;南鄰石樑飛瀑,西有銅壺滴漏、水珠簾、全國唯一規模的梯田百合花園;北接新昌菩提峰;跡溪村如在畫中,美豔不可方物。

獅子巖坑在跡溪村東南面,是華峰北麓大峽谷,全長約7.5公里,因山中有一巨石,形如雄獅而得名。峽谷山勢陡峭,清幽非常,谷中山石,形狀各異,巧奪天工,這是一條適合探奇訪幽的古道。只是因地勢原因,峽谷交通較為閉塞,沿著鳥道,緣溪而上,一進坑口,殘葉滿山,常綠樹把峽谷裹成一片濃蔭,青松、黃檀、古楓、灌木不勝枚舉。

古樹盤根錯節,相互依存,各具形態,有矮壯莊重者,有細高風騷者,有的虯枝盤結,有的幹斜枝歪。這是天然而生的美麗,將一種色彩滲透進另一種色彩的生命當中。

竹林風光一絕,跡溪村位於石樑鎮以西,竹林資源豐富,綿延5000畝的竹海是跡溪村最清新的一張名片。據說,蘇軾對天台出品的玉版紙給予高度評價,在《雜誌》文中稱 “呂獻可遺余天臺玉版過澄心堂”,認為比當時著名的澄心堂紙還要好。這玉版紙的“老家”就是石樑鎮的跡溪村,因漢代隱士高察到此,留下足跡而得名。

3 靈坑村

泳溪鄉靈坑村,前有霞客古道,後靠蒼山雲霧,南產泳溪香魚,北看雲錦杜鵑。始建於明代,村域面積4平方公里。村莊老屋錯落有致,古樸中透出幾分往日的雅緻,彷彿一幅精巧的山水畫。

歷經百年的靈坑古村像是個暮年的老人,靜靜地在山裡守候,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該村因徐霞客二遊而得名徐霞客古村,村邊的一條山道被稱為徐霞客古道。

村莊依山傍溪而建,因山就勢,全村階梯式佈局,村下是流淌不息的靈坑溪,村後是成片山林,村旁是層層疊疊的梯田,其獨特的“山水——田園——村落”格局和空間形態,是江南山區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古建築材料主要是石頭和木頭,來源於村落周邊的山林和溪灘,既就地取材又綠色環保,人工痕跡少,村口有石橋、古廟、古樹、涼亭,古道、房屋、田園、山林、牲畜、溪流整體協調、渾然一體。

村內路道小巷,石頭連著石頭,當地人叫做“牆弄”,有的平鋪,大多鋪成踏道狀,一出家門,總免不了爬上爬下,形成天然的石頭街巷。

據歷史記載,柴氏於明末清初從寧海遷至靈坑村,胡氏祖先元輳乾隆二十年由天台東門遷靈坑村,別祖為宗築室至今近三百年有餘,歷史悠久。現有胡氏宗祠、柴氏宗祠、四姓(周、呂、王、胡)宗祠、山崗殿、德星石拱橋、呆橋石拱橋、獅子廟、回山寺、獅巖廟等名勝古蹟。

4 前楊村

前楊村位於天台縣南屏鄉東南端,距天台縣城24公里,是“南黃古道”的入口。四周風景秀麗,樹林繁茂,四季分明,幽谷疊瀑。春季可觀賞梯田油菜花,感受春的氣息;夏季可採摘楊梅、縣野炊燒烤,重拾童年的樂趣;秋季自然是去南黃古道漫賞紅楓,抑或沿著驢友的足跡,挑戰古道的全程,周邊的古村落、古建築、古樹木亦給人似水流年的情懷。

“北有香山紅葉,南有南黃古道”,南黃古道的美景被稱為“南山秋色”,亦被譽為天台十大景之一,秋天景色絢爛,彷彿油畫一般,是國際藝術家攝影學會創作基地,是一片旅遊觀光的樂土。

