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中的“君子不器”該如何理解?

營商觀察


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對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有著深刻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他會針對弟子的不同的性格特點,循循善誘。比如子路太魯莽,孔子就說這樣會不得好死,比如子貢喜歡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就批評子貢,說這是君子不為的事情。

所以,在論語中,孔子往往會發表一些觀點完全相反的看法,這不是孔子的立場不堅定,首鼠兩端,而是根據弟子的不同特點,施加的教育手段。

比如說君子的人格問題。君子是孔子很推崇的一種人格理想,它包含了很多內涵。孔子孔子在論語中曾經說過一個君子的標準,一共九條標準,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但在每個弟子的身上,孔子對他們的要求就不同。

有一次,子貢問孔子,什麼是君子,孔子告訴他,君子不器。從表面的意思來看,君子不器是說君子不應該成為一個器具,一個工具。如果僅僅滿足於做一個有點作用的器具的話,那還不是君子。孔子就曾經評價子貢是瑚璉,雖然很珍貴,但遠遠還沒有達到他的目標。

子貢是孔子的弟子中,性格特點比較鮮明的一位,他是來自衛國的留學生,頭腦靈活,能言善辯,具有極高的經商、外交頭腦。是孔子極為倚重的學生。但是子貢這個人有缺點,一是喜歡耍小聰明,二是喜歡說同學們的壞話,這一點,孔子很不滿意。孔子認為子貢應該有更高的追求,不應該把眼光放在具體的生活細節上,要在學問和道德上有進一步的提升。

孔子認為,君子應該謀道不謀食,應該是有更高的追求,應該追求道而不是器,追求形而上而不是形而下。孔子在註釋易經的時候,就說過,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所以,孔子對子貢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希望子貢能跳出生活層面,去追求更高的東西。

朱熹在這句話的註釋上面,有一些道理,但是還是沒有講清楚孔子的意思。朱熹說,

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這就是說,君子應該博學多才,多學點東西,好對社會有貢獻。但好玩的國學認為,這還差了一點。孔子曾經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的使命是弘揚大道,是自覺自發自為的行為,是審美,而不是手段。人不能陷入於生活的細節,把道作為謀生的手段。

這一點,我覺得孔子是在批評子貢,沒事不要整天琢磨怎麼賺錢,做一個賺錢的機器,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賺錢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弘道!


好玩的國學


這句話不難懂,古今無異議。

不過,為了避免一些噴子,我首先說明一下:關於對儒學經典的學習,基本的態度是謙虛,先搞清楚古人是怎麼理解的,再來談自己的所謂看法、感受。我很厭惡那種一上來就噴古人錯了的人。事實上,絕大多數今人對經義的號稱新見,不是毫無根據的瞎扯,就是古人已經說過了他自己不知道。

所以,就“君子不器”這句語錄而言,我下面談的理解,也主要是古人的理解,因為就這句話來說,古人說的證據確鑿,意思準確。

一、關於這句話的一些理解基礎

這句話出自《論語 為政》,原文很簡單,就一句話:

子曰:“君子不器。”

這句話沒有上下文,我看有的答案說還有半句上文,那是錯的。另外,我們知道,《論語》作為孔子教學語錄的彙編,各條語錄之間的關係很難說清楚,因為缺乏證據,我們不能說相鄰語錄之間的密切程度有多高。但就這一句而言,考慮到下面一條是“子貢問君子”,下下一條是孔子說“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所以,我們據此能夠有限度的說,“君子不器”也是在討論君子的品質。

儒家與西方哲學不同,它不是那種使用“內涵-外延”來界定一個概念的思維,而是就事論事,所以,“君子不器”是孔子在討論君子時,對君子的一個表述、一種意見,我們不能將其看成是孔子為君子在下定義,這是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思維,比較微妙。

二、關於這句話本身

好了,交代了上述基礎前提,可以來看這句話的意思了。

首先,單看這個“器”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皿也”。今天我們說器皿,就是來自於此,這裡的皿,不只是盛放東西的器物,而是泛指各類工具。

