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什麼感覺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呢?是種糧食便宜,還是老年人幹不動了呢?

狂砍一條街


現在種地的農戶越來越少,一個是種地不合算了,種子加農資也貴,糧價也不高,年輕人因此也不願種,外出務工,留下老人也種不了。再就是遇到旱澇,收成會減少。所以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田地拋荒。


鄂南民工


現在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即是糧食便宜也是年輕人種田的越來越少,老年人年紀越來越大,幹不動了,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這兩種是主要原因。

一、就拿我家去年來舉例吧。我家是南方紅土地,典型的丘陵地帶,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水稻,去年我爸種水稻三畝地,秋收賣糧連化肥農藥的錢都沒有收回來,還別說人工成本,虧的不要不要的,今年我爸一分田不種,寧願去縣城找一份保安的工作,人也相對輕鬆,收入也有一點保障。

去年天氣原因,水稻開花授粉時期,南方天天下雨,導致水稻顆粒不飽滿,又容易繁殖害蟲,所以收成很差,每畝田收成五六百斤左右,一畝地也就是七百元左右的收成。國家收購糧食價格定的也很低,造成農民不願意種地,積極性不高,自然種地的人也就少了。

二、收成低,年輕人更不願意種地,我們村裡全部出去打工,年齡大一些就在縣裡工業園區幹體力活,婦女進工廠賺錢,他們寧願出去,也不願在家種地。現在農村年輕人生存壓力大,特別是還沒有娶親生子的。現在農村結婚除去婚房,彩禮最起碼要十萬以上,所以他們十幾年都在外面打工。為了結婚,他們要準備房子、車子、還要準備彩禮錢,留在老家農村是不可能能娶到媳婦的。

所以現在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糧食便宜,年輕人外出打工這兩種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


炫彩農村


大家好,我是紅姐。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也是深有體會,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種地的人還真是越來越少了,我分析了幾個原因:

第一:農民種地真的非常辛苦。耕地、播種、施肥、澆水、打藥、收割、晾曬、脫粒。忙到頭,辛苦一年種的糧食也賺不了幾個錢。

第二:很多年輕人覺得種地所得的錢,遠遠不夠現在生活的開銷,所以或選擇 外出打工,或上大學選擇留在城市,或頭腦靈活的做生意經商,都好過在家辛苦種地。

第三:家裡老人種了一輩子地,能幹得動的繼續幹,幹不動的遇到有人承包土地的,就把地承包出去,每年拿著租金,也相當於辛苦種一年地的收入,而且沒有風險。所以現在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家有兒女愛西瓜


現在農村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 農村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回家種地了,這是為什麼呢?根據根據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糧賤傷農

當糧食豐收後,農民為了賣掉手中的糧食,只能競相降價。但是由於糧食需求缺少彈性,農民只有在大幅降低糧價後才能將手中的糧食賣出,這就意味著,在糧食豐收時往往糧價要大幅下跌。所以大部分的農民一年辛苦到頭,賣掉糧食之後根本掙不到什麼錢。久而久之,願意種地的人也越來越少。

二、打工比種地收入多

經常聽到人說誰誰家在外打工能掙多少錢,比在家種地的純收入多多了。現實也是,一個人種一年地有的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高,但是家裡孩子上學、日常開銷都需要錢,所以慢慢地,很多人情願把土地撂荒或者送給別人種,也要出去打工掙錢來貼補家用。

三、種地有風險

農民種地有兩大風險,一是天災風險,土地種植過程中,出現自然災害,冰雹、洪水、乾旱、颱風、病蟲害等天災,都屬於是不可控的,農民們沒有辦法,只能默默承受。二是糧食豐收了,價格卻下跌的風險,農民辛苦一年種地,結果收穫期價格下跌,農民出現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是農民經營中最大的風險。 於是就出現了年輕人比起在家種地更願意外出打工的情況。




威威的生活


現在的新時代,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好了,同時出現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農村現在種地的基本上都是60,70年的老人,80後種地的都是少數,現在的90後基本上沒有種地的。有文化的進公司,進單位,沒文化的進電子廠也不遠在家,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為什麼呢?