5 鋪前村

鋪前古村。隸屬天台縣始豐街道,始豐溪支流三茅溪流經村東北,舊有通京古道在村前通過,並設有泉亭鋪驛站,故名。村內以張姓居民為主,村中的張氏三透民居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保存完整,為現天台境內極具代表性的三透民居,村內還有繩武樓和繼忍堂民居,並有古戲臺一座。

三透九明堂是天台民居中最具規模的建築風格。中軸線上通常為三進廳堂,兩側建有廂房和小院,門堂套門堂,前後各進都有單獨的門樓與外聯通。鋪前張氏三透初建時,則只是單進的宅院,擴建之後,則是四進的民居,但人們還習慣於稱這幢院落為張氏三透,或許只有三透九明堂的稱呼才能體現出鋪前這幢院落的氣勢。

當年天台通往京城的古道就在村前通過,泉亭鋪是出天台城門之後的一個驛站,於是,這個小村就被稱為了鋪前。數百年之後的今天,當年的古道早已改建,舊時的驛站也隨之消失,只是當年的小村還依舊叫著從前的村名。


張氏是鋪前村的大姓,張氏三透不但是張氏最具規模的民居,也是村中最宏偉的建築。

但現在的張氏三透已十分寂靜了,幾乎是一座空宅的三透,讓人有著一種莫名的惆悵,一種湮沒了的傳統,一種不復存在的古樸,在這個世代耕讀傳家的宅院中,也只是一種記憶了。

6 皇都村


皇都村位於天台西部的一個平疇之地,全村現有人口506戶、1528人,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麗鄉村,村內環境潔美,農房錯落有致,民風淳樸,鄰里和諧,文化底蘊深厚,皇都南拳文化享譽縣內外。

皇都村的名字,起源於明朝初年,之所以起名帶“皇”字,這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母親息息相關。據傳她曾在此處居住。

讓皇都村名揚天下的,還有另一樣事物,便是武術。元末,為抗擊元寇,皇都村陳氏先人陳庚將學得的南拳傳授給村民,並融入了天台民間拳術,形成了別具風格的“皇都南拳”,並世代相傳。興盛時,曾出現“家家習武、人人會武”的喜人景象。

如今,皇都南拳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一代的皇都村人,將武術傳承至今,併發揚光大。


7 山頭鄭村

宋代開基,興盛於清末近代,有1000多年曆史,曾長期為南山區中心,天台“十大市”之一,有“小上海”之稱。南有前山崗頭,北有殿後山,六另崗抱於東,十三羅山居於西。最早住朱姓,曾名山頭朱。元末東陽縣窈川鄭姓打獵來此居,改今名,清同治年間村中建通德書院。村四周有萬丘梯田,村中現存有千年古樹群、十多個明清時代四合院、十餘幢百年洋房和千米老街,是民國年間洋房的博物館,更是現代都市人嚮往的夢裡老家,被廣大遊客譽為“最後原生態古村落”。

鄭氏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美麗的傳說,緬懷先祖孟五公,在村裡的老街旁專門建了一座神龕,供奉神奇的獵彈將軍。

山頭鄭村依山傍水,錯落有致,鼎盛時有2000多人。八九十年前村中就建有洋房幾十幢,水泥澆築的陽臺二十多個,這些也是天台最早的水泥陽臺之一,距今百年依然屹立不倒。村中現存有民國南山首富鄭仁山故居四層小洋房(原區公所)、原區郵電所、原區派出所、聽泉樓等十餘幢。這些洋房設計巧妙,建築精美,用材考究,數量較多,是活生生的民國洋房博物館。

村中的千米老街一直以來是南山最為繁華的街道,舊時為天台“十大市之一”和“小上海”,稱瑞屏街,每逢農曆三、八集市,集市日灘嶺、雷峰、臨海黃坦、白水洋四周群眾都來趕集,熙熙攘攘。古街上至今保存有2幢過街樓、“通德里”茶樓、通德小學、和瑞當鋪、恩光牌門遺址、羅將軍廟、獵彈將軍、千年古樟等。走在這條老街上,時間彷彿又回到民國年間了。目前每月農曆三、八還能感受到原生態的農村集市。