而關於這句話,最早的解釋是東漢的大儒包鹹,他說:“器者,各周其用。至於君子,無所不施。”

現代漢語裡有一個詞是“賙濟”,周就是濟,濟就是周,指一樣工具對人的用處,所以,包鹹的意思是很明確的:不同的器,有不同的用處,但是君子,是無所不用的,不限於一種用處的。

此外,《禮記 學記》有一句話說“大道不器”,東漢的鄭玄解釋說:“聖人之道,不如器施一物”,意思是說:聖人的大道,與那種只對一種東西管用的器不同。

結合上面說文解字的字解,包鹹對這句話的直解,以及鄭玄在其他典籍裡的旁證,我們能夠比較明確的得出漢朝人對這句話的解釋:

君子,是大道的承載者,不是一種只能承載一兩種功能的小器。

因為這句話證據確鑿,所以,歷朝歷代都很難也不需要新的解讀。比如,到了宋代,朱熹也不過是說:“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朱熹只是把這句話說的更清楚了些。

當然,朱熹在這裡增加了一個字,“德”,這是原句裡沒有的。這是因為,朱熹作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需要把這句話同樣納入到理學的體系中。但是單憑這句話,他並沒有太多新意。

到了當代,我們在讀這句話時,也基本上如此理解。但是,我們會略作說明:從歷代的解釋都能看出,君子不器,並不否定君子具體做事的可能性。用現代哲學的話語來說就是,君子對器是一種包含、超越。

舉個例子,我們把修車看做是一個單一技能,有的人只能修車,他就是器,而君子可能也懂修車,但他還具有超越修車的德和道。所以,君子不器並不等於說,君子就不勞動,不通技能了,而是一種超越。


danyboy


在我看來,“君子不器”給我的第一感覺便是有一點“展露鋒芒”的意味在裡面。

所謂君子,當是溫潤如玉的謙遜之人,如蘭花那般高潔,如竹子那般挺拔,如梅花那般傲骨,又如菊花那般淡然。在歷史上,能稱得上君子的文學家很多,但能夠擔當得起“不器”二字的君子卻屈指可數。

從表面上來看,孔子說的這句話意思就是做人不應該像器皿那般心胸、視野、格局狹小,而是能文能武,既通宵詩書,又能善戰,既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也懂得其他行業的知識,而不是僅僅在自己的方寸天地裡佔地為王,像坐井觀天的青蛙那般只擁有那麼一點的淺薄知識。

從深層意思而言,孔子說的這句話在我理解便是做人要如君子那般高風亮節,同時也要敢於突破條條框框的禁錮,敢於越過世俗的藩籬去做出一番成績。

我之所以說歷史上能稱得上君子的人很多,但有“不器”精神的人很少,因為大多數人都會被七情六慾的東西所牽扯,人始終是有感情的,如果放下一切專心做學問專心搞研究,旁人又會說這樣的人很無趣,其實,對於當局者而言,探尋未知的一切,讓自己全面發展成為多才多藝的人,又很有趣。

所以說,孔子想要告訴的道理便是儘量去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既能夠運用知識指導生活,也能夠在生活裡有一技之長謀生。既能夠以知識的豐富性陶冶情操昇華自己,也能夠舞刀弄劍鍛鍊身體。

一言以蔽之,孔子說的這句話道理就是讓我們多樣發展,如此才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光芒,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