1、賺錢賺的比較少。

這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現在花的多,施肥除草除蟲等等,而糧食的價格偏低所以賺的有點少,種一畝地都不如外出打工掙得多,種地還比較費心,比起自己創業打工,種地性價比確實有點低,而且種地對於年輕人來說確實沒有吸引力。沒有幾個年輕人願意大熱天或者大冷天的去地裡幹活,都想坐在辦公室裡輕輕鬆鬆的工作掙錢。

2、家人也不希望孩子種地。

因為家裡老人或者父母都比較疼孩子,知道自己種地時的苦,所以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他們一樣受苦,覺得種地沒有出路,所以只能讓孩子努力上學,拼命讀書,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走出農村去大城市工作。正是因為這樣,這些年輕人才一個一個的離開了農村。

3、這些年輕人自身就不願種地。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父母有些寵過頭了,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是不會幹農活,所以對種地有些嫌棄甚至排斥。不上學也好,打工賺錢也罷,掙得多少也無所謂了,就是不想回農村種地,甚至有人覺得在農村種地,是沒出息的象徵,找對象都比較難找。

4、發展空間有限。

因為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農村只剩下老人婦女兒童,導致方面消費低,也使一些農業方面收到影響,錢越來越難賺。才讓這些年輕人離開農村去城市賺錢。




家在黃河灘


阿企說說我們這裡農民對種地的看法。

位於魯南地區的蘭陵縣,屬於農業大縣,蔬菜產銷業是我們這裡的農業支柱產業,其中縣域中西部大棚蔬菜(蔬菜產業辦公室數據約為120萬畝)有35年的種植發展歷史,中東部大蒜種植產業更有1700多年曆史,面積約為30萬畝,這些區域農民大多在家從事農業生產,其餘區域及部分大蒜區域農民在農閒季節外出或者在本地務工。當地大棚蔬菜戶均種植面積大,夫妻二人管理溫室約10畝左右,拱棚戶基本在1000米左右,大蒜基本10畝左右,大戶面積更大。近些年來蔬菜生產效益相當可觀,管理得當每戶約有10-30萬元的毛收入,大蒜戶屬於大田種植,收入也較為可觀,基本也在10萬以上的毛收入。這些農民大部分沒有其他特別的技能,這個收益相對於進城農民工來說也是一個很高目標了,但是從業人員年齡主體仍為60、70後,80後很少,90後基本沒有,原因如下:

1、當前這批農民都是新中國的農民二代,成長的環境及接受的教育有獨特的歷史特色,能吃苦耐勞,思想主題先明,對國家和家庭有特別強責任心,思想大多都很純樸,也可能是別人眼中的“憨厚”,這代人其他技能不多,常年從事農業種植,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幹著自己的事,在我們國家當前的發展速度下,這批人已經停不下來去思考和改變了。他們不分晝夜,特別是大棚蔬菜種植戶,經常夜裡1、2點帶著頭燈在棚內幹活,有的加夜班是常事,很多人一天只吃兩頓飯,個別人忙的一天一頓飯也有,常年的大強度勞作,很多人都有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腿疼、風溼等職業病,這些飽受勞作之苦的農民,即使收入高,他們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過他們過的生活。

2、“農二代”面臨農村生活的壓力,有時候不得不加大種植面積,自己給自己上足發條,不然你就沒有能力給自己的兒子進城買房,要不就放棄找兒媳婦的入門條件(個例除外),70、80後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民,相對文化及接受能力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他們同樣面對對下一代教育及為孩子打基礎而儲備力量,也是加足馬力努力的種好地,為了“接受教育是最公平的出路”而努力的培養孩子,他們更不想讓孩子再種地了。

3、未來地由誰來種?這由市場來決定,當農民的種出來的價值跟這個時代發展持平或者偏高的話,大學生們,資本家們、農場主們等更多的人將會加入這個行業,到時候就怕也需要“農業行業生產資格證”了,那就是我們國家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

我們縣去年引領示範,建成了全部荷蘭模式的蔬菜產業工廠,一個玻璃溫室8萬㎡,同步歐洲最先進的標準,也是為未來中國誰來種地打開了一扇窗,但是這種先進模式跟我國幾億不計勞動成本和自己給自己幹活精神的農民來競爭,如果他們產出的產品賣不到歐洲同類品的價格,至少目前他們是沒有市場的。