8 九遮村

九遮古村。村落位於天台縣西南,屬街頭鎮,由桐橋、東江、明堂等自然村組成,地處九遮山腹地,村莊依山傍水,一峰一景,被譽為“九遮秀谷”。

這裡是何氏族人聚居之地。宋加祐年間,何氏先人何郭棄官隱居,來到這裡繁衍生息。亞父廟、牮橋是這裡最有特色的建築。九遮山牮橋群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范增廟會”被列入台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九遮山在天台的西南邊,三面環山,一條溪水在蜿蜒的山谷彎曲繞行,峰迴水轉,一回一景,有九回,故稱“九遮山”。九遮村依山傍水,山峰聳峙,溪水潺潺,景景相連。

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4),一位名叫“何郭”的剌史來到九遮山,而後舉家從東陽靈頭遷徙至此。他就是何氏族人在九遮山的始祖。《遮山何氏重修宗譜》記載:“郭公,字尚創,號信之,生於太平興國二年(976)八月十六日,卒於天聖三十七年(1060)九月初三,任宜興剌史,挈子弟遊天台,留戀麗巖卜居二十四都遮山居焉。”

始祖何郭的事蹟只能在宗譜中找到些許的痕跡,而能見證的有東江村南面的兩株古榧樹。一株樹齡為1600年,稱之“晉榧”,一株樹齡為1200年,稱之“宋榧”。歷經千年風雨,這兩株古榧樹仍然軀幹挺拔,枝繁葉茂,每年還結出上百斤的香榧。

如今桐橋、東江、明堂三個自然村均為何氏族人聚居之地。三個村先後建起何氏宗祠。桐橋村的宗祠在1987年進行了改建。東江村的宗祠建於民國初期,而明堂村的宗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坐北朝南,正廳為三開間,供奉七位何氏先祖的彩色塑像,中間懸掛著“翰林”匾額。廳裡還保存一塊始建時豎立的“尊祖敬宗”碑。兩邊廂房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如今這裡是“九遮鄉村記憶館”。正廳陳列著家譜,牆上懸掛著何氏名人像,稱之“何氏名人館”;左廂房是“農耕器具館”,右廂房是“村史館”。2013年九遮村被列為“浙江省首批鄉村記憶示範基地”。

在桐橋村村北有一座廟,人們叫它“亞父廟”,或稱“仙皇佛殿”。亞父,就是幫助西楚霸王項羽打天下的范增。相傳,公元前二世紀,在這僻靜的山澗小徑上,出現了一位銀髯飄拂的陌生老者。在後來的傳說中,這位老者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的亞父範曾。西楚霸王在烏江自刎而亡之後,老者也消失了。如今亞父廟的後山有一山洞,名曰“望楚洞”,只是後人的美好想象罷了。

9 水南村


天台縣福溪街道,水南古村。村因地處始豐溪南廓而得名,村西南有龜山為屏,形成一面倚山、三面環水的地理位置。

村中以許氏居民為主,現存有許氏宗祠七座,以許氏十房大宗祠最為著名,許氏宗祠群現已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村中的石板牆建築風格極具地域特色。

站在天台城內,遠望南面,就會看到三座並聯的山,山的形狀極象三隻龜,龜寓意著長壽,居於龜山之下的人自然是有福之人。龜山下有一個大的村落,那就是水南村,水南因在水之南而得名,這兒的水是天台境內第一大的溪流——始豐溪。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似乎就決定了水南村必定是人居的佳地,水南村是一座大村,它是現台州市第一大自然村,浙江省第二大自然村。

村內錯綜複雜的街道常讓來客迷路,但是隻要尋到村中心的那口前塘,條條街道又會明朗起來。前塘不但是村莊的地理中心,也是村民們生活的中心,塘岸街就在前塘的周圍,這兒有集市,有戲臺,也有閒聊的老人。後門溪環繞村莊的東西北三面,只有南面依著龜山,所以水南村是三面環水,一面依山的村莊,後門溪流經之處,形成了數個水潭,龔家湖曾是水域最大的湖,北面有五個湖聯在一起,這些水塘成了村民生活與灌溉用水。有水,村顯得靈動,有山,村顯得踏實。