安小念說情感


“君子不器”是《論語》中最短的一句,加上“子曰”也不過六個字,但卻一語道破教育的根本。
“器”,《說文》解釋:“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我們今天叫器皿,工具也。“君子不器”,什麼意思?是君子不做工具?好像也沒有那麼簡單。古文用字精簡,理解起來就有很多歧義。其實,它真正的意思是:君子是器,又不僅僅是器,放在今天,它至少要包含三層意思:人才、人格和人文。
什麼是人才?不管你是“大器”,還是“小器”,抑或是“不器”,器,就是指工具,它有具體的用途,如同杯子可以喝水,盆用來裝東西一樣,放在人身上,就是你要做一個可用之人,對社會有用,這樣,你所學的專業,你的才能和智慧都指器,這是養命之根本。
但做人又不僅僅如此,你養一隻小狗,還能幫你拿點東西呢,所以,再高一層次,人要有人格。什麼是人格?指你又能照顧到別人的利益,該做的就做,不該做的斷然選擇拒絕。有人困難時需要你幫助,你可以伸出一隻手;有人塞給你一些錢,讓你做一些不敢公開的事情,你可以拒絕,這叫指人格。沒有人格,即使你是一個人才,也不是一個大才。


什麼是人文?人才、人格兩者指的是你在社會中如何和人相處,但是你一個人獨處時,怎麼辦?泡吧、玩遊戲、卡拉Ok、看電視?一個人的精神生活恰恰取決於一個人獨處時你幹什麼?人文,指文化藝術,彈琴、讀書都可以,才藝可以豐富你,提升你的精神品格。 光有人才、人格沒有人文的支撐,只會剩下空虛。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諸葛亮?人才、人格、人文三者完美的結合。沒人懷疑他是個人才吧,他的才能、智慧無以復加,過去是賢相,今天是企業裡最放心的企業經理人,最好的國家總理,這是人才,但是諸葛亮為什麼出山?不是為了丞相的權利和地位,也不全是為了劉備的三顧之恩,劉備一求再求,諸葛亮都沒有反應,最後劉備哭跪,一句“如蒼生何?”,恰恰讓諸葛亮的心軟了下來,為天下蒼生百姓,為天下太平,這就叫人格。能照顧到天下人的利益,這是最高人格;一個人獨處時,看看諸葛亮如何?一架古琴,一襲長袍,一間草廬,但是往來無白丁,豐富的精神生活,天文、地理、音樂、藝術、詩詞歌賦,無所不通,那叫人文精神,表面的淡泊生活,卻有至高的精神指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永遠刻在文化中國人內心的座右銘。實際上,沒人在乎他有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更欣賞他是一個完美的人。所以,諸葛亮的死,沒有哪個中國人不感動的。

反思,我們今天談教育,所謂素質教育,全人教育,通識教育,其實,祖先四個字已經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
常常被學生問及:“今天科技發展,信息發達,難道今天的我們還不如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我的回答很簡單,不是古人比我們有多麼聰明,而是古人思考問題直指天地、自然、人生的根本,“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今天有哪一個人看見月光,會有這樣的思考和追問,現代的人有忙不完的事,你要這樣問,會不會被懷疑有精神問題。

(國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北京日新學堂艾博士/文)

營商觀察


“君子不器",有種解釋說是做為君子,不要做一名對社會只在某一方面有用的人,而要身居於物外,追求一種更高更遠的“"道"。還有種解釋說,“君子不器"是不做小器,而為大器。孔子做為中華民族的聖人,《論語》上的每言必有所指,“君子不器"四個字,一定是在告訴君子該做什麼、怎麼做。那君子該做什麼呢?回答是: “君子不器"呀。“君子不器"按第一種解釋,是不拘泥於生活中的一事一物,而要有更高更遠的追求。這又與第二種解釋“不做小器做大器"不謀而合。那麼何為大器?更高更遠的又是什麼?,世間求“道"者為“大器",更高遠的是“道"。那麼“道"為何物?,簡單點講,形而上者是為道,就是弄懂事物、包括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弄懂了這些又有何用?當然是為人類的生活了。那麼做名木工,當個鐵匠和種地掃街的,不都是為了人們的生活嗎,在做為每一個人,為了人類的生存而選擇的這個“器"上,一個掃街的和一個求“道"的,二者在對人類生存的貢獻上,不同之處都是器,只是一個大,一個小。事實是,世上每個人都是個器,只是裝大裝小不一樣。裝水的是杯子,裝米的是口袋,裝天的是精神,裝地的是胸懷,僅此而已。