時代阿企


大家好,我是海南老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的確,現在種地的人很少了。

主要原因是種地的收入比不上外出打工的收入高。

以我們村小組為例,我們村人口共425人(含戶口不在村),常住在村裡的只有18人(6戶),多數是老年人,2017年底,我們村將所有土地歸公(村集體),包括宅基地,將580畝旱地承包給外地老闆建設共享農莊。水田128畝歸村集體所有,水田隨便留在村裡的6戶村民耕種(不能給外村人耕種),但真正耕種的水田不到10畝,種少量水稻,黑皮甘蔗,辣椒,青瓜,豆角,還有其他短期瓜菜等,都是小面積種植,成熟後,一天摘一兩百斤,拉到鎮上賣,空閒就在共享農莊幹活,就是不肯大面積種植,因為投入大,風險大。

另外,你說的人老幹不動了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現在的老人都是40後,50後,這批人青壯年的時候,正是"人多力量大"的時候,鼓勵多生孩子,現在都是兒孫滿堂,有兒孫為他們養老,現在國家又發給老人養老金,所以這批老人根本不用種地也能活得很好,幹得動也不用幹。

感謝閱讀,希望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謝謝。


海南老駱


農村現在問題是年輕人,80,90這2代人基本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或者創業居多,回農村創業比較少,好在現在國家在扶持農業發展,農業補貼的項目都比較多,達到一定規模還是有發展前景,種地的大多數是老一輩農民工居多,土地改革後,農村土地不能荒,不種地的農戶,可以承包給村裡農業大戶,一畝地給租金,各個地方農村租金不一樣。

種地的成本,拿種一畝糧食類為例,種子成本不是太高,畝產在800-1200斤,收購價格在1-2元一斤,現在基本上都是機械化種植,肥料,加上需要人力成本地方,核算下來產量不是很高的話,是不掙錢的,所以大多數人種的少,都是承包給農業合作社大面積種植,加上國家補貼政策,100畝以上還能賺點錢。

老人在農村身體好的,自己會種點夠吃的量,也就不錯了。隨著年紀大了,如果年輕人不回農村發展。種地的人會變得更少。




正道興農


大家好,我是橙鮮生陳勝斌,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歡迎留言評論!

現在種地的人確實少了,並不是糧食便宜,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傳統的農耕方式帶來的收益確實沒有快速城鎮化建設帶來的機會和收益高,這也吸引了很多勞動力進城發展,農村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還有小孩,這是機會性帶來的直觀現實。

第二,為什麼這麼少人農作,我們的糧食一樣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主要是農業科技帶來的發展,農業收成提高了(比如袁隆平教授研究的稻子)。其次是機械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也不需要像以前那麼多農民參與勞作,集約高效化。

第三,留在農村的老人確實也人口老齡化,農業得發展還是要靠高科技,需要知識、資金、人才。農村生活越來越美好!

希望我的回覆對您有幫助,歡迎留言評論探討!


橙鮮生陳勝斌


種地的人越來越少是全國各地都是存在一樣的問題,那為什麼會越來少了,我說下我個人觀點。

一、機械化代替人工

現在是科技時代,不管是耕田播種還是收割,已經都被機械代替,而且從成本和效率來說機械更划算,連打農藥都可以用無人機,所以在家種田根本沒有什麼錢賺,除非包田大批量種植才有價值。

二、農村只剩孤寡老人

農村不管是生活,還是環境都非常適合居住,但是由於農村和小城市沒有什麼發展,所以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農村基本都只剩老人和小孩,有條件的把孩子帶身邊,沒有條件只能放在老家給老人帶,導致結果就是老人幹不動,年輕人沒人幹,這樣哪有什麼人種田。

記得小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那時候外出打工是趨勢,可是父母在我6歲時候,就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選擇回家種地幹活養家,目的就是想陪著我們,那時還很羨慕別人家,父母出去打工,每到暑假就朋友可以出去玩,長大才知道父母用心良苦,但是現在種田已經養活不了家庭,所以沒有什麼年輕人留在老家。

總得來說,種地已經跟不上現代發展,年輕人更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努力實現自己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