10 嶺頭周村

三合鎮,嶺頭周古村落。村地處三合鎮通縣城的城洋公路,與通往臨海蘭橋的蘭洋公路在村前交匯。村居嶺頭,以村民姓周而得名。

下坊谷,嶺頭屋。這是流傳於天台縣東鄉的一句民諺。嶺頭,就是指嶺頭周村,村居嶺上,村民以周姓為主,故稱嶺頭周。說起村裡的古物,村民頗為自豪,說,有兩座“三臺”、三副旗杆石、一座牌坊。

據《周氏宗譜》記載,村裡最早的始祖是廿五世匡公,從三門遷徙於此。初時,他是給靈溪村一位地主做長工,後來,就在這裡繁衍,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嶺頭周村後是大坑山,村中有一方塘,稱“大塘”。“德星樓”就在大塘岸邊。


德星樓是村中現存最為古老的大院。它座東朝西,處於水塘與山坡之間,由於此地有些拘束和逼仄,在建造設計時,它不能按傳統的“三臺”民居那樣,盡情地由前向後延伸,只能依據這橫狹的空間,由前後縱深,而改為橫向相連,由右向左,依次為前院、書院、後院,每座院落沿著山坡依次增高。

11 巖坦村

巖坦古村。地處天台縣西南,現屬龍溪鄉。因村前的大岩石而得名。自明代萬曆年間起,季姓、葉姓,林姓、陳姓、忻姓族人等相繼來到這裡居住。村中的“四姓宗祠”建於民國十四年。

村前有一座高高的石拱橋,據文物部門考證建於清代。這座橋不僅是村民山上做活,還是昔日天台街頭鎮通往臨海、仙居的交通要道。

最早來這裡安家居住的是季姓人、葉姓人。據《湖季氏宗譜》記載,最早的季姓始祖名叫季紹魁(上宅派第十一世)於明代萬曆年間來到這裡。

在莊前村與巖坦村的大路邊矗立著一座祠堂,它是季、陳、林、葉四姓共有的宗祠,名為“聯志堂”,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坐北朝南,右為前門山,左為水溪。


12 下湯村

天台縣南屏鄉,下湯古村。元時,有夏、湯兩姓遷此定居,原名夏湯村,後因方言諧音,演變為今名。現村中以湯姓為多。

村中現存清節孝石牌坊一座,為現天台縣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節孝石牌坊,並有一座建於民國年間的廊橋,保存完整,現還在使用。村中還有湯氏宗祠和數座小祠堂。

川是水,品是塘,井是路,二十八宿在南垟。跟著村裡民謠看古村落風景。這首古村落自己的民謠,下湯村人都會念,它描述了下湯村的地理風貌。大淡溪流經天台南山,在溪的兩岸坐落著許多的村莊,下湯村就在大淡溪的北岸。據《天台縣地名志》記載:“元時,有夏、湯兩姓遷此定居,原名夏湯村,後因方言諧聲,演變為今名。”現在的下湯村,多數居民為湯姓。

“川是水”,形象地說出了下湯村的三條山坑,下湯村依山而建,三條山坑從山上流經村莊,最後匯入大淡溪。

“品是塘”,說的是村中成品字形的三口塘。流動的山溪讓下湯村鮮活起來,那麼,平靜的水塘則像一面鏡子,折射出質樸的民風和耕讀傳家的傳統。

“井是路”,村中的四條交叉的小路恰好構成一個“井”字,鵝卵石鋪的路,在村民的腳下是那樣的熟識,哪條路通往上店三透,哪條路通往祠堂,村民都不會迷路。湯氏宗祠就是大路旁,面對著大淡溪,正廳面寬三間,兩側建有廂旁,現存建築建於清朝,追遠堂的匾額就掛在正廳的梁下。

下湯村還有多座小祠堂,為湯氏各房所建,就在湯氏宗祠的西邊建有一座二房的祠堂,祠堂現已部分倒塌,而其前的一座石牌坊讓人感到會有一個故事深藏其中。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