庸者有天


“君子不器”這句話最早出自於《論語 為政》。沒正片呢,主要是講了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以及如何謀求官職和做官的基本原則等等,同時呢,也對孝、悌這部分的道德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針對這句話呢,目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方面對這句話進行解讀,也就得出了許多的理解。



1.這一種解釋是說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應該像器物一樣用途過於狹窄和單一,而是應該多遠發展,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全才。

2.第二種解釋相對來說認可度比較低。他們把器簡簡單單的就理解為工具。強調著做君子呢,就不能成為別人的工具而被別人利用,要有自己的主見或者是思想。



3.在《易經 繫辭》裡面曾經對器有過一種解釋,其中有講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簡單來說,這裡的氣指的就是萬物的表象,而到呢,則是萬物的本質。所以這句話可以解讀為君子不應該簡簡單單的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方面,而是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4.最後一種呢,他同樣的事把器理解為現實意義上的器具器物。既然是器物,那便是有形的,有界限的。所以說君子不器就指是君子不應該像器物一樣,其思想和氣量過於狹隘、停有界限,應該更加的寬廣,更加的博愛,心繫日月星辰,萬物蒼生。


迷茫的大學生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註解】

(1)器:器物,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人造物品。

【解讀】

從語法的角度講,這句話算是採用了擬物的修辭的方法。器物是擬體,就是人造的具有一定用途的物品。人是本體,就是具有一技之長,能夠從事一定工作的人。成器,就是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夠勝任具體的工作,可以從事某個職業。成大器,就是具有相當的能力,能夠成就大的事業。如果什麼本事也沒有,什麼還想不幹,整天無所事事,這樣的人就叫做不成器。

君子不器的意思不是不要從事具體的工作或者職業——人都是以從事具體的職業而在社會上立足的,而是不要侷限於這些職業,不要被具體的工作、職業限定住,要超越這些具體職業,著眼於整個社會,致力於整個天下。孔子認為君子以天下為己任,所從事的具體職業,只是致力於天下的一個著力點,從這個著力點推動整個天下的治理。也就是說,致力於天下,並不只是天下之主的事情,也不是隻有等成為天下之主才能去做的,每一個人都可以,關鍵在於是否有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和眼界。有了這種胸懷和眼界,就會看到自身工作對天下的價值,也會從天下的大局出發來指導自己的工作,所以即便是一個學生,也會有“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的使命感;即便是一個工人,也會意識到自己在“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而缺少這種胸懷和眼界,即使成為了帝王,也無法著眼於整個天下,無法從社會發展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是器物。

【評析】

踏入社會,一般人往往想到是如何養活自己,想到的是否得到別人的承認,會侷限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樣就容易把自己在這個職業上的是否優秀作為追求。當然,也不乏有人把所獲名利作為評價人生成就的標尺。

而具有為以天下為己任的的使命感的人,則跳過生存、被認可等問題,而是從更高層次看自己的責任,所考慮是社會問題,所謂生存、被認可等問題對他們而言根本就不是問題,也不需要考慮去如何解決。

實際上,個體從事的某種職業是社會分工的需要和自己優勢的結合,評價出任這些職業的標尺,不是把這個職業做的是否優秀;而是要看在這個職業上發揮的如何、為社會創造了什麼貢獻。也就是說,評價一個職業的尺度不是職業的自身,而是它所服務的外部社會。造成兩種導向差異的主要因素在於能否超越於具體的職業(不器),而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的使命感。

大多數中國人都有家國情懷,關心國家、民族,但是卻少把這種關心落到實處,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因就在於在自己擇業時,僅僅把職業作為謀生、出人頭地的手段,而忽視這個職業的對國家、對社會的意義,更沒有把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作為以天下為己任的出發點,從國家、社會的角度去思考和指導自己所從事具體工作。


萬木含英


如何理解“君子不器”?

首先,要明白“器”是什麼意思?

器,是器物。有兩層意思,是“用具”,一個具體的實在的“用具”;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容器。可以用來裝東西的容器。形狀,性質,功用,使用範圍固定的用具。

器,四個口組成,“口”表示仰口向上或張口之物,中間是中空的,可以放進東西去保管起來。四個口放在一堆,表示這種東西排列在一起。一個犬字在中間,表示用狗守護。

因此,從字面上來講,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是一個用具,不是一個用來裝東西的容器而已。

其次,要明白“君子不器”是用一種比擬的方法,來提出對君子的胸懷的要求。

君子的胸懷,不能像一個容器一樣有限。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君子的心胸寬廣如此,才能稱物平施,既獨善其身,又能兼濟天下。

第三,君子不器,也是對君子經世致用的要求。

君子如何發揮德才,為國家、社會、天下蒼生而謀劃而辛勞,而發揮更多更大更好的作用?如果只是像一個器物一樣,固定為簡單的功能、一成不變的功用,不知變通,不知變通、通則長久,就不配稱君子了。甚至可能淪落了守舊護舊的小人。

第四,君子不器,也是對君子思維高度和精神境界的要求。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君子如“器”則是“形而下者”。君子的思維,不可僅僅侷限於表面直觀、具體的物事的範圍,孤立、靜止、片面於一種“器”的範疇思考問題、處理問題,那他又何德何能經綸天下,裒多益寡,稱物平施,類族辨物,容民畜眾?何以配稱君子呢?

君子的思想境界尚上善,求大道,行天地之大運。善於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和思維把握髮展變化的大勢,並推動時代、社會、國家的發展,不斷為天下蒼生謀福利。


水煮周易


出處《論語·為政篇》。理解這句話,首先要清楚“器”是什麼?或者問得更明白點,孔子認為什麼是“器”?



在孔子韋編三絕給《易經》寫的《傳》裡面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知道“道”是無影無形的,變化無常卻有不變的規律。形而上就是抽象的,形而下就是具體的。那麼抽象的“道”,具體是什麼呢?就是自然,就是萬物。所以“君子不器”中的“器”就是萬物中之一。

怎麼理解“萬物中之一”這句話呢?比如說我是一朵蓮花,那我一定是長在池子裡面,跟紮在淤泥裡,結出來的果實叫蓮藕,不可能結出大西瓜來。因為我已經成器了,是蓮花,所以只能做蓮花該做的事。同樣,因為我是蓮花,不管周圍的環境形勢對我有利還是有害,都無法改變。

所以“君子不器”這句話,就是孔子教導弟子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侷限在一時、一地、一物上,而是應該像“道”一樣,因為不是萬物中的任何一個,所以才能駕馭萬物。


我是索彥,喜歡詩詞、創作,偶爾清談,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


聊詩說詞


《論語·為政》指出:“君子不器。”字面上的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但其更深層的含義,是指具有崇高道德修養的“君子”,不應像器具那樣侷限於具體的功用,而應該通過自我修養的功夫達到對宇宙本體——“道”的體認與把握。

儒家經典《易經》裡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道是無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質都是器;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運動、發展的總規律,是無形的。

而對形而上的“道”的追求,構成了中國文化哲學史上的奇特景觀: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對“道”的追求達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道”也是推崇備至,儘管儒家的“道”與道家的“道”內涵相去甚遠,但這也並不妨礙儒家、道家先哲對“道”的孜孜追求。

到了程朱理學那裡,對“道”的追求就演變為對“理”的執著,所謂“存天理、滅人慾”。而到了陸王心學那裡,對“道”的追求就體現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不管怎麼變化,無不體現了先哲對宇宙本體的探索,而對作為現象世界而存在的“器”則完全不感興趣。

可以說,對“道”的崇尚、對“器”的鄙夷,形成了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哲學“重道輕器”的價值追求,這也正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不器”的真實含義。

既然“君子不器”,那麼,君子就應該“格物致知”,就應該“致良知”,進而達到“天人合一”的聖人境界,這也正是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追求的鵠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